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求于物不如内求于心

#黄山老师太极专栏#黄山2021-12-09

与其外求于境,何如内求于心。 外求的人,更多的是欲望的驱动。内求的人,更多的是信仰的追求。这类似王安石所说——“圣人内求...

与其外求于境,何如内求于心。

外求的人,更多的是欲望的驱动。内求的人,更多的是信仰的追求。这类似王安石所说——“圣人内求,世人外求。内求者乐得其性,外求着乐得其欲”《礼乐论》。

居里夫妇放弃镭的专利权——在当时许多人难以理解,因为他们是在那么艰难的环境之下取得的发现,面对那样巨大的财富,却能弃之,若无精神上的信仰,绝无这样高尚的情怀。 独醒者独行,

《战国策》中所说,“有独知之虑者,必被庶人之怨” 真正有内心力量的人,必是有内在信仰的人,他们依据于内心的原则行事,他人的褒贬并不能轻易的左右。越是内向于思想的人,越是在意内在的价值与个人的感受,他们不愿意呗世俗影响。

亚历山大对第欧根尼说能满足他的愿望,而他只是淡然的说,别挡住我的阳光;苏格拉底为了保持思想自由而宁可自杀;斯宾诺莎宁可去磨镜片,也不愿意为保留教职而放弃自己的思想;萨特不去领诺贝尔文学奖,只为不接受官方的任何荣誉。

心外无实相,实相是一切皆是幻相。所以若去求一个“心”外的仪式、能量和什么的都是在南辕北辙。包括佛法、一切皆是心中物!即所谓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外道指的是心外求法,凡是心外求法的都称为外道。修法不要修得太杂,一门深入百门皆通。如果你修得太杂,反过来没有哪一门成功,不成功才堕地狱,不成功就是苦海无边。

因为我们今天改一个法门,明天又改一个法门,结果就没有哪一个法门修得到头。

用手机扫码体验更多功能

扫码查看1条评论

黄山[太极者]

  • 关注
    54
  • 粉丝
    2590
  • 经验
    10046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