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日月交媾大法”是传统道家修炼中的一个深奥概念,源自道教内丹修炼的思想。这个法门涉及到天地日月、阴阳交合的内在修炼,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精气神的转化和提升。
1. 名称解析:
• 虚空:代表天地宇宙的无形、无相,是道教哲学中的“道”的体现,也可以指人内在的虚空无为之境。
• 日月:日代表阳,月代表阴,象征天地的阴阳二气。
• 交媾:在道家修炼中,指的是阴阳的结合与转化,并非世俗的性行为,而是指精气神的交融和内在能量的循环。
2. 核心思想:
• 阴阳结合:道家强调宇宙万物皆由阴阳二气交合而生,修炼者通过“日月交媾”的练习,达到体内阴阳调和、气脉通畅的目的。
• 内在修炼:这种修炼方法注重内在的观想与气的运行,练习者通过观想体内的“日月”,即阳气与阴气,逐渐交合、融合,从而转化为更高层次的能量。
• 天人合一:通过虚空日月交媾大法,修炼者可以与天地日月之气相通,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3. 修炼要点:
• 心静如虚空:修炼者首先要达到心如虚空的状态,心无杂念,内外皆静,进入深层的冥想与观想。
• 观想日月:在静修中,修炼者观想体内的“日月”,即阴阳二气,一者升,一者降,在体内运行,逐渐交合。
• 气的运行:通过呼吸调整和意念导引,将体内的阴阳二气融合成更高层次的生命力,达成精气神的提升和转化。
4. 修炼效果:
• 阴阳调和:通过长期的修炼,阴阳二气在体内达到平衡,身体内外气脉通畅,健康状况大为改善。
• 精气神提升:精、气、神这三者在交媾修炼中不断地提升与转化,增强修炼者的精神力量和身体能量。
• 道法自然:修炼达到一定境界后,修炼者与自然之道相通,进入“无为而治”的境界,即与道合一,顺应自然的本性。
5. 注意事项:
• 指导与传承:此类高深的道家修炼法门,需要在有经验的师父指导下进行,以避免误入歧途。
• 身心准备:修炼者应具备良好的身体基础和心理准备,以承受强大的内在能量变化。
• 稳步进阶:修炼应循序渐进,不可急功近利,确保每一步的修炼都能稳固扎实。
“虚空日月交媾大法”作为一种道家内丹修炼法门,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修炼技巧,适合有一定修炼基础和兴趣的道家修行者。在现代社会中,理解其核心理念和修炼方法,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调和身心,提升生活品质。
虚空日月交媾大法
原理前言
此法不同于金丹大道,乃南宫列仙一脉所传,其法妙用天地日月星斗之形气和精华,假象炼气,借形修真,引光补气,聚气成精,凝精养神,化神飞升。此法乃一切剑仙法门及符箓存思导引法得以真正灵验的根本核心大法。
吕祖有云:日为光焰月呼丹,丹之为字,上日下月,呼而闭之,吸而伏之,日月交媾,呼吸虚空,形气相凝,故为丹也。象、形之大者,莫大乎日月,假存观而炼气,必以日月为主象,次以星斗为辅象,方能形气相凝,凝精养神。
基法奥妙无穷,乃南宫列仙一派之千古不传之秘,宝之宝之,秘之秘之!为便于修习和理解,按金丹原理,分为九层功法,一层为筑基,二层为得药,三层为结丹,四层为炼炁,五层为凝炁,六层为养炁,七层为还虚,八层为出窍,九层为列仙。
筑基
第一步、筑基接命
此功乃虚空日月交媾之所有功法的基础根本大法,切不可轻忽了,其内之各种心法及原理乃万法之基也,功法口诀如下:鼻头吸六六,此是阳火功。人中阴蹻窍,生死门户根。四六呼松沉,阴符暗合身。心宫乾顶处,松虚降燥阴。
三万六千息,天地之正气。鼻口若虚设,呼吸熟无声。三万八千铢,天地之真精。二物合于身,寿命永长存。
(解):此层端在锻炼呼吸而筑基,乃夺身外天地虚空之正气,须在空气清新安静,松栢长青、草木繁盛之地行之。“鼻头吸六六”者,数鼻头外之呼吸三十六次,舌抵上腭,神守人中穴和会阴穴(女子为膻中心窝内)两个地方(分意同时而守之,平时无事时,锻炼纯熟。此两窍乃我人之生死门户,人中穴,我仙家称之为阳蹻,与海底阴蹻相对应,阳蹻乃后天之生门,先天之死户。阴蹻乃先天之生门,而为后天之死户。能知透此二窍,闭死户,开生门,而贯穿为一窍,则长生之道在是矣,此乃千古不传之秘诀。若在过去,此秘诀必乃插血盟誓,出具万金,时在三更,方能授受之!惟愿诸君宝之重之!深悟之,奥义无穷也!吾抉破至此,已是大泻天机。)将注意力放在吸气上,呼则不必要管之,吸一下,记一次数,呼则还虚而完全放松,所谓:吸则记,呼则忘,乃口诀中之口诀也,切不可有意识的用力用意吸气,所以气未来,不可数之!要松松空空,记数一次,则随吸气之来而用意松空一次人中穴和会阴穴,所谓“有气方能生造化”也,否则气未来,而强要之来,则耗气耗神也。如此行三十六次,乃进阳火之功。后目照命门忘形还虚伏息不出(呼和吸皆不可注意)一会儿,则可接行下一步。
