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武术界对于谁创太极拳一直争论不休,特别是武术史学家唐豪等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考察,以明清部分史料为据,武断地做出错误结论,认为“明代张三丰不会太极拳,张三丰只是武当山炼丹的道士,太极拳创造与他无关,河南陈家沟陈王廷才是中国太极拳的创始人”。近年来,随着史料和古拳谱的问世,创太极拳的明代张三丰应该否定,但宋代还有一个身世鲜为人知的张三丰,确是太极拳的初创者。因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这个张三丰始终未露真容,故各种离奇传说,比比皆是,把宋代初创太极拳的张三丰湮没至今。本文目的在于返还历史的真实。
一、张三丰其人之谜
张三丰是太极拳的缔造者,名声早已扬名海内外,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在其著作《中国科技史》一书中写道,“张三丰的名字,多与太极拳联系在一起”。
《明史•方技传》曰:“张三丰,辽东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宝,三丰其号也。以其不修边幅,又号张邋遢,欣而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红髯如戟……三丰与其徒去荆榛瓦砾,创草庐居之,已而舍去。太祖故闻其名,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遣使觅之不得。后居宝鸡之金台观。一日,自言当死,留颂而逝……及葬,闻棺木有声,启视,则复活……”。显系荒诞之谈。据始于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几经续编的大型工具书《辞源》记载:“张三丰,宋代技击家,非遇困危不发,发则必胜。其法主御敌。明嘉靖时,张松溪也传此法,三丰事见《宁波府志三•艺术张松溪》”(1)。“武当之祖是张三丰,张氏生于宋代徽宗年间,其武技精兵超群”(2)。《异林》中记载:“张三丰,宋代人,生死不详,生于山东即墨县”。后来,我又在《异述记》中见到记载“张三丰是山东即墨人,生于宋宁宗嘉定七年(1214年8月),卒于元大德九年(公元1305年9月3日)”说辞。
据各类书籍汇载,历史上至少有三个以上张三丰(峰),其一是南宋张三丰,其二是元末明初的张三丰,又号“三峰子”,善书画,工诗词;其三是明代初年明成祖胡滢四处寻访的张三丰。这些张三丰到底是哪里人?《明史•方技传》说他是辽东人,《山西通志》说他是平阳人或猗氏人,《陕西通志》则说他是宝鸡人,而《四川总志》又说他是天目人。以上许多著作,对张三丰(峰)多有神话般的描述,至于什么时代的人,那更是众说纷纭。尽管以上说法各异,但历史上有不少太极拳名家的共同看法,是宋代的张三丰创造了太极拳。
二、张三丰创太极拳之源考
关于涉及张三丰(峰)创太极拳说,著述颇多。最早见于明末清初人黄宗羲(1610-1695)的《王征南墓志铭》,“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于少林为外家,盖起于宋之张三峰,三峰为武当丹士,徽宗诏之,道梗不得进,夜梦元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三峰之术,百年以后,流传于陕西,而王宗为著”。几十年后,雍正年间的曹秉仁在《宁波府志》中又以《王征南墓志铭》为据,重叙张三丰创内家拳说,“张松溪,鄞人,善搏,师孙十三老,其法自言起于宋之张三丰。张三丰为武当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前,夜梦玄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遂以绝技名于世。由张三丰而后至嘉靖时,其法遂传于四明,而松溪为最”。
早年太极拳重要传人都认为是张三丰创太极拳,我想,这绝不会是空穴来风。下面,让我们来引述各家言张三丰创太极拳之论述。
武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李亦畲,在1867年的“太极拳小序”中载有“太极拳始自宋张三丰,其精微巧妙,王宗岳论详且尽矣。后传至河南陈家沟陈姓,神而明者,代不数人”。这些文字记载可信,因当时杨露禅和武禹襄都还健在。
