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走架行拳与技击应用心法要诀

#太极心法#道无为2021-05-31

不要走成忽进忽退而应走成如水漂落叶,水流而叶不动。其要领是两脚在运动转换中,始终虚实分明,重心平稳过渡,两脚犹如翘跷板的...

不要走成忽进忽退而应走成如水漂落叶,水流而叶不动。其要领是两脚在运动转换中,始终虚实分明,重心平稳过渡,两脚犹如翘跷板的两端,身体重心在不露痕迹中由一端潜换至另一端,并要注意重心在前脚时,不得超过前脚的脚后心。重心在后脚时,不得超过后脚的脚前心。曲腿以膝盖与脚尖连线基本垂直于地面(135度)。

不要走成硬进硬退。而要进中寓退,退中寓进。走架在形与意上都要圆。如圈套圈,如环扣环。圈者,环者是掤、捋、挤、按、采、肘、靠,八劲之意在此中互寓、互换、互变之形成。此为走架中劲意流动的窍要。劲意就是劲之意味,亦即动之潜在趋势。劲意状态应如身披五张弓:两肩根互撑,两肘互撑,两胯互撑,两膝互撑,背椎与肩根、胯根前后互撑。总之,体内各种劲意要阴阳同根互寓,以守中和之势,故日太极劲。要注意,这种互撑不是用力硬撑,而是以意微撑,全身筋肉有而似无,松不着力,唯全付骨架开合相连,均承体重。要“顺中求逆,逆中求顺”。前四字讲的是在行拳中要于周

身内外走出阴阳互逆的太极劲。后四字则是说这种劲意的转换要自然连续、圆滑、通顺。此实为太极拳走架中窍要所在。如起手有钻形,落手有翻意。起手时内气下行,内外运动方向互逆。同样,落手时,体内之气由腰上行,其劲发于脊背,贯于双手。一起一落内外两圆相合,阴阳互逆。再如打“进步搬拦捶”时,切勿只管一味向前,而应走出形示于前,劲蓄于后。前捶打出时,意呈于外,要劲意深远;同时后背要暗蓄撑靠坚实之劲,其意要幽深,藏而不露,蓄而待发。此外,在行进中,周身左右互撑,八劲或隐或现随式转换于身体内外。

技击特点运用 :

(1)体松——松开周身关节,这样,自然生出筋骨间的劲,这种劲发出来称为惊力、弹力,而能将惯性降低到最低限度,全身上下不用拙力,骨节松开,扩张了四肢的张度。扭动幅度大,从而圆转灵活。

(2)气固——气沉丹田,从而使小腹部位充实以利于下肢的稳固,同时,成为上肢放松的依靠与内力发力的基础。

(3)神凝——意念专注,增强中枢神经在身体里面起的反射作用和对外界刺激的敏感。

用手机扫码体验更多功能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

道无为[太极者]

  • 关注
    20
  • 粉丝
    2808
  • 经验
    46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