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头悬”是习拳时的第一要务,是须时时恪守的准则。“顶头悬”虽然道理明了,动作简单,但其独具的三大作用,是其它拳式所不具备的,也是太极拳爱好者时刻应予重视的。
古今拳家都十分重视“顶头悬”的作用,并将其摆在重要位置。《拳论》有云:“打拳全是顶劲,顶劲领起,全身精神为之一振”顶劲者,是中气上冲于头顶者也。
不领则气塌,领过不佳全身气皆在上,足底不稳,病失上悬,即顶亦失于硬,扭转不灵,亦露笨象,是在似有似无,折其中而已。杨澄甫大师十分重视虚灵顶劲之作用,他在《太极拳十要》中将“虚灵顶劲”放在十要之首。他说:“顶劲者,头容正直,神贯于顶也。不可用力,用力则顶强,气血不能流通,须有虚灵自然之威。非有虚灵顶劲,则精神不能提起也。”
打拳时,头容正直,轻轻领起,则可使精神集中,意念增强。反之,如“头倾视深”则“精神夺矣”,左歪右斜,则拳势丢矣。打拳时一旦出现“丢顶”现象,拳式将会涣散,精神则会萎靡。所以习拳时一定要把“顶头悬”贯彻始终,须臾不可离异。
“顶头悬”对拳式的保障作用,以及其特有的健身和健美作用,动作简单而易行,效果确切而明显,而要总使其真正发挥作用,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须时时以效之,长期而为之,决不可急功近利,急求速效。
正如孙禄堂大师所言:“练功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而日有所长。”任何事物都有一个质量互变的过程,而从量变到质变则需要一个长期的,甚至是艰苦的过程。只要我们长期坚持,且在生活和工作中养成习惯,一定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无过而无不及”,须有虚灵自然之意,此“须有虚灵自然之意”,是何标准,应如何把握,则无人能说得确切,也没有尺度标准,只有靠我们自己在学练的实践中,认真去体悟,反复进行揣摩。只要我们用心去做,长期坚持,一定会找出适合于自己的动作要领,一定会取得理想的健康效果。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