“四六呼松沉”者,将舌前卷而抵在下舌根,随口呵气而空松心胸(女子则为背夹脊)与头顶百会(此两处乃心宫乾顶之别称,分神同时而守之),此时神守心宫与百会,呵呼一次(头6――12次,次出气用口呵,后则用鼻呼,以下皆如此同。)则记一次,吸气则任之自然,不必管。所谓“呼则记,吸则忘”,此所谓记者,乃是用意随呼气在心宫松空、退藏、下沉一次也,此乃下心火之法也,亦切不可有意识的用力呼气。气未呼,切不可强使之呵呼,否则反生燥火。如此行二十四次,此乃退阴符之功。后目照脐轮忘形还虚闭息不入(呼与吸皆不可注意)一会儿,则又可接行上步,三十六,二十四阳火阴符,交替反复行之。
“鼻口若虚设,呼吸熟无声”者,初行之时,略有意于口鼻,稍熟后,则不可注意于口鼻,只返观于内可也。以上功法每天反复锻炼,炼至觉鼻子与口没有了,而有如虚设,此时口鼻呼吸亦锻炼到完全无声的境地,最后感觉细微若失,最后形身亦觉不存在了,还虚呼闭、吸伏之功能达365息之久,呼吸在内而不在外,心意不自觉的全归腹部虚空之中,此中即下丹田也。
阳火阴符之息数,每天总记起来最少要行三百六十五个呼吸,即呼与吸各要三百六十五次,并要分配在子后与午后两个时期内行之。即子后行180次吸与120次呼后,自然于下田还虚一会儿,而后喝水(采深山面阳之清澈泉水,略带甜味为上,此水乃天地自然之真精所化,水必自源头采之方真,其神足,乃活水也,能含育万物之先天,出山则其神渐淡而落后天矣。采后,即将水放入有细嘴的瓦壶内烧开,后置于地上,待其微温,方可用之,以口感不冷不热为度。)384小口(喝六次吞一次,积六次满一口则吞之入腹也,同时我心意随水之流动而归于腹中,如此吞六十四次,正合384小口),总共大约一斤水,后行呼气之功65次,合前面呼吸数,正好365数,是为一周天,再还虚呼闭或吸伏一会,即可收功。午后行功亦如子后。上365乃最少之数,为一个周天,随着功力加深,则一天可行二个周天,至四个周天,一天喝八斤水,则不可再加。
此步功法要在:吸天之正气息三万六千五百口,吞地之真精水三万八千四百铢。若一天只行一个周天,则最少要一百天方能满足此天地之全数,其数满足,方可接行下层功法。
此筑基接命法,乃下面所有功夫的基础,所谓万法之基地,要深悟之,精体之,勤行之。
上乃千古不传的后天接命秘法,在过去非出具万金、插血盟誓、时在三更,而不能传授之也。切不可轻授他人,非德才兼备、礼仪俱全、舍财近道者,切切不可传授!!
真能掌握好此法,而能日日精行一、二周天,忘形以养气,则只独修此法,亦足能延命二百岁,宝之宝之!
注意事项:
还虚呼闭、吸伏之时间长短是渐渐增加的,要量力而为,不可勉强。
最初入手,阳火还虚九息,阴符六息,以后每天阳火增加二息,阴符则三息,只可少,不可多,要自然轻松!
平时每天要抽出专门的时间,不管呼吸,专做二到三时的还虚止念之功,其诀为“不动、不看、不听、不想、不睡、不知”。此六不功诀,先由身内外不动做到眼内外不看,再到耳内外不听,直至不知有我也。此六不法诀奥妙无穷,乃一切养生法功之基础也。行之百日,已能伏、闭360息于身中(即360息内绝无口鼻呼息也),到此功成,方能接行下步功法。
饮食要清淡,要吃生气充沛之食物及新鲜水果。何谓生气充沛?物之嫩、幼、芽、心也,此可大补阳气。若此物能由一点发为一大片,则此物初发的嫩、幼、芽、心更是大补,春天采之而晒干,亦可用于秋、冬服之。新鲜水果则可补阴也。
上乃是仙家秘传也!乃阴阳双补,是为补精。少吃多餐,少吃生冷刺激性油腻食物,如辣椒、大蒜等物。油腻则蒙心而使人昏沉,刺激则散气而使人气弱。少吃此等,可养精也。
节制两性房事,不可发怒悲伤,怒则损阳,悲则损阴也,节制此等,则可保精也。总之以补精为第一,养精为第二,保精为第三也。
第二步、伏日炼息
此法又名吸日法,其总法在吸气而伏之,伏者,使气伏存于身中不出也。伏者,降伏也,日为阳好动,故必使之伏,方能为我所用也,能伏此太阳之气,则气凝成形,而造化有依,能还气之始也。
万物生长象太阳,故太阳者,气之始也。此天地之至理!炼伏此太阳之气,则我身万物繁盛而生机长在也,故言:吸伏而还气之始,则万化定基。
1、观日炼气
口诀如下:寅申息合日,西东观太阳。急吐气包日,两眼射神光。
