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太极|巴西‘柔’术融入了太极拳的“粘连黏随”

#黄山老师太极专栏#黄山2022-02-01

巴西柔术是一种很实用的格斗术,所谓的“柔”.就是贴近对手,使之难以摆脱,像吐丝的蚕一样紧紧地将对手裹死,再运用肘关节技让对手...

巴西柔术是一种很实用的格斗术,所谓的“柔”.就是贴近对手,使之难以摆脱,像吐丝的蚕一样紧紧地将对手裹死,再运用肘关节技让对手彻底丧失战斗力。


“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寓意“柔的法则”,利用灵活性,充分利用杠杆,而非与对手抗力、比力。柔术练习者会选择使用技术,让对手屈服或耗尽其体力,最终将其制服。没有模式化的对练套路,练习它更需要创新思维,因为所有的技术和整个身体在对抗时就像一盘棋。它讲究力,但不过分强调爆发的蛮力,每次用力都有明确的发力点、支点,着力点,可控性很强以弱胜强。

巴西柔术起初是一种扭斗的武术,和其他拳派不同的是,它是一种无规则、无回合、无限制的搏斗运动。其技术策略都基于对地面打斗的深入研究。柔术练习者擅长将对手拖向地面然后按在地面上获得控制的姿势。一旦形成控制姿势,他就可以使用关节技绞技或者击打技术等多种攻击手段将对手制服。

对于柔术选手来说,最危险的障碍就是无法缩短同对手的距离。在一定距离段,攻击者可以发出强劲的拳脚。柔术选手的目标是缩短同对手的距离,而不会被他击倒,想象自己能够阻挡或躲避对手的所有击打是不现实的。

因此,柔术练习者的第一目标是靠近对手,而不被击倒。通过缩短距离,柔术练习者会“憋”住对手的拳脚。快速移动搏斗,进入对手无法发出强有力打击、重创你的距离。最常见的是先用拳脚骚扰对手,拳脚的进攻会使对手要么靠近缠抱,要么后移,这正是柔术练习者需要的。

柔术练习者不需要成为一名打斗专家,但应该精通几种拳法和踢法,同时擅长一些步法移动和头部的躲闪。这些技术在站立打斗时可以保护自己,另外还需要掌握从站立到倒地的转换。在倒地时处于较有利的搏击体位,以便为接下来地面格斗做好准备。

一旦进入地面格斗,击打手的主要武器——拳和腿被有效地弱化了。由于击打性选手不熟悉基本的地面格斗技巧,柔术练习者可以轻松地在地面上控制他。一旦实施控制性的位置姿势,柔术练习者可以有多种进攻选择:击打对手、使用关节技和绞技等。

从这种独特的扭斗技术,被称作“各雷西柔术”或“巴西柔术”的那一天起,其事实上就有了刚柔相济的真实属性,来练习者中,绝大多数是人高马大的欧洲人。但是小个子、体重轻、柔弱的选手,却对此有着更多的优势。他们说这可以保护自己不受个子大、体重大,身强力大的家伙的侵害,多数擅长综合格斗技的爱好者,也来兼练柔术,足以证明这种巴西柔术以其刚柔相济的底蕴形成其在赛场内外的实用性、有效性。

用手机扫码体验更多功能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

黄山[太极者]

  • 关注
    54
  • 粉丝
    2432
  • 经验
    944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