杨式太极拳传人杨澄甫在《太极拳体用全书》自序中说,“先大父更诏之日,太极拳创自宋张三丰,传之者为王宗岳、张松溪、蒋发诸人相承不绝,陈长兴师,乃蒋发先生唯一弟子”。1925年,陈微明在《太极拳术》中说,“太极拳术,宋张三丰祖师所传”。
牟钟鉴著《道教与中国文化》一书,其中载有“佛教有少林,道教有武当,宋代武当派祖师张三丰以内家拳称著”(3)。
曾记得在全国性的三年挖掘整理期间,一次代表国家体委挖整理领导小组去山东济南了解情况时,同行的毛伯浩、张文广、蔡龙云和夏柏华等人,由山东省负责挖掘整理的范春和安排接待,范春和是我的学生。我们散步时,他对我说:“一次我听山东即墨县一个老者说,‘老辈子有个张三丰是以做豆腐维生的平民百姓,听说好多人跟他较起劲来如棉裹铁,以柔克刚功夫甚是了得’”。我说挖掘整理要凭证据,有机会最好查查地方志,是否有此记载。听说不见得可靠,当然也可能事发有因。但此说多少年来总是萦绕在我的脑海中。经查,乾隆元年的《山东通志》、二十八年的《即墨县志》和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纂修的《莱州府志》与《太原县志》等均有记载。
应该说,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对个体动作发展是一个主要影响因素,而个体动作的发展也对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产生影响。张三丰当时是以做豆腐维生的,在做豆腐中结合个人的练武经历,日久天长,他悟出了十三个动作,即后人所说的太极拳十三式,似乎是有一定道理的。细想“十三式说略”中有“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需完整一气”。这同磨豆腐用力何其相似乃尔。
台湾学者蔡肇自称是郑曼青的入室弟子,郑曼青是杨澄甫的传人。他在《我所认识的太极拳》一书中说,“张三丰不是神,是靠做豆腐维生的平民,在常年推磨中悟出了‘腰为轴’,又从推磨中悟出了最省力有效的‘虚实分明’……定步推黄豆,掤捋挤按四式尽在双手往来之中。一切事物都有发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都有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现代的掤捋挤按,不可能同初创时完全一样。武术的很多拳种,其动作都是从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诚如形意拳的劈拳似斧,不可能同斧头真劈动作一样。而八卦掌的平托掌则是模仿劳动中的托物动作。张三丰创造的十三式,从把豆腐切成块,肩挑选送豆腐到买家,肩挑豆腐防止在板上层叠的豆腐破碎,挑担沿街叫卖过程中,身体必须维持“垂肩”与“含胸”等姿势,在人多处穿行,双手一前一后拉紧系担子的绳子,于是便有了“采势”和“捋势”。挑担子走路久了,则要换肩或偏一下肩位,倘用前手撑换“别”其绳索,改变方位,送豆腐进门,拐弯,为了使担子保持平稳,“肘须支”,“肩须靠”。在人群中穿行,怎能不忽“顾”忽“盼”,前进遇阻则须退,前有空隙则迈进,人多则须“定”。张三丰在做豆腐的休闲之余,把体会传于伙伴。这个张三丰就是初创太极拳的张三丰(以上是该书大体论述,书中未注明出处,疑为作者推理)。有力的推翻了陕西张三丰在武当山隔窗看了树上的喜鹊与蛇斗,蛇盘成一个圆圈似太极,悟出了以柔克刚的太极拳谬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从十三式的产生也可证明这一论点是正确的。“人类在其产生的最初时期所进行的生产劳动中,已经包含有脑力劳动的劳动因素,这是因为单个人如果不在自己的头脑支配下,使自己的肌肉活动起来,就不能对自然发挥作用,正如在自然机体中头和手组成一体一样,劳动过程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在一起了(4)。”
三、太极拳师承传递体系
南宋张三丰创“十三式”,因历史断代甚远,其徒难寻。通过各种蛛丝马迹初步认定,元明张三丰,其师是南宋张三丰,也就是宋张三丰的第一代传人。元明时期的张三丰是个道士。道教经书是道教历史的文字记录,也是权威著作。其中并未发现记有南宋张三丰的事迹和元明张三丰太极师承的记载,现存明版“正统道藏”是唯一官修道藏,1923年~1926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权威一书,也查不到宋张三丰的踪迹。说明南宋张三丰不是道士,也没到过武当山。
