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以后,真正的暑热就来了,不开空调实在受不了,但开空调又容易感冒。
空调吹出来的第一种感冒,风寒为主,症状是恶寒怕冷,鼻塞鼻涕,喷嚏,头痛等。
遇到这种情况,首先注意休息,适当饮用温水。
推荐一个食疗方:生姜3片、紫苏叶2片、红枣掰开2个、陈皮一小块,适合风寒普通感冒。
微微汗出,可以使寒邪从内而出。
空调吹出来的第二种感冒,风寒夹湿,症状是拉肚子便溏,大便粘马桶,没有食欲,恶心呕吐,痰多黏稠,浑身无力等等。
这种情况,可以用藿香正气水。
对于小朋友来说,这个藿香正气水味道重,较难入口,也可以选择不含酒精的藿香正气水,用棉花沾湿以后,敷在肚脐上,一样有效。棉花半干之后可以更换新的。
中医理论:
风邪是由风致病的一种致病因素,其致病的特点是发病快、变化多;疼痛呈现游走性并遇风加重;多伤于人体上部 . 风为春季的主气,但当其太过、不及时,四季均可使人患病。且寒、湿、燥、暑、热等外邪,多依附于风而入侵人体。中医认为,风邪实为外感病证的先导,因而《素问.骨空论》有"风为百病之长"、"风者,百病之始也"等生动的理论概括。
引起外感病的原因是外邪,中医将外邪分为风、寒、暑、湿、燥、热(火)六种,称为“六淫”。
自然界有风、寒、暑、湿、燥、火(热)这些正常的气候现象,古时称作“六气”。六淫,是对六气的异常变化的一种称谓。古人认为异常的气候变化可以使人产生疾病(现代科学也证明,在不同的气候环境下,细菌与病毒的繁殖力与致病力是不一样的)。中医借用“风、寒、暑、湿、燥、热(火)”之名及其特性,来概括所有的由外
风邪为病有内、外风之别。外风由自然界风邪侵入而致。凡寒、湿、燥、热等邪多可依附于风而犯人,如风寒、风热、风湿等。风邪实为外感疾病的先导。风为阳邪,其性开泄,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故风邪常伤人上部和肌表,而见汗出、恶风、头痛、面部浮肿等。风性善行数变,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病位行走不定,症状变幻无常的特性。如游走性关节疼痛;皮肤瘙痒,发无定处,此起彼伏;以及“中风”的卒然昏仆等症。《素问.风论》:“风者善行而数变。”风性主动,致病多动摇不定。凡临床上的眩晕,震颤,四肢抽搐,甚则角弓反张等,多属风的病变。内风则多由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而生,如肝风内动的头目眩晕,四肢抽搐,甚则卒然昏仆,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