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著解
人之一身,心为主,而宰乎肉。心者,谓之道心,即理心也。然理中能运动者,谓之气,其气即阴阳五行也。然气非理无以宰,而理非气无以行。故理与气不相离而相附,此太极根无极者,然也。
天之生人,即以此理、此气生于心。待其稍有知识,而理气在人心者,浑然无迹象。然心之中或由内发,或由外感,而意思生也。
当其未生,浑浑沌沌,一无所有。及其将生,其意微乎其微,而阴阳之理存乎其中。顺乎自然之机,即心构形,仍在人心之中,即《中庸》所谓未发也。
及其将发,而心中所构之形呈之于外,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前或后,或偏或正,全体身法无不具备。
当其未发构形之时,看其意像什么形,即以什么命名。
亦随意拾取,初无成心。是时即形命名之谓“着”。而每着之中,五官百骸顺其自然之势,而阴阳无形之气运乎其中,所谓“动则生阳,静则生阴;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是所谓“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此即太极拳之本然。
如以每着之中,必指其何者为阳,何者为阴,何者为阳中之阴,何者为阴中之阳?此言太滞,言之不胜其言。即能言,亦不无遗漏,是在学者细心揣摩,日久自悟。
前贤云:“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举一反三,在学之者;不可执泥,亦不可偏狃。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