太极者初学宝典收藏|太极拳对身体各部姿势的要求

#太极入门#推荐玄之门2022-04-02

太极拳要求“以心行气”,“以气运身”,通过源动腰脊,缠绕圆转的螺旋式运动,达于手足尖端,使全身内外各部位的动作协调。太...

太极拳要求“以心行气”,“以气运身”,通过源动腰脊,缠绕圆转的螺旋式运动,达于手足尖端,使全身内外各部位的动作协调。

太极拳虽然有“不在形式,在气势,不在外面,在内中”和“重意不重形”的说法,但这是指功夫较深,动作已定型,只须从内动来带动外形者而说的。对初学者,还是应该先重形,后重意,先须力求姿势正确,并在连贯的复杂的动作中处处保持正确的姿势,不要单纯追求进度,只有把基础打得坚固,才有利于技术的逐步提高。

各部位姿势经过不断的检查和纠正,在整体动作中形成了动态定型,并做到符合内动带动外形的要求之后,才能外之所形,莫非内之所发,“明规距而守规距”,逐渐做到“脱规矩而合规矩”的程度。

各部位姿势的要求要符合太极挚“柔中寓刚”的特点,要遵循太极拳从“松柔入手,化刚为柔,积柔成刚,刚复归柔”的锻炼步骤。

太极拳顾名思义,是采取我国古典哲学“阴阳学说”而命名的,是包含阴阳对立面的统一体。阴阳指的是:开合、虚实、呼吸、顺逆、刚柔、快慢、曲直、化打、粘走等等,都是由内及外,以外引内的。因此,表现在姿势上也处处是矛盾对立的统一,彼此互相牵制,而又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转化。某一部位姿势不正确,就会影响到其他部位,相反,某一部位正确了,也可以带动别部位姿势逐渐趋于正确。

例如,迈步时如果眼光不随手转动,不平视前方,而低头下视落足方向和角度,就必然会失去“虚领顶劲”,易于身向前俯,破坏立身中正的要求。又例如,练拳时拾肘而不是垂肘,那末胸背部肌肉群就不能松沉,气往上浮,就会破坏垂肩和含胸拔背,从而也就连带破坏了“气沉丹田”。反过来举例,如处处注意“虚领顶劲”,保持躯干正直,就能避免俯仰歪斜,摇晃不稳之病。因此,初学时可以有重点地专心纠正一部分姿势,逐渐克服缺点,以免顾此失彼,达不到全面的提高。

一、头部

(一)头

经络学说认为头为“百脉之宗”。十二经之中,六条阳经上行于头,而六条阴经则通过各种“别道奇行”,也汇合于头。从现代生理学看,脑是神经系统的中枢,各种信息都要集中到这里进行加工处理。近年来,针灸治疗中根据身体各部分在头部表层的分区,进行“头皮针”的针刺治疗,也已取得满意的疗效。练拳时,“虚领顶动”,注意头部动作的正确活动,对防病治病是有帮助的。同时,头为全身纲领,若要身法端正,也须从“头”开始。

练拳时,头要正直,不低头,不仰面,不左右歪斜,转动时要自然平正,要防止摇头晃脑。站立姿势或做动作时,意想头上似轻轻顶着一满碗水,这样可以防止头部俯仰歪斜之病。对保持全身动作的轻松灵活也极为重要。

练拳时,面部肌肉要自然放松,不要故意做出一·些怪样。应当随者主要的手或足转动;定式时,目光应视前方。“限随手转,光兼四射”,说明眼光应有定向面又不可呆视,眼神应兼顺上下左右。跟法的正确运用,原属于技击性的需要,但其锻炼方法,能使动跟神经和视神经获得精确的锻炼,从而有利于恢复视力和增强视力,使眼光敏锐灵活,奕奕有神。口唇要轻闭,齿轻合,舌尖轻抵土颗。这样可以刺激腮腺使口腔津液分衫较多,可以随时润喉,使呼吸不致受到喉头干燥影响。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脂酶、氧化酶、过氧化酶等六、七种酶,有较多的津液咽入胃脏,有利于消化。

要始终用鼻呼吸,鼻毛粘膜,能防止污物吸入肺部,又能调节湿度。呼吸要自然,动作熟练后,可以逐渐做到呼吸与动作配合,但如配合不好,不要勉强配合。在动作过程中,如感觉呼气不畅,可以张口徐徐呼气,呼毕即合唇,不可悠气。总以呼吸绵绵,顺其自然为合适。

额要微向内收,不可向前仰起,也不可内收过多,以免引起呼吸不杨而影响“虚领顶劲”和“拔背”的姿势。

耳朵是血管、神经密集敏感区。按照经络学说,“肾气通于耳”,可以通过肾而与五脏六腑相通。《灵枢·口问说:“耳为宗脉之所聚”,金身功能状态的信息也同样通过各种渠道汇集到这里来,可以通过痛觉、形状、颜色、皮肤电阻等变化,反映各个相应部位的病变。中医可以通过耳穴进行诊断,进行针刺麻醉和针灸治疗。由此可见,运动时兼顾耳部,对防病治病也有帮助。练太极拳时,耳要静听身后,兼顾左右,随着百会穴的虚领顶劲,耳尖也虚领直竖,但耳根须松沉,使之上下对称,结合神舒体静,听觉自然灵敏。

(二)顶

“虚领顶劲”,即“顶头悬”,在太极拳中特别强调。顶劲的要求是头顶百会穴轻轻上提,好象头顶上有绳索悬着。又好象头顶

上顶着一满碗水那样不能摇摆。百会穴与会阴穴要保持垂直的姿势,称作“上下一条线”。

头顶百会穴轻轻上提,除了可以使头部自然垂直,防止前俯后仰,左右歪斜之外,便于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的机能活动,高度发挥对人体平衡的控制作用。

顶劲不可太过,也不可不及,要虚虚领起,若有若无,不可硬往上顶,正象“气沉丹田”不可硬往下压一样。正确掌握顶劲与沉气,有利于练拳时全身动作轻灵、圆活、沉着、稳健。

百会穴始终保持“虚领顶劲”的姿势,对全身有提纲挈领作用,并且由于下额连带微向内收,对呼吸顺遂和“内气潜转”也有极大关系。

百会穴在两头角中间。百会穴之前为前顶,如果前顶往上顶,则有领部仰起之病;百会穴之后为后顶,如果后顶往上顶,则有领部过于内收之病。只有百会穴虚虚往上领起,下额自然微向内收,结合“气贴脊背”,这同气功疗法的“大椎、廉泉微后缩”的作用有相同处,但太极拳不用“缩”字,以免引起误解,以致产生凹凸之病,影响“上下一条线”。

