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太极?王宗岳太极拳论释义!

#太极心法#玄之门2024-04-13

【原文】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
【原文】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著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香。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武术史上的划时代巨著一一王宗岳《太极拳论》集解(一)
【解曰】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经历了从早期经验太极拳到现代科太极拳的历史转变,王宗岳《太极拳论》,正是从早期经验太极拳到现代科学太极拳的历史转折点,是太极拳经典的发端之作和总论,是整个武术史的划时代巨著。
由于《易经》作为中国文化总的源头,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无不深受太极学说的深刻影响,武术科学当然也不例外,但经历了几千年由不自觉到自觉的长期历史进程,故被认为创于王宗岳拳论传世之前的早期太极拳,虽有多种说法,但无不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都没有“太极拳”这个名称;二是都没有留下直接运用太极学说总结武术实战经验或练法的文字;三是都没有体现太极拳技击特点的记载。
王宗岳《太极拳论》,是第一篇自觉地运用太极学说,全面总结几千年来武术实战经验的科学论著,首先,最早提出了“太极拳”这个名称,并下了正确的定义。太极拳是追求太极这个绝对真理的武术。“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即从无限的自然和人类社会生活中,在人类已有认知的基础上探索未知领域,运用阴阳这个对立统一的宇宙根本规律来研究和把握武术,从而实现对武术科学的最大认知和成就。
武术史上的划时代巨著一一王宗岳《太极拳论》集解(一)
具体而言,就是在阴和阳相反相成的两个不同方面都达到最大极限,如极柔而极刚,极慢而极快,极小而极大等,而在走架打手等实际运用中则要把握好“阴阳相济”,“无过不及”(同上)这个度。
其次,对太极拳的体用作了精确的定位。太极拳之体一一无极,太极最大,而只有无限才是最大,故太极拳以无极为体,“太极者无极而生”。
太极拳之用,把武术的实战作用发展到最大极限:“英雄所向无敌”,并由技击、养生而入修道,“渐至从心所欲”,即通过太极拳这个最殊胜的法门不断追求太极这个绝对真理,从必然中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
第三,制定了太极拳的基本法则,如“舍己从人”、“我顺人背”、“四两拨千斤”等。
武术史上的划时代巨著一一王宗岳《太极拳论》集解(一)
第四,融丹道气功和诸子百家各种修持法门,与技击于一体,创立太极内功,如“虚领顶劲,气沉丹田”等,这些秘诀不论用于走架打手,还是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都无不具有不可思议的感应。其他武术虽然也有内功,但练拳和练功是需要分别去做的两件事,故有“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之说。
第五,确立了太极拳修习进程的三个阶段,即“着熟”、“懂劲”、“神明”,懂劲后的境界是“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第六,指出了学太极拳容易出现的错误和纠正方法。“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虽然王宗岳的生活年代和生平事迹无从考证,但王宗岳拳论本身就是最重要、最可信、最详实的史料文献,就已经确立了王宗岳在整个太极拳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历史地位,也正因为如此,王宗岳是第一位、也是至今唯一一位载入正史的太极拳家, 《清史稿·卷五O五·列传二九二·艺术四》(1928年定稿):“清中叶,河北有太极拳,云其法出自山西王宗岳......至清末,传习者颇众云”。《清史稿》已在1986年作为正史编入《二十五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局影印出版。
【原文】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著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解曰】“太极者无极而生”,有的朋友望文生义:“既然太极是从无极生出来的,那么,无极岂不是比太极更厉害,直接学无极岂不更好”?于是便到找无极,有人把太极拳走架前的预备动作当成了无极,干脆只练站桩了,还有人编出了“无极拳”,这当然也是一种善方便,但决不是王宗岳和历代先圣之本意。
殊不知“太极者无极而生”的生,决不是产生的生,而是天生的生,也就是本来如此的意思。无极生太极,就是太极本无极,无极即太极,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是体和用,即本体和作用的关系,无极是太极之体,太极是无极之用,这是儒家的思想。当然,你也可以说是佛家,或道家讲的,佛家叫做空有不二,当你悟空了,就什么都有了。道家叫做至有之谓无,真无生妙有,妙有即真无。
太极与无极:王宗岳《太极拳论》集解(二)
什么是太极?谈到太极,人们往往引用《周易·系辞传》“易有太极”,或《庄子·大宗师》“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云云,这当然没有错,但仅从这两处引文我们还很难理解其中的深意,还要认真研读《周易》、《老子》、《庄子》等之全书,以及两千多年来大量的易学和其他相关学术专著,才有可能真正弄清楚,因为中国文化就是太极文化。
太极与无极:王宗岳《太极拳论》集解(二)
《说文解字》云:“极,栋也“,也就是房屋的最高处,注曰“引伸之义,凡至高至远皆謂之极”,并引申为真理。故《朱子太极说解》云:“极是道理之极,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太极只是一个实理。圣人谓之太极者,所以指天地万物之根也……而又谓之无极者,以著夫无声无臭之妙也。以理言之,则不可谓之有;以物言之,则不可谓之无”。而在《朱子语类·九十四章》讲的更为具体:“事事物物都有个极,是道理极致。蒋元进曰:如君之仁,臣之敬,便是极。先生曰:此是一事一物之极。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
其中的要点是:第一,太极是绝对真理,是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在任何条件下都具有绝对性,即无条件的,无限的,只有一个,所以又叫做无极、无待、真谛。第二,极是相对真理,即某个具体事物的真理,可以有无数个,在相应的条件下也具有一定的绝对性,但必须是有条件的,有限的,所以又叫做有待、俗谛。第三,极和太极,即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有限和无限,有待和无待、俗谛和真谛,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同时也是相对的。
把太极这个绝对真理,自觉地、创造性的用于武术科学,是王宗岳先师的伟大发明,太极拳正是以太极这个绝对真理为指导的武术,是实现太极这个绝对真理的最殊胜法门,故能在技击上达到“英雄所向无敌”的高度。就太极与无极的关系而言,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太极与无极:王宗岳《太极拳论》集解(二)
首先,太极是无限的。《朱子太极图解说》云:“无极而太极,非无极之外复有太极也”。太极是至有,包括最大和最小,而最大和最小都是无限的,故曰无极。宇宙的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都是无限的,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在广漠无垠的宇宙中,就连我们生存的地球也不及沧海一粟,而从时间上来说,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周期就连彭祖也不及白驹过隙,然而我们人类同万物的根本差别在于,可以认识宇宙的无限和一切事物普遍存在对立统一规律这个绝对真理,即太极和阴阳,并自觉地用于改造客现世界和自己的主观世界。但对每个人来说,一切能够亲身实践的事情,包括看到的,听到的都是有,一切有都是有限的,只是用了太极的很小很小一部分。
从太极和太极拳的关系来说,太极是体,大极拳是用。太极拳作为具体事物当然也是有,是有就有限,但太极拳与其他武术的最大差别在于,以太极为体,是在有限中用无限,“虽贵以无为用,不能舍无以体也”(王弼《老子注·三十八章》),所以太极拳的体仍然是无。无则无限,太极拳是从整个人类文化和历史的高度研究技击,在总结所有武术和一切相关学术门类的基础上建立之武术,而不是就技击研究技击,更不是把某位或某些武术家的个别经验当成普遍规律,故能做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太极与无极:王宗岳《太极拳论》集解(二)
其次,太极是无形的。《朱子太极图说解》云:“无极而太极,正所谓无此形状,而有此道理耳”。而在《中国武术百科全书》(1998年版)中,对太极拳却是这样解释的:“太极拳动作自起式到收式,如同一个完整的圆,找不到头尾。前人即将这种圆运动方式的拳术,称为太极拳”,这显然是把某种特定的外形动作当成了太极拳,这也不能怪作者不搞调查研究,许多太极拳传习者就是这么理解的,难怪学了多年功夫还是上不去。
从太极拳理和太极拳术(包括打手和器械等)的关系来说,拳理是体,学术是用。太极拳理相对于太极(无极)来说,当然是用,是有,但相对于拳术来说则是体,是无。王宗岳、武禹襄、李亦畬的拳论之所以对太极拳各流派普遍适用,对其他武术也完全适用,正是因为是以无为体,又以无为用,是用太极理论全面而深刻地总结各家武术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基础上所得出的技击科学结论。拳论的体是无,无形无象,看不见的,能够看得见写在纸上的语言文字是有,是用,只有真正全面而深刻地领会了才算得到了拳论的体,也就是得到了太极拳的无,而这个无就是无限大。
太极与无极:王宗岳《太极拳论》集解(二)
还有,太极是无名的。《老子·二十五章》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公孙龙子·指物论》亦云:“物莫非指,而指非指”,是说一切事物都是通过概念来表达的,而表达这个事物的概念,并不是这个概念所表达的事物之本体。因此,太极、无极、一、道、天道、天、天命、大,等等,都是“强为之名曰”,所指的事物都是一个,即宇宙的本体(本来)及其规律。所以太极拳又叫做十三势、长拳、短打、炮捶等等,现在又有叫太极操、太极舞的,那也没关系,太极拳还是太极拳,你认为太极拳厉害太极拳厉害,你不认为太极拳厉害,太极拳仍然厉害。
至于近年来的太极拳和大师的真假之辩,也毋须多言,古人早就讲明白了:“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也就是说,达到了“无待”境界,即掌握了太极这个绝对真理的人,真正的大师,是决不会认为自己是大师的。这并不是因为谦虚,一物不知,儒者之耻,真正的大师都是一辈子都老老实实地做小学生,学了一辈子,到了生命的最后,还是觉得自己知道的太少,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了,怎么会认为自己是大师呢?王宗岳就是一位这样的真正大师、大宗师,王宗岳只给世人留下了毕生的科研成果,王宗岳被武界公认为太极拳大宗师,那是在太极拳普及之后,至今对王宗岳的生活年代和生平无从考证,我们今人要想成为真正的太极拳大师,首先要向王宗岳学习怎么做人。
【原文】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解曰】太极拳是怎么构成的?许多人学太极拳多年,对这个最基本、最简单的问题还没有弄清楚,如果知道是怎么构成的,也就知道该怎么练了,王宗岳《太极拳论》言之明矣:“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这其中信息量极大,可以从许多方面解读,但最重要的是讲了太极拳是怎么构成的,我们可以采取以经解经的方法,引《老子》作进一步解读。
太极拳是怎么构成的?王宗岳《太极拳论》集解(三)
谈到《老子》,有人引二十八章“为天下一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说《老子》只讲了无极,而没有讲到太极,这就着相了,前已述及,无极就是太极,道、一、大、天、天道等许多概念(名相),指的都是太极。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而万物归一,即“复归于无极”(二十八章),“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二十二章)。
“道生一”,是说道只是一个太极之理,即对立统一规律。《朱子太极图说解》云:“极是道理之极。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太极只是一个实理,一以贯之”。是以太极拳不论这个式,那个式,从技术本质上来说,只有一个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都离不开太极拳的科学原理,即王宗岳、武禹襄、李亦畬拳论之所示也。如果把王武李拳论真正读懂,并做到知行合一,那么不论学的是哪一式,都是抱一为天下式。
