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练体以固精。即是练架子的功夫。在筋肉方面,使其增强弹力。在关节方面,使其增强活动。在骨骼方面,使其坚实,精髓充满。
2.练精以化气。即是行功养气之功夫。使其饱满之精髓,化成充实之中气。
3.练气以化神。即是养气藏神之功夫。在练得气足精满之后,再朝夕锻炼下去,即会发现神明的灵智。有了这种灵智,无论用之于任何事物,都可以达到适当之处,不独是打拳推手而已。
4.练神以还虚。即是在静极默笃之后,养虚灵之功夫。在练出了神明灵智之后,又将它藏之于内心骨骼当中,含而不露,从表面上看来,似乎什么也没有,然而在实际上,它是包罗万象的,无所不有的,无所不为的,无所不然的。如绢裹明珠,光泽内藏,能普照一切。这应该是比较传统的说法。
郑曼青师对此问题的讲法比较特殊,在其经典的《郑子太极十三篇》中,别程序第十一里有如下叙述:
太极拳运动之大纲有三,分天地人为三阶。人阶为舒筋活血之运动,地阶为开关达节之运动,天阶为知觉作用之运动。
次目有九,每阶下各系三级。一阶一级,为舒筋自肩至手指。二级自胯至涌泉。三级自尾闾至泥丸。二阶一级,为气沉丹田。二级,气达涌泉。三级,为气达泥丸。三阶一级为听劲。二级为懂劲。三级,为阶及神明。是为三阶九级。
曼师的三阶九级定义,先是取决于练拳时的内气感觉,而最后又以王宗岳《太极拳论》中的名句,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为基础定出。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