(三)项

颈项要端正竖起,而且要松竖,不犯强便,这样左右转动时方能自然、灵活。如果用力做成强硬的姿势,或者只注意放松而变成软塌,走到强硬的反面,都会影响到左右转动的灵活性和“虚领顶劲”、“面容正常”的自然姿势。运动生理学说明,身体转动除了决定于大脑的支配外,颈肌反射也有一定作用。例如,人仰面,头部的重量可使腹肌紧张;低头可使背肌紧张,侧转可使同测肌紧张,等等。

颈项能否松竖同虚领顶劲能否适当领起,极有关系。顶劲领得太过,颈项会连带地强硬起来;顶劲领不起来,颈项也会连带地软塌下去。

后项中的两大筋间的“哑门穴”(两傍为天柱穴),下与“长强穴”(位于尾骨附近)相呼应。“哑门”即颈椎的第一个回旋椎,通过回旋椎的活动,头颅成为平衡的杠杆,“虚领顶劲”是头对脊柱的平衡。太极拳把脊柱的弹性活动称作“身马”。武式以腰为马把,大椎和尾闾为弓梢;陈式则把弓梢的大椎往上延伸到颈椎第一节的“哑门穴”,以增加其调节度和爆发力,对推手时的引化、蓄发,运用自如,极有关系。“虚领顶劲”对脊柱起平衡作用,颈椎则起着调节的作用。练拳时,眼神向何处转动,颈项也随着向何处转动。

二、上肢部

(一〉肩

上肢三大关节为肩、肘、腕,首先要求松开肩关节。练太极拳时,不论以身领手或以手领身,都是顺势转圈的,因此,要求手臂在伸缩转圈时松柔圆活。但是,手臂能不能松柔圆活,关键在于肩关节能不能松开。松开关节是在意识引导下,经过比较长期的锻炼才能逐渐做到的。运动成为习惯后,肩关节自然会逐渐松开而下沉。肩关节充分松沉圆活后,全部手臂的伸缩、升降、缠绕,就能自然地如风吹杨柳,活泼地毫无滞机。

从人体生理来说,肩关节是上肢极为重要的环节,因为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大。在肩部,有三角肌把肱骨、肩胛骨、锁骨连在一起影有背阔肌把腰椎、肱骨连在一起;有胸大肌把肱骨、胸肋骨、锁骨连在一起。所以,能练到肩关节松沉,肘节下垂(“沉肩垂肘”),就能使胸部和背部等处也松下来。

“沉肩垂肘”列为太极挚的重要法则之一。太极拳在松肩的前提下要求“沉肩”。“沉肩垂肘”也能帮助“含胸拔背”的自然形成,如果耸肩拾肘,就会破坏“含胸拔背”的姿势,不利于“气沉丹田”。只有“含胸拔背”,才能“气沉丹田”。

肩部的松沉和旋转活动,能起到舒展肩部韧带和肌肉,并牵引背部两侧肌肉形成“气贴背”的作用。

初练时光从全身“放松”上着想,对肩关节也从“放松”上着想。练拳日久后,懂得虚实的变换,就要从“沉着”上着想。对肩

关节也要从“沉肩”着想,使内劲由松柔趋于沉着,手臂极为轻灵圆活,但又极为柔软沉重。这样,手臂就会逐渐加强“刚柔内含”富于弹性和韧性的翔动。太极拳的挪劲极为重要,拥劲的质量越高,推手时发挥沾粘连随的作用越大,就容易用时部和手掌去牵动对方的重心,破坏对方的平衡影在引进化劲时也不易被对方压扁,成为引进落实,使自身处于不利地位,而是能充分发挥“引进落空”的作用。

“沉肩垂时”时要注意腋下留有余地,约可容一拳地位,不要把膊部贴紧在肋部,要“肘不贴肋”,使手臂有回旋的余地。

每势定式时,肩与胯要成一垂直线,两肩松沉并微向前合,有“含胸拔背”之意,两肩骨节似有一线贯通,互相呼应。两肩要交互牵引,彼此关联,好象有一条线贯通的样子,这叫做“上于两膊相系”。这样,舒展中就有团聚之意,加强了棚动和合力作用。动作过程中不论前进后退,左旋右转,肩与胯也须保特上下对准的垂直线,符合“上下一条线”的要求。

两肩要平齐,防止在转动时出现一高一低,破坏身法端正的现象。

陈、武两式太极拳是主张两肩骨节有微向前合之意,这有助于“含胸拔背”的形成,配合肋肌和肋骨的弧形松沉,腹部极为充实,两侧腹肌也外向前合,能充分发挥棚劲和合力的作用。

(二)肘

练太极拳时,肘关节始终要微屈并具有下垂劲,即使如白鹤

亮翅的式子中右手臂上举并超过肩部时,时尖仍然是带有下垂劲的。如果时尖向上拾起,那是上拍劲,与太极拳的要求相反。肘部若远离身躯向外突出,是舍近就远的作法,既妨得沉肩,也影响沉气,同时,因为两肋暴露太大,在技击性上,也是有害无利的。

“沉肩垂肘”也可使手臂在伸缩、升降、缠绕中加大力量。只有在“沉肩垂肘”的前提下,才能加强“坐腕”的作用。

肘是自然保护肋部的。肘与肋的关系,太极拳术语有“肘不

贴肋”、“肘不离肋”两句话。“肘不贴肋”,是使肘部有回旋的余地,“肘不离肋”,是便于保护两肋、两腰。例如手挥琵琶势,左肘在左肋前约两拳地位,右肘在右肋前约两拳地位,都是起防护肋部的作用。

每势定式时,肘尖要和膝关节上下互相呼应,两肘在前后、左右、上下也要互相呼应合住劲。

(三)腕

腕关节在全身关节中最为灵活,旋转度很大。对腕部,最应注意的是“坐腕”。一般练太极举者重视了腕的旋转,但多从松柔、灵活上着想,而忽视了“坐腕”的重要性。因此,容易练成腕力软弱,近于舞蹈式的揉腕,形象上显示轻灵圆活的美,没有灵活中带有刚健的美。这样就使内动不易贯注到手指的尖端,影响到手臂部揽劲的积累增长,也就势必影响到推手时“拥”、“据”、“按”、“采”、“捌”、“拿”等有效的运用和解脱“采”、“拿”的作用。

腕部如果松懈无拥劲,手背必然也没有棚劲,推手时就容易被对方拿住手腕而被制。

因此,在手臂伸缩、升降、缠绕过程中,腕部既不要强硬,也不要软弱,而是柔活有韧性地运转。这样,腕部在运转中可以避免内劲的断续或丢失之病。就能做到所谓“棚劲不丢”。但是,腕部在运转中逢下塌或前推的动作时,仍要“坐腕”。到定式时,腕部应该随着身法而沉着下塌,并有定向,促使手臂徐徐贯注内劲,这叫做“坐腕”。“坐腕”也叫作“塌腕”。