闭目神气收,六六吸海底。存想太阳形,吸吸虚空明。
静目射神光,凝气包太阳。六六存海底,吸进如前功。
忘形化红日,红日即身心。我身即红日,收归入命门。
功停揉太阳,太阳穴空松。四六入心房,无念虚绛宫。
(解):筑基之法锻炼纯熟,其数满足,可接行此步功法。
“寅申息合日,西东观太阳”者,即在寅、申二时行合日炼息之法,寅者,即上午三到五点之间,此时太阳之形未升,但其光已放于东方,天地微白。申者,乃下午三到五点。在此寅申二时,寅则向东,双眼大开。申则向西,双目微开,意在太阳,行炼气呼吸之功,先呼二十四,后吸二十七,再凝神还虚闭目伏气于命门之中,伏气约九息,不可多,后接行下步。
“急吐气包日,两眼射神光”者,前者伏息,此则吐息,以口撮成一线而急吐也,两眼大开,双目神光合急吐之息气直射太阳,将太阳用意包之,略停三息,一动不动,松空还虚。后接行下步功夫。
“闭目神气收,六六吸海底”者,接上步,将在外包裹太阳之气意收回,法在将目往下一闭,同时吸气,前者为呼,此则自然化为吸,吸则自人中而目照海底,后定于海底,行三十六个呼吸,吸则记之,呼则不管。
“存想太阳形,吸吸虚空明”者。法在行三十六息,吸则记之,“记”者,即在海底存想有个太阳,光芒四射,吸一次,则存想我身海底之太阳一次,如此行之三十六息后(以吸结尾),再于海底阴蹻伏气松空还虚三息,如此行之,伏气每两天增加三息,随着功力之加深,最后觉一身之内充满阳光,化为一片虚空光明,与身外之太阳交相辉映,到此境地,口鼻呼吸已停,身内已能凝足一百八十息,则不可再增加也。
“睁目射神光,凝气包太阳。六六存海底,吸进如前功”。功法同上,即如上行满三十六个呼吸后,又从寅申息合日,西东观太阳“一步开始,行到”“存想太阳形,吸吸虚空明”,如此反复行之。“睁目射神光,凝气包太阳”者,其法同“急吐气包日”,不同在于一凝字,前者包日停息一到三个呼吸,此则增加息数到四息,故为凝也。随着功力的加深,渐渐加到七十二息,则不可再增加,一般每两天增加一息,到能在外凝足七十二息,在内凝伏足一百八十息,则此层功法修成也。
“忘形化红日,红日即身心。我身即红日,收归入命门”。如上反复行之,行至觉全身尽化为红日,已忘我之形身,进而达至“我身即红日,红日即我身”。是我非我,是日非日,忽的惊觉,我则觉而用目凝一,红日之现境由大而缩小,最后内省而收归入于命门之虚空,不见踪影,可接行下步功法。
功停揉太阳,太阳穴空松。四六入心房,无念虚绛宫。此步为收功功法,接上步,功停睁眼,用两手心轻揉头部两太阳穴三十六次,揉的同时,要尽量放松放空两太阳穴,直至整个头部。后头向上微抬,行二十四个呼吸,注意于呼,其法同第一步“四六呼松沉”,关键在扩胸虚心,以至无念。
以上功法行之,上午下午各行约一百五十息,一天约合三百息,是为一个周天,每次收功后,入静室静坐,于脐轮之后、命门之前松空还虚,凝神温养一个小时。
炼气行之纯熟,可双目凝视正午之太阳半个小时而不觉有丝毫刺眼和不适,则每天可增至二个周天,行功时间增加已一个时期,则不可再增。
2、背日养气
口诀如下:
卯酉背太阳,四六呼沉沉。虚心送两腰,垂帘观命门。松空玉枕脑,顺脊热空下。存想太阳形,呼火烧命门。
若觉热上冲,虚心四六沉。命呼耀红日,忘形化光明。忘中生觉意,六六吸脐轮。停功磨四六,开眼起身行。
解:前层为炼气之功,此层则是养气功,气要有养方能壮大积蓄。卯酉为生杀二时,只宜养而沐之,不宜炼之。所以其功行之时,宜背对太阳,“卯酉背太阳”即此意也。“垂帘观命门”者,眼睛微开,留一线之光,往下神照命门也,此乃总诀。“虚心送两腰,四六呼松沉”,意照顶门,松空心胸,行二十四个呼吸,专注意于呼,呼的同时,心胸有向后退藏之势,随其呼气之势退下而沉入两腰部。呼一次,则松空退沉一次,吸则不管,任之自然。如此行二十四个呼吸,再凝一而照归命门,则其心全归命门一地也,有如人在命门。至此,方可接行下部功法。
松空玉枕脑,顺脊热空下。存想太阳形,呼火烧命门。
接上功效,以意自下而上照、松空后脑之玉枕穴部位,在此感受外界太阳之光、热、形,此乃外感之功,感之久,只觉热力气机内透后脑而下行。到此则存想我之命门之内有一个太阳,此乃内想之功也,想之久,则命门热生而上透。到此境地后,则必要使内外相接,如何内外相接,法在松空整个脊椎,同时顺随热力气机沿脊椎下降,越松越好,松至于空,内外气机方能通畅而相接。相接后,则必行呼火烧命门之诀,其法为不使命门之热力上透,反而要使外感之热力不断下透,点燃我命门之火,使之越烧烧旺,一呼而使气下透,其诀在一空字。
