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最难练的重心变化的要则和形式

#太极心法#推荐道无为2021-05-31

王宗岳太极拳论曰: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在修炼太极拳的过程中,得到的能将受力点的力转移到支撑点的能力,及能将支撑点的反作用力...

王宗岳太极拳论曰:立如平准,活似车轮

在修炼太极拳的过程中,得到的能将受力点的力转移到支撑点的能力,及能将支撑点的反作用力,转移到接触点的能力叫做懂劲。

懂劲应该可以用懂劲秤秤出,懂劲秤是一个测力器.测力器是很早就有的东西,比如测量足球员动员的起脚的力量,还有测量拳击手拳击力的测力器。都可以承受几百公斤的力量。

但懂劲秤不同,它最大的力量标度是四两,所谓四两拨千斤。人在推重物时,都会借脚底全身之力,但触轻物时,却无此能力.我们用全身整劲去摸懂劲秤测力器,显示的力越小就越懂劲。杨澄甫师说,真太极,拿人甚轻,而人不能逃。其实就是极其懂劲,用整劲摸到很轻的东西。据说,孙禄堂常常叫他的弟子以手触蚊帐来试整力,如果有懂劲秤就不用摸蚊帐了。

杨氏太极拳拳谱《太极平准腰顶解》指出:“上下一条线,全凭两手转,变化取分毫,尺寸自己辨,车轮两命门,一纛摇又转。”

李亦畬《五字诀》中有言:“称彼劲之大小,分厘不错,权彼来之长短,毫发无差。”

古来及民国期间,称微量物品的重量,虽可用天平,但远不如使用一种小型杆秤——戥子最为便捷和实用。戥子常用来称量金银和药物。《红楼梦》中称量银两也用戥子(见该书第五十一回)。先祖李宝琛精于外科,配制丹散,总离不开戥子。清末民初,永年城内尚无西医,生病必须请中医,所开草药均以钱、分为单位,到太和堂或天德堂抓取中药时,每味中药都用戥子称量,可精确至分厘(《辞海》对戥子的释义为:“衡器,用以衡贵重物品,如金、珠、药物等之分厘小数者”)。可谓“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达到“称彼劲之大小,分厘不错”的程度。

在拳术修为中,重心的运用是个核心问题。从开发内功上讲,就是通过合理的拳架使重心的运作有利于调息合神。这是重心运用的第一要则。

那么要使重心的运作能调息,则重心必须处于稳定状态。故无论重心如何运作、转换,都要上下无起伏、左右无晃动。

从劲力修为而言,重心运用的关键也是平衡。劲的方向及触点是由肢体控制,但劲的整实则取决于重心的平衡移动。

重心的移动和转换有哪些形式呢?

从运动状态上讲是三种,即突然变动、连续变动、随机变动。

从运动轨迹上讲也是三种,即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包括圆)、圆研运动(即自转)。

用手机扫码体验更多功能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