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太极拳不在样式在气势

#太极心法#妙之门2021-09-13

雀起尾劲:看着海浪层层叠叠涌向码头石壁,触之又给反弹溅射出去。这就是雀起尾劲。石壁不会上手去打海浪,象是浪赶上手去给石壁...

雀起尾劲:看着海浪层层叠叠涌向码头石壁,触之又给反弹溅射出去。这就是雀起尾劲。石壁不会上手去打海浪,象是浪赶上手去给石壁放出去,这其中是否也有站住中定往开里打的道理呢?

合劲:过去海运煤炭,需双人抬担通过长长的舢板装船,看着舢板随抬担人有节奏上下阵颤,这就是合劲,他俩劲不合,就掉到海里去了。海边长大,年龄稍大些的人,应该能记得这种装船情景。

离沾粘:推手时未接触就感觉到要被放出,这叫离沾粘(所谓凌空劲),现在很少有人研习。”

空劲与弹劲:一只鸟往一个树枝上落,枝条朽透了,鸟塌空差点摔到地上;鸟又落在一树枝上,枝条柔软且有弹性。鸟落上去给空了一下,接着被树枝的反劲弹了出去。另外还有一个爬山的比喻,也很形象。有人爬一个很陡峭的山坡,累的筋疲力尽。看到了一把草,伸手试着还挺结实,当放心拉住往上爬的时候。草突然断了,人呢?也就滚下山坡。

太极劲就象沼泽似的,对手越挣扎,陷的也就越深。”

练太极拳如写字一样,字写的好叫有味,这味就是神韵,在太极拳里叫气势,不在样式在气势,气势即大气磅礴之势,内涵之势,太极拳的外部动作可以纠正,其神韵只能自悟了。不在架式而在于内在的劲路,架子好学劲难找,怎样才算刚柔相济的太极劲呢?太极劲太难了,使劲不对,不使劲也不对,怎样才算对,合适才算对。他一来就听出来,说没就没,他还没回去可已然失了,说有就有,早把他拍回去了,太极劲忽隐忍现,极刚极柔,手到劲发未中之先没劲,既中之后无劲,只在中敌之刹那发劲一发即收,敛气凝神,发劲如放箭,即所谓静若处女动若江河,冠以神拳之誉,神者莫测也。走架时要上松下实,中间灵,即虚实顶劲,气沉丹田,坐腰松胯,五趾抓地,则两足有力,周身一个整劲,腰内松净气腾然,日积月累自会求出真功来,

凡一搭手,深沉猛烈之劲便专注对方重心,待稍加抵抗,消息皆无,如坠五里云雾之中,发劲时要沉肩坠肘,敛气凝神,坐腰松胯,气贴脊背贯注于肢体。

推手第一要听对方的来劲,能沾粘才能听劲,听劲准确才能懂劲,听劲关键在于松腰腿。

第二要主动问劲,问出对方的劲来更要能化解,沾连粘随就是主动敷盖于对方身体侦察情况,控制敌人的有效方法,细微而灵动。真假虚灵巧,是推手的秘诀。吴式太极拳以轻灵著称,怎样才算轻,搭手要轻,如同踩在初冬的薄冰上,稍一用力就会掉在水里,得提千百倍的小心。听劲要轻,如同人家细声小语一样,

柔化要轻,顺着来劲收回去便虚了,怎能说没劲呢,没劲,你缩得回去吗?

中正安舒,支撑八面,上下相随,内外相合,胸怀太极,手捧八卦,足踏五行,进退自如乃得机得势,不得机不得势,必是手动而腰腿不动,腰腿不动,手愈用力而身愈散乱,故有不得力处必由腰腿求之。

用手机扫码体验更多功能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

妙之门[Lv.10]

  • 关注
    18
  • 粉丝
    2593
  • 经验
    3177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