若觉热上冲,虚心四六沉。命呼耀红日,忘形化光明。此诀大略同上,上功行之久久,命门如火,直透前腹,同时扰动心中燥火,有上冲之势,心内烦热,此时必行呼心降燥之功,随呼气松空、虚心、退藏,而使气机沉入海底,法在:一则上照顶门,引光下照,又如天水下洗。一则松空心胸,使气机退藏于心后而入肾入海,有如清水沐浴。以上二则,合称呼心降燥,口呵呼一次降一次,吸则忘之,如此行二十四息,一般火即降,气未来,切切不可强呼而来,否则反生燥火,而不可救矣,有相火焚身之伤,慎之,此皆在筑基功夫是否掌握的好,炼得精纯。若还未降,则又行二十四息,则火必降也,可接行下步功法。
“命呼耀红日,忘形化光明”。火全降入下部命门与海底后,则用微意长呼一口气,闭息而观照命门海底(头一次闭气约六息,后每二天增六息,直增至一百二十息,则不必再增。)存想太阳之形,觉我身即太阳,太阳即我形,而自然渐忘我之身形,最后连太阳亦无,化为一片光明。则自然进入下一步功法。
忘中生觉意,六六吸脐轮。停功磨四六,开眼起身行。忘之久久,是我非我,是日非日,忽的一惊而神觉,随之呼吸亦起,我则有意于吸,随吸之力,心意入脐轮一窍,吸一次则后天气机随息自下极阴蹻吸沉入丹田一次,而我之真意元神始终定在脐轮之后、命门之前的丹田内,所谓“守中制外”,守中乃立极之法,制外乃吸沉之功,此亦乃进阳火之法,如此进足六六三十六息,则全神收归丹田,还虚松空一会(呼吸皆不可注意)。后垂帘下照,手心盖手背,双手相叠,下面之手心则盖在心窝,自心窝向下轻轻推磨到肚脐,如此推磨二十四次,则开眼收功而可行做其它事也。
以上功法与观日炼气二者交替反复行之,自能使太阳真火之气初步炼伏于身中,略一返照内观,则觉有一太阳自下照耀于身中,则此功炼成也。
注意事项:
以上伏日炼息整个功法,必须在高处炼之,周围无遮拦阳光之物,四周空阔,且空气清新,地方安静,做功之进,外界绝不可有丝毫打扰,地方以处在海边最好。无上条件,则不可修之,否则恐有弊病。
若在炼功时,忽然变天,气候变化,则我必先有感应,此时急宜呼气一口,再双手相叠紧抱住肚脐而入静室内睡卧。
观日做功,以站势,收功后之温养则是坐势。背日做功,则以坐势,收功后则以站势。
阴雨天等不见太阳的日子,则入静室内专修筑基接命大法,站、坐卧要相互调和。
炼功期间绝禁房事,少言,少思,少虑,少看,少用心。
第三步、闭月炼目
此法又名呼月诀。其总法在呼气而闭之,能闭而不入,则其气结而成物,有物则造化有本,有如水、米结而成饭。故万物成形靠太阴,月亮者,形之初也。此造化之奥义,呼闭而返形之初,则万化结实。
太阴月亮能给万物人灵以形质,亦能盗夺万物人灵之形质,故万物有成败老嫩,能知他盗我,则可知我亦能盗他。其夺盗之法,妙在将欲取之,而先予之。将欲擒之,而先纵之。纵、予数足,证验发生,则收而归之,是为盗也。何时数足?如何使之数足?如何收之?此中有真景、有火候、有妙法。乃仙道返还之至理,悟之,宝之!
此步功法口诀如下:
圆月中天挂,立身顶太阴。神目照头顶,以感月之华。四六空前心,呼想月华明。虚虚忘我形,凉凉清静心。
如若心不静,功行又四六。觉意归天目,收功两眼睁。上段功行熟,可行下段功。四六空心宫,坐卧观太阴。
凝目神不动,月华接我心。一见小如豆,又见大眼前。恍恍又惚惚,月景变不定。紧收心不动,白光射太阴。
觉神似欲飞,力吸入心宫。垂帘观绛阙,六六吸脐轮。双手盖神阙,缓步入暖房。闭目卧床上,六六睡天明。
解:圆月中天挂,立身顶太阴。神目照头顶,以感月之华。选气候晴朗之日,天上无云无气,每月在14、15、16、17四日,月亮升起,处在顶天,临于正身头顶之上,此所谓圆月中天挂也。
其法,我正身立定,头微仰而顶青天之月,身微蹲而脚踩沧茫之地,松空胸堂,行虚心退藏之功,二目柔和平视前方,用全心全身细细体会圆月之光华,先自顶门而下,后渐透入一身内外,觉内外松空,清凉恬淡,此过程约十五分钟。接后,二目自外之眼角收归一处,同时好象将身外眼前之月华光辉收归一处,而和我神光凝一,照在眼前一、二尺之处,身与心一动不动,待眼前发白,则用微意向上一照,直透顶门,与身外天中之月相感相应。此乃以人月合天月也。待身心寂然不动,则可接行下步功法。
四六空前心,呼想月华明。虚虚忘我形,凉凉清静心。功接上步,于松静之中,自顶门降下,随之目下照,分神感息,行二十四个呼吸,其呼则自顶门而下,降入心宫,呼则记而自顶门入绛宫,行退藏空心之功。吸则忘而不管,所以呼一次,则降退虚心一次,如此行二十三个呼吸,再长呼一口气(加前二十三息,总为二十四息),闭在心宫,存想我绛宫有一圆月,光华内照,约呼闭观想六个呼吸时间(初行约闭六息,以后每月加六息,递增到呼闭一百二十息,则不可再增)。后自然吸气,又如上行功二十四息而呼闭存想,反复行之,直至我身形如虚影,而忘我之形,我心空空,而如清凉之月华。