太极拳是怎么构成的?王宗岳《太极拳论》集解(三)
“一生二”,是说太极包含阴和阳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太极拳的阴,最主要的方面是指身法。身法是学太极拳入门的关键,有了身法才能使自己成为载道之器,而只有载道之器才可以得道。如果没有身法,学养生的只能学到拳操,学技击的只能学到拳着,而不可能学到拳道,不可能练成真正意义的太极拳,不论练了多少年,仍然是门外汉。
太极拳的阳,最主要的方面是指心法,也叫做意,用意。到了练意的阶段,身法也是意,而不是形,无形无象。所以用意是长期修炼的重点,而讲用意就一切都包括在内,这叫做阳必有阴,讲心法就包括身法等一切要求在内,有能量就必有产生能量的物质基础。
在此基础上,通过意的修炼,就自然会产生太极拳的气势,“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并逐步达到气敛入骨,这就是太极拳的内功。有人说太极拳是有氧运动,这当然也没错,但确实是把太极拳作用降低了。太极拳的气,决不是呼吸之气,古人写作炁,是指生命活动的能量。当然,炼炁也还不够高级,学太极拳进入高级阶段以后炼的是机,能得机骨气自敛,内则气敛入骨,外则气势腾挪。
太极拳是怎么构成的?王宗岳《太极拳论》集解(三)
“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三,就是阴阳的变化,现代的说法叫做信息。现代物理科学研究证明,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宇宙的三大要素。物质是封闭的能量,物质在信息的作用下可以转化为能量,而能量在信息的作用下可以生成新的物质,由此而产生天地万物,并进行着无穷无尽的变化。
在太极拳中,这个信息主要是因敌变化,即在实战中已经无数次出现和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由身法的阴、心法的阳和因敌变化这个阴阳交变,就构成了动作着势,并由一定数量的着势组成了套路,也叫做拳架,所以打拳也叫做走架。
太极拳是怎么构成的?王宗岳《太极拳论》集解(三)
不同拳派或套路在技术本质上的差别在于,是否正确反映了实战(不分拳派)中的真实情况,与人体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武禹襄所创拳术之最突出的特点在于,走架即是打手(实战),打手即是走架,经得起实战的检验,是几千年来无数武术家实战经验的科学总结。
进入道的境界,就是最高级,最复杂,而又最简单,没有任何多馀的东西。如果执于着势动作动的外形,就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之多馀的东西,包括错误的观念和动作,而且愈练离道愈远,这在拳操或拳着阶段是很难避免的,在技击上往往处于被动,在养生上则不利于健康,甚至还不如不练,没病也可能会练出病来。
至于器械,无非是手臂的延伸,把手臂接长了而已,与拳术没有技术本质的差别,都是身法、心法(用意),加上因敌变化(信息),构成不同的着势,并由一定数量的着势组成套路。这种因敌变化,在拳术曰拳法,在枪(杆)术曰枪法,在刀术曰刀法,在剑术曰剑法,在棍术曰棍法,在扇术曰扇法,在鞭术曰鞭法。
太极拳是怎么构成的?王宗岳《太极拳论》集解(三)
其他任何器械也都是如此,都是三法一体。而三法的关键在于心法,也就是用意,当技术层面的东西练熟以后,身法和着法(因敌变化),也都是心法,都是用意,进入以练意为主的阶段,就进入了拳道的境界,太极拳就是以练意为主的拳术。
着势,着法,上升到理性认识,进入道的境界,则为势法,即掤捋挤按,採挒肘靠,进退顾盼定十三势。由身法、心法、势法,每个太极拳家根据自己的习武经历、实战经验和心得体会,都可以创编出许多拳械动作着势和套路,以及功法等各种训练方法,因而太极拳的不同流派和各种拳械套路越来越多,这就是太极拳的一即一万。
在一即一万的基础上,还必须一万归一。一万归一归于一意,进入道的境界之后,身法和势法都是心法,都是用意。因为只有意,可以无所不包,一法即是万法;可以有各家武术之长,而无各家武术之弊;可以做到着势动作最简单,而实战可能发生的任何情况皆在彀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太极拳是怎么构成的?王宗岳《太极拳论》集解(三)
【拙论】《太极拳只一势论 》或问太极拳诸势皆似,何也?曰:懒扎衣,太极拳只此一势,馀皆其变,变亦其常故也。如封似闭,懒扎衣而内外也。逞势,懒扎衣而上下也。高探马,懒扎衣而前后也。
扇通背,懒扎衣而左右也。左右而转,云手也。转而上下者,斜飞也。
白鹤亮翅,懒扎衣而上也。上必有下,自下而上者,提手上势也。玉女穿梭,白鹤亮翅而左右也。退步迎面掌,白鹤亮翅而内外也。
搂膝拗步,懒扎衣而下也。搂膝拗步而反,抱虎推山也。搂膝拗步而转,倒撵猴也。搂膝拗步而下,海底针也。搂膝拗步而退,手挥琵琶也。手挥琵琶而下,下势也。
十字手,懒扎衣而开合也。合而必开,是以单鞭也。单鞭而转,野马分鬃也。有开合必有升降,是以退步跨虎也。
搬拦捶,懒扎衣以拳也。搬拦捶而反,肘底捶也。搬拦捶以肘,撇身捶也。搬拦捶而开,七星捶也。开而必合,是以白蛇吐信也。
搬拦捶而下,践步打捶也。下而必上,是以指裆捶也。有上下必有左右,是以伏虎也。上下左右不离中也,而中必有侧,侧亦中正,是以弯弓射虎也。
拳即是掌,掌即是拳,腿法亦然。是以懒扎衣亦腿法之至也,所谓出腿不见腿,周身处处皆腿,而见腿非腿,左右分脚、蹬脚、二起脚、旋风脚、摆莲、金鸡独立等,所以示之耳。
所以然者,太极阴阳也,身法阴而心意阳,阳必有阴,故身法亦意,懒扎衣即此一意,诸势亦皆此一意,是以一势精诸势皆精,诸势皆精乃能一势精,精则变化神明而不测。
十三势亦此之谓也,十三皆意,内有十三,外则懒扎衣一势尽形之,老架尽其变化矣。今人多不明其意,只向动作外形用功,故套路日增,而真意愈晦,大道愈隐,学者愈惑,亦可慨也!
【原文】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动静与分合:王宗岳《太极拳论》集解(四)
【解曰】“动之则分,静之则合”,这里的动和静,固然是讲太极拳之技术方面的问题,但太极拳之所以叫做太极拳,就是要符合太极这个绝对真理,即符合宇宙间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又达到太极拳作为一种特殊武术这个具体事物之特殊规律与普遍规律的辩证统一。动和静,即运动和静止。“动之则分”,是说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所以可以与静止分开单独讲;而“静之则合”,是说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状态(或形式),不可能离开运动而单独存在,所以只能合起来讲;物质的运动处于正常状态,就叫做静,“静者静动,非不动也'(王夫之《思问录·内篇》)。
动静与分合:王宗岳《太极拳论》集解(四)
就人的运动方式而言,太极拳是动中求静,而某些运动,如气功或武术内功的站桩、打坐、卧功、靠势等,从表面看,好像在那里一动不动,其实一切都在动。不仅宇宙的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一切都在动,就从人体内部来说,练静功的时候虽然在那里一动不动, 但呼吸和血液循环都不停地进行,每天有上千万个细胞死掉和同样多的细胞新生,从心脏泵出的血量八千升,是心脏本身重量的三万倍,练静功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体内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真气的积聚,所以练静功是静中求动。
动静与分合:王宗岳《太极拳论》集解(四)
然而,我们说绝对的静止不存在,不等于说相对的静止也不存在。人每天有上千万个组织细胞死掉和新生,今天的自己已经不是昨天的自己,但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不论身体和容貌发生什么变化,这个人还是这个人。太极拳从传世到今天,经历了许多代人的传承,产生了许多不同流派,但太极拳还是太极拳,作为用太极这个绝对真理为指导的武术这个本质特征没有变。任何事物在没有发生质的改变之前,就是一种绝对运动中的相对静止。
动静与分合:王宗岳《太极拳论》集解(四)
“飞鸟之影,未尝动也”(《庄子·天下》),是说事物运动变化中某个节点,是相对静止的,照像机记录的就是这个节点。从太极拳的技术方面言,动静就是开合(分合),开合也是动的过程中某个节点,到了合的时候并不是静在那里不动,而是要把自己全身的劲合在一起,又与对方的劲合在一起,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动的,故能蓄发相变,连续进攻,而到了高级境界,开就是合,合就是开,开合可以在同一瞬间完成。
动静与分合:王宗岳《太极拳论》集解(四)
动而正之谓静,即正确地动,符合客观规律的动,就叫做静。这是绝对运动中的相对静止之另一个更为重要的表现形式,也是太极拳研究的重点,练太极拳练对了就叫做静。《庄子》也说,“镞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时”(天下第三十三),同样,车船、飞机、卫星的正常运行,都叫做静。天地按其正常规律运动,就不会发生严重自然灾害。人体生命按其正常规律运动,就不容易生病,练对了,用对了,就能赢人。这个正常规律就是太极,不论技击还是养生,都不能违背太极规律,太极这个绝对真理。
动静与分合:王宗岳《太极拳论》集解(四)
心静也是如此,不是什么都不想,只是要正确地想,想对了就是心静。《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行由品第一)。 实际上,两僧和慧能说的都没错,风动和幡动都是事实,但两僧如果专心听经,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大学》)。因此,还是慧能说的对,是他们的心妄动,注意力不集中。
《坛经·机缘品第七》还记载:“有僧举卧轮禅师偈曰: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师闻之曰: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所以心静并不是什么都不想,只是不要妄想,不要妄动,心念专一就是静,参禅打坐如此,更何况是动中求静的太极拳了。心静就训练注意力的集中,练拳时只想着怎么把拳练对,把身法和用意的各项要求都做对了,练到身上,由走架打手的动必以正,到做其他任何事情都动必以正,也就进入从心所欲的高级境界了。
【原文】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著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解曰】“无过不及,随曲就伸”,讲到了太极拳运动规律之许多方面的广大而精微之妙义,但对于大多数习练者来说,最直接而又最重要的问题,则莫过于大架和小架了。
大架和小架一一王宗岳《太极拳论》集解(五)
“随曲就伸”,典出《周易·系辞传》:“尺蠖之屈,以求信也”,屈通曲,信通伸”,讲的是运动中曲和伸的辩证统一关系。在武术的攻防动作中,当然要伸,但没有曲就没有伸,有曲才能有伸,同时要随对方的曲伸而曲伸,才能蓄发相变,因变示奇,从而有效地击中对方。外家拳的攻防动作直来直去,但也离不开曲,没有曲就没有伸。如拳击,“刺拳的传统打法是与肩成直线”,“把臂伸直”,“使你的拳头像闪电一样打出和收回”,“你会听到有些有经验的教练对运动员高喊伸出去、伸出去”([美]佛劳德-帕特逊《拳击秘诀》),但很明显,对于如何收回,即曲的问题研究不够,缺乏自觉的和理性的认识,故拳击比赛中常发生搂抱的现象,甚至会有拳王咬对方耳朵的事发生,就是因为在近距离内,手臂伸出去后收不回来了。现代散打的出拳方式与拳击差不多,“出拳时肩与拳要平行”,“用力伸直”(张文广《散手拳法》)。
大架和小架一一王宗岳《太极拳论》集解(五)
太极拳大架小架的问题也是如此,许多人都喜欢大,“一样花钱,谁不要大的”?要“舒展大方”,也就是只喜欢伸,不喜欢曲,某个部位伸过头了,另外的部位也就曲过头了,在错误的练法下,最大实际上就是最小,不仅技击功夫练不上去,甚至原来没病却把身体练坏了。
“无过不及”的原则,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典出《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无过不及,在哲学上叫做度,是决定事物质量的数量界限。数学告诉我们,在同样周长的情况下,只有圆形的面积最大;在同样表面积的情况下,只有球形的容积最大。太极拳的最大,是气势大,气势最大表现在高度圆满,亦即容积最大,所承载的技术含量最大,故能产生“以气全吞而入于化也”(武禹襄《四字不传秘诀》)的强大技击威力。
大架和小架一一王宗岳《太极拳论》集解(五)
决定拳架基本形态的是身法,而一个人的身高和肢体长短都是一定的,按照太极拳的身法要求,拳架(姿势)该多大就是多大,该多高就是多高,从技术本质上来说,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大架、小架或高架、低架之别。儿童处在长身体时期,而身法所规定的只是身体各部位的内在关系,不是具体的量值,与身高和肢体长短无关,只要身法做对了,身体在长,拳架也在长,功夫也在长,都是恰到好处的,而且对身体发育和增长智力,提高文化课成绩都有好处。
大架和小架一一王宗岳《太极拳论》集解(五)