推手中,当控制对方劲路时,也必须“坐腕”,才能“搭手如落楷”(“落楷”是比喻木工以斧击槽,一斧下去,棉头即吃住,牢不可移),把对方劲路控制好。手瓣能够控制住对方劲路,才能“放劲如摔杯”那样干脆利索。

腕关节的旋转和“坐腕”的结合,从经络学说来看,腕部一段桡动脉管,称作“气口”,是“脉会太渊”的百脉之气汇聚之“渊”,与全身经脉相通。中医的切诊,首先是切脉,切这一段脉管,从手往上去,分为寸、关、尺三“部”,这里能够分别反映体腔上部心、肺,中部肝,胆、脾、胃以及下部肾、膀胱的功能。从脉博的部位、速度(迟数)、强度(虚实)、节律(是否均匀)以及形态(洪细、紧弦)等等不同的脉象,来辨证论治。由此可见,练太极拳时不断地旋腕和坐腕,对这个“气口”和内脏器官功能的加强是有好处的,也起着防病治病的作用的。腕部的缠绕圆转,也是解脱对方使用反筋背骨,分筋挫骨,按脉截脉等擒拿方法,而不致受制于人。

(四)手

手最为灵巧,手法的变化最多。太极拳的手型分掌、拳、钩

三种,套路内以掌法为主。太极拳掌法的特点为手指松舒,这跟长拳类型的掌法(拇指紧曲,其余四指伸直并紧)不同。

初学拳时,出拳和收掌都应以自然舒展为主。手指不要用力并紧或用力张开,掌心也不要做城窝形。到功夫较深时,已经懂得动作的虚实,在手掌上也应当有所表示。例如,向前伸手,在未仲时,手掌微带窝形,蓄而不张,这是虚掌。在前伸的过程中,由于螺旋式的旋转前伸,逐渐舒展,即逐渐减少窝形,这叫做由虚面实。到终点时,窝形近于消失,微微展指,坐腕,掌根微微贯劲前凸,以助前伸之势,使意劲贯注于指尖,这叫做实掌。将掌收回时,由于螺旋形的旋转后缩,手掌逐渐由舒展而复归于含蓄,仍成微窝形,这叫做由实而虚。

掌的动作是整体动作的一部分,所以掌的虚实,应当与整体动作的虚实变换相结合。拳论所说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总须完整一气”,就是指出了手应当与腰、腿、脚的完整动作相适应。在推手时,发劲要做到“完整一气”,“周身一家”。

练太极拳练到行气运劲无微不到的阶段时,指尖劲的变换也应该随着手臂缠绕伸缩的不同方向而有主次地加以变换。例如,前伸时侧掌而出,这时小指尖在前领劲,随着手臂的旋转前伸。劲点依次移向无名指、中指、食指以及拇指尖端,使内劲贯到五指指肚。逢拇指尖在前领劲时,随着手戰的旋转前伸,依次贯劲到小指尖。平掌起落的应以中指尖领劲,中指尖劲足,其余指尖劲也足。

凡拇指向外旋(缠)时称作外旋(缠)或顺旋(缠):向内旋(缠)时称作内旋(缠)或逆旋(缠)。不论顺旋或逆旋,都需搦劲不丢(似松非松,刚柔内含的劲称作棚劲。太极拳动作螺旋式地走弧形,拥劲始终不丢为练拳时的要领)。

练到定式时,眼神注于哪个指尖,即以那个指尖为主,徐徐贯足内劲(贯劲是用意贯注,不可用力)。一个指尖的动贯足了,其余指尖的劲也会贯足起来。内劲方才贯足,下一势的机势就接着引起。定式时,陈式眼神注视中指尖,杨式、吴式的眼神注视于食指或拇指尖。这种依次贯劲于手指的练法,只有象太极拳那样旋腕转膀的螺旋式、缠丝式的动作才有可能,凡是直起直落的拳法是不可能有这种练法的。

每势定式时,手尖与足尖须上下(或前后)相呼应,两手尖也须互相呼应在大部分姿势中,手尖与鼻尖均对齐。手尖、足尖、鼻尖在绝大部分姿势中的对齐,术语称作“三尖相对”,或称作“三尖相对守中央”。

掌按出时,不可太过于膝,太过于膝易失重心,推手时极为

不利。手臂处处屈而不直,保持蓄势,推手时的粘走化发就可以随形势而变换,不致僵硬中断。

掌法根据手掌的方向和形象,可以归纳为下列七种:

1。正掌:指尖向上,掌心向前方,为正掌。

2。立掌:指尖向上,或偏向上方,掌心不向前方而向其它方面的,为立掌。

3。垂掌:指尖向下,或偏向下方向的,不论掌心向着何方,为垂掌。

4。仰掌:掌心向上,或偏向上方的,不论指尖向着何方,为仰掌。

5。侧掌:拇指指尖向上,手草侧立的,不论掌心向着何方,为侧掌。

6、俯掌:掌心向下,或偏向下方的,不论指尖向着何方,为俯掌。

7。反掌:拇指在下,手掌侧立的,为反掌。

(五)拳

太极拳的握拳形式,同其它拳种的一般握拳形式是一致的,即四指并拢,用中指尖带领一齐先蜷屈,再将指尖贴着掌心,然后将拇指肚贴于中指中段上,握成拳形。太极拳虽然是柔中寓刚的拳种,但它是从松柔入手的,所以握举也不宜太紧。但是不论松握或紧握,都应该有团聚其气势的意念,使有分之不能开,击之不能散的作用。

出拳落点时,拳背须与下臂齐平,不应只图形式上美观,使成为内拗或外突。因为落点时如果拳背不与下臂齐平,受到阻力时腕部极易受伤,这是各拳种从实践中得出来的共同经验。

太极拳用举打击的动作只有五个,即掩手肱捶(搬拦捶)、披身捶、肘底捶、击地捶(栽捶)、指档捶五种,故有“太极五捶”之称。由于太极拳的动作是螺旋式缠绕运转的,因之,正反、俯仰、横直是交织进行的,形成各种动作,但腕部须松柔、有力,落点时拳背不内凹或外凸是必须注意的。

拳法根据握拳的方向和形象,可以归纳为下列六种:1。正拳:向前伸出或者向里收回,所握之举虎口朝上的为正拳。吴式拳套中的正拳,自腰部至前伸和收回至腰部,虎口都是朝上的,因此臂部没有旋转动作。陈式拳套中没有正拳。

