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政闷闷章第五十八
『原文诵读』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孰知其极,其无正耶。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释义悟道】
此章教人混沌养真,杳冥养神底意思。
修真以柔,以弱,以无,以空。虚则灵,空则明,明其道也,常常闷闷,以无我。
闷字:关防我心,为道之要。其气也,通贯融和,心无主也, 谓之醇醇。政是道,民是气。道和于气,气和于我,忘我合真,始为政也。察察者,惺惺之谓也。
我能惺惺,我即为心所使,不能关防也。其民缺缺:其气散而不和,因有心也,而道不成,故有祸福兼行。
祸者防福而至,福者防祸而得。祸福兼至,在于心也。我能防此一块肉,无求福之心,其祸无门而入。我能惺惺常住,求福而反招祸也。
如此推之,熟能明至极之道哉?惟无可以为天下政也。我有淳化之风,感动其民,则民无不归我之化;政若施于有为,好奇之心无不招祸。
我能空洞善根,常常关防,不放半着,其德无不合天,无心之谓也,非道而何?我若修有为之善,好胜之心生于妄念,则妖见矣,求福而祸随矣。
我无奇,我无妖,只闷然而不放,气通天下,水流九洲,湛寂真常。若迷其心,则我之气,无不混然而民迷。常常握固之,久而道成矣,是以古之修道圣人,坚刚其志,而不割动丝毫,志不移也,谓之方而不割。
清心静意,常守其神,外不动我之情,生死寄之于天,身形忘之于地;我不在天地间,天地未尝生我,亦未尝死我,清静廉洁而不刿。
刿者,碎割也。言其我成一片,不能分也。直立不斜,秉空性而不倚,虚我神而不摇,常常诚之正之而不肆。
肆者,放逸也。言其我常关闭防闲,而不使出入,久而不肆。光者,性生于内,我常收藏幽密之室而不耀。
方者,道之机也。廉者,道之统也。直者,道之体也。光者,道之用也。
全此四者,无道不成。关防心意,而心意醇醇,惺惺放纵,无意而气和,冲满天地,照彻乾坤,如此者,为政闷闷矣。
意者心之苗,情者心之根,念者心之发生;绝心而意泯,忘心而情寂,空心而念无。
为道者,可不闷我之心,而妄求至道,其道远矣!嗟乎!
欲学闷闷者,自求真心,忘其血心,而道成矣。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