在同样身高和肢体长短的情况下,只有严格按照太极拳的身法和身法也是意的要求去做,无过不及,“务要身法不散”(武禹襄《器械论》),“勿使有缺陷处,勿使有凹凸处”(武禹襄《十三势说略》),才能气势高度圆满,才是最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武术实战的强大威力。故武禹襄之长兄武秋瀛《太极拳跋》云:“太极拳学,王宗岳论之精矣。其术以柔曲为体,以刚直为用,盖巨力之至,非柔曲不能化之灵。彼力既化,非刚直不能放之远,故曰:曲中求直,蓄而后发”。人们常说的“善圆能走化”,这是讲柔曲,但后面还有一句知者不多,叫做“一点见真功”,圆缩小了只是一个点,在无过不及的原则下,最小就是最大,只有在一个点上完成柔化,才能刚直为用,蓄劲如张弓,发动如放箭。
【原文】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著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没学打人,先学不挨:王宗岳《太极拳论》集解(六)
【解曰】“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讲的是习练太极拳实战功夫的正确途径、方法和原则。不论任何武术,都离不开研究进攻和防守问题。有人说,“进攻是最好的防守”,不错,但如果交战伊始,一击不中,自己就失去了战斗力,何谈进攻?更何况在民间防身的实战中,不得不考虑道德和法律问题,故一切正宗门派无不主张后发制人,把防守问题作为研究重点。
而防守要远比进攻难得多,叫做“先发容易后发难,打人容易防人难,伤人容易制人难”,是以各家武术都根据自己的技击特点,为初学者研究出具体的防守方法。外家拳以击打为主,叫做“没学打人,先学挨打”,以格挡、闪避等技法保护自身的要害部位,还要习练扎桶子、金钟罩、铁布衫等抗击打功夫。
没学打人,先学不挨:王宗岳《太极拳论》集解(六)
跤术以摔法为主,叫做“没学摔人,先学挨摔”,在没有学习跤绊之前,先要学会倒地法,有“抱头缩项团身”之秘诀等。还有擒拿术、地功(攻)拳等类,都有各自的训练方法,但都需要以较大的力量为基础,只适合身体比较强壮的人习练,而且在习练中就可能会受到伤害。
太极拳的技击特点是后发先至,制而不伤,故对初学者的要求是“没学打人,先学不挨”。力量虽然有大小或强弱之分,但最主要的是具有刚和柔两种不同特性,“刚柔者,立本者也”(《周易·系辞传》),学太极拳达到较高境界时,是极柔极刚,刚柔相济,但对于初学者来说,首先要从柔入手,学会不挨,并有接手法训练之秘传。
没学打人,先学不挨:王宗岳《太极拳论》集解(六)
所谓不挨,就是通过接手法训练,当对方的拳脚或器械以刚猛迅疾之力袭来,既不格挡,也不闪避,而以柔劲接住对方来力,接点不动,劲由内换,使对方力点转移,伤害不到自己,故曰“人刚我柔谓之走”。
所谓不挨、走,不是闪避,更不是逃跑,因为遇到强手,你躲开第一下、第二下,还有第三下,想跑也很难跑掉,同时也失去了还击和进攻的时机,也难以提高。故所谓不挨,实际上是形挨力不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以柔克刚,学者在习练和运用时都是安全的,故适合任何人习练。
没学打人,先学不挨:王宗岳《太极拳论》集解(六)
在此阶段以柔顺为主,随人而动,顺人之势,以顺避害,虽被动而不挨打。既能如此,则要习练在被动中掌握主动,而使对方处于被动挨打之境地,故曰“我顺人背谓之粘”。我顺人背,即自己处于顺势,得力,掌握主动;而对方处于背势,不得力,被动挨打。
粘,不是抓,不是拿,而是与对方相接部位处于似挨非挨的状态,掌握对方的力点和重心,机由己发,力从人借,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同时,通过柔的训练,逐渐达到积柔成刚,就会进一步达到极柔而极刚,这才是真正的太极拳功夫,既能够以柔克刚,也能够以刚决柔。
【原文】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著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解曰】什么是太极拳?人们往往会说:“动作慢的就是太极拳”,这是自己的耳朵和眼睛把自己给骗了,听到的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耳目不能以易任成功,手足不能以代司致业”(《庄子·德充符·郭象注》),耳听是虚,眼见也不一定是实,也不能完全相信自己的手和脚,学习和研究武术也是如此。“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是说太极拳在战中的快慢,都是因敌变化,该快就快,该慢就慢,一切都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的,都是为了解决战斗。
太极拳是慢的吗?王宗岳《太极拳论》集解(七)
在实战中,真正的快不是动作快,而是解决战斗快。不论在单位时间内,拳脚或器械能够出击多少次,纵跳多少米,只要不能有效地击中对方,动作再快也是毫无意义的,这样的快,实际上是慢。太极拳的快,就是快在解决战斗快,“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只要是已经入门的习练者,大多都能在实战中做到几秒钟内解决战斗,而且习练水平愈高解决战斗愈快,即使双方都是具有较高水平、实力相当的太极拳家,也能瞬间分出胜负,是真正的快。
太极拳是慢的吗?王宗岳《太极拳论》集解(七)
中国传统武术讲的后发制人,主要是出于道德和法律的要求,但后发制人并不是等被人打伤了才还击,而是当对方出实着,拳脚或器械已经向自己袭来以后,自己才开始还击,却先行有效地击中对方并使之失去继续进攻的能力,真正做到“不招不架,只是一下”,故曰“动急则急应”;如果对方先用虚着作试探性进攻,或用其他方式,试图激怒自己,诱使自己上当,自己也不要急于还击,故曰“动缓则缓随”。故太极拳的后发制人,实际上是战略上后发制人与战术上先发制人的辩证统一,是后发先至,或不发而至。
太极拳走架即是打手,打手即是走架,要在打手(实战)中做到“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最主要的是通过走架练出来的。人们看到走架的慢,只是表面的,而实际上的快,已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人们对快慢的一般理解,即物理学中讲的“速度是单位时间内质点(把整个物体看作一个质点)位移的距离”。用这种观念和方法来计量线型方式的运动,如跑步,以及车辆、船舰、飞机、导弹等的运行速度,当然是适用的,用于某些直来直去武术也算可以。
太极拳是慢的吗?王宗岳《太极拳论》集解(七)
但太极拳毕竟不是直来直去那样简单的线型运动,而是“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视动犹静,视静犹动”(武禹襄《太极拳解》),身体内外无数质点在意的主导作用下,同时进行极其复杂的高级运动(不是简单的位移),同时还要做到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故太极拳的快慢,可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动作的技术含量”来计量。用这种计量方法,在同一时间内都打一套拳,一位深得真传并研习多年的老师所完成动作的技术含量,是新学员的无数倍,当然也是那些直来直去之拳术的无数倍。
从本质上说,太极拳走架的每个瞬间,都要达到太极拳经典理论的全部要求,完全体现太极拳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一动势,先问自己:周身合上数项不合?少有不合,即速改换。走架所以要慢,不要快”(李亦畬《走架打手行工要言》)。当然,要完全做到“周身合上数项”并非易事,但只要有其中很少一部分做到了,其快就是常人不可思议的,而研习愈久就做到的愈多,完成动作的技术含量愈大,实际速度愈快,也因而在实战中需要.什么就有什么,因变示奇,急应和缓随都是全自动化的。总之,太极拳看起来是慢的,实际上是快的;练的时候是慢的,用的时候是快的;有的人什么时候都是慢的,有的人当快则快,当慢则慢。
【原文】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著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都叫太极拳,哪个才是真的?王宗岳《太极拳论》集解(八
【解曰】“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典出《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王宗岳这里讲的是太极拳的变与不变,太极拳的套路和着势动作,以及在实战中的运用,都是千变万化的,而千变万化的这个太极之理是永远不的。
“都叫太极拳,哪个才是真的”?读到这里,观今之武界的种种乱象,我们不能不佩服王宗岳先师的远见卓识,似乎在二百年前早已预见今天所发生的事情。
许多武术都存在不同的流派,而如太极拳之流派甚多,且风格各异者未之有也,仅传统套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就有五大派之说,而实际上五大派之外还有许多不同流派,同一流派中也因传承不同而不同,甚至虽一师之徒而各异。
都叫太极拳,哪个才是真的?王宗岳《太极拳论》集解(八
早在民国时期,太极拳内部虽未正式立派,但不同流派已经客观形成,《向恺然先生练太极拳之经验》一文就谈到这个问题:“论王先生所练的太极拳,与陈先生所练的太极拳本属一家,陈先生的师承是物澄甫,王先生的师承是吴鉴泉,两人都是杨露禅的再传弟子,当然是一家一派的了,但是两人所传授的拳式,各自不同,我当时很疑惑,不敢随便判断谁对谁不对”。
又“聘了一位姓陈名绩甫的来”。“不会他倒也罢了,会过之后,使我更加疑惑起来,因为他这道地的太极拳,不仅和吴鉴泉传授的形式大不相同,就是和楊澄甫传授的比较,也全不是那门一回事,连拳谱上的名目也不一样”。
都叫太极拳,哪个才是真的?王宗岳《太极拳论》集解(八
“陈绩甫练拳起手,叫做金刚捣碓,其中虽也有懒扎衣的名目,惟手法身法,与吴杨两家的揽雀尾、孙禄堂的懒扎衣,都无相似之处。且拳式名称不同之点甚多......按大捋之法决非创自杨家,想必是陈绩甫未得其传,故其法尚不及杨家完备”云云。
而在今天,向先生当年遇到的问题就更为突出了,太极拳已经形成更多的流派,而且派中有派(都指技术上的),还有各派传人新编的拳械套路,国家规定套路等,仅国家规定套路就有普及套路、竞赛套路和段位套路三大系列,难免会使学者“更加疑惑起来”。
都叫太极拳,哪个才是真的?王宗岳《太极拳论》集解(八
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有人在武术杂志上撰文,称“太极拳也要打假”,把动作偏刚的太极拳称为假的,而对方反驳说纯柔才是假的,还有的流派内部出现谁是正宗的论争,近些年来,又有人称某些传习者是太极操、太极舞。
正如《朱子太极说解》云:“极是道理之极,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太极只是一个实理”,“无极而太极,正所谓无此形状,而有此道理耳”。
都叫太极拳,哪个才是真的?王宗岳《太极拳论》集解(八
许多人正是把某种特定的外形动作当成了太极拳,并且都认为只有自己练的才是真的,那别人练的当然也就是假的了,“以差观之,因其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庄子·秋水》)。
实际上,太极拳的不同流派也好,整个武术的不同门派也好,中国传统武术与外国武术也好,都无所谓真假,只有每个习练者所处的境界高低之分。
都叫太极拳,哪个才是真的?王宗岳《太极拳论》集解(八
然而,王宗岳拳论所揭示的太极这个绝对真理,却是真实的客观存在,在任何武术实战中都一以贯之,任何武术实战的胜负,无非是或者主动地运用太极规律以制人,或者被动地接受太极规律的制约而制于人的问题。
学武术就同登山一样,不同的拳派和师承只是起点不同,不论从东坡、西坡,还是从南坡、北坡起步,到达了山顶都是一样的,而王宗岳拳论为天下所有的习武人,提供了到达山顶的最佳路线和方式方法,不论你是练什么拳的,还是跟哪位老师学的,都是一样的。
【原文】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解曰】“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讲的是学太极拳的三个阶段。许多人以为着熟非常容易,只要把动作练熟了就是着熟了,而神明又觉得高不可攀,于是就只在懂劲上下功夫了,然而自太极拳从河北永年传世近二百年来,真正达到懂劲的人并不是很多。原因就在于还没有真正达到着熟,就不在走架上下功夫了,特别是近三十多年来,武术的套路比赛与散打比赛成为两个不同专业,太极拳习练者中也出现这种情况,练套路的不讲技击用法,学技击的不学走架,只练推手,而推手只是打手的一部分,与过去的打手是有本质区别,也因而很难进入懂劲阶段。
过去的太极拳前辈学走架,每学一个着势,不仅要姿势、动作做准确了,掌握技击用法,还要反复试手,直到师父认为打人好使了,才可以学下一个着势。有一位前辈学了多年,才学到第一个高探马,便因故未能继续学下去,人称“某半趟”,但实战功夫已十分了得,许多外家拳的技击高手打不过他。反观现在许多人,三、五年之间已学了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套路,但没有一个着势知道怎么用,更没有一个动作是符合技击要求的,懂不懂劲的问题当然也就无从谈起了。
至于不学走架,专练推手的人,天天在那里支黄瓜架玩,连自己的劲都听不着,还听谁的劲?名曰推手,连角力都够不上,只能互相使蛮力,谁的力气大谁赢。况且推手只是实战的基础训练方法之一,而非综合训练。太极拳实战的综合训练叫做打手,即太极散打,是踢打摔跌拿等实战技法的综合运用。
更重要的是,着熟是通过走架与打手相互为用,才能实现的,叫做“走架即是打手,打手即是走架”。走架是知己功夫,知道每个着势的技击用法,才能知道意要用在何处,怎么用,怎么听劲、化劲、打劲,首先是听到自己的劲,找到自身的缺陷并消除,才能在打手时听到对方的劲,从而化劲、借劲、打劲。