如若心不静,功行又四六。觉意归天目,收功两眼睁。若身不虚而心不清静,则如前功又行四六二十四息的呼闭之功,直至形虚清静,进而至于心身是月非月,非月是月,自然有神,一动一觉,我则将觉意收归于两眉中之天目。渐渐睁开两眼平视前方一段时间,后按摩上下腹部一百次而收功入睡。
上段功法合称临月归神洗心法,必要行之纯熟,步步合验,身心直若一轮浩月,一心不动,方可接行下段功法,否则不可行下步功法,强行之亦有大弊病。
上段功行熟,可行下段功:四六空心宫,坐卧观太阴。凝目神不动,月华接我心。一见小如豆,又见大眼前。
解:临月归神洗心法炼成后,方可加修此一段功法。在每月初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日(其余日子不可行之,有阴煞之气也),月亮初升之时,正身端坐,面对月亮,先行临月归神洗心法,后将神自天目分神于双眼,而凝视天空中之月亮,我身心一动不动,自然月华与我身心暗中相接。初观之时,觉月亮小于豆,一动不动,观之久,则月大于盘,或觉月亮就悬于眼前之处,或觉极为空旷遥远。
恍恍又惚惚,月景变不定。紧收心不动,白光射太阴。觉神似欲飞,力吸入心宫。垂帘观绛阙,六六吸脐轮。
解:接上功境,又觉天月一患,有下坠之势,渐觉月亮周边生出许多长长黑须丝,此乃阴煞之气也,我需用意收归月中。如上久久观之,恍恍惚惚,有时明时亮之感,月景变换不定,我切要紧住心神,不随月景而动而变,否则,我之神气将被月夺盗之,而身心日见虚弱矣,慎之慎之!如此如此紧收心神不动,不一会,渐入虚无,虚无一动,必觉有一道白光连接在我身与月亮之间,同时觉神欲飞离我身,此乃关键时刻,我急忙用力(此力乃真力,神者,力也。力者,神也,真力即真神真意,此无上妙义,宝之,悟之)一吸收归心宫(此乃夺到造化之时),同时垂帘闭目,返照我身,目照绛宫心阙,觉有冷物在心,急行六六三十六个吸气,松空心胸,自顶门收息入归脐轮,又觉身心内凉冷非常,急吸而闭之不动(初闭为六息,后每月增加六息,到一百二十息则不可再加),其心法同临月归神洗心之功。
双手盖神阙,缓步入暖房。闭目卧床上,六六睡天明。
解:接上步,吸闭数满,开目以双手相叠盖在脐轮神阙上,紧叠之,不可松开,后起身,缓步走入静室(秋冬则必要在室中放置暖热器,使室内温和如春夏),步入静室后,闭目侧卧于床上,先双手搓热,再一手兜外肾,一手盖肚脐,后反复行六六三十六吸阳火之功而入睡,自然一睡而到天明矣。
注意事项
此层法诀,亦要在树木长青,空气清新,环境安宁,四围空旷的地方行之 ,否则不可行之也。行功之时,不可被人看见。
若是无云的初三、四、五、六、七、八、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晚上或无云无月的夜晚,则先以站势行临月归神洗心法,再闭口以双目凝照阴蹻而忘形(此乃去阴煞之法也),后以六六阳火之法而收功(此亦除煞之法也)。
若是炼功中忽然变天,则我身心必先有感应,此时急宜长吸气一口,再双手相叠紧抱住脐而入室内睡卧。
若是无星无月的阴雨天,则在室内专行筑基接命大法即可。
炼功期间绝禁房事,少言、少思、少虑、少看、少用心。
第四步,逆反存观
此法全称“日月逆反存观”法,专为补偏救弊而设,乃除煞之总法也,每日皆要行之。口诀如下:
日月逆反法,水火颠倒行。昼悬顶门月,虚虚清冷辉。绛宫凉月清,天水洗心神。夜升海底日,空空温暖明。
丹田日轮和,地火炼形身。昼夜行此法,寒暑自不侵。
略释:水乃月也,火乃日也。每日7-8点钟及13-15点钟,行天水洗心之法,先还虚入静,再凝目神上视,随呼吸而渐透顶门,定要透出顶门,待神透出,存想顶门之上虚虚朗朗,有一清白圆月,月光清冷如霜水,其月悬在顶门,其光如水,从上渐洗渐降,浸透于下,渐透入我绛宫之中,此时在绛宫亦存有一圆月,于上之月互相交融,渐化为一月,而我之心身在此清凉天水洗涤之下而不存也,化为月即我,我即月也。渐归虚无,虚无忽觉,我神即醒,醒即收神绛宫,略存一会,开目平视,即可收功。平常若觉烦热有火,即可行此法解之。
每夜8-9点钟及半夜后1-3点钟,行此地火炼形之法,先还虚入静,虚静中凝目神下视,随呼吸渐沉而入海底,神随气到,定要透出阴蹻海底,待透出,则存观想象海底之外,空空之中,有一轮赤红圆日,日光温暖如赤火,其光若火,自下燃烧,渐烧渐透渐上,直入丹田,此时存想我丹田之中,亦有一轮赤红之日,上下两日交辉相映,熊熊燃烧,二日化为一日,我之形身在此地火之内而烧之不存也,进而我身即日,日即我身,进而归于虚无,虚无忽觉,我神即醒,醒则神收丹田,凝定一会,即可开眼收功也。平日若觉身中有凝滞冷痛或怕冷处,即可行此法治之。