2。反拳:这是虎口朝下的一种式子,一般以高举在头前者,或下插拳者为限。但是在往里或往外的缠绕过程中,也有反举的形式出现。

3, 立拳:凡是拳顶向上,或者斜向上方,而虎口向前、后、左、右的都为立攀。

4. 栽拳:虎口朝前、后、左、右而拳顶偏向下方的,都为栽拳,它与立拳的方向相反,也可叫做倒拳。只有在向前、向下打击时才用这个拳式。

5。仰拳:拳心向上、拳背向下的,都为仰拳。

6。俯拳:与仰拳的方向相反,拳心向下,拳背向上的,都为俯拳。

练拳日久后,对于拳的伸缩旋转,要体会动点的变换如立拳(虎口在上),出拳前伸时,小指根节二节中间平面领劲;旋转为

平拳(拳心向下)出击时,中指根节领劲;拳往下栽时,中指二节领劲影拳往上冲时,中指根节领动;拳在回环时有上挑(虎口在上)或下拨(腕关节内旋或外旋,虎口在下)形势时,拇指二节领劲;拳有下劈(虎口向上)形势时,小指根节领劲;而在腕关节作外旋时,虎口斜向下,食指根节领劲。

劲点应该在乘势转圈时,随着方向和作用的不同,随时变换,总以劲能贯注于拳为标准。这是拳式运转时的领动之法。

(六)钩

钩手是五指搬在一起,手指下垂或斜向后下方的一种式子,通常是由掌变钩。太极拳的钩手有两种形式(武式、孙式的拳套内是没有钩手的)。陈式、吴式的钩手是先小指,依次将无名指、中指、食指蜷屈,小指尖紧贴掌根,拇指贴于食指梢节之上,指节的旋转幅度较大。陈式在乘势转圈中作钩手,腕部旋转的幅度较大。吴式由按掌后直接作钩手,腕部旋转的幅度较小。钩手在技击上是一种擒拿的手法,起到叼、拿、锁、扣的作用。杨式则改为乘势转圈中作钩手,五指尖撮拢下垂的形式,也称作吊手。

钩手是练习腕力和指力的方法之一。陈式太极拳在套路和双人椎手练习中保持擒拿方法较多,套路中如掩手肱捶等拳式过渡动作中有四指钩屈作叼拿动作的钩手,有无名指、小指钩屈,食指伸直向前的钩手,都是擒拿手法。太极拳的擒拿法是以膜、脉、筋、穴四者为目的物,运用节、拿、抓、闭的手法,由揉摩推量觅得其点,不局限于反筋背骨;并发展为以拿对方的劲路,乘势借力为主,使对方不得活变,不专限于拿对方的关节。这是太极拳推手实践中发展创造的拿法技巧。至于腕指间要有“抓、拿、捋、缠”之功,身步上要有“提、拦、贴、空”之能,以及“硬叼、软闯”之决,则与其它拳种的拿法要求相同。

三、躯干部

(一》胸

胸部姿势在武术中有三种:挺胸、凹胸和含胸。

太极拳是采用腹式深呼吸的,因此,胸部采用“含胸”的方式,在不增加呼吸频率的情况下来加强呼吸的深度,借以减除运动中气喘的现象,它跟采用胸式呼吸的运动项目的挺胸方式正好相反。挺胸时,胸部紧张,破坏了呼吸的自然深长。含胸不同于凹胸的紧张内收,凹胸容易形成驼背,缩小胸腔,使横晒肌不能舒展下降,妨碍呼吸和血液回流心脏。胸部紧张,对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极为不利,保持“腹实胸宽”是练好太极拳的重要环节。含胸是胸部要有宽舒的感觉,有利于做好腹式深呼吸运动。含胸在健身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它在肩锁关节放松,两肩微向前合,两肋微敛的姿式下,通过动作,使胸腔上下径放长,横鹏有下降舒展的机会。既能使重心下降,又能使肺脏活动和横膈活动加强。

含胸不是随着动作而变动的,是固定的,是胸部平正,不凹不凸的,可以很自然地形成横膈式深呼吸,同时由于横晒的张缩,使腹腔和肝脏受到时紧时松的腹压运动,对输送血液和促进肝脏机能活动很有帮助。但是,由于胸肌随着动作不断地作左右弧形下沉的活动,着上去又象“含胸”不是固定的,因此,含胸的胸部平正,也就不显得呆板。这种固定而又有灵活性的“含胸”,在推手技巧上起重要作用,凡是要运用化劲(即走劲)的手法,都离不开含胸的辅助。李亦畲拳论所谓:“上于两膊相系”,“紧要金在胸中腰间运化”,含胸即是胸部的“苦势”,是推手时化而后发,蓄发相变的关键。

练拳功深后,以身领手,以手领身,顺势转圈,“胸亦随手转圈”,这时胸肌不但起到伸缩的作用,还起到上下左右孤弧形旋动的作用,因此,对健身和技击都有很大的作用。

初练拳时,大都不很习惯于含胸,只要把挺胸的念头完全打消,慢慢地在坐身的动作里微微含胸来适应动作的需要,日久自然会越含越充分。不善于运用含胸的,容易形成凹胸、驼背的病态姿势,这是应该注意避免的。

两肩中间胸前的两根锁骨,要用精神贯注来固定它,加上

“护肫”(即在胸肌松沉下,肋骨节节松沉,两腹侧之劲外往前合

的练法下)的姿式,上身身法就正而不散,重心下降,就身有主宰。

胸的虚实管两手,胸微内含,两锁骨松沉,动作时左右胸肌交替地变换虚实,弧形旋转,就能够正确地有效地发挥“上于两膊相系”的攻防作用和虚实变换。动作越练得细微精确,增强体质的效果越大,推手技巧的提高也越快。下肢虚腿要与含胸“相吸相系”,使上下对称,这样虚腿便灵活而不致偏浮。

(二)背脊

“含胸”和“拔背”是联在一起的,能含胸就能拔背。拔背”是当胸略内含时,背部肌肉往下松沉,而两肩中间脊骨(颈下脊推第三根脊骨),有鼓起上提并略带往后上方拉起,不能单纯的往后拉。这样,背部肌肉就有一定张力和弹性,皮肤有绷紧的感觉。由于背脊同肩臂相连,所以太极拳论认为:“力由脊发,”实际上是肩和背的肌肉一齐配合用力,而不是一部分肌肉孤立地用力。

含胸的作用是为了有利于化劲,而拔背的作用则是为了有利于卷劲和放劲,在技击上它们是蓄发相变的关系。

拔背在健身作用上主要是变动脊柱的背椎(也称作胸椎),能够做到从前弓形转向后弓形的调剂活动,使脊髓神经获得良好的锻炼。其次,是在运动时能使背部的肌肉得到更多的舒展活动。背部是脊髓神经所在部位,是中医所说的督脉通行的部位,加强锻炼这部分肌肉和骨节,对健康极有好处。脊椎骨有力和富于弹性,其好处有四点:

