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炼精诀要 ——契虚静之本,返先天之元

#参禅悟道#道冲2025-11-05

总纲道家修行,分性功命功。炼心炼性,入圣之基,谓之性功;炼精炼气,长生之途,谓之命功。性命双修,神虚合一,乃登真之境。...
总纲
道家修行,分性功命功。炼心炼性,入圣之基,谓之性功;炼精炼气,长生之途,谓之命功。性命双修,神虚合一,乃登真之境。炼精之法,为命功初基,长生之始,乃“借假修真”之关键枢机。
一、炼精本质:元精与凡精之辨
炼精之“精”,非后天交感、有形有质之凡精(淫精),乃先天未判、无形无质之元精(元阳)。
元精:鸿蒙未判之际所生,寓于元神之中,静则藏于炁穴,动则为元阳生机。伯阳祖曰:“元精眇难睹,推度效符徵。”
凡精:元精着于有为,依于淫根而动,则有形质,顺之则生人,逆之则成仙。
故炼精之要,在于捕捉、炼化此虚无中之元精,而非执着于后天浊物。通玄子云:“修真不识真元命,摘药寻枝强斗争;空见苗生秀不实,元精失养果难成。”
二、核心心法:凝神寂照,虚静笃定
炼精一切工法,皆以 “凝神寂照” 为总持门径。此一诀,乃万法根基。
心法释义:
凝神:收拾心念,神光内聚,不散乱,不外驰。重阳祖曰:“神照坤宫,真火自来。”
寂照:心住虚无,如镜照物,了了分明却一念不生。《清静经》云:“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
下手真诀:
澄神定息:平心静气,遣欲澄心,使呼吸渐归真息(绵绵若存之先天呼吸)。曹逸文云:“专气致柔神久留,往来真息自悠悠。”
凝神入炁穴:将凝聚之神光,返观内照于下丹田(坤宫、炁穴)。此即“降心火于肾水”,促成“水火既济”。俞玉吾曰:“内炼之道,至简至易,惟降心火入于丹田之中耳。” 杏林祖谓之:“以神归炁内,丹道自然成。”
境界印证:
当臻至 “虚极静笃” 之境,万缘顿息,身心两忘,混沌杳冥之中,真阳(元精) 自然发生。此即 “活子时” 。紫阳祖曰:“恍惚之中寻有象,杳冥之内觅真精。” 此时所生之机,方为真药,绝非起心动念、淫欲所引之凡精。
三、修炼次第与关节
1. 产药(活子时)
于虚极静笃中,忽觉一阳初动,丹田暖融,周身酥软,阳物无念自举。此乃“真种子”生出之象,即元精已产。
2. 采药归炉
药产神知,当即以“神火”(真意)微微引照,使其归于丹田炉鼎。此过程贵在自然,切忌强力搬运。口诀曰:“癸生须急采。” 此“癸”即坎中真阳。
3. 周天烹炼
药归炉后,以真意领神息,循任督二脉自然运转,谓之“小周天”。此过程即是“炼精化炁”,使元精转化为轻清之元炁。过程中务须“外无所着,内无所染,身如槁木,意若寒灰”,任其自然。
4. 封固沐浴
周天运转满足法度后,将神炁收归丹田,温养封存,如炉中火种,绵绵不绝。此即 “经营养鄞鄂,凝神以成躯”。
四、功境效验与注意事项
效验:
补精强肾:精旺则身健,衰老中止,渐返童颜。
炼精化气:元精化元炁,气足则神完,百脉畅通。
还精补脑:炁循督脉上溯泥丸,滋养元神,开启智慧。
要诀:
活子时:阳生之候不定在子时,但于静定中阳生,便是真火候。
和合四象:眼不视而魂在肝,耳不闻而精在肾,舌不动而神在心,鼻不嗅而魄在肺,四象和合,真土归中。
慎守火候:药老则气散,药嫩则炁微。火候之妙,存乎一心,总以 “勿忘勿助,若存若亡” 为宗。
五、结语:归根复命,长生之基
炼精之道,看似繁复,归根结底不过 “神炁相守,虚极静笃” 八字。《性命圭旨》云:“常照而常寂,不起寂照相。” 天玄子云:“寂不离照,照不离寂。精气神之炼与变化,全在此二诀上。”
修行者但能于日常中,时时返观内照,刻刻凝神入虚,则元精自生,真炁自长,不期然而然,无为而大成。至此,方契庄子 “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 之玄奥大道,踏上归根复命之真途。
偈曰:
虚无藏真精,寂照见元阳。
神火烹炼处,一粒寿无量。
不向他人求,只向静中觅。
炼得精化炁,方知我是我。

相关话题

#道家养生功法

用手机扫码体验更多功能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

道冲[Lv.10]

  • 关注
    11
  • 粉丝
    54
  • 经验
    1984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