宋朝是道教盛行时期,一旦道教“道法自然观”与张三丰初创十三式相结合,必然会指导着实践。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国文化的根底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迎刃而解”。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一开始便与百姓日常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宋代使庶民及一部分平民子弟有较多人学机会,比起唐朝放宽了许多,这些有文化的子弟与平民百姓接触机会较多,又有能力把民间流行的一些创新加以提升。在宋代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教育理论方面也形成了一种新的理论体系,即“理学”与“道学”,这些对平民百姓也都有影响。鲜为人知的这个做豆腐的张三丰在劳动之余,休闲练武时有机会接触这些平民子弟,并将自己实践所得的新招体会,尽数交流、传播,但是毕竟范围极其狭小,其中有心人把老庄、《周易》和道教等方面超出常人的丰富知识,融入社会劳动之余练武健身、较劲使拳的需求之中,把张三丰十三式于1294年正式命名为太极拳十三式。因此,太极拳的产生,不是先有理论后有动作,而是在生产实践中创造了令人折服的动作,后由传人及广大爱好者的继承实践,不断补充、发展而逐渐完善了理论。一个自称“张三丰”顶师名云游各地习练太极拳的人,把张三丰十三式像种子一样播撒到民间。为了不忘师恩,他便宣扬是张三丰所创。
《道藏辑要》毕集卷六三——六八的“张三丰全集”,系由嘉庆长乙山人李西月重编。《徵异录(祗圆居士)》载曰:“张邋遢,名君实,字铉,一别字玄玄,辽宁懿州人(今阜新),张仲安第五子也……自号容忍三丰子。”《明史•方伎列传八》曰:“张三丰,辽宁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宝,三丰其号也。以不修边幅,又号张邋遇,……”。明代郎瑛的《七修类稿》曰:“张仙,名君实,字全一,辽宁懿州人,别号玄玄,又号保和容忍子,时人又名张邋遢。”以上重要著述均把明代张三丰的名与字和号,连同外号张邋遢都列人其中,但均未谈及明代长驻武当山达二十三年的自号张三丰,真名实姓叫张通。在有关张三丰的许多著作中也未提及张三丰真名,但查现存北京图书馆《太极拳宗谱》(典藏抄本)中,明确指出自号张三丰的身世“三丰先生姓张,名通,字君实,又字全一,亦字铉一,……自号三丰居士”。此记载有力地说明了元明张三丰与南宋张三丰姓名虽同,但却不是同一个人。这个有真名实姓的张通,其人化名自号张三丰,让后人造成了极大的错觉。
经研究发现,初步认定南宋张三丰第一代嫡传就是元明时期的张通。张通为了传播师传的“十三式”,便隐去了师父的真实身份,自号张三丰,此人是个道士。武当山道士张三丰,聪慧过人。据《张三丰全集》记载,他“教习道经,过目便晓”,“张三丰有广博的文化知识,悟性极高”,为了传播其师南宋张三丰的“十三式”,传授过程中又受《老子》“以柔克刚”、“柔弱胜刚强”之论断的启发,遂把最初以对抗性游戏形式出现的“打手”(推手)发展成套路,共114动,命名为“太极拳十三式”。张三丰在授徒过程中,为使其徒便于领会动作要领,将其师“十三式”编为“十三式歌”。歌曰:“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变转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稍滞。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武当山张三丰为隐其师宋张三丰出身社会底层劳动者的身份,为代师传艺制造了很多神话,诸如“鹊蛇斗”、“夜梦玄帝授技”和“死而复生”等多种假说,来转移其师的真实身份,树立自己代师传艺的威信。但起初传授内容仍延袭其师南宋张三丰的“十三式”。此人便是“十三式”承上启下的重要传人。
这个顶师名的张三丰(峰),先到道教发源地四川鹤鸣山修道数年,至今还留有张三丰,“沽酒临邛入翠微,穿崖客负白云归;逍遥廿四仙人洞,石鹤欣然嘯且飞”的诗句。1294年把《云水集》中有其“悠悠歌”,歌曰;“四十八岁空消磨,人生寿命能几何?”“株守恒山十六载,燕赵往来不断波。倒不如携琴整笠蓑,东走蓬莱唱道歌”。《道统源流志》载称:“张三丰好道喜剑”。另有《三丰全集•刀尺赋》,其歌曰:“……刀一尺,遍天涯,四海为家却无家”。由此可看出此人会武,精刀剑,在四十八岁之前还没有收徒传播其师的“十三式”,始才自责“空消磨”。此人多年在山东,曾想东走蓬莱,最后收徒,于洪武二年(1369年)落足武当山。据《明•道藏》之《逍遥墟经篇》记载,“张三丰人武当居二十三年,又拜玄帝于天柱峰”,开始收徒在道家内部秘传“十三式”,自己结草庐于展旗北峰居之。命其徒邱元清住五龙,卢秋云住南岩,刘古泉、杨善澄住紫霄,其高徒被后人尊称为四仙。
