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是太极拳中的重要概念,杨澄甫说:“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义”,要求在动作中能够体现。虚实是古典拳意中重心的意思。太极拳动作是在屈腿下蹲情况下进行的,全身坐在右腿时,右为实,左为虚;反之亦然。能分清虚实,才能做到周身轻灵。
分虚实,也要注意手上的虚实。出掌前伸,由合式到开式,由起点到终点,是由虚而实,定势时达到极点(“阳极”);由开再合,由实而虚(“阴”)“仔细留心问推求,屈伸开合听自由”,包括要求分清开合虚实在内。出手能分阴阳虚实,则收发均可奏效。
古典拳论说:“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一”即太极,即命门所在,即腰,即第一主宰也。腰之虚实,统率全身虚实。全身重心由腰之虚实而定,或在左或在右,故“总此一虚实”。
太极拳处处显示辩证的因素,就虚实而言,虚中有实,实中也有虚;这样才有轻灵之意,腾挪之势。虚非全然无力,实非全然站煞。无论弓步,虚步,有三七开,二八开之分,实者占其七、八,虚者占二、三;手法亦然。这个道理是好理解的,比如左手提一桶水,是实,右手也要用一些劲。如果右手全然软塌,左手也不得劲。这样右就是虚了。
太极拳的阴阳虚实在盘架子中,变动不居,不断转化。古典拳论说:“变转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少滞”,“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也。”以及“往复须有折选,进退须有转换”,都包括了虚实。虚实转换在于意的转换,气的转换,形体上首先是腰的虚实转换,也就是重心的改变,是渐变、量变,但由左到右、又由右到左,又是质变。腰的左右重心,是在合式向定式的过渡过程中改变。合式是上肢相对最虚,下肢一侧相对最实的时候。定势是上肢相对最实的时候,左右又分为实中之实和实中之虚;下肢仍是实,但较合式相对要虚。久练者自会分析,古典拳书对此是用阴阳概念来分析的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