打手是知人功夫,而知人仍是问己,打手的主要目的在于验证自己走架对不对,发现不对之处还要通过走架来纠正,故打手功夫主要是通过走架练出来的。实际上,着熟的同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懂劲了,叫做“无劲非着,无着非劲”,是说在完全不懂劲的情况下,那个着就不好使,不是着;而没有着,也不可能练到懂劲;既练到了懂劲,使用任何着都是懂劲的,都是高着。当完全达到懂劲阶段,实际上就已经接近或进入神明阶段了,而神明阶段也是无止境的。
“神明”,典出《周易·系辞传》:“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神明一词用于武术,指的是技击的全自动化,武禹襄《太极拳解》云:“先在心,后在身,在身则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所谓一气呵成,舍己从人,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也”,就是走架与打手不二,并由此达到实战中的全自动化的具体论述。王宗岳拳论作为太极拳的总论,对学太极拳的三个阶段,不可能、也不应该讲的过于具体,而在前辈的口授中,学太极拳的每一步都是非常具体的,拙论《太极拳十段解》即依此而撰。
【拙论】太极拳十段解 斯技旁门甚多,惟王武李论并口传身授者,止于至善者也。是亦知止能得,不知则罔,故知止一也。
既知其止则必明之,理明则入门自不难矣,故明理二也。
入门先学走架,走架先得其形,其形先求中正安舒,故形正三也。
得形必求其意,而着不熟则不知意之所在,故着熟四也。
无劲非着,无着非劲,而练劲须精其法,故法精五也。
先在心,后在身,得法后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气敛入骨,故气敛六也。
力大不如气敛,手快不如意先,着熟不如懂劲,故懂劲七也。
懂劲后愈练愈精,精在气势圆满,周身无有缺陷,进退转换无不得机得势,故势圆八也。
势圆后万法归一,一即一切,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希圣而有所立,故执一九也。
执一者,功用一日,技精一日,渐至物我无别,与天地日月合而为一,此神而明者,代不数人,故神明十也。
【原文】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解曰】“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读到这里,人们不免要想起武林中这句话:“十年太极不出门”,学太极拳这么难,还要不要学?你先别着急,读了下面的讲解,你就豁然贯通了,你不仅要学,而且会信心百倍,并不需要用力之久,用力之久的事情,前人已经替你完成了,你只要在前人的基础上,稍微用一点力,就进入了豁然贯通的境界。
这句话讲的是渐修与顿悟,也就是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典出朱熹《四书集注·大学》:“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从以上引文可知,豁然贯通指的是,运用太极这个绝对真理,精研世界上的一切事物,而达到“表里精粗无不到”,即从外到内,从细微到整体,“全体大用无不明矣”。当然,这里讲的主要是武术,至少要对各家武术,以及相关学术领域无不精通,并使之融会贯通,而在此基础上精于一家,是以“英雄所向无敌”决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有具体办法做到的。
这么高的要求,如果用十年时间达到了,还算慢吗?当然首先是学对了,方法不对,别说十年,学一辈子也是达不到的,如果方法对了,并不需要十年,“从此做去,一年半载,便能施于身”(李亦畬《五字诀》)。也就是说,只用一年或半年的时间,就可以达到懂劲阶段。王宗岳拳论,是从早期经验太极拳,到现代科学太极拳的历史转折点,但这个历史转折还只是开始,经武禹襄、李亦畬才最后完成,“此业一定,世世常安,而后有所持循矣”(《汉书-贾谊传》),李亦畬讲的“一年半载,便能施于身”,就是站在前人最先进成果的基础上起步,即所谓顿悟法门。
“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庄子·养生主》),也就是说,顿悟法门是从明理开始,你读懂了王武李论,就不难找到明师,正如《廉让堂太极拳谱,马序》所言,“既授之以姿式,复传之以心法,一旦豁然贯通,如佛家禅机顿悟,物来顺应,头头是道”,很可能当下就顿悟了。
而许多人常说,“太极拳,技而进乎道者也”,这是渐修法门,把某种特定外形的动作当作太极,并不知道太极只是一个实理,重复前人在千百年前已经走过的路,在今天是不可能成功的,难怪他们有“十年太极不出门”之叹,实际上十年还没有入门呢!但这也不要紧,你只要认识到,太极拳不是“技而进乎道者也”,而是“道而进乎技者也”,你就顿悟了,“如佛家禅机顿悟,物来顺应,头头是道”,以后怎么学,还需要有人教吗?
【原文】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香。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解曰】内劲,不仅太极拳,也是中国传统武术的共同追求,但又好像很神秘,许多人追寻了多年还是找不到,更不知道究竟怎么练,其实,王宗岳先师早就把心法秘诀传给你了:“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具体的练法是,用意轻松地领起精神,神贯于顶,气沉于下,脊骨节节上拔,节节松沉,上下一气贯串,八面支撑。
讲到气,一般有三个基本概念。气,《说文解字》云:“气,云气也”,即空气,也就是呼吸之气,现在讲的有氧运动、顺腹式呼吸、逆腹式呼吸,练的都是这个气,古人也有练吐纳功的,都属于较低的层次。
氣,是水谷精微之气,即饮食消化吸收后产生的营养物质,也就是现在讲营养学所研究的,不论练什么功夫,即使辟谷,也不可能总也一点东西不吃,但这不是我们太极拳人研究的重点。
炁,是先天真气,生命活动的能量,是一切内功(气功)修炼的重点。但在实练功中,只能三种气同炼,故曰混元气。也有认为,混元气是指元气、元精、元神混而为一的,都对。
武林中有句话:“练成丹田混元气,走遍天下无人敌”,但练成丹田混元气并不容易,即使练成后也会很快耗散。是故太极拳练气的重点,不是气或氣,也不是炁,而是机,机是气的最高层次,得一而万事毕,这里只一笔带过,待后面经典原文提到时再深入探讨。
因为炁,也叫做丹,故对产生丹的所在叫做丹田。丹田,古人有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顶丹田、底丹田;前丹田、后丹田之说。上丹田的前丹田为祖窍,后丹田为玉枕,顶丹田为泥丸。中丹田的前丹田为膻中,后丹田为夹脊。下丹田的前丹田为关元(或气海),后丹田为命门。底丹田为尾闾,或称海底,也有认为是会阴,或涌泉的。
各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主要是因为门派不同,修炼的重点不同,每个丹田(部位)的修炼各有不同的内功效应,故又有全身无处不丹田之说。最重要的是,不要执丹田为某一个点,或某种形态的器官,曾有人寻找丹田的解剖形态,结果什么也没找到,实际上丹田只是产生生命活动能量的某个空间范围。
虚领顶劲的“顶”,指的就是顶丹田,即泥丸。《黄庭经·内景经》云:“泥丸百节皆有神”。医家亦云:“头者精明之府”(《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脑为髓之海”(《灵枢经·海论》),“脑为元神之府”(《本草纲目》),而太极拳是以练意为主的武术,故将顶丹田之修炼放在首要位置。
下丹田是关元,是气海?还是命门?如果执丹田为某个点,就着相了。上丹田以练神为主,下丹田以练气为主,都只是一个空间范围,下丹田在腹腰之间,其中包括尾闾,而气沉丹田的关键就在于尾闾正中。
更重要的是,太极拳的丹田修炼方法,与外家拳的扎桶子,闭气、排打明显不同,是腹内松静与神气鼓荡的辩证统一,并要求精神内敛,直养其气而无害,内则气敛入骨,外则气势腾挪,故能达到全身无处不丹田,挨何处何处可击的上乘功夫。
不偏不倚,典出朱熹《四书集注·中庸》:“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实际上,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已经包括了太极拳立身中正安舒等多方面要求,然而人们很难对立身中正达到准确的理解,故特别指出了偏倚不是中正。至今,太极拳人中还有中正之偏、斜中寓正等说法,这当然也是一种善方便,读此,可知决非太极拳的本来之义,按照这种练法是不可能达到上乘功夫的。
偏和倚,都是自身的某个部位,借助另外的部位之力以维持衡,这种平衡是极不稳定的,往往自己就站不住,更难走化对方之力。偏是明显看得见的立身不中正,倚则看似还算中正,但在身体的不同部位之间则存在相互借力的问题,有一分偏倚则有一分立身不稳,转换不灵。
忽隐忽现,是说太极拳之内劲并无具体的形状,却是客观存在的,并实战中具有不可思议的强大威力。中国传统武术,大多都讲究听劲、借劲、化劲、发劲,如形意拳就有明劲、暗劲、化劲三步功夫之说,跤术家也常讲怎么听劲、借劲、发劲,许多跤绊与太极拳的着势也是相通的,只是具体方法有所不同,当然也不是忽隐忽现的。
对于真正的太极高手来说,当你想要听他的劲却什么也听不着;当你感觉他有劲,想借劲却借不到;当你觉得听到了劲,借到劲并向他进攻,感觉他并没有走化,而自己却被击出;如果你想以静制动,听到了他的劲却为时已晚。
【秘诀】提顶诀一一太极内功心法秘诀选录之一 天垂一线系泥丸,怀抱须弥万里山。肘膝腕踝肩胯颈,同时各向远方牵。忽觉两脚地心入,无限高深塞两间。
注 [1]提顶,最早见于武禹襄《身法》。[2]泥丸,上丹田。[3]须弥山,佛家云:器世界有九山八海四大洲,而须弥为中心之山,亦名妙高,出海面三百三十六万里。[4]两间,天地之间。
【原文】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香。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解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香。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典出《论语·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王宗岳先师以国学的深厚功底而精研国术,充实光辉,大而化之,创造性地用于太极拳攻防技巧,深言其变化莫测之精妙。
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是太极拳攻防技巧的两大特点。引进落空是防,而防即是攻;四两拨千斤是攻,而攻即是防。“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是说当自己的功夫达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的境界时,不论对方从左侧进攻,还是从右侧进攻,都会感觉捉摸不定,而被引进落空,失去重心。
“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是说对方如果向上进攻,就会感觉高不可攀,而脚跟拔起,失去重心;如果对方向下进攻,就会感觉如临深渊,愈陷愈深,也同样失去重心。
“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欲促”,是说如果对方上步向前进攻,会有愈长而愈不可及的感觉,也同样被引进落空;如果我向对方进攻,而对方就会感觉愈退愈不能走化,无处可退。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听劲功夫所达到的高级境界,就是一片羽毛、一只苍蝇那么微小的来力,也能当即感知并作出正确的反应,但听劲并不仅限于通过双方肢体接触的部位,真正的太极高手虽不与对方肢体接触,也能听劲,更重要的是还能够“听”到对方的意,故能时时处处都意在人先,我顺人背,得机得势,形人而己无形,知人而不为人知。
这当然需要长期的修炼过程,才有可能达到,而且艺无止境,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强中更有强中手,到什么时候都不可妄自尊大,但对于只是为了防身的一般习练者来说,只要练对了,“从此做去,一年半载,便能施于身”(李亦畬《五字诀》),也就是一年或半年的时间就能达到目的了。
戚继光《继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云:“遇敌制胜,变化无穷,微妙莫测,窈焉冥焉,人不得窥者谓之神……不招不架,只是一下”,此之谓也,至于具体的用功方法,则语焉未详,三十二势亦言其大略也,所谓“圣人传药不传火,从来火候少人知”,王宗岳先师把“火候”也传给你了,能不能把这真正的武术实战高功夫练到自己身上,就在学者自己用功了。
【原文】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香。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解曰】太极拳的最大秘密是什么?近些年来,许多人都在谈论这个话题,但谈论的多是动作外形上的问题,讲的对也好,不对也好,但肯定不是什么秘密,更不是什么大秘密、最大秘密了。实际上,对于这个问题,王宗岳先师早在二百多年前就给出了明确回答:“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太极拳的最大秘密,就是一个“知”字,悟得这一个字,人人都不难成为太极高手。