武当山是道家圣地,道家文化积淀丰厚,道家哲理也成了太极拳发展的理论基础,太极一词首出于道家典籍《庄子》。《庄子》曰:“道……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太极之下,而不为深”。太极系指空间最高极限,把“十三式”定名为“太极拳十三式”,为其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改变了宋初创时以对抗性游戏的形式出现的“十三式”,以“十三式”为核心发展成套路,其中吸收了老子以静制动、以柔克刚、柔弱胜刚强的理论,使套路演练柔和、缓慢、连贯、圆活,明显区别了少林拳的刚爆劲力的演练风格,形成了“南武当北少林”风格各异的两大流派。可以说,元明的张三丰是内家拳的中兴者,集大成者。
张三丰除收“四仙”为徒之外,据宋远桥记载,与张松溪同上武当山习拳的同行者有俞莲舟、张翠山、殷利亨、莫谷声等多人,他们也多有传人。作为“四仙”之一的刘古泉曾收徒“孙十三老”。孙十三老之名用的是“假借字”,是用寓意的代体字命名的,把表面的文字引申成另一种意思,故取“孙”姓,“十三”则指的是张三丰十三式。“老”指“老子”,表明拳理之源在老子,故名“孙十三老”(后随师至山西,又名云游道人)。其人在武当山时曾代师传张松溪十三式,后随师刘古泉到山西古绛州,在三官庙(又称葫芦庙)传艺给王宗岳。
其徒王宗岳,字林桢,生于“明嘉靖、隆庆或万历年间”,与林元化的考证和蒋发生于明万历二年相吻合,《清史稿》卷五百五和《列传》二百九十二中载曰:“内家者,起于宋武当道士张三峰……其后流传于秦晋间,至明中叶,王宗岳为最著”。许多记载都说是清乾隆人,此说不实,以讹传讹。其误传源于1935年唐豪著作的《王宗岳考》,他把清乾隆时期枪术家王学定于1791年著述的《阴符枪谱》,以佚名氏之序言对作者王学定的赞誉,以偷梁换柱的方式替换成“山右王宗岳”,使时空逆转了两个多世纪,把明代人王宗岳拉到了清乾隆末年。内蒙古师范学院武术名家刘恩寿也有此书,他曾听温敬铭说,王学定不是王宗岳,王宗岳是明代人,于1606年逝世。1919年创孙氏太极拳的孙禄堂,在其《太极拳学》自序中说:“元顺帝时,张三丰先生修道于武当……山西王宗岳先生论文详矣”。
王宗岳,山西太榖县小王庄人,拜师“云游道人”(其师刘古泉得张三丰真传)。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收蒋发为徒。据赵堡太极拳(和氏)抄本记载太极拳是武当山张三丰所创,经云游道人数传至山西王宗岳,王宗岳传河南蒋发,蒋发又传赵堡镇与陈家沟”。经刘晔挺多年到王宗岳出生地实地考证,“王宗岳,字林祯”,于明嘉靖四年(1525出)出生于山西绛州府(今新绛州)。卒年是万历丙午年,即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王宗岳解张三丰著《太极拳经》末后附语云:“以上系张三丰祖师所传,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
蒋发(俗称“蒋把式”,1574——1654),原籍怀庆温县人,也居小留村,在县之东境,距赵堡镇数里之遥,22岁时学拳于山西太谷县王林桢,学艺七年。回乡后(1605年,明万历三十三年)传邢喜怀成为以地方命名的赵堡太极拳。蒋发后随李际遇反清,李兵败被诛,蒋发投奔陈王廷为仆,隐身,并传其拳于陈王廷。
据蒋发听其师王宗岳说,“此拳传之于云游道人”,云游道人间接得宋张三丰真传,是第四代嫡传,他隐姓埋名,自称云游道人,走遍大江南北,传播张三丰的十三式。因念师恩,每次传授拳术,都明示此拳为张三丰所创。关于云游道人传王宗岳(字林桢),王传蒋发说,陈泮岭(河南省武术馆馆长)在《太极拳正宗》序言中说,“余观其拳系师承怀庆温县蒋发先生。蒋生于明万历二年,学拳于山西太谷县王宗岳(字林桢)。王之师承曰云游道人”。杨澄甫写于1933年的《太极拳体用全书》自序中明确述说他学太极拳时(约1896——1897),其祖父杨露禅告诉他太极拳创自宋张三丰,蒋发是张三丰数传弟子,而陈长兴则是蒋发之传,系陈家沟的唯一弟子。陈鑫著述的《陈式太极拳图说》中记有“杜育万述蒋发受山西师传歌诀”。说明陈鑫当时也承认太极拳得于王宗岳与蒋发。著名太极拳家吴图南在1917年到过陈家沟亲耳听陈鑫介绍说:“陈家世传炮捶(属少林拳),已有几百年历史,村人称他们是‘炮捶’世家,太极拳主柔的特点是河南人蒋发传给陈长兴的,说明此历史当时在陈家沟也是被人公认的。”又据早期武术理论家徐哲东在《国术战略》一书中载“蒋发传河南怀庆府陈家沟陈长兴,长兴动止有威信,立常中正,因人称牌位先生”。
