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术太极拳界中,拳师有长寿的,也有不长寿反而短寿的。太极拳是内功拳,要求内外兼练,练的是精气神,练功时把精气神要含蓄住。但在一部分拳师中,练外不练内,追求外形和力量,推手时好斗争胜,在练打人发劲时,将精气神都发出去了,岂能不短命?孙禄堂祖师曾讲:“太极拳主旨为颐养修身,延年益寿,绝不务取胜于人,如常求胜人为务,好勇斗狠,终必死于其技。太极拳之要,不在拳招,练在灵气,不能有丝毫杀气。”
孙禄堂祖师的武术覌也由早年强调技击,到晚年改为强调修身养性,拳道合一,他说:“要健身跟我学,要学技击另請高明”。这是由因他八卦掌师父程廷华(义和团总教头)死于八国联軍洋枪下,给他很大震动才认识到,功夫再高也经不起枪弹的攻击。
中医说,用力伤气,努力伤血。靠力量体能消耗大,肝气上逆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更有些人喜酗酒、抽烟、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造成元气亏损而损寿。人生不过三万天,人体气血本来随年龄不同变化。人生下来是很柔弱的,随着生长发育,年轻时气血旺盛,变得刚强。壮年后开始衰退,由刚强转向衰老。看看牙齿与舌头,牙齿坚强,但提早坏掉,舌头柔软寿命就长,
所以练太极拳重视意气训练,专气致柔,这是真谛。讲力气大不是太极拳的正道。太极内劲之妙,全在应用灵敏的触觉去控制对方,以小力胜大力,以柔弱胜刚强,这才是学太极拳努力的方向。其实任何技击,从根本上说都是培养一种灵活协调性的表现,如凭刚力取胜,武术也就失去意义了。
二百多年前,太极拳前辈用血总结的拳谱中说:“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若不相向此推求去,枉费工夫贻叹息。”太极拳不仅是一种智慧拳术更是一门哲学,不仅要锻炼肉体,更要练意识内气,而且教你如何做人,提高人的精神气质,练太极拳实在是一种“道行”。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