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33 练习体悟:“今天很多新的感受、变化和体会都是以前所从没有经历过、也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甚至也不知道是什么,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的……”
不听者不行,不行者不至,不至者不闻……
永远“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言海”……
胯两点是什么?手臂不酸是什么?气感是什么?气血充盈是什么?关节松开是什么?丹田是什么?稳与空是什么?……
信就在山的、海的那一邊,
唯「聽行」能至;
———————
D35 练习心悟:
站桩进境何处?取决于「聽」與「行」;
人生进境何处?也不過「聽」與「行」
生命浩瀚之妙,本驚喜芳菲………
越行深方有機會越深信:
古今聖賢所言
東西經典所述
真實不虛
從未有所隱
從無有所欺………
恭「聽」者行,
笃「行」者至,
行「至」者闻,
如人飲水,
冷暖自知
………
信,方見1又1/4站台🚉
………
“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
———————————————
《闻木樨香否?》
黄庭坚早年曾经学禅,他的老师就是宋代有名的晦堂禅师。黄庭坚跟晦堂禅师多年,并无所得。
有一天黄庭坚终于忍不住了,他就问老师能不能传授他一点不二的法门,或者有没有什么巧妙的方法,让他提高一下。
当时,晦堂禅师问了他一句话:你读过《论语》吗?
这句话问现在年轻人不算稀奇,但是在那时候用来问黄庭坚这样的人就是很不客气的,甚至是很难堪的,因为古人考功名的本钱就是四书五经,《论语》属于必读书目,应该背诵的。
所以,黄庭坚便很不高兴地答道:“当然读过!”
这时,晦堂禅师便引用了《论语》中孔子的一句话:
“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
意思是,你们这几个人啊,你们以为我对你们有所隐瞒吗?其实我什么都没有隐瞒啊!
晦堂禅师说罢拂袖而去,而黄庭坚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茫然不知所措。
又过了一段时间,有一天,黄庭坚站在晦堂禅师旁边,忽然,晦堂禅师看了黄庭坚一眼,摆一摆袖子,就径自往山门外走去。
黄庭坚不明就里,只好跟在师父后面一起走入深山之中……
这时正是秋天,木樨花(桂花的一种)盛开,漫山遍野弥漫着淡淡的木樨花香。
师徒二人往深山中行深了一段山路之后,
晦堂禅师突然回过头来问黄庭坚:
“闻木樨香否?”
黄庭坚答道:“闻。”
这时,晦堂就瞪着眼睛告诉他:
“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
—————
站樁進境,離不開「聽」與「行」;
生命進境,亦離不開「聽」與「行」:
生命浩瀚,
渴「聽」何音?
篤「行」何處?
期「聞」何香?
………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