这一个字,就足以反映了人们对技击规律认识和把握的长期历史过程。武林中有句话,叫做“拳打两不知”,是说实战中的双方,如果对技击的客观规律都没有足够的认识和把握,动作快的一方迅速出击,使对方还没有看清是怎么打的,就被击伤、击倒或击出,看不出动作快的一方有什么破绽,也来不及作出正确的反应。
而实际上,至少在眀代以前,中国传统武术对这个技击规律已经有了足够的认识和把握,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说,“遇敌制胜,变化无穷,微妙莫测,窈焉冥焉,人不得而测者谓之神,俗云拳打不知”。也就是说,已经从“拳打两不知”发展到“拳打不知”。
到了武禹襄发现王宗岳《太极拳论》之后,中国传统武术对技击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已经完全从必然中获得自由,今天我们看到的太极拳的慢,就是这样一种“英雄所向无敌”的具体表现,其间经历了从“拳打两不知”到“拳打不知”,再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王宗岳《太极拳论》)的发展进程。
走架是知己的功夫,走架之所以要慢,就是在显微状态下发现和消除自身的缺陷,即一切不附合技击规律的东西,只有在慢动的状态下,才可能一步步地发现和消除,“勿使有缺陷处,勿使有凹凸处,勿使有断续处”(武禹襄《十三势说略》),“自己要安排得好”(李亦畬《走架打手行工要言》),使自己的全身状态实质和动作无不符合技击规律,则对方自然无懈可击。
打手是知人的功夫,自身没有缺陷才能发现对方的缺陷,同时通过平时慢的训练,自己再慢也不觉得慢,则交手的时候,对方的动作再快也不觉得快,把对方瞬间的全身状态实质和动作,放在显微状态下观察,有哪些破绽都看得清清楚楚,故能知人而不使人知。而在打手中发现自身的缺陷,仍然要通过走架来纠正,知人仍是问己。
当然,这个知是知行合一的知。知而不行,非真知也;行而不知,非所行也。能做到知行合一,才是真知,知者智也,智而能慧。心知而后身知,知己而后知人,胜己而后胜人。能知人而不为人知,自能制人而不为人制,“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也”(李亦畬《走架打手行工要言》)。
通过太极拳修炼,不仅可以知现在,知过去,同样也可以知未来,“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第二》)。正因为如此,前人才把这稀世法宝传给了我们,而在我们今人和后人的手里,会越用越新,越用越好用。因为世界上一切都在变,只有“一切都在变”的这个太极规律,是永远不变的,所以不论现实情况怎么变,太极拳总能“因敌变化示神奇”(王宗岳《十三势歌》)
【原文】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文章图片2
【解曰】“斯技旁门甚多”。斯,指示代词,近指,此,这,这个。斯技,这门技艺,这里指技击,武术。旁门,构筑物边侧的门,与正门相对而言,引伸为学术中非正统的门类、流派或不正当的东西。宋代严羽《沧浪诗话》附《答吴景仙书》:“作诗正须辨尽诸家体制,然后不为旁门所惑” 。明代沈德符《野获编·礼部一·胡忠安》:“(胡忠安)惟务迎合取宠,且惑於方技旁门,殊无大臣之节”。这句话是说,在武术这门技艺中,非正统(正宗)的法门是非常多的。
文章图片3
何为正统? 旧指一系相承、统一全国的中央政权,与“僭窃”、“偏安”相对。 汉 班固 《典引》云:“膺当天之正统,受克让之归运” 。同时,也泛指学术中一脉相传的正宗嫡派。 宋代陆游 《喜杨廷秀秘监再入馆》诗:“呜呼大厦倾,孰可任梁栋?愿公力起之,千载传正统” 。姚华 《源流》:“ 汉 去古未远,《诗》《书》之传,犹深入人心,高文典册,必用 相如 ,盖词翰之絶诣,乃文章之正统”。
那么,什么又是武术中的正统呢?近年来,有朋友说“中国传统武术是杀人术”,这当然也是好意,是为了强调中国传统武术善长实战,但很明显,这种观念是非正统的,不仅中国传统武术不是杀人术,中国军事(兵法)也不是杀人术,研究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消灭战争,“以战止战,虽战可也”(《司马法·仁本第一》),而武术作为军事技术,是为军事目的服务的,当然也不可能是杀人术,而是止杀术,是用来制止暴力的,是以崇尚仁义,反对暴力,是中国武术之正统的本质特征,当然,如果背离了这个正统也就不是传统了。所谓传统武术,就是传承正统的武术。
文章图片4
“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这里指出了旁门的两大特点,即追求力量和速度。同时也不难看到,所谓旁门并不是专指某个,或某些个门派,更不是专指太极拳的不同流派,而是指每个习练者所持的目的和方式方法有所不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法门不同。正统只有一个,即崇尚仁义,反对暴力,故追求的是智慧和技巧;旁门有很多,但差别只在着势动作上有所不同,而崇尚暴力,反对仁义则是共同的,故追求力量和速度也都是一样的。
“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力量和速度是天生的,也就是现代体育所讲的体能,虽然也有训练的方法,但提高的空间很有限,差势动作也比较简单,没有多少技术含量,故能速成,所以还是有不少人喜欢的。
文章图片5
有人借助现代机械、化工等方面技术,以扩展力量和速度提高的空间,每块肌肉都有专门的训练器械,还要使用某些营养或药物配方,培养出不少“肌肉男”,但无论用什么方法,也不可能把一个身材瘦小的人变成大力士。同时,力量和速度训练所达到的效果是很短暂的,故现代体育有“运动年令”的限制,许多项目的运动员在年轻时就退役了,更重要的是力量和速度训练,会对健康造成损害,是毫无疑问的,这对于职业运动员来说,为职业或事业献身,当然也是必要的,但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就得不偿失了,特别是把肌肉训练叫做“健身”,则属于误导了。
文章图片6
同样,速度的提高也是有极限的,如百米跑,从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美]多纳德·里平科特在6月7日预赛中取得了10.6秒的成绩,被国际田联批准为第一个正式世界纪录,到2009年8月17日,[牙买加]博尔特在德国柏林创造的9.58秒,97年间经无数人拼搏,速度也只提高了1.02秒。
相反,智慧和技巧的增长,要远比力量和速度难得多,但增长的空间却是无限的,更不存在“运动年令”的限制,是太极,而力量和速度的训练只能达到极,达不到太极。
文章图片7
力量和速度的优势,在一定条件下也能获胜,但一定是有条件的,即“壮欺弱,快让慢”,“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这个先决条件就是打不练武的人,或者是交战的双方都是旁门,在某些比赛中就是这样,当然是力量大、速度快的获胜,因为规则就是这样定的。
然而在军事斗争和民间防身的实战中,决不存在这样人为制定的规则,力量和速度的优势也许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取得局部的、短暂的胜利,但毫无疑问,最终的结果必然是,仁义战胜残暴,智慧战胜力量,技巧战胜速度,也就是正统战胜旁门,正统的观念和方法不仅可以让人打得赢,而可以赢得久,“笑到最后是赢家”。
【原文】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天下武功真的是“唯快不破”吗?王宗岳《太极拳论》集解(十五)
【解曰】曾几何时,“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句话在网上颇为流行,似乎成为一些朋友的共识,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非也!王宗岳先师早在二百年前就给出了明确回答:“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力量和速度,都不是武术实战中的决定因素!这里的“察”和“观”两个字,用得极其精妙,是从几千年来武术实战经验的观察中,所得出的科学结论,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生动体现了“其文简要不词费”,“全用精微之察劲”(徐震《太极拳考信录·后序》)的经典拳论之特点。
所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并非出自哪本武术专著或哪位武术家,而是出自新派武侠小说,古龙(原名熊耀华,1938~1985)的《小李飞刀》:“小李飞刀,例无虚发,只出一刀,无人能挡,只因天下武功无坚不摧,唯快不破”。
天下武功真的是“唯快不破”吗?王宗岳《太极拳论》集解(十五)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是“小说家言”,就认为毫无参考价值,但首先要看讲的是否真有道理,是否符合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相对而言)的要求。这里的“只出一刀”的确没错,符合“不招不架,只是一下”(《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这种对武术高级境界的描述;“无坚不摧”也是对的,“坚”,即坚刚,说的是刚柔问题,在一定的条件下,刚可以决柔,柔也能克刚,都离不开一定的条件,天下莫柔于水,而抽刀断水水更流。
天下武功真的是“唯快不破”吗?王宗岳《太极拳论》集解(十五)
而认为“唯快不破”,则恰恰是武术中常犯的错误,“犯了招架,就有十下”(《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在武术实战中能否获胜,并不取决于你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出击多少次,只要不能有效地击中对方,多少次都没用,而只要有效地击中对方,一次就足够了。而“只出一刀,无人能挡”,达到这种境界并不是因为速度快,而是因为刀者到也,刀法精到,不先不后,得机得势。
因此,弱胜壮,慢胜快,不仅是太极拳,也是包括外家拳在内的一切武术,进入高级境界之后的共同追求。《少林拳术秘诀·第六章》就载有“山重身难压,隙开进莫停。势猛君休惧,四两拨千斤”之秘诀,《峨嵋散打术》中也有“尚巧不尚力”的要求。跤术习练者向以身高力大者居多,却有“软绵缩小巧”之秘诀,特别是《中国跤术》一书还刋入“太极十三势”图解,认为“有助于跤术的提高”。太极拳则把四两拨千斤的技巧发展到不可思议的高度,而能够四两拨千斤,则自能耄耋能御众,故为求真谛之所在,通神明之达道,众豪杰之慧命,故越来越多的其他武术高手,后来转入太极拳了,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天下武功真的是“唯快不破”吗?王宗岳《太极拳论》集解(十五)
有人说,太极拳耄耋能御众的高功夫早已失传了,其实,这样的高手当代还有很多,这里就试举一例。有一位拳友曾习多种著名实战武术,也学过太极拳,时任一个很有影响的研究会会长,经常到各地找武术名人人切磋,有一次不知是听谁乱说的,把我也错当成名人,打电话约我见面。也恰好他与陈渭同老师在一个城市,按照江湖规矩,我是否见他,不是我个人的事情,是要先请示陈老师的。答曰:“这个人我知道,你还年轻,赢了他也不算啥,我先会会他,让他见识一下什么是耄耋能御众”。
当时,陈老师已经年近九旬,而这位拳友只有四十出头,且身高力大,见面问“怎么个比法?”陈老师答曰:“就按你的规矩”……这位拳友回去后,别人问他比试结果怎样?他说:“太极拳防守的确厉害,絲毫不着力,但不能打人”。
天下武功真的是“唯快不破”吗?王宗岳《太极拳论》集解(十五)
别人告诉他:“人家看你是名人,又教场子,没舍得打你”。于是他又去了,这次刚一接手,就把他击出丈外,他彻底服了,当即请求拜师,但陈老师从不收徒,也就是武林中讲的“传道不授业”,把他介绍给另外一位老师,从此专习太极拳了。
陈渭同(1917一一2011)老师,河北安国县人,家世经营药材,悬壶济世,设宝和堂药号于沈阳等地。陈老师幼习家传武术、医术和太极丹道,后从学武式太极拳名家霍梦魁宗师,深得真传。年轻时忙于工作,退休后努力用功,常与家父李永康老师切磋。陈老师七十岁后重出江湖,遍与各拳派高手较技,对方无不心服口服。曾有一位道士,据称他的太极拳与传统的五大派都没有直接关系,是几代单传的,藏有师父传给他的秘本,从不示人,经常找人试技,功夫十分了得,慕陈老师之名来访,交手后对陈老师佩服至极,把从未示人的秘本赠给了陈老师。
【原文】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解曰】“立如平准,活似车轮”,讲的是武术实战中之平衡的科学原理。平准,典出《庄子·天道》:“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平准即水平仪,是用来检测建筑物水平面和垂直度的器具。《荀子·或相篇》亦云:“水至平,则不倾”,说明了水平面与垂直度之间的关系。《史记·平准书》:大农之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即卖之,贱即买之,如此,商富大贾无所牟大得,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踊,故抑天下物,名曰平准”,讲的是平衡社会的经济关系。
武术实战,离不开保持自身平衡,破坏对方平衡,如果自己都站不住,是不可能有效地击中对方的,然而平衡具有三种不同的境界。一是静态平衡,也就是武术中常见的桩功和靠势。许多武术都非常注重桩功,特别是马步桩,讲究五趾抓地,落地生根,使重心下沉,以求上虚下实,练久功深,对保持自身平衡的确有很大作用。但马步桩如果较少变化,则叫做“板凳腿”,对方力量较大还是容易被打动的,同时打人也往往打不动或打不远,故马步桩多与虚步桩交替进行,但仍属初级阶段。二是动态平衡,主要是步法的移动和变化。三是随遇平衡,是一切武术到了高级阶段的共同追求,而太极拳则把随遇平衡发展到极致。
