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腰法但是怎样把气入到脊里边去,怎样主宰于腰?那就得松腰。咱们讲练三心并站庄能松腰,练蹲墙能松腰。那时候讲了松腰,但是讲蹲墙的时候就没全讲它。因为当时我们说要练混元窍,咱们智能功不练下田,直接练中上二田,所以松腰就一般的讲了。而真正全部松腰得松命门,往命门去松。按太极拳的要求是“命意源头在腰隙”,这个问题也讲了一些,但是没有非常细致的强调它。所以现在看来练太极拳补我们这个不足是非常有必要的。“命意源头在腰隙”呀,命和意都在那儿产生啊,得强化它呀。所以今天我们就给大家专门讲这个问题。讲这个松腰。先得会把腰松了,松腰的同时要把气收敛到腰上去。这个腰的位置一般是指腰椎二三四,说得更确切点,还应该包括腰一,腰一到腰三,当然加上腰四也行。关键是腰二的命门。其上是悬枢穴,悬枢穴两边是三焦俞。那个脊椎到了第一腰椎以下就没有脊髓了,变成了脊神经往下走了。所以我们在松腰的时候要把命门松开。松开它以后,不仅它自己会前后动弹了,你还得会使它往命门收东西,意念往那儿收。你看咱们小肠系膜上后边连着的,要会往那儿收它去。再有这个松腰就是气敛入脊,还包括了把我们的脊神经的功能强化起来,感觉神经往里边走,运动神经、脊髓神经往外出,要把它的功能强化起来。要强化它,脊柱那儿要会动弹,将来不仅会前后动弹而且还会转着动弹。小肠里有好多食物的气,食物的气是后天的气。腹部往回一缩,后天的食物的气和先天混元神室的气场一结合就带着了全身的生命信息。腰往那儿松是要松这个去。这样才能起到真正起到强化我们周身的气的作用。要强化这个气。
(一)、坐式怎么练?一个是躺着练,一个是坐着练,一个是站着练,站着练三心并站庄。我们强调的是蹲墙和坐着练。
说起练来很简单。今天我主要给同学们讲坐着练。我要一说,大伙一听会说:这么简单呀!坐着两个腿往前一伸一坐,完事。平着,腿伸直了,两个膝盖并上,你们坐马扎还好做,一坐平了就抻得慌了。象练太极拳的要求将来得是力由脊发,气贴于脊,腰要松开,肩与胯合,肘与膝合,这一坐就都有了。就这么简单?欸,就这么简单。当然这里边还有很多的动作。一开始练的时候要把我们的基本功练起来。按五元庄叩齿,舌头转圈,先叩门齿九次,然后依次叩左齿、右齿各九次,再叩门齿九次,这样来集中精神。接着舌头圈着牙齿正转三圈,再反转三圈,再在牙齿外面正、反各转三圈,这样同样是为把精神集中起来。坐的时候随便一坐,不一定非得要坐得笔挺的,要放松了越自然越好。腰往后塌,松松垮垮的一呆,好像卖肉的把骨头剔了,没骨头了,那样松着。腿要伸直,把膝盖往一块儿一并着,两手捂在膝盖上,肩放松了,按松肩空腋的要求做,放松,真放松了,肩会往下沉,这一放松就都有了,一下坐两钟头。这不象盘腿,盘了腿,腿麻,这么坐腿不麻。坐一会儿,腰胯就酸了,酸了就不好坐了。这是练毅力呀,练定力,练精神的定力。这是最简单最基本的。一般外面教就不讲这个了,师资班的同学你们听了也别当小贩去买去,你先好好练练再说。因为这个真是宝贝呀。可我们很多同学不拿它当好的呀,当土坷垃给扔了。这真是好东西,你上外面去听不着的,没人搞这东西的。就这么坐非常了不得。你认真坐两个钟头,看什么感觉?不要多了,一天练两个钟头,练六十天,完了以后你们再写练功体会。希望你们都写点练功体会,我看看你们有什么体会。“老师,我们一百多人你能看吗?”你们这一百多人,只要你写我就给看。可能有的同学今天练两钟头,明天可能就不练了。第一,觉得太简单,就练这个?第二,觉得太难受。就这个还难受?你试一试,看难受不难受。