1. 起着支持体重的任务。

2, 在“主宰于腰”的前提下同腰部联合起来带动四肢运动,

使全身“一动无有不动”。

3。维持姿势和动作的正确性,保持躯干正直。

4. 在发劲技巧上同腰脊联合起来,起到使内劲起于脚跟,通于脊背,形于手指。因此说:“力由脊发”,“腰脊为第一主宰”。

经络学说的督脉下起骶骨尾部中央尾骨末端长强穴,沿督

脉上行至颈部背面的大椎穴,而腧穴也都在背部,腧穴是人身气

血的总会,脏腑经气都由腧穴而相互贯通。太极拳重视脊背的锻炼,可以起到调和气血,开通闭塞的作用,对机体消化机能、吸收机能和新陈代谢等,都有良好作用。

含胸拔背的姿势要自然,胸背部肌肉的松沉不能故意用力做作。拳论说:“含胸拔背落自然”,就是告诉我们肌肉的松沉要用意不用力。

(三)腹

太极拳的腹式深呼吸运动和含胸拔背的细致练法,对预防

和治疗内脏器官、机能的各种慢性病,极有成效。

太极拳对腹部要求“松静”,“气沉丹田”,都是通过腹式深呼吸来实现的。“松静”是练太极拳的原则,对腹部特别提出“松静”的要求,是针对单纯强调“气沉丹田”,容易练成腹部过实。太极拳的腹式深呼吸运动有顺呼吸和逆呼吸两种,顺呼吸即呼时小腹内收,吸时小腹外突影逆呼吸即呼时小腹外突,吸时小腹内收。小腹外突时即为“气沉丹田”。因此,“气沉丹田”不是绝对化的。一呼一吸,总是“气沉丹田”与“气不沉丹田”交替进行的。不过有的是采用顺呼吸式,有的是采用逆呼吸式。太极拳论所说的“气宜鼓荡”,正是说明了“气沉丹田”不是绝对化的。

作为医疗性的太极拳,可采用自然呼吸,即只管动作姿势的正确性,呼吸任其自然。如果要讲究呼吸与动作配合,提高锻炼的效果,那宋就应该采用顺呼吸或逆呼吸。但是,呼吸与动作配合的练习,应该在动作熟练以后,并且要强调自然,以免产生流弊。

腹式呼吸有助于润滑内肠和增强腹壁肌的韧性和弹性。腹部时松时紧地(紧时也要注意“松静”)运动着,用功日久腹部逐渐充实圆满(不是膨胀饱满),富于韧性和弹性,可以增强抵抗力。

初学时只须注意放松腹部肌肉,到动作熟练些,也只须作“气沉丹田”,使小腹充实的想象。

腹部经常作上下、左右的弧形动作(隔肌升降活动与腹部旋转活动相结合),时松时紧,有利于防治大肠疾病与腹泻,也有利于防治便秘、遗精、小便频数和内痔。加上腰部的旋转活动,对巩固肾部,防治肾脏病也极有效。

“气沉丹田”主要是腹式呼吸横膈肌运动的作用,但是姿势上的配合极为重要,姿势上做到尾闾正中,含胸拔背,垂肩沉肘,提顶吊档,胸背部肌肉弧形松沉,肋骨节节松沉,有外向前合之意,就能达到充分做好“气沉丹田”的要求。

“气沉丹田”在放劲时,有助于稳定重心,增强两足力量,使下盘稳固,利用地面反作用力,加大爆发力,使“发劲沉着松静”,“专注一方”。技术高深的,能牵动对方脚后跟,使之腾空掷出,也就是内功拳种的锻炼“冲脉”。不论练拳或推手,当“气沉丹田”,以意运劲略一贯于脚限之一瞬间,决不可下蹲作势,否则会形成缺陷、凹凸、断续之病,气势一有断续,便形成两股劲,不是一股劲,便不是气势鼓荡,一气贯通。

脊柱的松沉直竖,是整体蓄势的关键,“蕃而后发”决不可形成下蹲作势的断续之病,这是蓄发相变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四)腰

腰是上下体转动的关键,对全身动作的变化,调整重心的稳定,以及使劲力到达肢体各部分,都起着主要作用。

太极拳对腰部的要求是:松、沉、直。要“松而沉”,又是为了

使“气沉丹田”能够沉得充分,使上体气不上浮,下肢稳当有力,而又转动灵活。为了防止把腰误练成为内凹或外凸的形状(拳谚称:“低头猫腰,传授不高”),又要求腰部能“直”(在松沉中有往上顶和拔长之意就能直,腰直就表明这一转动的中轴不弯、不摇晃,只有中轴不弯、不摇晃地转动,才能使内劲达到支撑八面的灵活功用,而不致偏向一面。偏于前后为俯仰病,偏于左右为歪斜病)。直腰还能够使得腹肌松弛,从而在练拳时对呼吸深长有利。

腰部的松沉直,是使脊柱有正常的弯曲,减少前弓形成的弯曲度,能够增加脊柱的弹性以缓冲震动,起到护脑作用;又能够扩大胸腔和盆腔的容积。此外,胸腹的内脏器官都是位于脊柱前方,使腰松沉竖直对身体直立时的重心稳定可以起到一定作用。

由于全身放松,腰以上的体重自然下沉,由腰部来负担,所以腰部必须竖直方能坚强有力,腰杆挺得起来。劳动中的挑担,和运动项县中的举重,都需腰杆挺直,才能发挥功能,又能避免受伤。而腰杆挺得起来,和腰骶部的坚固有力有关。腰骶部是整个脊柱负重最大的部位。腰骶部的椎间盘是一种富有弹性的组织,对于脊柱的活动和稳定都很重要。太极拳的在旋腰转脊中强调“骶骨有力”,可以防治腰痛和坐骨神经痛。

每势定式时,腰和胯微微松沉,有助于沉气、重心稳定、桩步稳固,使内劲通过腰轴旋转的离心力而贯注于四肢尖端。腰部不松沉,不正直,臀部就容易过于突出,对“尾间正中神贯顶”,“力由脊发”,都会产生不良影响。拳论说:“命意源头在腰隙”,“腰隙”指的是两肾,俗称“腰眼”,古人认为肾是促使人体生长、发育、生殖及维持水液代谢平衡的重要脏器。肾壮则精足、气充,神清、目明,所以拳论强调“刻刻留心在腰间”。也就是内功拳种的锻炼“带脉”。