“立如平准,活似车轮”,深刻地揭示了武术实战中随遇平衡的科学原理。现代的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中陀螺仪,就是随遇平衡的原理,而西汉司马相如《美人赋》中已陀螺仪的记载:“于是寝具既陈,服玩珍奇,金鉔薰香,黼帐低垂,裀褥重陈,角枕横施”,金鉔就是被中香炉,并有出土文物为证,说明在西汉时期已有陀螺仪。其球形外壳和位于中心的半球形炉体之间有两层(或三层)同心圆环。炉体在径向两端各有短轴,支承在内环的两个径向孔内,能自由转动。用同样方式,内环支承在外环上,外环支承在球形外壳的内壁上。炉体、内环、外环和外壳内壁的支承轴线依次互相垂直。炉体由于重力作用,不论球壳如何滚转,炉口总是保持水平状态。
随遇平衡的科学原理用于武术,即在瞬息万变的实战中,无论情况和双方动作着势怎么变化,自身都要始终保持水平和垂直,也就是“立如平准”;而要做到立如平准,全在自身的内部变化,劲由内换,故曰“活似车轮”,这与陀螺仪的原理是完全相通的。但中国古代武术家与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不同,不是把其他领域的科技成果直接拿来用于训练,被动地接受环境影响,而是“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阴符经》),自觉地认识、掌握和运用太极这个绝对真理(包括各种具体事物的相对真理)以改造自身,主动适应和改造环境。
要做到武术实战中高度的随遇平衡,首先要改造好自身的内部结构,达到“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到“含胸,抜背,裹裆,护肫,提顶,吊裆,腾挪,闪战”(武禹襄《身法》)。
但要做到“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如果把身法理解为形,是达不到的,实际上身法也意,太极拳的一切要求都是意。身法正确就是用意要正确,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内则气敛入骨,外则气势腾挪,“触之则旋转自如,无不得力”(李亦畬《走架打手行工要言》),活似车轮的窍妙全在气,即能量的流动,“如置球于平坦,人莫可攀跻,强临其上,向前用力一一后跌,向后用力一一前跌”(同上),这是对王宗岳“立如平准,活似车轮”,更为具体的解释。
【原文】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解曰】“偏沉则随,双重则滞”,这里,王宗岳先师首次揭开了武术实战中决定胜负之最大的技术秘密一一双重与否,这是从力击到技击的分界线,是太极拳实战功夫是否真正练到身上的关键问题,其中还包括解决的程度如何的问题,有一分双重便有一分停滞,而达不到“偏沉则随”,只有完全彻底地解决双重问题,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双重问题,包括自身的双重和交战双方之间的双重,但学技击首先要解决的是自身的双重。对于未曾习武或习之未深的人来说,大多明显地表现为上下双重,重心在上,大头沉,跟头棍,遇到一点外力,或自己动作不协调,就很容易跌倒,同时也发不出整劲。是以许多武术都非常注重桩功,特别是马步桩,讲究五趾抓地,落地生根,使重心下沉,以求上虚下实,练久功深,上下双重的问题或多或少地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的。
但前后左右仍然双重,俗称板凳腿,不能运化,如遇到较大的力量,五趾抓地抓得再牢也还是很容易被推倒的,更做不到借力打人,不能掷人于丈外。
于是又有虚步桩、三体势、半马步等桩功,这里就有一个两腿重心如何分配的问题,也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是三七分劲?还是四六分劲?都还双重。就是一九分劲也还是双重。有一分双重便有一分停滞,有一分双重便不能运化而容易为人所制。同时,如果只练桩功而不练走架,没有开合,无法解决运动中的双重问题。
当然,走架同样存在两腿重心如何分配的问题,一九分劲也同样双重,只有一零分劲才是完全不双重的。但一和零中还分一和零,“实非全然占煞,实中有虚;虚非全然无力,虚中有实”(李亦畬《虚实图解》),也就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开中寓合,合中寓开。
完全不双重能站得稳吗?只有完全不双重,才能站得最稳。首先,沉稳与轻灵也是一阴一阳。虽然在双重的情况下,也能做到相对的沉稳,但在实战中不可能站在那里不动,只要一动就不稳了,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没有轻灵的沉稳不是真正的沉稳,只有完全不双重才能真正做到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王宗岳《太极拳论》),极轻灵而又极沉稳。
其次,偏沉决不是偏倚。而是在严格的身法要求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做得到的。如果没有身法,肢体散乱,不论是三七分劲还是四六分劲,都必致偏倚,即使没有外力相加,自己就站不稳了。
如果严格做到了太极拳的身法要求,虽一零分劲却更加沉稳,一条腿承重而中正安舒,八面支撑,触之则旋转自如,无不得力,才是真正的偏沉,这叫做随遇平衡,外力再大也不可能把一个球推倒。
还有,降低重心分为三种不同境界。一是形沉,即拳走低架,打拳如坐板凳,通过低架子来降低重心,这当然还是双重,但对于大多数人在整个修习进程的一定阶段来说,也是必要的。二是劲沉,能够把劲沉下去,就不需要架子很低了,转动就比较灵活,但还不是轻灵,仍然不能完全克服双重之病。
三是气沉,即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气敛入骨,沉于足底,叫做真人之息以踵,太极拳有踵息法之秘诀。这样就完全不需要借助形沉或劲沉来降低重心了,才能完全做到不双重,虚实清楚,实则精神贯注,虚则气势腾挪,呼吸通灵,“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拿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气之由上而下也谓之合”,气之由下而上也谓之开”,“能知开合,便知阴阳”(李亦畬《五字诀》)。
当然,这里的气沉完全是用意,而呼吸是指在意的主导作用下,全身技击能量的开合运动,决不是以力使气,更不是所谓“有氧运动”用口鼻呼吸练的那个气,如果是那样练气的话,就“在气则滞”(武禹襄《太极拳论要解》了,也同样还是双重。因此,双重与不双重,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王宗岳《太极拳论》),而懂得了以上这些,也只是真正克服双重之病的开始。
【原文】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解曰】经常遇到有些朋友学太极拳多年,还不能赢人,并由此而怀疑太极拳的实战作用,其实,王宗岳先师早在二百年前就把这个大秘密告诉你了,只是你还没有真正读懂:“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这里,首先要问问自己练的是不是“纯功”。也就是自己练的拳架和打手法,是不是符合太极拳经典理论的要求。“太极者无极而生”,无极就是太极拳之理,“无此形状而有此道理”(《朱子太极图说解》),只有符合太极拳理的拳架和打手法,才能练出太极纯功来。
太极拳理揭示了太极拳的科学原理,即一切武术实战中的客观规律,而拳架和打手法则是实现太极拳科学原理的工艺流程,如果你练的拳架和打手法,不符合太极拳理的要求,用的不是太极纯功,包括双重在内,身上不符合技击规律的东西太多了,不能赢人是完全正常的。注意,这里讲的是打手,而不是推手,有关推手与打手的差别,后面还要详细讲。
同时,这里强调的是要用“运化”的方法赢人。如果交战的双方都不能运化,当然也会分出胜负,也就是大力胜小力,但这“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不是学武术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而如果对方善于运用,自己虽然力大,却也会受制于人。反之,如果自己善于运化,对方虽然力大,却也能制之。
“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如果你练的拳架和打手法,是符合太极拳科学原理的,并且刻苦用功练了多年,还不能用运化的方法赢人,反倒为别人所制,那就是因为对于双重的问题还没有弄明白了。
走架打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很多,为什么这里只强调“双重之病未悟耳”?这是因为双重之病是最难省悟的。许多人打手时往往批评对方双重,殊不知感觉对方双重,恰恰是因为自己双重。如果自己不双重,对方越双重,越用蛮力,自己就越容易走化,就越容易借力,就赢得越轻松,这叫做“知人仍是问己”(李亦畬《走架打手行工要言》)。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双重?双重之病表现为打手中的双重和走架中的双重两个方面,而走架是否双重要通过打手来检验,故两个方面的表现实际上仍是一个问题。“如自己有不得力处,便是双重未化”(同上)。打手时,只要感觉自己不得力,对方的力量来了不能走化,借不上对方的劲,就是自己双重,而打手中双重,是因为平时走架时双重。
【原文】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解曰】“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讲的是要想避免双重之病,就必须真正领悟阴阳的道理,粘走相生,在同一时空点上完成粘和走,知人而不为人知,制人而不为人制,才叫做懂劲,故曰一点见真功。
文章图片2
阴阳,是中国哲学对宇宙一切事物运动变化之对立统一规律的科学抽象,“阴阳者,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任何事物都离不开阴和阳这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又同处于一个不可分离的统一体中,一而二,二而一。与武术实战直接有关的,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远近、进退、先后、动静、开合、虚实、蓄发、屈伸、曲直、刚柔、轻沉,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攻和防,粘和走是攻防技术发展的高级阶段,达到变化神明而不测的高级境界,而这一切都是阴和阳的关系,故李亦畬《走架打手行工要言》云:“如自己有不得力处,便是双重未化,要于阴阳开合中求之”。
文章图片3
“粘即是走,走即是粘”,只有粘得住对方的劲,才能够劲由内换而达到走的效果,故曰粘即是走;而能够走,自能掌控对方的劲,使之走不了而为我所制,故曰走即是粘。“能粘依,然后能灵活”,“粘依能跟得灵,方见落空之妙”(武禹襄《太极拳解》),这里的“粘依”二字极为精妙,粘而不顶,走而不丟,能做到粘走不二,不丟不顶,自能引起落空,四两拨千斤。着和劲的关系也是一阴一阳,着是外在表现,劲是内在实质,是以太极拳接劲不接着,能够接住对方的劲而不用力相顶,就叫做粘,同时用意使对方的力点转移,不能有效地击中自己,从而造成我顺人背之势,两者必须是同时完成的。
文章图片4
“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阴阳作为同一事物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阳离不开阴,阴也离不开阳,而在这两个不同方面都要达到极,如极圆而极正,极小而极大,极柔而极刚,极慢而极快,并在走架打手和实战的变化中做到无过不及,恰到好处,始终掌握主动,使对方处于被动,这才叫做懂劲,也才能叫做太极。人们常说“太极拳是圆的运动”,“善圆能走化”,这当然没错,但如果一伸手就让外行人也能看出你是练太极的,决非高手,所以这只是初级阶段,还没有达到阴阳相济,只能赢不会的人。
文章图片5
济者渡也,成也。到了高级阶段,阴阳相济,圆缩小了只是一个点,最小而最大,看上去什么都没有,而实际上什么都有,在一个点上完成转换,即粘即走,即走即粘,即实即虚,即虚即实,即化即打,即打即化,挨何处何处可击,但在外行人看来好像也是直来直去,这叫做“打人不露形,露形非好能”。此时走架会在场地上留下一个个排列有序的小圆点,叫做“落地梅花”,有经验的人根据足迹就能知道习练者功夫的深浅。
【原文】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解曰】“懂劲后愈练愈精”,精在何处?那就只有“默识揣摩”了,怎么揣摩?原文没有具体。不过,根据王武李论的其他论述和前贤之口授,讲的都是非具体的,可以集中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是无一意不到。练太极拳的全部要求都是意,王武李论字字句句讲的都是用意,而且每一动作都要体现全部的用意要求,而决不是用形。概括起来,大抵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全部身法要求之意,每一动作都要体现全部身法要求,而不许有错。二是十三势的十三种技击用意,每一动作都是完整的十三势,而不是由一个或几个组成一个动作。三是动作着势的技击用法和因敌变化之意。
拳架中的每个动作着势都是十三势的因敌变化,不仅势势相承,而且每个着势动作都变化无穷,是几千年来无数前辈实战经验的科学总结。因此,一趟高水平的拳架应兼备各家武术之长,而无各家武术之弊,且独有无穷之妙,故能适应与各家武术实战中可能遇到的任何情况,并独具优势,这样才叫做无一意不到。