这么一坐,首先要放松,精神要集中到命门穴,命门穴那儿要注意是个气球,要想到命门穴前面椎管里边的脊髓。我们练时是先从前面练。肚脐往回收,缩回命门去,用力缩,缩得越使劲越好,缩得越大越好。会阴往命门上提,会阴肌、大腿肌都要使劲往命门上缩,大腿股四头肌也绷上劲了,大腿折窝也往那儿缩,使上劲。同时尾闾骶骨往后突。会阴那儿往上一提,肚脐往那儿一缩,它那儿就往后突,命门往后突。吸气时膈膜下降往命门那儿挤去,肚子不要鼓起来,膈肌下面的附着点在第一腰椎,意念往那儿去,几个地方一起来。这几个动作是吸气时一起来,呼气时就放松。一吸气腰要往后一弓,身体自然放松了就往下落一下,一呼气就开一点。就反复这么搞,反复这样练。可以给自己规定一下,练上三十六个或四十九个呼吸之后,再使劲扳脚,拿脑袋够去。扳时要注意膝盖要往里合住,别松开。年轻人练这个应该都不费劲,就是时间长了就受不了。
同时还要注意发音。把五元庄的“诶吁英”变一变,吸气时发“吁”的时候加个“en”音,发出来就是“氲yu-en-”音。吸气时发音,会阴往上提,把地气升上来,到命门那儿去。注意不要发出声来,默念,慢慢的两个音发得要长,两个音不要同时发出来,发到“en”音的时候还要保持“yu”音的口形,要保持两个音的口型。一吸气,发个音,气就下去了。上面膈膜下去,会阴提上来,肚脐往回收,股四头肌收缩,膝盖也往回带。这是吸气的时候。呼气时发“yi-e-ng-”音,保持三个音节的口型,呼气时也是默念。就这样反复练,慢慢腰那儿就松开了,气就进去了。等气进去了,腰那儿会“窟嘚!”一下,有个感觉。当然不会“窟嘚!”响一下,有个别的还真会响一下。一般不要管它。就这么练,气就往脊柱里边去了。实际上是往脊髓里边去。
再以后,练它以后你慢慢全身会松,就反复练,整个躯干都会放松,胳膊发沉往下坠,肩膀也要往下坠,肋骨也要往下坠,肋骨还会疼。一喘气肋骨还疼,“怎么出事了?”没出事,放松了。这儿疼,这儿胀。就这么点小玩意儿事还挺多。就是胯骨酸呀,腰酸呀,难受极了。这是练毅力呀,看能不能坚持呀。真好好练,真出功夫。这是最基本最基本的功夫。
将来你这一吸气,会阴上提,胯也会往上提,往回缩,肩膀往下一放松,好了,肩和胯成为一个整体了。练内家拳说肩与胯合,怎么合住?欸!就练它、体会它,就合住了。等再练一练,胯会收了,膝盖再那么一收。会阴一缩,膝盖也往命门那儿去了,两个肘也往回那么一缩,肘和膝盖也合到一起了,往命门那儿合进去了。等再以后,手那么一缩,脚那么一缩,它们也回去了。外三合要从练拳上合住,练好多年都不好合住。可练这个绝对过不了一年。甭多了,一天练两钟头,一般的人快的人一个月就合上了,慢的人三个月就合上了。特别特别不好好练的那就没法说了,不练那就合不住了。有了方法以后不练不行。慢慢去体会,往回一缩,会阴、腿使劲时什么体会?放松了什么体会?腿绷直了,不用力,用意念往回缩,什么样子?用肌肉一缩什么样子?多体会体会,用不同的办法来体会它。但是这个得要时间,你才开始练,一天都想要体会到它,你还做不到,就要反复练。
这样练就是“腰为第一主宰,丹田为第一宾辅”。昨天讲的《心会歌》里边就有。对于这个问题好多拳书里边都没有解释。“腰脊为第一之主宰,喉头为第二之主宰,心地为第三之主宰;丹田为第一之宾辅,指掌为第二之宾辅,足掌为第三之宾辅。”把丹田气收到腰那儿去,通过腰再行于四肢,练这个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个松腰法就是为解决这个问题的。什么叫心会呢?用心来体会,用心来领会嘛。从练太极拳到太极功就是练它就够了。《心会歌》是谁写的也不知道,我也没去查它的出处,六十年代学太极拳的时候师父说过,我也没追这个东西,现在也没去查它。《心会歌》写得太好了。“腰脊为第一之主宰,喉头为第二之主宰,心意为第三之主宰。丹田为第一之宾辅,指掌为第二之宾辅,足掌为第三之宾辅。”