此两法从始至终都要行之,行之纯熟,略一凝神,则自然顶门外有月,海底外有日,而非存想也。必要到此等境地,方为功成。
第五步,吸日采气
此步须在伏日炼息法数足功成,且呼月诀炼成后方可行之。吸日法主在内修内想之功,此步则专以外观外修为主,此步第一层为:临日归神浴海法:第二层为:观日炼目盗气法。口诀如下:
1、归神浴海
午时正身立,头顶太阳临。六六二十四,虚心空形迹。双目内观乾,神透顶门无。一意冲和处,外感日光辉。
乾顶红日耀,红光满脑明。从上渐引下,身内日辉明。以意双目凝,收归浴海阴。神光合一处,久久洗坤清。
身阳和合时,一觉神光动。运起呼吸功,六六归脐轮。还虚丹田窍,四六收内功。睁目停功视,缓步入内房。
此功行熟,方可接行下步。
略释:四六者,乃天之呼吸下降也,乃退阴符。六六者,乃地呼吸上升也,乃进阳火。神主于升,则为进。神主于降,则为退。神光合一者,我之神意与彼之光明相合也。身阳和合者,乃形虚而化光明也。神光动者,乃不动之动,自然发动也。其余口诀,见字即明,无劳再解。
2、炼目盗气
太阳能给万物人灵以生机,亦能盗万物人灵之生气(所谓阳光夺气),所以万物人灵有生有死,知他能盗我,则可知我亦能盗他。其夺盗之奥,妙在将欲取之,而先予之。将欲擒之,而先纵之。纵、予数满,则收归我“中”,是为夺盗造化之气。何时数满?怎样使之数满?怎样收归于中?此中有真景,有火候,有妙法。乃仙道返还之无上奥义也,悟之,宝之!
此步专在外观外修之功。心法口诀如下:
功接浴海法,坐卧观太阳。先行六六功,神气射太阳。神光合阳光,身目不动摇。红日小如豆,飘摇风中烛。
又见大车轮,浑身如火烧。一时空旷远,一时近眼前。惚惚又炎炎,日景变不定。身内热难耐,紧收心不动。
不动入虚无,虚无开红花。赤气连太阳,力吞入阴蹻。闭眼目照下,呼气二十四。气满伏六六,六六四六周。
还虚入丹田,忘形热气化。收功双眼睁,步缓入凉房。
略释:此诀乃夺盗之功,前功行满,方能接作此功。乃盗阳炼阴之法也,四六、六六亦内呼吸之运用。赤气,先乃神感,后眼可见,一到眼见,则迟也,其气反为太阳所夺,慎之、慎之。故在将见未见之时,此时内呼吸恰好冲到绛宫,外则有赤气连接在两眼与太阳之间,急起动内呼吸,吞入阴蹻一窍而闭后天呼吸,专行内呼吸之功。此功先必立极于身内而不动一心,次神驭于外而引之合阳。后数足景到,力收于内而以阳炼阴。立极于内者,心在内“中”而无口鼻呼吸也。此功行于寅卯之时。
内外丹田――孕养真阴
一、总论
内丹田者,乃神气交合于身内虚空而所成之丹田,又谓气穴,其发相初显之处,乃在我之脐内中虚一窍,坎离破体者无此丹田,只有肾精补足后,方成此丹田,只有地中呼吸形成而化虚变无后,方能构筑出此丹田。要构此丹田,需心息相依而真正凝神收归于腹脐内空处,进而完全忘形止念,此丹田方成。
外丹田者,乃神气交合于身外虚空所成之丹田,其发相初显之处,乃自我鼻孔外起,至任脉外一路的径寸虚空一窍,离坎破体者无此丹田,只有天心灯修成,且心精性光生后,方显此丹田,只有天中呼吸形成而化虚后,方完全成此丹田。要构此丹田,需心息相依而真正凝神定息于身外虚空,进而完全忘形止念,此丹田方成。
内丹田气穴属阴,为坤为坎,具备五脏六腑,在腔子内,连身内统一之虚空,乃内五行之气的中心。此内丹田虽外相为阴为坎为聚,但内含真阳,所谓返照则是真阳也。
外丹田属阳,为离为乾,具备五官七窍,在腔子外,连接皮肉外统一之虚空,乃外五行之气的中心。此外丹田虽外相为阳为离为发散,但内含真阴,所谓回光则是真阴也。
坎离交媾者,首先便是要使此外丹田连通为一(此个方法为守中功法,其诀在“守中抱一”四字也,即以神浑照浑化内外虚空而为一,乃一体同观之法,所谓“心包元化”,所谓“凝神于虚,合气于漠”也,此在于包而凝一之法,乃“神要收凝,气要鼓荡”之进一步深入,包者,即用神不分内外,不分大小,不分远,不分动静等的一体统照,是为浑照,此非炼己精纯,真意圆明,不能做到也。凝一者,统照一成,即须撤去,而万缘放下,则自然心身凝一,秘之秘之!乃功法之天机重宝也。)化为一片混沌也。三丰师所谓“将上窍阳里真阴与下窍阴里真阳配合”也。其法在以天目了照内外丹田之间,可先从外丹田起,渐透于身内,最后内外合一。或从内丹田起,渐透出身外,进而归于身内,最后内外合一。
内外丹田实即一窍也,此窍即玄牝一窍,乃玄牝一窍之不同变现。外丹田者乃玄窍离宫,内丹田乃牝窍坎宫。
修定于离宫则能见性,回光于坎宫则能立命。以离返坎,可以生阳。以坎还离则可以炼阴。如此离坎互化,则乾坤体成。离之本府则在髓海之内,坎之本府却在气海之中。离有五官耀明于外,于是我人能听能看能言能行。坎有五脏敛收于内,于是我人能生能长能化能变,离坎之用大矣哉!
