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道德经第六十四天|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 无失!

#经典学习#推荐黄山2021-11-17

其安易持章第六十四原文诵读: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破,其微易散。为之于不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

其安易持章第六十四

原文诵读: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破,其微易散。 为之于不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 行,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 无失。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 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释义悟道:

此章混合阴阳,收敛天地万物,合周天之度数,满卦内之爻象,返之于未有,与混元合抱的意思。

念无念,心无心,情无情,欲无欲,物无物,我无我,如此才 能安。一毫著安而不持,万缘不有,谓之安而能持。

持字不要 看易了,要先难于安,才能易持。兆者了然明白也;常常昏然而 不明,其未兆明而不默,因其思也。

思动则筹于心,言其太了然 明白,而不若愚,故谋易生。脆者,日夜不放,存心意于运用,日 耗其思则心不下,谓之脆。脆则魔生,至于我之真,崩而裂之, 其形易坏。微者,稍有心神,使我不下。此皆道之病也。无心 则无病。学玄者可勉之。

如此多病将何修之?默而为,诚而守。无念而行,为之于 不有;寂然无我,冥然无人,治之于未乱之先。无为则心不乱, 无作则意不驰,无功则情不重,如此斯可以言道矣。

道乃何为? 金也,木也;金生水,木生火,得水火而交并于土。交并者,不作 不为,听彼天然,随气之运用;不知不识,湛湛若天之清,冥冥若 地之宁,听生于毫末之初,发萌于无始之前,慎笃于我,谓之合 抱。合抱之木即是一点之真。静极而坐毫末之间,定极而降一 气之初,谓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者,二土成圭也。还九之 数起于水,降于火,抱合而为圭。台,即圭也。(圭乃真气 邪?一悟玄子注)二气交泰积累于中土合成太极,从太极中 返于无始,即此物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譬言道之不可骤行 到也,骤则易败,迟则难来,要不间断,常常温养,时时在念,刻 刻在心,不可须臾离也。临物不著,临事不染,亦不要死死 坐定。

为者易败,执者易失,全在著而不著于外,清心静意于内。 是以,作为者,执著者,避阳就阴之病也。圣人无为亦无败,无 执亦无失,何也?因其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 知其味。空空洞洞,二个气象;有有无无,两段景象,圣人学道 如此。民者,气也,若有则败,若无则成矣。

从事,是有了;民之从事常于几,故败之。慎终如始,言其 先静而后动中,虽有景象从静中而来,亦从静中而返,本来面目

相关话题

#修炼宝典道德经

用手机扫码体验更多功能

扫码查看2条评论

黄山[太极者]

  • 关注
    54
  • 粉丝
    2429
  • 经验
    943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