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咒练功是道家和佛教修炼中常见的修行方式,通过持诵特定的咒语来凝聚精神、调和气息、提升内在能量。持咒既可以用于修炼身体和精气神,也可以净化内心、提高精神境界。在修炼过程中,咒语被视为某种神圣的声音或能量,通过其震动和内涵,调动宇宙的力量与个人的修炼需求相结合。
1. 持咒的基本方法
持咒通常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 口持:大声或者低声持咒,声波通过震动与气息相配合,产生共鸣效果。这种方式有助于修炼者调动气息,增强精气神的流动。
• 心持:默念咒语,将注意力集中于咒语的内在含义和振动能量。这种方法强调内在修持,帮助修炼者宁静心神,进入更高的觉知状态。
• 持诵的节奏:持咒时,保持均匀的呼吸和节奏十分重要。咒语的频率和声音对气息的调和起到重要作用,因此需根据个人的修炼需求选择合适的持诵节奏。
2. 常见的咒语及其功效
• 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叭咪吽):这是佛教的一个非常著名的咒语,尤其在藏传佛教中常见。它代表着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力量,持诵此咒能够净化内心的烦恼,增进慈悲心。
• 《道德经》中的咒语:道家有时会从《道德经》中取咒,比如“道可道,非常道”,通过重复这些简短的句子,修炼者能体会道的无形无相,并与宇宙的自然法则相结合。
• 大悲咒:佛教中另一著名的咒语,持诵大悲咒被认为能够驱除一切障碍,净化身体和心灵,增加慈悲和智慧。
3. 持咒的修炼步骤
持咒的练功方式并非单纯地反复念诵,它要求修炼者在身心合一的状态下进行。以下是常见的持咒练功步骤:
3.1 调身
• 坐姿或站姿端正,腰脊挺直,气息顺畅。如果站着练功,可以采取道家站桩的姿势,稳固下盘,使身体保持稳定和放松。
• 身体的姿态应保持轻松自然,但不要懈怠,避免身体僵硬或气息阻滞。
3.2 调息
• 呼吸均匀、深长,不急不缓。呼吸应与咒语的持诵相配合,通常以深吸气、缓呼气的方式念咒,使气息与咒语的节奏和谐一致。
• 在默诵咒语时,可通过缓慢的呼吸调节内在气机,使气沉丹田,保持气息绵长而有力。
3.3 调心
• 在持咒时,意念集中,心无旁骛。将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咒语的声音、震动和含义上。心持咒时,咒语的内在含义会与修炼者的心性产生共鸣。
• 如果修炼者能够达到心念专注的状态,咒语不仅是言语的震动,更是一种内在能量的调动。这种能量与气、神相结合,能够帮助修炼者提升意识层次。
4. 道家和佛教对持咒修炼的理解
4.1 道家持咒修炼
道家持咒练功注重通过咒语与天地自然的能量共鸣。持咒被视为调动内外气机的重要手段,帮助修炼者沟通宇宙能量,达到精气神的协调。道家的持咒练功往往结合内丹修炼,使气、精、神的运转更为顺畅。
• 内外结合:在道家的持咒修炼中,咒语的发声和意念需与呼吸、气息相结合,使内气外放,外气内收,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 调动内丹:咒语的震动能够促进丹田内的气机运转,帮助修炼者更好地聚精蓄气,使内丹凝聚并壮大。
4.2 佛教持咒修炼
佛教持咒强调“清净”和“觉悟”,通过持咒净化内心的烦恼和业障,增强修行者的智慧和慈悲心。持咒修行不仅是口诵,更是一种心灵的净化过程。
• 净心与智慧:通过持咒,修炼者可以放下杂念,进入清净状态。咒语的振动和其背后的精神能量能够引导修行者深入内心,觉察无明,从而生起智慧。
• 慈悲与护法:许多咒语(如大悲咒)都带有保护修行者、护持道场的功效,佛教的持咒能够帮助修炼者增强慈悲心,趋向圆满觉悟。
5. 持咒练功的注意事项
• 心静为先:持咒的关键在于心念清净、专注,避免散乱。如果心中杂念纷飞,持咒难以发挥应有的效果。
• 呼吸相配:持咒时需要与呼吸相结合,避免急促或过慢的呼吸,这样能让气息更加通畅。
• 持之以恒:持咒练功需要长期的坚持,持咒的效果是渐进的,修炼者通过长时间的专注持咒,内在能量会逐渐得到提升。
持咒练功是道家和佛教修炼中一个重要的修行方式,通过持咒,修炼者可以净化身心、提升内在能量。道家侧重通过咒语调动气机,与自然能量相结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佛教则侧重通过持咒清净内心,去除烦恼,开启智慧。无论是道家还是佛家,持咒都需要身、心、气的配合,通过持之以恒的修炼,才能达到深层的内在觉悟与能量升华。
持咒,是指反复读诵一段或一句咒语进行气功锻炼的一种方法。他通常与观想配合,在练功中常能起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气功界中有许多门派的功法,都有其自己的特定咒语,象中国元明功,藏密气功体系等。
那持咒是否是一种迷信呢?它的原理又是什么?