腰部的松活、沉着、旋转、直竖的运动,对脊髖神经和植物性神经有刺激作用,有利于对腹内器官淤血的消除,肠蠕动机能的改善,对腰背痛的防治也极为有效。

初学拳时,首先要注意腰部的放松,在放松的基础上来注意直和沉。吴式太极拳作弓步时,虽然上身前俯,而腰和身则必须竖直,即头顶之劲要直贯脚跟,这是斜中寓直的一种身法。

腰是躯干运动的枢纽。腰部除了和骨盆、腹部及下肢密切关连外,还和尾骨、腰椎相连。练拳时,由于肌肉的伸缩和孤形

升降,就会有一种上下“节节贯串,气贴于背”,“力由脊发”的感觉,这种感觉要在松静的基础上才能初现。由于注意它的出现,进一步使精神集中,就产生了“气欽入脊骨”,“敛之于髓”的感觉。这是一种调整神经系统和增强体质的锻炼方法。

要做好腰部的松、沉、直,需要有松胯、屈膝的配合,因为膝节的前弯可以代替部分腰弯的生理要求。从生物力学的观点来说,松胯、屈膝可以充分发挥腿部肌肉的效能。这是因为腰部肌肉大部分的起止点相距较近,肌肉较短,杠杆作用及力学作用不大,而下肢的膝关节和胯关节的关节构造坚固,肌肉起止点距离较长,肌肉也粗大得多,杠杆作用也强,所以腰腿力量的配合运用,在练拳或推手时都能发挥出极大作用。太极拳论说:“有不得机,不得势处,其病必于腰腿求之。”

屈膝时,大腿后部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这可使骨盆活动,胯关节转动灵活,也可保证腰骶关节转动自然、灵活。所以练太极拳时,两腿始终不可成为笔直状态,膝关节要适当保持一些弯曲度,以避免大腿后部肌肉紧张,并将骨盆固定太死,从而影响腰胯转换的灵活性。

任何拳种都注意腰力的运用,腰力运用得当,可以加强发力,提高速度,并使周身力量集中于一点。太极拳家曾说,“掌腕时肘和肩,背腰胯膝脚,上下九节劲,节节腰中发”。摔跤法的决窍,也强调“拧腰变脸”,都说明腰在技击性上是何等重要。由于太极拳锻炼是从缓慢松柔入手的,因此应用在医疗上,只要调整运动重,对治疗肾脏病也极为有效。

太极拳首重身法,因此总的虚实在腰部,次在胸。腰部在动祚时左右腰隙交替抽换来分虚实。腰隙管两腿,腰隙实的一面,下边的腿也实,腰隙虚的一面,下边的腿也虚。但仍需贯彻“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的原则,使实不沾煞而偏沉,虚非无意而偏浮。

(五)臀

臀部的生理构造是微向外突的,但在练拳时如果过于外突,必有弯腰、低头之病,故太极拳家提出“敛臀”的要求,使练拳者注意不要蹶起屁股,而注意向里收进。正象静坐时的臀部和日常正身坐着时的臀部,都是自然微向外突的。“敛臀”的主要作用是在“气沉丹田”和档部会阴虚虚上提(即吊档)的配合下,能使腹部充实团聚,加强横膈呼吸运动的作用,能使腹肌、大小肠、祕尿系统和肾脏获得更好的有规律的锻炼,也有助于提高腹肌的韧性和弹性。其次,“敛臂”后臂部易于保持中正,不象突臀时容易扭臀,常常会使“尾闾正中”受到影响。尾闾位于尾骶骨附近,它是自然正中的,因此,它不是一个动作,而是生理上固定的姿势,与骨盆倾斜为 40 一 50 度。动作欲向何处,尾骨即直对何处,这就是“尾闾正中”的含义。

此外,敛臀不但有利于做好平衡动作,也有利于推手时的化劲和放劲,可使身体重心下降。因为敛臀使整个脊柱下端的尾骨内敏和沉着,这样就固定了脊柱的下端,成为整个上体的支座。有了这个“尾闾正中”的支座,使腰骶固定,则有助于增强脊柱的灵活性和背肌的弹性,有利于“力由脊发”。如果臀不内敛,尾骨后凸,不正中,则会使发劲成为偏向一边的手臂劲,这种劲会失去平衡,不能“专注一方”,因为它不是发于腿,主宰于腰脊的整体劲。

初练敛臀时,可尽量放松臀部和腰部肌肉,轻轻使臀肌向外下方舒展,然后再轻轻向前、向里收敛,就象用臀把骨盆包起来,又象用臀把小腹托起来那样。敛臀也必须在做到其它各项要求的基础上,特别是在做到正确松胯和屈膝的情况下,才能做好敛馨。

臀部的技击作用为应付背后近身的敌方,或移步进身将臀部贴住对方小腹,配合手法,俯身将臀部上挑,使对方从我背后前翻倒地。臀部也可乘势猛坐身后敌方的髋部或膝节,使之倒地。须注意动作的螺旋形,贴身时突然微微一转,容易使对方失去平衡而倒地。

四、下肢部

(一)裆

档即会阴部位。(经络学说认为任督二脉俱起于会阴穴)头

项百会穴的“虚领项劲”要与会阴穴上下相呼应,是保持身法端正,“上下一条线”的锻炼方法。

挡要圆,又要虚,不可夹住象人字形的尖档。两胯撑开,两

膝有微狗里扣的意思,档自然能圆。即使两膝微向外叉开,而两大股外往里合,胯根撑开,同样能够起到“圆档”的作用。会阴处虚虚上提,这部分皮肤有不使往下荡的意思,挡自然能虚。挡的虚圆,使两胯骨节撑开,胯骨节周围韧带极紧,必须撑开撑足,以增加其伸缩旋转的灵活性和扩大其活动的幅度。腿部动作与臂部动作协调一致,手是顺旋圈,腿部也要顺旋圈影反之,手臂是逆旋圈,腿部也要逆旋圈。不过,腿部不象臂部那样活动幅度大,所以螺旋式弧形动作的“上下相随”在腿部说来,有时只能有这个意思就行了,外形上不能象手臂那样转圈明显。只有在屈膝圆档之下,才能节节贯串地动起脚跟,发于腿,土升腰脊,形于手指。

“吊档”、“调档”、“圆档”,名称不同,含义是一样的,太极拳以松圆为主,称作“圆挡”较为恰当。

腰松沉,臀部微敛,档劲自足。裆劲下足后,膝关节更有力,足底也更平实踏地,从而桩步更稳固。下档劲和“气沉丹田”的动作是协调的,因此,小腹更为充实,重心也更为下降而稳定。档一虚,那就是实中有虚,转动就显得灵活。下部档劲下好,上部顶劲领好,身法自然端正稳重。

在动作中遇到隐于内或显于外的发劲时,须有腰档部的变换来助势,才有利于发劲的正确和“沉着松静,专注一方”,并增加其“曲中求直”的直射速度。腰裆的变换对于稳定重心和调整 ·重心,对于身法、手法、步法变换的灵活和配合,能起调节作用。

