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太极拳稳定的“三大要素”掤劲、顶劲与中定,并现场演示了如何保持太极拳架稳定的功法。要求拳架立身中正、两脚内扣、阴阳相济、节节贯穿、支撑八面,此时,无论对方如何拉扯、推撞,都稳如泰山,力返他身。
先贤王宗岳《太极拳论》开篇即云:“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文中亦云:“无过不及,随曲就伸”“立如称准,活似车轮”,可见,太极拳不可僵滞呆板,而且应该“无形无象”,并赋神灵之性,如此至臻至善,方至“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之太极境界!
李和生先生的“能量球(流)”武学理论,道出修炼太极拳之诀秘。几年来,先后与从事格斗搏击、散打擒拿,大成拳及太极拳等朋友进行友好交流,从未有遇到过能站着推不动、拉不动的情形。他们中有的身架坚挺,有的身形灵活,有的丹田(小腹)运转,但在松柔轻灵、圆转莫测的太极拳面前,他们都无法保持站立稳定。
因此,太极拳练的不是架势,比的不是力气!
生活现象亦可参照:路边水泥杆、树杆,杆杆入地三尺,它们也立身中正,坚韧力挺,可经不得巨力或车辆的碰撞,过刚则易折矣!而漂浮于海上的浮标球,任凭航行中千吨轮船的撞击,却安然无恙。如此见证一条真理:桩是死的,球是活的。还有,小时候有玩过陀螺吧?一个陀螺为什么在地面上跑来跑去还能稳稳当当的立着不倒?是因为它活转啊!如果你拿个钉子把它定在地上,那还能玩么?可见,太极拳之稳,非脚架支撑所为,而为随遇平衡之功。
确有众多拳友陷入“死桩”之迷,殊不知,太极桩是由外在之形与内在之圆合二为一的,如“无极桩”,是太极拳至高境界的桩功,名曰“无极”,就是说并非“站死桩”,如水中浮球,圆中圆,球中球,虚空之中亦圆球;“浑元桩”也如此,“浑元桩”亦称“养气桩”“坎中满”,是培养丹田能量之桩功,其练的不是抱树之形,也不是训练脚掌抓地之力,而是训练体内能量球(内气)的旋转运行。可见,太极拳之桩功,不是练习形体身架之中正,她的真义其实乃是修炼内家精髓--能量球。
李和生先生指出:“形体圆球转,碰上如触电”。太极拳之妙全在“圆球”之玄奥。太极拳养生在球之圆融,技击在球之开合。真可谓:处处皆圆球,无球非太极也!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