我个人的体会是这样的:
持咒是一种很好的修功方法,入手易而成功高,他不但不迷信,而且还很科学。为什么这么说呢?
有如下几点原因
一:持咒可以起到一个收心入静的作用。我们练功时经常会犯胡思乱想或昏昏欲睡的毛病,经常不能或很难进入静定的气功态。不断的持诵咒语,它会使我们精神集中,心力调动,使你不能胡思乱想,不会昏昏欲睡,这样就能比较容易的,比较快的进入虚静的气功态了。
或有人问,那咒语中又经常提到神啦佛啦---难道不迷信吗?
这里我必须提醒一下,所谓咒语其实只是练功的一种方法一种手段,他只是一个工具,我们练功时持诵它,不过是要为了以此一念,压倒其他所有妄想,使我们的心灵得以能够平静下来,至于咒语本身的意思对于初学者而言,其实并不重要。如果你高兴自己也可以随便编几个咒语来用。只要你认认真真,老实专一的去修去念,自然就会有效果了。(注:以上说的是咒语众多意思中的一滴,主要是对初学而言,如果真心修持,咒语真实意还是必须了解的,下面将提到)。
二:不同的咒语会沟通一种不同的特定信息。前提条件是你必须真正明白持咒练功的道理,清楚咒语的精神和意义。(当然你也可以说这是由于心理暗示)。
譬如练“神拳”这类自发动功的人,他们默念咒语,进入气功态后,不管他们曾经是否有过武术基础,大多会自然而然的打出一套又一套的拳法。而持佛家心咒的修士,持咒用功后大多则是慈眉善目,即便出现自发动,也只不过是做些简单的佛门手印罢了,远不如练“神拳”的那般激烈。还有些特定的咒语有着特定的作用,即便仅仅是治疗疾病,不同的疾病也有着不同的相应的咒语。
它们共同的特点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象播种一样,你练了什么就能得到什么。你说它意识诱导也好,心理暗示也罢,反正这种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了解并掌握它对自己练功可谓有百利而无一害。
也正因为咒语又能起到沟通某种特定信息的作用,所以当我们持咒练功时除了自身能量的激发,智慧的升华外,同时还能得到外部信息的加持,助益,这样练起功来进步就特别快了。也因此,我们在选择咒语进行修持时,一定要选择那些带有善意的,积极的诗或者词句来持诵,或者什么意思都没有的也很好。
那持咒练功又要如何进行呢?
这里我给大家提供一个总的思路,懂得了这个思路后,再看那些一功一法,你就能一清二楚了,练起来也能得心应手。
首先是对咒语的选择。前面说过咒语的本质之一是用来静心的工具,是良性意识的诱导,所以对咒语的选择不必下太多的功夫,自己所学的功法中本身带有咒语修持那当然最好,如果没有像传统的六字大明咒“嗡,嘛,尼,叭,弥,哄”之类的就很不错。总而言之,不要选择那些太长太复杂的 ,也不要选择那些意思不怎么好的,要取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那些。
咒语选定后,就要坚信自己的选择,就不要再改来改去了。每天开始练功后,要先空掉心中的一切纷杂念头,再认认真真地去念它,默念,出声念,都不重要,关键是要静心,要制心一处,要口念耳闻,一字一句,字字清晰,声声入耳,这样才能起到以一念代万念的作用,才能入静定。(这里是从另一方面进行说明,没有涉及咒语神秘力量)
如此这般日日用功,心灵便可以慢慢纯净起来,待到砌底纯净了,也就直接入了静定。
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个“放下”的阶段,放下什么呢?放下这个咒语,放下这个持咒的人,放下这颗持咒的心。用一个大家经常听到或者看到的比方,这就好比我们过河需要船,但等到过了河上了岸,却还把船扛着走,那就不像话了 ,这个时候的船就成负担了。咒就是船,持咒之心就是撑船,静定境界就是彼岸,如果“放不下”,就不能到达真静定。
持咒持到渐入静定的时候,时空概念便会慢慢地变模糊,你刚开始念了个“嗡”,可能要一个半个小时后才继了“啊”,但是你自己不会有感觉,很多时候,你甚至感觉不到咒音从何而来,又从何而去,到真静了,连这个咒语也没有了。等到突然醒过来,心想我怎么不念啦。就得继续念了,因为这个时候你已经出定了。
持咒中如果起了杂念,幻觉,要及时打住,转过来大声念咒,如果跟着跑了很久,才发觉,那说明你的功夫还不够,还得继续努力。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附:持咒练功心得一点。
练气功讲心诚则灵,持咒练功其实最能体现“心诚则灵”。倒过来讲就是持咒练功要想有立杆见影的功效,先得心诚,然后才是具体的做功。心诚的前提条件是要恭敬,而恭敬则是在明理的基础上自然产生的,所以练功的第一步是要明理。
持咒用功最忌心浮气燥,琐事扰心。所以用功之前要有“杀千人如不杀一人”的气概,就是要“放下”。这就要求练功者要彻底废除不良外因,因此不论佛家,道家,乃至于基督都提倡要做好事,要“诸恶莫做,诸善奉行”,也都制定了相应的戒律。因此练功和做人是分不开的,持咒练功应当从做人,从持戒开始。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