二是无一处缺陷。“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勿使有缺陷处,勿使有凹凸处,勿使有断续处”(武禹襄《十三势说略》),周身每一处都要完全符合太极拳的身法要求,只要有一处错了就全错。其中最重要的是把握好无过不及这个原则,如果有一处做过了,则另一处必有不及,所以要去掉一切不必要的东西。强调身法也是意,而不是形,正是这个原因,如果理解为形,就难免会做过了,做错了。
三是无一瞬迟滞。在走架进退转换的每一瞬间,都要求做到得机得势,“如自己有不得力处,便是双重未化”(李亦畬《走架打手行工要言》),“双重则滞”(王宗岳《太极拳论》)。在实战中,只要某一瞬间存在双重的错误,就有可能为敌所乘,而不能走化。而周身任何一处错误都可能产生双重,所以无一瞬迟滞,是要求在走架进退转换的每一瞬间,都周身没有任何错误,知己而后知人,自能在实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以上三个“无一”,讲的就是懂劲后愈练愈精,精在气势圆满,气势鼓荡,气势腾挪,“如置球于平坦,人莫可攀跻,强临其上,向前用力一一后跌,向后用力一一前跌”(李亦畬《走架打手行工要言》),默识揣摩,就要向这里揣摩,可知懂劲后离太极的理想境界还有很大距离,自己还差在哪里,怎么继续用功,也都会清清楚楚,就会一天有一天变化,一天有一天的进步,“到此地位,功用一日,技精一日,渐至从心所欲,罔不如意矣”(李亦畬《五字诀》)。
【原文】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解曰】“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这里的“默识揣摩”四个字,非常关键,不可平常看过,承载的信息量极大,此太极拳经典之所以为经典也,全用精微之察劲,无一浮词,不可增删一字,虽久不废者也。此四字,表明了太极拳与其他武术的本质差别,其他武术大多以形为主,故要用身来练;而太极拳以意为主,故要用心来练。这个心,当然不是西医解剖学所讲的只管泵血的那个心,而是“心主神明”的这个心,“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是说心是用来思考的,练太极拳也是如此,不用心来练就不可能有所收获,只有用心来练,才能不断提高,从而跻身于太极拳的神明之府。
是以学太极拳“先在心,后在身”,“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刻刻留意,方有所得”(武禹襄《太极拳解》)。这里有几个概念,心、意、神、气、身等。“后天之意谓之意,先天之意谓之神。神之所在,气即从之。气依神而生,亦依神而息”(《唱道真言》)。所谓后天之意,也叫做心、识神;而先天之意叫做元神,简称神。《黄庭经》中的“兼行形中八景神,二十四神出自然”,说人体的每个器官和组织细胞都有神的存在,指的就是元神,与自主神经系统有关,但远不止此。
事实上,人体的血压、心率、体温、内分泌、免疫系统等,都不受识神即思维活动的直接支配,但受识神活动,如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的间接影响,故一般气功和修炼家多采用抑制识神的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元神的作用,所谓“心死方得神活”(王重阳《坐忘铭》)。而太极拳则强调“先在心”,“心为令……刻刻留意”,即通过识神的作用来修炼元神,识神决定行动,元神负责完成行动,识神与元神相互作用,逐渐达到身、心、意和精、气、神合而为一。
更重要的是,不仅身、心、意和精、气、神合而为一,而且技击、养生、修道合而为一,到此阶段,则由“先在心”达到“后在身”,也就是由心里明白到身上眀白,自能神而明之,“惟神也,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周易·系辞传》),也就是到了练意的高级阶段,意也不用了,“神为主帅”,“在身,则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所谓一气呵成,舍己从人,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也”(武禹襄《太极拳解》),“四体不言而喻矣”(武禹襄《四字不传秘诀》),身体达到高度全自动化,在毫无任何准备的情况下遇到突然袭击时,身体自动作出正确反应,把对方击败,叫做以神(并非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打人,故能挨何处何处可击。
【原文】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解曰】“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从心所欲,典出《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这句话用现代语言来表述,叫做“从必然中获得自由”,即自觉地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并运用客观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这里主要是指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也就是自觉地认识和掌握、运用武术实战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在实战中牢牢掌握主动权,而使对方处于被动,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也是武术中的正宗与旁门的本质差别。
文章图片2
人为万物之灵,中国人早在几千年前就对人作出了科学定位,《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云:“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孙膑兵法·月战》也说:“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只有人才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如今整个地球都被人的活动改变了,小到基本粒子,大到地球以外更为广阔的宇宙空间,自然已经是人化了的自然。
然而,现代科学对于人的自身的认识仍然是非常肤浅的,对于人的生老病死和武术实战的认识,尚未进入自觉的阶段。《庄子·齐物论》云:“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指出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差别,只有人才能自觉地认识和掌握、运用物化的客观规律,由被化转变为自化。生老病死是物理变化的客观规律,一般动物和植物、微生物都是被化,即被动地接受客观规律的制约和影响,普通人也大多如此,“常恨此身非我有”(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自己的身体自已说了不算。
文章图片3
武术中的旁门,就是仍然停留在被化阶段,力量和速度的优势,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赢人,但这只是偶然,而不是必然,一个人的力量再大,速度再快,也比不过兽中之王老虎,但老虎并没有能够把人吃掉多少,反而需要人来保护了,武术实战与军事斗争一样,较量的结果终究是仁义战胜残暴,智慧战胜力量,技巧战胜速度。
人的直立解放了双手,从而能够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劳动,使智慧迅速提高;而太极拳的修炼,使人克服了双重之病,又解放了一条腿,不仅手臂可以沾连粘随,腿脚同手臂一样灵活,同样可以沾连粘随,更把用意作为修炼的重点,把智慧型武术发展到极致,故能挨何处何处可击,出手不见手,满身都是手,“英雄所向无敌”,讲的就是从必然中获得最大限度的甶。佛家的观世音菩萨,又称“千手千眼佛”,在道家的许多场所也有供养,北京白云观供奉的“慈航道人”就是观世音菩萨,太极拳器械中也有童子拜观音一势,学太极拳就是修炼“千手千眼佛”,自己成佛保佑众生,又把众生都作为佛来供养。
文章图片4
也就是通过修炼,使自己由被化转变为自化,由“长恨此身非我有”,达到“我命由我不由天”,并不存在某个超自然的造物主或某种超自然的力量在主宰自己的命运。如果说,现代搏击的比赛场可以叫做“擂台”,那么,太极拳擂台就是整个社会和自然,不仅在任何武术实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的各种情况下,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样才叫做从心所欲,也正因为如此,自太极拳从永年传世二百年来,许多国家政要、专家学者、各界名流,以至于更多的外家拳高手和普通的平民百姓,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太极拳。
【原文】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解曰】“本是舍己从人”,讲的是,武术实战的本来是什么?道不远人,没有别的,就是舍掉一切主观主义的想法,无条件地遵从客观规律。也就是说,什么是武术实战的真功夫?就是舍己从人的功夫,能知其本来,而达于究竟自不难矣。是以舍己从人,实乃武术实战之第一秘诀也。毫无疑问,王宗岳先师对武术实战,乃至一切相关事物之本质规律的认识,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是完全正确的。
文章图片2
“舍己从人”,典出《书经·虞书·大禹谟》:“野无遗贤,万邦咸宁,舍己从人,不虐无告,不废困穷,惟帝时克”。《书经集传》注曰:“舜然禹之言”,是说这是舜赞扬禹的话。又曰:“信能如此,则必有以”,“忘私顺理”。《孟子·公孙丑上》也说:“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论语·子罕》中讲的“毋我”,亦此之谓也,《论语集传》云:“唯道是从,故不有其身”。
从以上引文可知,舍己从人就是舍掉自己的不正确观点,听从别人的正确意见;而“忘私顺理”,“唯道是从”,才是对舍己从人最本质的诠释。如果用现代语言表述,就是舍掉主观主义,遵从客观规律。因此,舍己从人不仅适用于太极拳,也适用于其他一切武术,适用于其他一切事物,要做好任何事情,都必须舍己从人。
文章图片3
把舍己从人用于武术,是王宗岳先师的一大发明,也正因为如此,太极拳才称得上唯物辩证法的武术,绝对真理的武术。对立统一的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一切事物都是如此,古人称为太极,又称之为道,学太极拳就是“唯道是从,故不有其身”。王宗岳、武禹襄、李亦畬正是“忘私顺理”,“唯道是从”,运用太极这个绝对真理来全面总结武术实战的,使中国武术达到“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庄子·养生主》)之巅峰。
谈到舍己从人,许多人都从技术层面来理解,这当然也没错;但要做到技术上的舍己从人,首先要在思想观念上舍己从人。我们在学太极拳之前和刚开始的时候,由于每个人阅历不同,所处的境界不同,真正的太极拳很难接触到,难免对太极拳存在某些不正确和不全面、不深刻的知见,古人称之为“所知障”。因此,要想学好太极拳,首先要舍掉原有的知见,认真读经典,从明师,才能逐渐知道,知太极拳之道。
文章图片4
当然,舍己决不是不要自己的独立见解,而只是要舍掉不符合道,即不符合客观规律的东西;从人,决不是听从别人的任意摆布,更不是人云亦云,而只是唯道是从,遵从武术实战和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正如武禹襄《太极拳解》所指出:“先在心,后在身”,只有先在思想观念上舍己从人了,才可能在技术上,即身上做到舍己从人。
有的朋友望文生义:“武术都练桩功,太极拳更讲求中定,制人而不制于人,而舍己从人岂不是舍掉自己的中定,听从别人摆布吗”?殊不知只有舍己从人,才有可能做到真正的中定,才有可能做到制人而不制于人。这里所说的中定主要是指平衡,各家武术的桩功追求的也是这个,但平衡有三种不同境界,即静态平衡、动态平衡和随遇平衡。桩功练的就是静态平衡,讲的是落地生根,五趾抓地;动态平衡主要是靠躲闪、步法移动等;这两种平衡在武术实战也有助于赢人,但还不是舍己从人,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得机得势,故无必胜之把握。
文章图片5
而第三种平衡,就是随遇平衡,力量再大也不可能把一个球推倒,太极拳的中定就是随遇平衡。前两种平衡之所以没有把握,就是因为那是主观的,技击的双方都想用自己的平衡来破坏对方的平衡,而在实战中情况瞬息万变,“机不可设,设则不中”(《三十六计·总论》),胜负的结果往往是力大手快的一方获胜,而难以使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但在实战中有变有不变,“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舍己从人的太极原理是永远不变的,只有舍己从人乃能“因敌变化示神奇”(王宗岳《十三势歌》),所以“须要从人,不要由己;从人则活,由己则滞”(武禹襄《太极拳解》),这样就可以逐步达到进退转换无不得机得势,“如置球于平坦,人莫可攀跻,如强临其上,向前用力后跌,向后用力前跌,譬喻甚明,细揣其理,非舍己从人,一身一家之明证乎”(李亦畬《走架打手行工要言》)?