蒋发生于万历二年(1574年),卒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用《陈氏世传太极拳术》(即二十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初版)作者陈子明记述“原为李际遇步将……李际遇兵败被诛……蒋发辗转来到陈家沟,投奔陈王廷。陈王廷与蒋发名为主仆,而实为好友。用陈家的话说,陈王廷晚年创太极拳,蒋发成了陈王廷的好搭档,与其一起研习、探讨,切磋太极拳套路,共创双人推手,双人沾枪,是陈王廷创太极拳的好帮手”。但陈有本师承传递表则把蒋发列为陈王廷的下一代(作者为第六代陈有本,今河南鹿邑县人)。与事实不符。
后来有人把太极拳真源放在老子身上,老子是道教创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阳,河南鹿邑县人。应该说老子在世时并不知道后世有个张三丰,更不知有个太极拳十三式。初创十二式动作是宋山东人张三丰,不是老子,只能说后人把老子学说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和太极拳实践结合起来,指导太极拳实践起了重要作用。也即是说张三丰太极拳十三式成了老子部分学说的重要载体。比如《系辞•上传》指出变化的根源在于对立面的相互作用,“刚柔相推而生变化”。“一阴一阳谓之道”的重要命题,肯定了对立统一是天地万物的普遍规律。太极一词也最早见于《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相推产生万物”。《易传》的这段话是对“太极”的高度概括。
此后很多前人理论著作硬把陈氏太极拳说成是太极拳创始人。又把梁之程灵洗、韩拱月,唐之许宣平、李道子、殷利亨、胡镜子等都抬了出来,但这些人都生在张三丰创拳之前的朝代。
应该说,得其徒代师传艺的张三丰(号曰丹士),发自武当山使太极拳与道教相结合,发展了太极拳的理论与实践。代表性的传人有南北两个大系统,在北方一支的传拳系统,云游道人把十三式传给王宗岳,王传给蒋发,蒋发传陈王廷,蒋发另一支传给邢喜怀(1605年,明万历三十三年),形成先于陈氏以地名命名的赵堡太极拳,并推蒋发为创始人,这个脉络是十分清楚的。在南方传张三丰太极拳的另一支,名孙十三老。孙十三老传拳张松溪,曹秉仁纂修的《宁波府志卷三十一•张松溪传》载张松溪,“松溪,鄞人,善搏,师孙十三老,其法自言起于宋之张三丰”,和北方王宗岳是同师同源,得孙十三老其传者有单思南,单传王来咸,王传黄百家。即云游道人(孙十三老)南传张松溪,北传王宗岳。
四、结语
太极拳从初创到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太极拳初创时期。南宋张三丰为十三式缔造者,发明了“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八门五步,为以后太极拳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第二阶段,太极拳形成传播时期。其徒张三丰(张通)到武当山从道教内部秘传到公开收徒,徒又传徒向海内外大量传播,并创编成柔和、缓慢、连贯、圆活的套路,命名“太极拳十三式”。形成了“南武当北少林”,此时为传播发展时期。可以说天下太极出武当,恰如其分并不为过。张三丰收徒甚多,其中一髙徒刘古泉在武当山学艺大成后,离开武当山前往山西省古绛州龙兴寺,收徒云游道人,是南宋张三丰第四代;云游道人收徒王宗岳,是南宋张三丰第五代。第三阶段是风格各异的创新发展时期。此一时期,在继承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完善、提高,各式太极拳流派大量出现,诸如赵堡太极拳(以地域命名)、陈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吴氏太极拳、孙氏太极拳,各有特色,各有其传人。“康氏课题组”受唐豪错误诱导,误认为陈家沟为太极拳发源地。但对第三阶段创新发展时期的研究成果显著,对各式太极拳作了系统梳理,对研究当代太极拳具有一定贡献。
本文作者-习云泰 李传国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