咱们讲的这个松腰法是为解决第一主宰和第一宾辅的问题。第二主宰和第二宾辅我们现在暂时还不能讲它。一方面讲了也没意义,也没用。免得同学们听了,懂得太多了,当小贩卖去。先讲第一个主宰和第一个宾辅,好好去练去。等有人真练得有点门道了,我看看,第二主宰我再单个讲。谁练第一主宰我看练得行了,后面的才单个讲,就不能公开这么讲,就不讲这么多人了,要不他们也太不知道值钱了。第三主宰和第三宾辅那就更谈不上了。
第一主宰这么练,同学们一定要把它当作宝贝来练。你练了以后,不仅对你身体有变化,对气有变化,而且是真正练功夫最根本最根本的基础。所以以后松——松——松下来了以后,慢慢它自己就可以起来,可以呼吸,时间可以很长。就这第一主宰练好了以后,慢慢它会喘气呀,里边从命门那儿会象个葫芦那样在开合,可以从命门那儿,呜——它在开合。有同学写体会说:“庞老师,我命门那儿会开合了。”好啊!我看看。你会开合我能看得着,甭坐着,就是站着也可以看。一看就完了,那说不了假话呀。这是坐着练。
(二)、躺式再有就是躺着练。等你练完坐功之后,要睡觉之前,躺着再练一会儿。仰着躺平了,放松了,把姿势调整好了,把腰椎往下塌。一般躺着时腰椎是往上弓起来的,腰后就空了。用意念让腰椎放松,放平,平——腰后突出去,把尾闾往上翘一点,两胯往上收一点,平下来。这是第一个动作。再把两个手的指背靠在一起,从肚脐下面一寸半的气海穴往下压,摁住斜着向上抠,直着往下压也行。会摸到腹主动脉嘣嘣在跳。好多人一压里边就疼,说明里面还有湿寒之气。再转一转,吸气往那儿放松,跟那个吸气的办法一样。吸气往下压,呼气抬起来。慢慢再转,先逆时针转,再顺时针转。这个办法也很简单。我估计最少有十分之七的人一压就疼,就说明我们身体的健康程度还不够。等你一压不疼了,里边气就足了,它比较好通了。这也能衡量我们的气充足的程度。有的人肚皮很软,一压就好像摸到骨头了,这是说明丹田气不足。一吸气时往下沉,慢慢练得腹壁有了弹性。像这些东西都是很简单,很随便就练了功夫了,可就是没人好好练。“庞老师,没人给我们说啊!”那好,我现在说了,咱们过两个月再检查看看,看什么样子了。一般来说躺着练不要太多,最多最多练八十一个呼吸就够了。呼吸八十一次才多大一会儿啊?八十一个呼吸就够了。吸气时不要发音,压下去,呼气抬起来。练完后,两个手放在身体的两边,安静地想:一吸气往命门那儿去……。睡不着觉就练,睡着了就睡。就完了,多好?挺美。但坚持下来就不容易了。坚持下来就是功夫,就是不好坚持。
(三)、蹲墙式再就是练蹲墙。练蹲墙就和我们练坐功差不太多,意念、活动基本都是一样,就是姿势不一样。往下一蹲的时候,你自己可以考虑,是蹲的时候吸气还是起的时候吸气。一般是起的时候吸气好一点。可以自己摸索。你自己觉得蹲的时候吸气好就蹲的时候吸气。因为每个人情况不一样。要求肚脐往回缩,吸气时膈膜往命门垂呀,会阴往上提呀,这些要求都是一样的,吸气往那儿去,呼气就松开,吸气发“云”字音,呼气发“英”字音,是一样的。所以这里边看起来就比较简单了。刻刻留意在腰间,气贴于脊,打好基础然后没有事,你就随时随地想着命门,慢慢就成为“命意源头在腰隙”了,命和意,气和意念都集中到命门了。这既是“命意源头在腰隙”,又是气贴于脊。等我们前面做好了,你还要注意后面,后面也要往那儿缩,从命门外面往回收,往那儿挤;从长强、尾闾那儿往回收,从枕骨那儿也往回收,这样就成球体往里收了,所以从形体上先就这么做。等你做熟了,很自然了,一吸气,会阴上提,膈膜下降,肚脐往回收,这时就把它放开,脑子里面空空荡荡,丹田里面也空空荡荡。我们那时再取天河之气,不往脑袋里面放,而往那儿放,就好放了。所以这本身既是练我们的意志力,练定力,练安静,又是练气。