身体下蹲时,两胯撑开,档就能放宽撑圆,容易使裆劲自尾

骨上升。但下蹲时,档的高度不应低于膝盖,否则运动量会降低,形成与尖档相反的荡档、档劲就不能收欽上升,两脚外侧也从而虚浮,虚实变换从而不灵。

腰的变换虚实与档的开合虚实必须密切配合,动作协调。动作变换时,腰裆必须松活,动作才能灵活而不呆滞。腰档不松不活,内劲运转就会显得迟钝。

推手时化劲的顺遂,重心的调整,方向、力点、角度的变换,主要也在腰档的变换,两手与胸间的运化仅居于次要的地位。椎手时能掌握“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技巧,腰档劲的变换是一个

重要的因素。发劲时(不论是隐于内或是显于外的),尤须档劲下足,重心下沉而劲往前发,内劲才能沉着透达。

(二)胯

下胺三大关节为胯、膝、踝,首先要求松开胯关节。胯关节松开后,腰腿的动作就更为灵活协调。

在圆档之下松胯,可使耻骨联合和坐骨结节上的关节隙缝扩大,运动度从而得到扩大,这样就灵活了腿部的弧形运动,使内劲上升到腰脊。这就起到开跨的作用。但开胯时如果开得太过,或者在坐身时档低于膝盖的水平,就会形成“荡档”的缺点,主要为开胯太过则拉力松池,反而使腿的基础浮而不固,伸缩力不强。

胯关节是调整腰腿动作的关键,胯是腰腿的转关之处,关节不松开,就不灵活,腰腿也就很难相顺相随,可见松开胯关节是很重要的。以腰部为轴心的微微转动时,骨盘也连带地在微微转动,因此,转腰在实际上是转腰胯。由于胯部负担上体的重量,胯关节的松开要比肩关节的松开要多一段锻炼的时间。经常做弯腰、压腿(压膝节、压胯根)和高踢腿的基本功,可以帮助胯关节的松开,提高其灵活性和柔韧性。

凡是体力条件许可,要求加大运动量的,逢到迈步时,实足的胯根要微向里抽旋而下沉,随着转腰,姿势同时微向下蹲(但仍须保持上下一条线),同时另一腿缓缓伸出,到中途姿势又微高,足落地后,逐渐转移重心于这一腿,到定式时落胯塌腰。这是近代均匀缓慢的太极拳在锻炼时加大运动量的重要方法。在“土下一条线”的姿势下,上部虚领顶劲,身法端正,下部腰档劲下沉,贯到足底,犹如大树的干枝在上升,而根枝在下降。

为了在动作时处处保持“上下一条线”,凡前进或后退时,必须两胯节均匀抽换,上与两肩节相对齐,动向一致,处处符合“肩与胯合”的要求,这样就有助于始终保持“尾间正中”。技击作用上的髋打,是在近身时乘势乘隙以職部的弹簧劲打击对方。

在实足的胯根微向内抽而下沉,虚足缓缓伸出时,不但虚实分明,也是胯撑开排足的一一瞬间。每势变动时的“活腰”与“开胯”,每势完成时的“塌腰”与“落胯”,久久练去,胯自然会松开,能使腰腿的转动非常灵活,迈步也较为轻灵和开阔。

(三)膝

腿部支撑全身活动的重量,而以膝关节的负担最大,因此膝关节必须有力而又灵活。太极拳经常屈膝做缓慢均匀的动作,动步时,始终轮流以一足支持重心,胯根撑开旋动时,膝关节随着另一足提起,缓缓地迈出去而旋动着,因此膝关节的负担量要比练快速动作的拳种要大得多,胯关节和膝关节的旋动频繁,也加强了动作的灵活性。

初学太极攀时,只能架式高些,减轻对膝关节的压力,否则,会引起膝部肌肉过份酸痛。迈步时先提起虚足的大腿,使力量

聚集在膝关节来带动脚跟提起。做踢腿或独立动作时,先提腿把力量集中于膝关节,膝盖上提的高度至少与胯平,韧带拉得开的,可以提高到膝与心口齐平。经带练习独立双手抱膝,使膝部紧贴胸部,独立提膝时就能提得高,腿也能踢得高。

提膝把力量集中于膝尖,可以把周身劲力节节贯串地透达于足尖,加强发力。胯根的撑并,肌肉的缩而后伸,关节的柔而韧,能使发力加强加大。以足球运动员为例,伸直膝关节的股四头肌(大腿前面),一收缩,再一脚踢出,力量就比较大。

腿部的弧形转换虚实,是由胯关节和膝关节的旋转来领导着做顺旋圈和逆旋圈的。腿与臂是上下配合一致划弧线圈的,不是直线号出和直线后座的,这是做到由脚而腿而腰脊而形于手指的完整一气的关键,也是胯关节和膝关节灵活而富于弹性才能做到的。

在技击作用上,拳论有“足来提膝”,“近便加膝”的口决,“足来提膝”是以腿陂腿之法,是护档、护臁骨之法,是对付撩阴腿、撇膝和跪膝,起到用膝打击和使用跌法的作用。陈式太极拳的推手方法,双方前足也在互相粘化,力求增强腿力和使触觉灵敏,为配合手法使用跌法打好基本功,也能起到用撇膝打动对方桩步和跪膝使对方身体不稳的作用。

定式时,膝关节要有微向内扣之意,两膝前后(或左右)互相呼应,配合档撑开撑圆,把挡劲合住,这叫做“合中寓开”,使得下体沉着有力,裆部也能保护得住。前足弓出踏实时,膝尖不可超出脚尖,以免失去平衡,也不宜膝尖与小腿成垂直线,这样会影响到下一动作的灵活性。因此,凡前足弓出,膝关节应略向前伸越出垂直线,而以不超出脚尖为度。

(四)。足

足为步型、步法的根基。根基不稳,稍有偏差,步型、步法必乱。

各式太极拳步型和步法也有繁简、大小的不同。其共同要求为“迈步如猫行”,就是说:足部动作须正确、灵活、稳当。

“手进三分,足进七分”,“胜在进步占势,不败在退步避锋”,这些话都说明了足部动作的重要性。

在迈腿划弧方面,现行的吴式太极拳已改为不走弧线,这是为了便于学习的一种改革,对年迈体弱者较为合适。迈步时,先须坐稳于一腿,屈膝松胯,稳定重心,然后另一腿缓缓地弧形迈出。凡欲往左迈步,右腰隙先下抽落实,右胯同时内收落实,左腿迈步就轻灵,反之亦然。这是意欲往左,必先往右:意欲往右,必先往左的原理在步法上的运用。原来陈式、武式,每势步法的转换,不离这项规定。后来发展的太极拳流派,有许多步法转换的动作并不一定这样做。

