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禅悟道

儒释道家文化交流

  • 帖子数
    517
  • 成员数
    174
延促由于一念,宽窄系之寸心;故机闲者一日遥于千古,意广者斗室宽若两间。———《菜根谭》译文:时间的长短全凭人的感触,空间...
#参禅悟道
  • 3959阅读
  • 3
   一、《易经》是老子与孔子的合著   《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它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
#参禅悟道
  • 3463阅读
《易经》是中国极其古老的经典,相传始于盘古开天辟地后的第一代君主天皇氏。包括《连山易》、《归藏易》、《周易》三部分。其中...
#参禅悟道
  • 3376阅读
  • 1
《太极图说》周敦颐原文: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参禅悟道
  • 4012阅读
  • 1
8000年太极真相我国古代哲学家用太极来说明世界本原的范畴,虽“太极”一词仅见于《周易·系辞上》上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
#参禅悟道
  • 2846阅读
 《易》古经既是占筮典籍,又与《老子》有着深切的内在思想联系,道教早期重要经典如《太平经》、《老子想尔注》、《周易参...
#参禅悟道
  • 3075阅读
  • 1
太极拳,早期曾称为“长拳”、“绵拳”、“十三势”、“软手”。一般认为,清朝乾隆年间,山西人王宗岳著《太极拳论》,从此确定...
#参禅悟道
  • 5078阅读
  • 2
道家思想对太极养生的影响心神宜静,形体宜动道家思想对太极养生学的影响,形成“以静制动,动静自如”的战略思想。老子说“清静...
#参禅悟道
  • 4024阅读
  • 7
大道无多子,唯在清静一法门。故静字诀,乃为修道第一诀,一切法门,均从此一法门下手。身静则生阳,心静则生慧,气静则生神,神...
#参禅悟道
  • 2982阅读
  • 9
清净的天籁之音,十一面觀音根本咒(藏傳大悲咒),瓊英卓瑪-AniChoyingDrolma 南摩惹納達拉雅雅,南摩啊里雅佳納,薩嘎拉...
#参禅悟道
  • 2979阅读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