这一点当时为什么没有讲呢?因为当时想往混元窍去做,而且我们那些人都是一般的练功的,所以练功时着重于外面的混元气,我们用那个方法把外面的混元气快点搞起来。因为以前练功对外面的混元气注重不够,我们智能功搞了这东西,需要快一点把它搞起来。因为当时我练功时自己觉得这挺好,混元气开窍,混元窍开,挺好!往肚脐一收,收得挺好。所以现在我就说:“就忘了你庞鹤鸣练了几十年功了,你从四岁就接触功,人家从什么时候接触功啊?你往这一收挺好,别人也收得这么好吗?”这说明还是有点主观性了。但好多人往混元窍收气也行,好多辅导员不也会收气治病了嘛!所以真正怎么把内气固定起来,把身体素质再强化一下,变一变,所以这几年从咱们师资班毕业来看,同学们毕业以后病还没好,别的没长进,眼镜倒长了。我一看,我这当老师的有福,这么多“进士”(近视)。过去这么多进士,就可以当翰林,当状元了。别的没出,培养这么多“进士”,这说明我们里面的东西还不够啊!所以现在形势一变,我也反思反思。当然将来我们练太极拳不一定每个人都这么练,因为有的人他不一定愿意这么干。一般的人练练拳,活动活动,舒服舒服就行了,谁追这个呀!真要是研究生命活动的,真要是研究拳术的,不这么练,根基打不起来。想真正往高层次上走去,那种情况看来内在的基础还不够。所以这也是现在,我们搞了一大段了,办学办了十一年了,回头总结总结经验。我们真要是全面变化我们身心素质,还得从基础上打,直接走混元窍还不够。
所以这次给师资班和职工们来讲“命意源头在腰隙”,把先天的根本窍打开它,把内在的精气充起来,里边有了本钱了,再吸收外面,那就好做了。庞老师,那前些年是不是搞错了,搞糟了?不能说搞糟了。我们不是搞得挺好嘛,外面反应挺好嘛。让咱们再好点!庞老师,将来还有好的没有?我可以告诉大家,肯定还有好的!现在为什么不教?不是不教。因为如果将来一旦是我们把气的本质搞出来之后,要从意识上来讲述人体的穴位、经络。经络这个问题,现代研究有了成果,但经络是什么还不清楚。将来如果真要是要搞气功生命研究的话,要按照智能功的经络学、经穴学,也还得搞。将来很可能上幼儿园,就给小孩搞点我们自己特制的娃娃的动画片,一条经络,一个小孩在那儿蹦蹦,穴位在往外冒气。让小孩背经络、经穴,让他还没有上学就知道哪儿有什么什么穴位,他自己窍一开,气就通了。所以智能功讲混元,这些东西丢了还行啊?为什么我们现在不教它呢?因为现在我们好多人对经穴还感觉不到。就那么转(螺旋转掌开启指尖的穴位)……老师我们现在腰上那么转它行不行?你先别转它,你先集中精神解决集中的问题。你想一下把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做不到,得有个时间性。我想就转这个,反复这么转,放松了以后,大肠经慢慢也能通。多长时间通?谁也不知道。一天通?一个月通?也许你练一年也没有通,倒是费了事了,所以先不搞它。将来很多知识,很多练功的方法都要搞起来。古人好多正统的练功,好的东西我们还是要继承下来。我们说我们智能功并不是把古人传统功法里的好东西都集中下来了,还不是。我们智能功,八十年代编功,后来写书,那都是根据八十年代以前实践写的书。这么多年来,从编了功,整天就教功啊,又写书啊,弄得脑袋昏头胀脑的,和以前练功时就不一样了。以前就拼命练功就行了。以后光顾了为人民服务了。