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饥章第七十五
【原文】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切,是以轻死。
夫惟无以生为者,是贵于常生。
【释义】 此章以无为自化,不求生,乃可长生。
民者,我也、气也,我能不食,饥从何来?以其惜气保身,闭五官之门,固我真之室。人若大开门户,贪好五味,日渐一日,习气太甚,是以饥之。人饥者以其爱身之故,殊不知反受其殃,以其死故,若求常生者。上者,心也;随分食禄,心不贪求,口不贪味,一心内照,是以不饥。以其心食税之多:税者,敛也,人之不食,为其生也,不是要人辟谷,是要人一心内固,不贪不求,食而不知其味,一心向道,故无饥也。一心贪求,是以饥之,拿思食之心思道,何道不成?拿税食之心税身,何身不久?如此才叫个不饥。
民之难治,因我之思多、心多,思多则欲生,心多则事不了。欲静事清,民岂难治?以其上之无为,明心见性。气有顺逆,无为自化,则和于中,静于内,安得不治?虽无为而心不死,是以难治,不是叫人瞎坐。肉心死而真心见,无为化为有作,有作者,天然自动之机,阴阳随分之化,乾坤从无而生坎离,坎离得混元之气,合而归至道,于是复返于清静,外无息而内气输,淳化之极,何难治之?虽无为而不人禅,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何也?以其求生心切,未饥先思食,食到思甘;未寒先思衣,衣到思丽;见色思淫,见财思富,富到贪之;身安恩禄,禄到求爵,爵高思寿;五金八石,终日服之,学彼延年,无所不至。此求生也,求存世也,殊不知反害其生。何也?因贪因求,日费其思,遂耗其阳,日渐一日,是谓轻死,欲得常生,无是理也。
欲求常生者,何法治之?无税其食,无空无为,无求生之切,一心内固,外无贪求,内外贞白。贞白者,夫惟无以生为者,是不求生而固道。道存者,故不死,是贵其生。苟能如是,宁有死乎!
【口义】
食税之多,言取于民者太过也。上之有为,言为治者过用智术也。上贵利则民愈饥,上好智则民愈难治,此两句亦借喻也。凡人过于自爱,反以丧其身,饮食太多,亦能生病,此其一也。过于自爱自养,欲以谋生,故曰求生之厚。轻用其身以自取死,故曰轻死。忘其身而后身存,故曰无以生为者,贤于贵生。贵生,犹前章曰益生,求生之厚者也。贤,犹胜也。
【白话】
百姓之所以在忍受饥饿,是因为统治者征收的赋税太多。百姓之所以难以管理,是因为统治者强加干涉。百姓不怕死,是因为他们极其渴望生存。只有那些看淡生死,顺势而为的人,才是真正胜于奉养奢华、自我珍视的人。
【帛书】原文
人之饥也,以亓取食税〈shuì〉之多也,是以饥。百姓之不治也,以亓上有以为也,是以不治。民之巠〈qīng〉死,以亓求生之厚也,是以巠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