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不一样,看到的问题就不一样……

#黄山老师太极专栏#黄山2022-03-29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你怎么看……庄子的认识论和...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你怎么看……

庄子的认识论和价值论是统一的,他的齐物齐论说到底是为了提高精神境界,是为了成就道家理想人格。主观上以道观万物,以方外观方内,才能齐万物、齐物我、齐是非,一切都划一拉平了,人就超越了对待之二,而进入了绝对唯一之道,朝彻见独!齐物齐论是心斋坐忘逍遥游的基础,心斋坐忘无待无己,是基于齐物论上的修道功夫。西方文化是以主客二分认识论哲学为基础的阳性文化,科技主导,理性横行;东方文化是以天人合一价值论哲学为基础的阴性文化,修道养生,悟性为主。道家是阴性文化中的阴,《庄子》又是阴中之阴的阴,更能矫纠西方阳刚文明之负面影响,如三伏天吃哈密瓜,爽透!

“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知天地之为稊米也,知毫末之为丘山也,则差数睹矣!”从差别来看,从大的方面来看大,天下什么东西都是大的,因为总有更小的存在;从小的方面来看小,万物都是小的,因为总有更大的存在。了解了天地就像米粒一样,毫毛就像丘山一样大,它们的差别就一目了然了,大小之辩也就清楚了。任何一物都是大的,因为总有比它更小的东西,从这里看万物莫不为大,因而秋毫也可以说是天下最大的,相对于一切比它小的物质世界来说;天下任何一样东西都可以称为是小的,因为总有比它大的存在,从这点看,天下万物莫不为小,泰山也不例外,相对于一切比它大的物质世界来说;天下任何东西都可以称为寿,因为总有比它活得更短的,以此观之则无物不寿,相对于比自己短的来说,夭折的婴儿也是天下最长寿的了;天下什么东西都可以称为夭,无物不短命,因为总有比它长寿的,相对于比自己长寿的来说,活了八百岁的彭祖也是短命的。“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是从两个相反的视角得出的结论,后人称为“两莫”命题,完整的表述是:天下毫末最大,相对于比它小的微观世界来说;天下泰山最小,相对于比它大的宏观世界来说。因此一切大小寿夭等等的对待完全是相对的,物莫不大莫不小,莫不寿莫不夭,看看以什么为参照物相对比而言之了。相对于宇宙本体的“道”而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道是绝于对待的,独一无二的,超验形上的,而经验界的形而下的万物万象则是相互对待的,因而才有了大小寿夭的差别。在相互对待中才有比较和分别,你大我小,你寿我夭,没有作参照标准的对待物,就谈不上大小寿夭了。事物的大小、寿夭、贫贱、穷富、是非等都是相互对待而言的,如果绝于对待了,就无所谓大小、寿夭、贫贱、穷富了。

相关话题

#自然界 #宇宙 #庄子

用手机扫码体验更多功能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