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立冬?立冬做什么?立冬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我国传统的四季划分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始点。冬季以“立冬”开始,至下一“立春”结束。冬,即“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关于四季的划分时间,中国习惯以“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起点,“两至”(夏至、冬至)“两分”(春分、秋分)为四季的中点,具有明显的天文含义。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斗柄指向西北方位,太阳黄经达225°,于每年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立冬是季节类节气,表示自此进入了冬季。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渐变。
立冬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由于地表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能量,所以一般初冬时期还不是很冷;随着时间推移,冷空气活动逐渐频繁,气温下降趋势加快。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冬季的开始。立冬也是我国民间非常重视的季节节点之一,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时节,通过冬季的休养,期待来年生活的兴旺如意。立冬在古代社会是“四时八节”之一,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我国部分地区有祭祖、饮宴等习俗。
正所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冬季练功是习练者长功的大好时机,但每年冬至过后,冷风盛,寒意重,这酷寒干燥的天气对于习惯户外锻炼的人来说,确实是比较严酷的,那么,冬季练功注意事项有哪些?
调整练功时间
冬季练功不易过早,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多发季节,而每天凌晨三点到五点更是这个疾病的危险期。不上班的人最好在日出之后,选择一处向阳、避风的场所进行锻炼;上班族早上基本上是时间紧迫,晚上则空闲时间较长,可以选择在傍晚进行锻炼。
加强热身运动
冬天由于气温的影响,人体的肌肉和关节比较紧张和僵硬,见到很多太极拳习练者不做热身活动直接就开始套路练习,这样既不利于太极拳练习中的.放松要求,久而久之还容易造成身体关节的损失,尤其是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损伤,既伤害了身体也影响了练拳,得不偿失。
而每次锻炼之前,热身的时间不要少于20分钟,尤其要注重身体关节的热身活动,每次练功前一定要把肩关节、胯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充分的活动开,而跳跳绳也是冬季一种极好的热身方式。
适度拉伸
随着年龄增长,关节也会逐渐变得僵硬。适度的拉伸运动能使关节保持灵活,肌肉放松,提升身体的柔韧性,有效减少关节问题。
一些室内拉伸运动,如太极、健身操等类似运动是不错的选择。此外,也可以做一些难度不大的瑜伽动作。另外,可以用手握脚,拉伸腿部。
站直身体,手扶墙壁或其他固定物以保持平衡,然后右腿后移,弯曲膝部,右手握住右脚,慢慢拉伸大腿肌肉,保持10秒钟。之后换另一侧,重复相同动作。
注意身体保暖
冬季练功不可穿着太少,肢体寒冷既不利于练功也容易引起冻伤,太极拳在运行时毕竟速度稍慢,注重头部、腹部、双脚和双手的保暖非常必要;但练功时也不可穿着过多,穿的太多比较笨重,既不利于练功也容易引起出汗太多,出汗多气温低反而更容易发生感冒。
根据运动达人的经验,冬至以后天气寒冷,锻炼时穿着应注意内薄外厚,手套和一件长大衣是必备的装备,在热身后脱掉进行锻炼,锻炼结束后立刻穿上,防止冷气的侵袭,并尽快离开室外,然后换上干爽的内衣。
人体各部位中,小腿和脚离心脏相对较远,不仅血液流经的路程长,还汇集了全身的经脉,所以“脚冷,则冷全身”,全身若冷,机体抵抗力就会跟着下降,病邪就可能乘虚而入。
如果在寒冷的季节里不注意腿部保暖,经年累月,就会造成腰腿痛、坐骨神经痛、膝关节酸痛等。
尤其是人过中年,产热能力降低,若不及时穿上秋裤,导致下肢回流血液温度降低,还会影响腿脚甚至全身的营养、生理状态。
练拳必先暖胃
人体经过漫漫长夜,体内储存的葡萄糖已被消耗殆尽,这时急需补充能量与营养,然而很多人惯于不吃早餐,这是很不好的习惯。
尤其对于习练者来说,不吃早餐、空腹练拳实不正确,若是练拳过程中身体能量消耗很大,却无法得到及时的补充,这是极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可能使你一整天都会精神不振,对身体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每天早上练功前应该适当吃点早餐,还应适当喝些开水,对身体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
保护好关节是重点
膝关节是人体重要部位,膝关节强壮,是各项身体活动能力的前提。这对老人尤其重要,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大,膝关节中的软骨半月板会发生撕裂,保护膝关节防止关节损伤刻不容缓。
作为人体重要的负重关节,膝关节最怕冷。尤其在冬季,不仅温度低,还时常伴有寒风,短短几分钟,寒风就会侵袭未受保护的膝关节,使其受寒。
从中医理论上讲,早晨7~9点主胃经,胃经在中医经络里被称作“长寿经”,经过膝关节。可以在饭后20分钟左右,用手反复摩擦膝关节,可以使胃经通畅,在寒冷的冬天还能驱除寒气、保护关节,是很好的养生方法。
今天是立冬,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阳气开始减弱收藏。看看古人立冬练功养生方法养生之道。
立冬 练功 静静功
道家内丹画卷——道家人体气场透视图《修真图》,画中有二十节气图,透视二十四节气人体气机之变化。图中二十四节气合于督脉,对应人体二十四个脊椎。
贫道看非巧合,正是体现了道家“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人为小宇宙、天地为大宇宙之观点。其中每块脊椎骨都对应着一个节气,第三颈椎则对应立冬。
静坐放松,呼吸自然,目微闭内视,意念观照脊柱所在,等气机发动,以脊柱为中心,坐圆的运动,带动全身脊椎跟着运转,先顺时针九次,在逆时针九次。
练习中,发现气机之动和修真图所绘相合,可见古人是知行合一。冬季练习以缓慢为原则,运动脊柱,可摇动督脉,提一身阳气,慢练可让阳气微动,养阳固肾”。
冬藏精气,要保阳气,如何锻炼,无汗伤阳,道家站桩,养气扶阳,可以做到。
武学基础为桩功,练时独立守神,双手抱球,双足同肩宽,全身关节似直非直、似屈非屈;舌稍顶,目微闭,身如靠苍天古树;足下如踩水中浮木,全身似坐非坐;膝有蹚泥之沉,又有拔地欲飞之势。全身如泡水中,毛孔开张,如飘浮云,有微风吹之感。意念放大,神光返照全身,每次最好半小时,初手发热、后全身气感如火球飘过”。
站桩时候看着不动,全身筋骨在静态用力,内在气血在活动,是 冬季最佳的微运动,养气扶阳,练到十分重就开始发热不怕冷了”。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