两足轮换运转时,机势毫不停留,动作须带弧形,始终不离螺旋劲,手在旋转,足部就自然地跟着螺旋,所以有“足随手运”的说法。

腿的旋转作弧形,原来在技击作用上能起到套腿、钩脚、蹬膝关节、踩臁骨、踏脚面、点软隙等作用。同时也能起到消化对方使用套、钩、蹬、踩、踏、点等防御和还击作用。

这种出腿走弧形,划圆圈,足尖上翘或下垂,左旋或右转的练法,极为有利于活动足部的关节,畅通经络,保持和发展腿部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足跟的提起和下落,左旋和右转,足尖的上翘和下落,外搬和内扣,不断地错综复杂地贯串在套路动作

之中,动作圆转自如,形象上也极为优美,不但使踝关节训练得灵活,也可以预防和矫正扁平足,这对中老年人特别重要。由此也可证明技击性、体育性、艺术性和医疗保健性是可以统一起来的(其差别主要在于运动重的大小和动作繁简)。

足尖的上翘、下落,外撇、内扣,前进、后腿,都须由拇趾领劲。转动时足尖的指向,关系到放松胯关节和运动量的加大,因此必须逐势研究。例如,杨式揽雀尾的上步,当右腿提起准备前进时,如果右足尖斜向左方或左前方,而不是直对前方的话,那末档撑开便受影响,会形成夹紧的人字形,身法也会微偏向左,而不是对向前方。因此,不能认为足尖的指向无关紧要,而不去注意足尖在每势转动中和落点时的定向。须知,肢体动作是互相关联的,互相制约的,细微处不注意,也会影响整体动作中的谁确性。

太极拳的上肢动作,是以手领肘,以肘领膊的。下肢是以足领膝,以膝领股的。其关键全在于手指尖、足趾尖轻轻领住手足运行,不可犯硬,犯硬则不能轻灵。胸腹也要随手足运转,上下相随,一气贯通。当足尖正对前方时,双手的指向也须对向前方,视线也集中在前方,这也是“上下相随”,“专注一方”的要求,目的在使上下左右的动向一致,加强周身团聚的合力作用。

进退转换时,还须注意身法的稳定,并不可有忽高忽低的情形,这样一方面可使运动量自然增强,另方面也可避免迈步变大或变小,失去原定步型的度数。太极拳是柔术,不可犯硬。太极拳又是短打拳法系统中的一个流派,短打拳法须步法敏捷,身手步一致。所谓“足进七分”,即重视步法。

(五)骨和关节

人体二百感六块骨头,都靠关节的连接来负担重量和进行活动的。太极拳要求在动作中用意识来放松关节,拉长韧带,增强其弹性和灵活性,使动作能够达到“节节贯串”,同时还要注意“骨节要对准,不准则无力”的体验,就是要用骨节对准的方法使脊柱关节锻炼得更为灵活而稳固,并使骨与骨之间能够更好地分担重量,从而增强力量和耐力,在劳动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太极拳对关节的训练是时松时紧的(松的时间长,紧的时间短)。

初学太极拳时,应该多从松开关节着想,把几个大关节先松开来(如肩与胯关节),以便更好地带动上肢和下肢等关节的活动。脊骨,特别是胸脊和腰脊的松开与贯串尤为重要,腰脊命门

穴(前平脐)为全身重心所在,是调节全身动作的关键,时刻注意命门穴的松沉和微微旋转来带动躯干和四肢的活动,这叫做“源动腰脊转股肱”。胸、背部左右二十四根肋骨要节节往下松沉,由外往前合,这有助于在呼气时,随着膈肌下降,“气沉丹田”,带脉(腰部周围的一圈称作带脉)从而也极为充实。

此外,要在全身放松的要求下来逐步松开各个关节。由于太极拳是一动无有不动,在腰脊的原动下,带动四肢进行螺旋形地上下、左右缠绕伸缩动作,从节节贯串中起到引长身肢的作用,因此,松开全身关节是有可能的。在定式时,还特别要注意脊柱

骨节对准,使负荷能力加强。全身骨节既求松开,又要虚虚对准,使内含腾挪之意,首先要求脊柱和儿个主要活动关节松开,才能全身节节贯串,劲整而灵动。这就是“节节松开,处处合住”的要求。太极拳是强调“周身一家”,“周身团聚精神健”的。

四肢关节还要求曲而不直,留有余地,不能挺直和别扭,这样才符合“劲以曲蓄而有余”,“松开我劲勿使屈”的要求。只有在曲蓄而有余的姿势下做到“运劲如抽丝”,“运劲如螺旋”。并要在开中寓合,合中寓开的要求下转换内劲,这样才能练到“触之则旋转自如,无不得力”,将来在提高推手技巧上,可以做到处处是蓄势,处处能放劲。以前太极拳名家,在技术上达到“但依着何处,便以何处击之”的程度,都是从著势上发展而达到的。

每势定式时,周身一齐合住劲,各关节对称地左右合住,上下对齐(如两手、两足等对称合住,如手与足,肘与膝,肩与胯,两乳与两肚角上下对齐),开则俱开,开中有合;合则俱合,合中有

开。在整个拳套一开一合,一虚一实的运转中,关节在肌肉和韧带的牵动下得到时松时紧和有规律的适量运动。

上面列举的身体各部位姿势的要求,是贯串在整套太极拳动作之中的,它们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某一部分姿势不正确,就会影响到其他部分姿势的正确。初学时,必须逐步把各部位姿势认真地分节分动地安排恰当,要相顺相随,避免互相牵制,也就是说,要在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身法和眼神等基本功夫上打好基础。。经过反复练习,逐渐在连贯动作中把各部位姿势都能恰当地配合,掌握动作中的速度、路线和方法,就可以逐渐达到立身中正安舒,动作连贯圆活,上下相随,周身协调,由生到熟,熟能生巧,这是逐步提高技术的必然过程。

为了使学者便于记忆,便于检查,将各部位姿势的要求归纳为下列十三项:

1, 心静用意,身正体松。2。由松入柔,柔中寓刚。

3. 弧形螺旋,中正圆转。4。源动腰脊,劲贯四梢。

5。三尖六合,。上下一线。6。虚领顶劲,气沉丹田。

了。含胸拔背,落胯塌腰。8. 垂肩沉肘,坐腕舒指。

9。屈膝圆档,骶骨有力。10。眼随手转,步随身换。

11. 速度均,轻沉兼备。12. 内动外发,呼吸协调。

13。意动形随,势完意连。

练习时边练边检查,不断纠正,把毛病去净,姿势和动作就正确了。古人所说的“功到自然成”,不能误解为盲目瞎练,而是要按照严格的要求,循序渐进,反复练习,不断发现错误,改正错误,逐步来达到的。

用手机扫码体验更多功能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

玄之门[Lv.8]

  • 关注
    9
  • 粉丝
    10
  • 经验
    468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