以上乃万卷丹经不泄之奥义,我今不避天遣,一下泄出,望能精悟之,精行之,不可轻泄于人!
二、外丹田修炼法
诀在忘形以养气,气精微则自融通身外,成就身外统一之虚空,而外丹田发相也。
先调息于身外虚空,进而一体同观,神照全身表层,化归虚空而忘形(其初层功法见《筑基功法部》之“调息养气”。
外丹田修法,先以点照调息,后散意统照全体而定息,最后全形亦归虚无而形忘,其法亦不过浑照凝一。
三、内丹田修炼法
诀在忘气以养神,神凝一则玄牝自现,性光自生。
先调神于身内虚空,进而定神凝于一“点”,最后至于“点”亦归于忘中。
内丹田修法与外丹田恰好相反,先从统照入手而调息忘气,而后忘气养神,再缩六合统照之神入“点”而凝一,最后收至点亦归于无。
四、前行初交媾――补养真阴法
(功接补亏真法)
离汞者,真阴之精也,乃华池之神水也,即心中之精,乃天心太极所流下之精,其灵初生,是为真意。其相初发,是为性光。其体一成,化为神水。所谓天一生水也,非是从感合而来之精,乃是虚静中自然现出,若有丝毫感触,则此精不纯矣,更非肾中之精。
学者炼己筑基后,心息相依、万缘放下,下手调和神气,进而了照内外丹田,行守中功法,忘形以养气,而至于忘气以养神,而养神即补养我心中之真阴也。
忽的天心玄窍初静,真息初发,一点似意非意、似气非气,自下极直冲乾宫,一瞬之间,身心虚静,虚静之中,忽的神觉而动,我急用目垂帘浑照,万缘放下,不使驰外,自有一点真阴清凉之气下归,我神气益归虚静矣。如此又行守中功法,于是又有真息发动,我又行“垂帘浑照、万缘放下”之功诀,于是又有清凉之气下降,神气又归虚静,我又行守中功法,如此反复行之,即是养真阴也。
“垂帘浑照、万缘放下”者,即养真阴功法也,亦即初步之离坎交媾心法也(真阴将足之时,即是阴极阳生之时,即是虚极静笃之时,乃真正坎离交媾之时也,此属小周天功法范畴。)此个前行法,乃是自然之道,乃以天心玄牝为体,而以下照真意为用,所谓“微阳初生,嫩而勿采”,只用自然之性光合目光下照也,此乃心法秘诀,非有仙缘者不传也。
天心一静,不待人为,真息发动,炁自然上朝,沿黄道直冲乾宫,有念起亦起不了之感。到静而又静,则真阴养足,而天心玄牝全现,可行“后行真交媾法――小周天”之功也(有缘再受)。
养真阴的过程中,依每个学者之不同资质,最初有见真息动者,下腹有气机萌动运化者(所谓地应潮,此乃地应潮初层境界),有不见真息动者,有见光发于上者(初层之天应星),有觉形身化为虚空者,此皆为微阳初生之相,但总以有不由自主的忽的一静、一空、一明发生为真景。所以不管有动还是无动,都要初念清明如一(此初念清明如一即是性光也),急垂帘下照,而行万缘放下之诀,内观一而不二,如是离坎一交,即可渐入气穴,待全入气穴,则凡息可绝,我身之气即能和天地虚空相通也。
万缘放下,去万缘而归于下之一元也,缘者,视、听、言、动、思、虑、形、色、气、息等等后天之气性也,此皆为蒙蔽先天真种发生之缘引,故需放下,才能归于元一,所谓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合虚,忘虚以通道,皆为浑照凝一之功也。
五、孕养之火候秘义
此中有火候,还要细论。孕养真阴之初,只是心息相依、神气合一,只是初步混沌,乃初静之功也,此时真息之发,只有一点,甚或无见,但总有不由自主的一个下之“气机萌动”、上之“静虚空明”发生,丹书所谓:天应星,地应潮也。此静虚空明与气机萌动即我之真阴真阳开始发相也,此乃总之内相。但每人根器不同,则又有不同的其它内相,有觉乾宫如水晶虚明者,有觉下部热气氤氲者,有觉脏腑空无者,有觉身稳重如一座大山而一动不动者,有觉一滴光液自上下降者,等等不一而足,我皆要以垂帘浑照、万缘放下之诀窍应之。
先有一静来媾,后有一动来生,生则急自上而下,浑照凝一。前之一冲乾宫而静者,丹书谓为己土也。后有神觉光生而动者,乃戊土初动也,乃行有为功法之时机也,一行即放下,又归混沌矣!秘之,秘之!