你要练功,一般性的练功好练,你要想搞点发明创造,那样去练功就不行了。你不下点功夫那还行啊!日常生活练功,我去讲课,太累了,先组个场,组场讲课,一边讲课,一边练功了,那样练功你还有发明创造?你的性命还有得了吗?再高深一点你能研究得了吗?你能保住你的小命就不错了,别瘪了就是。好多东西古人没有啊。像咱们方才讲的松腰,这个东西不是过去老师教我的,老师以前就没教这个东西,没这么教。站庄松腰那是老师教了的,老师给摆姿势,摸摸老师的腰。以后都是自己慢慢来体会体会,在实践当中搞起来的。有的是经过老师认可了的;有的,老师都死了,也没法认可了。所以也不需要老师认可了,你感觉到了嘛!所以这些问题自己来体会它。站、坐、躺都练松腰,把腰松开了,身体的素质、自己这个气的变化就非常快了,那样再练太极拳就有意义了。现在我们白天练练太极拳活动活动筋骨,活动活动关节,也好。所以你们一定要加上时间好好练它,哪怕晚上少睡点觉,不练两个钟头,中午练半个钟头或一个钟头也行,晚上坐它两个钟头。放了假之后,一天没事就坐着去。你们真坐一个暑假的话那就行了。真是这两个月的时间,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没有事就坐,这么坐两个月最少最少要过一关,有的可能中关都过去了。小关,腰松开以后,气进去,气一进去,沿着脊梁骨里边走啊,甚至在脊梁骨前面气也会走啊,脊梁骨的气与四肢连起来啊,用意念一动弹,四肢当中的气也往回走哇,近似于中脉的影子啊,有好多就可以做得到。可是我们同学们就是:第一,坐坐就烦了。这没味,这没什么意思啊,这就是个酸哪,难受啊,没别的东西啊。我说这么多酸不就来劲了嘛,有酸的感觉不就行了嘛。你腰胯多动一动,一方面放松地动,多体会体会;绷劲,放松,腰挺直了,松开;肩没事转一转,松开,空着;把肘往前翻一翻,放着,憋着,放着。都慢慢体会一下。一开始你还什么都没有做,你就别去体会这些情况。等你放松了以后,有点味了,你再去体会这些东西。一开始还什么都没有,你体会什么?一开始就这么闭着眼睛好好呆着,就管呼吸发音、集中精神。等同学们这一关过了之后,我们再讲下一步。可能开学之后还给同学们讲怎样充实我们的五脏六腑。把腰的问题,根本问题解决了,身上的零件还得收拾收拾啊,这五脏六腑还得管管它。把根本解决了。
所以我说这一届师资班可能赶上美事了,可能要系统地把基本的教一教,可能教到第三步左右。等于是把我们原来教的的东西再深化一步。因为不按我们原来教捧气贯顶法、形神庄、五元庄、中脉混元的顺序,不教中脉的话,就从基础上搞起来。和我们前面搞的也不矛盾,但是更简捷一些,更简单扼要一些。充实五脏和我们五元庄一点也不矛盾。这些东西下个学期再给同学们讲。所以现在先讲太极拳正好打腰的这个基础。如果同学们有的腰松得很好了,我再给你们讲“喉头为第二主宰”,那时是单给个别人讲。公开讲收拾零碎——五脏六腑。讲完了五脏六腑之后,再讲定神,这是第三步功夫。还都没有讲喉头的那个情况。喉头那个情况要搞形体。因为练功修道,咱们书本上写了:“虚无之道有浅深焉,深则兼被于形,浅则惟及于心”,浅只到意识,深层才能定于形体,充斥到形体上来。光在意识上是干慧,干的智慧——有智慧,有功能。有时查查病,遥感等功能都可以出得了,但属于干的智慧,形体还没有充斥起来。所以太极拳《心会歌》讲的三个主宰从练功来讲,直接关系到术、功、道,这是从武学上讲的。过去传统气功不这么讲。传统气功是直接修大道。所以今天我们给同学们讲了太极拳练气,气还要贴于脊,这是练太极拳的关键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