【原文】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解曰】许多练武人一辈子都在苦苦地追求什么绝招,到头来还是一无所获,直到现在网上还有许多人在热炒什么绝招,在他们看来,国术中没有,那洋拳中一定有了,某洋拳中的什么动作“是没有人能破解的绝招”,费了好大劲学回来,与人交手,还是什么都不是。这个问题,王宗岳先师早就给你讲明白了:“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霍梦魁师祖也早就讲过:“是招皆可破,胜负在功夫”,这个功夫就是舍己从人的功夫,高手与高手较技也有胜负,差别就在于舍己从人之功夫所达到的程度不同而已。
文章图片2
记得2006年初夏,我到沈阳参加一次武林前辈的聚会,提前一天到了陈渭同老师家,晚上到火车站举着牌子为刘鸿鸣老师接站。回到陈老师家,我让刘老师早点休息,可恭敬不如从命,刘老师一定要带我到外面树林里练拳,同时给我讲他的习武经历。刘老师幼从在民国时期就名扬海内外的武术家刘凤春,上世纪五十年代到沈阳读书,带着师父的亲笔信拜访鸳鸯地功名家张万成,张老师说:“刘老师的徒弟我教不了,你跟霍老师学吧,霍老师打人最厉害”!刘老师在沈阳读书期间,一直从学霍梦魁师祖,深得真传。毕业后回到哈尔滨,几十年来授徒甚多,经常带队外出参赛,弟子中出过不少全国冠军,所到之处遍访武术名人,学了很多家武术,也研究过现代搏击,目的就在于寻访绝招,但再也没有见过像霍梦魁师祖那样,一沾手就把人打飞出去的高手,“原来绝招早就学到了,我还找什么绝招?真正的绝招不是别的,就是舍己从人。如果在舍己从人之外,还找什么绝招,当然也就是舍近求远了”。
文章图片3
“舍近求远”,典出《后汉书·臧宫传》:“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朱子全书·道统一·明道》亦云:“而尝病世之学者舍近求远,处下窥高,所以轻自大而足无得焉”。舍近求远的实质就是舍本求末,把事物的现象当成了本质,这与舍己从人恰恰相反,当不会成功了。正因为舍近求远易,而舍己从人难,人们常说的太极拳难学,难就难在舍己从人上。《书经集传》引程子曰:“舍己从人,最为难事。己者,我之所有,虽痛舍之,尤惧守己者固,而从人者轻也”。学武术如此,做人做事也是如此,人们做不好事情大多不从主观上找原因,只强调客观条件,而做人做事本身就是太极拳修炼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学拳和做人做事都努力做到舍己从人,当然也就会在各个方面都渐至从心所欲了。
文章图片4
我们常说招(着)势,而实际上招和势是两个方面,招是外在表现,势是内在实质。实战中的胜负不是由招决定的,而是由势决定的,求招就是舍近求远,求势才是舍己从人,要想在实战中取胜关键在于“得机得势”(武禹襄《十三势说略》),得势即得到实战中掌握主动的内在实质。在实战中,如果不能得势,再绝再狠的招,也是空招、废招、挨打招。相反,如果能够得势,很平常的招在别人看来就是绝招,甚至根本不需要用招,无招胜有招。
人们常说的先发制人和后发制人,则属于时和机的问题,时是外在表现,机是内在实质。得机,即在实战中掌握主动之内在实质的时段,进退转换(攻防)不先不后。故先发制人的打法只是得时,而未必得机,不得机虽先发也不能制人,而且更容易为人所制。太极拳之所以能够后发先至,即在于舍时从机,舍招从势。是以舍己从人,亦即舍弃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从其本质。
文章图片5
太极拳练的就是舍己从人的功夫,能够真正做到了舍己从人,就能够真正做到英雄所向无敌。“欲要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先要知己知彼;欲要知己知彼,先要舍己从人”(李亦畬《走架打手行工要言》)。走架是知己的功夫,打手是知人的功夫,要在打手中做到舍己从人,首先要在走架中做到舍己从人。就是要通过走架,把自己的一切不符合技击之本质规律的思想行为和姿势动作等,逐步完全彻底地舍掉,做到周身无一处缺陷,无一瞬迟滞,进退转换无不得机得势。
文章图片6
在此基础上,则要求在打手中也做到舍己从人。技击是人与人相互作用的技术,而不是人与物。任何高手在与其他拳派较技时,都无法要求对方必须适应自己的打法,遵守自己的规则,也不会给自己接招不接招的选择机会,对方善长什么就用什么,是再正常不过了的事。太极拳前辈有句名言,叫做“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但许多人理解錯了,以为太极拳也是打什么绝招。如果说太极拳也讲什么绝招的话,那就是舍己从人。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你尽管打你的绝招,我只管打我的舍己从人。
当然,如果自己的功夫比对方高出数倍,会的打不会的,也可能伸手就有,这当然可以由己,但这个由己还不够高级。而太极拳所追求的由己,是在高手与高手较技中的由己,只能是舍己而后由己,从人而后制人,“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武禹襄《太极拳解》),讲的就是高手与高手较技中的舍己从人。但对于初学打手的人来说,必须舍己以从人,“须要从人,不要由己”(同上)。“起初举动未能由己,要息心体认,随人所动,随屈就伸,不丟不顶,勿自伸缩”,“能从人手上便有分寸”,“先,以心使身,从人不从己;后,身能从心,由己仍是从人”(李亦畬《五字诀》)。
文章图片7
按照以上方法习练日久,就可能逐步达到舍己从人的高级境界,“在身,则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所谓一气呵成,舍己从人,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也”(武禹襄《太极拳解》)。由从人而由己达到完全由己,即完全掌握实战中的主动权,也就是前辈们常说的,“打手时有人似无人”,“我只管打自己的拳”,而实际上,“由己仍是从人”,打手的全自动化实际上是遵从客观规律的全自动化。而由己的高级境界也是相对的,“遇敌制胜,变化无穷,微妙莫测,窈焉冥焉,人不得而窥者谓之神”(《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说明所谓神明,就是别人“不得而窥”,而高手与高手的差别,即在于舍己从人之功夫的差别。
原文】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解曰】都是练武人,用功多年,甚至学了一辈子,而结果却不一样。是真功夫,还是假把式?是太极拳,还是“太极操”?是正宗,还是旁门?当然差别也不是很大,差就差那么一点点,但就因为那么一点点,其结果就判若云泥,是以王宗岳先师云:“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文章图片2
“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典出《礼记·经解》:“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何为君子?“君子之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是说仁义、智慧而勇敢的人,不论做任何事情,都要特别谨慎地对待出发点这个问题,哪怕只是差了特别微小的那么一点点,整个事情所犯的错误就会大得不得了,学武术当然也是如此。都说太极是一个圆,那么,怎么学太极拳这个出发点就是圆心,如果这个圆心定位错了,则半经越大,也就是用功越大,整个圆的错误也就越大,也可能根本就成不了圆了,难怪有些朋友下了很大功夫,不仅没有把太极拳学明白,反而把自己身体练坏了。这个出发点就是舍己从人,还是舍近求远的问题,所以学武术的人,不可以不认真仔细地加以辨别啊!这就是学武术最根本的道理。
文章图片3
实际上,这“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差就差在这一念之间,前面讲过的舍势求招,舍机求时等,都是舍近求远,实际上都是舍本求末,这方面的实例还有很多。例如,许多朋友打手时往往觉得对方双重,使蛮力,“支黄瓜架”,而实际上是自己双重,如果自己不双重,是支不了黄瓜架的,对方越双重,越使蛮力,就越容易很轻松地赢他。
再有的朋友以为太极拳的实战功夫就是推手,干脆连走架也不学了,天天在那里支黄瓜架玩,练了一辈子,也还不知道什么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更不知道太极拳为何物,并且还自以为是练实战的,看不起“太极操”,实际上还不如太极操。太极操当然也是舍本求末,但至少还得到了太极之形,太极拳的技术含量要比只练推手的人多一些。况且推手只是太极拳实战训练方法的一部分,即打手的一部分,打手才是完整的实战训练方法,是踢打摔跌拿各种实战技法的综合运用,而又不同于其他武术,有各家之长,而无各家之弊,故能适应同任何武术实战,而独具优势,但打手与走架相比,走架更为重要,打手功夫主要是走架练出来的。
文章图片4
还有的朋友自己不虚心,却怪学了多年遇不到明师,说什么“真正的太极拳早就失传了”,“大师都是假的,别人就更不行”。殊不知神州大地到处藏龙卧虎,“十室之邑,必有忠信”(《论语·公治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大师是不是假的我不知道,但老师肯定都是真的,老师之中必有明师,不怕遇不到明师,怕只怕明师就在眼前你不能识得,熟人眼里无英雄。更有意思的是,他明知道你是明师,而决不肯跟你本人学,却恭恭敬敬地拜你的视频为师。
【附言】……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
【解曰】毫无疑问,李亦畬于光绪七年(1881),集王宗岳、武禹襄、李亦畬拳论,手书三册传世,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太极拳理论著述和史料文献,其中,王宗岳拳论并无上面这段“附言”,可知这段附言是在后来传抄过程中,为“好事者”所加。据学者考证,这段附言最早见于1925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的陈微明《太极拳术》一书:“此论句句切实,并无一字敷衍陪衬,非有夙慧不能悟也。先师不肯妄传,非独择人,亦恐枉费工夫耳”。“原书注云,以上系武当山张三丰祖师所著,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
文章图片2
对于这段话的史料价值如何,我们可以存而不论,但其中“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这句话的思想内容,还是应该肯定的,说明了太极拳与其他养生方法的最大不同之处。据有关方面统计,太极拳习练者目前已达三亿多人,这在古今中外各种武术、功法和体育项目中,都是绝无仅有的,说明太极拳的养生作用,是最为世人所重的。然而在中国医学、武术和修道文化中,好的养生方法很多,向有八万四千法门之说,都有很好的效果,为什么世人独重太极拳呢?
文章图片3
那是因为,如果一个人躲在深山老林中闭门修炼,而不参与社会劳动和创造,即使寿命再长,也终归社会意义不大,古人早有“小隐隐于山林,大隐隐于市井”之说。而太极拳融技击、养生、修道于一体,把极其复杂、令人望而生畏的,接续和改造、完善人体生命的系统工程变得简单容易,使之大众化,在入世中出世,用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是以用于为天下豪杰续命,较其他养生方法更积极,更有社会意义。
文章图片4
为天下豪杰续命,也就是为人民群众的健康长寿服务,因为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豪杰。享乐主义和急功近利者,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相违背的,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豪杰,也学不好太极拳。
文章图片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如今,各行各业的豪杰们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忘我劳动,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我们传承和发展太极拳,既是为实现这一共同目标提供文化支持,同时,更是为这些天下豪杰们接续生命,“天假之年”(《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更加充沛的精力为国家和人民做事,而我们太极拳人也在其中。

用手机扫码体验更多功能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