渐入归孕养真阴之中间层次,又入归混沌一层也,神气进一步合一,则内相状态又有所不同也,此时忽的有真意自虚无中发生,不象前面,似意似气,而似气为多,是为真息,到此真息化为真意,则纯觉一点最初真意发动(加前炼己功夫,到此真意方有把柄,炼至此境,更加要在平常之中注意行惩忿窒欲之法,否则此真意不能现,更不能坚固,永远只处在孕养真阴之初境也,此乃关键,重之重之!),所谓“玄关火发,杳冥冲醒”也,内外纯化为一点虚空真意,乃己土全现之相也,有似内似外之感。不象前之景相因人而多,到此真意一生,冲和而静,略现我未生前之天地,天为玄,地为牝,玄牝略现,忽的静中神觉,此时天者微白清浮在上,觉一点性光,乃离宫发相也。地者大黑幽深在下,现一点真息,乃坎宫发相也,性与命初次同觉同现,不象前之或性或命,或命或性(此请与前之“问答”一节同参阅),此乃天应星,地应潮之初候,是为药嫩而不可采。我以垂帘下照、万缘放下应之,定神伏息,绝不可有口鼻呼吸,更不可昏沉,直至能凝足365口真息(此365息之时间内,绝无丝毫口鼻呼吸),而入归混沌,其先天真种之药方产,此非真意清明圆通,则不能合此周天火数,否则或老或嫩也,差毫发不成丹矣。故此一点性光真意乃我采取、炼丹之真把柄。此诀百年难遇!秘之秘之!
神气有一分调和而交合,自有一分混沌。有十分神气之调和,则有十分混沌。此个混沌乃绝后天息,而生真种真气。死后天人心,生道心真意之“开端处”。如此不断神气合一,万缘放下,由一分混沌至二分混沌,由二分至五分,由五分至十分,在加上平日之炼己功夫,自然由微弱之一点真意真息而可虚静至大包天地之太极元神,此时我身玄牝全现,全是完完全全的一个太极本体,乃真阴养足之象也,为性地初圆,所谓明心见性,丹书称为性阳生也。生而又动,到此我即可行真正之坎离交媾,而后方能生真药,采真种。
混沌未至十分,则为药嫩,不能生真种而凝结成丹头而一得永得也,故不可采也,只行孕养之功可也。但一分混沌有一分之药,此药乃是孕养真阴也。到真阴养足,丹经所谓“半斤八两”也,方能有十分混沌,半斤配八两方得一个真种全体。真阴足,阴极阳生,则真阳之发动亦足,则有天应星、地应潮之正候到来。
离半斤,方能采得彼坎半斤,所谓“将性方能立命”也,有此半斤之离,才能自然入于十分混沌杳冥之中(否则,阳被阴陷,落入昏沉顽空,终无所成,故玄牝未全现,则不可全部忘念忘体于杳冥虚无之内,故目不可全闭,不可全神定照在海底,要神气合一定在下丹田气穴之中,而只微分一点真意照于海底,调度阴蹻之气相会于气穴之中而浑照凝一也,此即真正“守中抱一”之法。要到性地初圆,上之性光有如中天圆月,此乃天应星之中候,方能全神归入水府杳冥之内,此以炼目法“春生”一步中,平日之时,只要稍一入静,觉眼前之白光化为一片圆月,圆陀陀,光烁烁,且极清静明彻,而无丝毫杂色,所谓空中圆月长存也,而下有水之浩浩潮生,见此光景,丹书谓为水月境界,即为离半斤已满,乃炼药采取之中候也,可入室行坎离真交媾之功。此乃最关键之秘密天机,宝之!),接后方能显现玄牝全体,接后方能离坎交媾,接后方能产真种而行采取,接后方能凝结丹头,接后方能行三百小周天。如此一步一验,一环套一环,层层进升,此皆先天自然之道,次序不可丝毫错乱,否则,或老或嫩,真药必不可得,真种必不能结,甚或阳不胜阴,阳陷于阴,则终不能生先天真阳也。
六、孕养证验录
阳关初闭,方可接行此步也。孕养之初,次则浑身轻利,次则肌肤光泽,次觉大小便感少,次觉腹若空虚而又沉实。元精发动,则智慧大开,五官之觉变得精细明丽,心灵自悟。此时切不可用智识,一如平常,以拙以愚以默,要将此光明之智放下!如此等等,证验不一而足,我皆不可放在心上,行我功法可也。
以上六段秘义乃天机重宝!千古以来,从未有揭示如此详细者,吾先参丹经十年,于中遍游全国访道,后又遇真师指授全诀全法,得诀后又参十年,方明以上之秘义天机重宝。望诸君重之!秘之!切切不可轻泄于人。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