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太极|立如平准,活似车轮,由形到意由内到外真太极!

#黄山老师太极专栏#推荐黄山2022-06-08

《太极拳论》说“立如秤准,活似车轮”“平准”的意思就是调整平衡,运用到太极拳的走架和打手中,就是要根据外界情况调整自己的...

《太极拳论》说“立如秤准,活似车轮”

“平准”的意思就是调整平衡,运用到太极拳的走架和打手中,就是要根据外界情况调整自己的身体平衡,时刻保持自己的重心稳定。

“活似车轮”则是说练习太极拳在三个地方要灵活,即腰要活,肩要活,腿要活。古代人见到的最灵活的东西是车轮,所以用“活似车轮”来比喻身体的灵活。

“立如平准,活似车轮”这个身法要求是比较抽象的,后来提出了身法的具体要求:“立身中正安舒,八面支撑。”认为只有做到立身中正,才能做到“立如平准,活似车轮”。

怎么才能做到立身中正呢?

练习太极拳要多向水学习,庄子 “水静则明烛 须 眉,平中准;大 匠取法 焉。 ”荀子 也 说 过“水 至 平,如 不 倾”( 《 荀 子·或相篇 》 )。

老子: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水静则平,平则净,净则空,空则无,无则生妙有!水取无根水,

行拳活似车轮,犹如车轮无终始,万事万物,犹如车轮之旋转,永无止境,永不停息。

如何似车轮?车轮什么样子?

庄子有一则故事,就说了这个轮子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成个轮子的!

《轮扁斫轮》原文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①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②,疾则苦而不入③,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选自《庄子》

翻译一下:

从前,齐桓公在堂上读书,摇头晃脑,好不认真。有一个叫轮扁的老人,在堂下砍砍削削,做一只车轮。他看到齐桓公读书入迷的样子,就放下椎子和凿子走上朝堂,问齐桓公道:“冒昧地请问,您所读的书说的都是些什么呢?”

齐桓公说:“是圣人的话语。”

轮扁说:“圣人还在世吗?”

齐桓公说:“已经死了。”

轮扁说:“这样,那么您所读的书,全都是古人的糟粕啊!”

齐桓公怒道:“寡人读书,你一个制作车轮的人怎么敢妄加评议呢!有什么道理说出来那还可以原谅,说不出道理那就得处死你。”

轮扁说:“从我做车轮子的经验,就能明白这个道理。砍削车轮,轮孔做得宽了,就松滑而不坚固;做得紧了,就滞涩而难进入。不松不紧,得心应手,有技巧存在其间,但说不出来。所以这个技巧我教不了我的儿子,我的儿子也从我这里学不来。因此我七十岁了,如今还在砍削车轮。古时候的人,已经跟他们不可言传的东西一块儿死亡了,那么他们所留下来的书,正是古人的糟粕啊!”

有些道理,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而这些不可言传的东西,却又恰好都是精义之所在。用眼睛看而可以看见的,是形和色;用耳朵听而可以听到的,是名和声。可悲啊,世上的人们却以为形、色、名、声就足以获得事物的实情!

立如秤准,活似车轮,看似简单的两句话,其实没有那么简单,如今真正领悟的不多,这可是太极拳最高境界的状态亦或说真正太极拳行拳之标准!

相关话题

#庄子 #悟太极

用手机扫码体验更多功能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

黄山[太极者]

  • 关注
    54
  • 粉丝
    2432
  • 经验
    9435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