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习太极拳者,须悟阴阳相济之意。

#武式太极拳#为无为2022-05-04

太极拳不在样式而在气势,不在外面而在内。平日行功走架,须研究揣摩空松圆活之道,要神气鼓荡,全身好似气球,气势贵腾挪,身体有如悬...

太极拳不在样式而在气势,不在外面而在内。平日行功走架,须研究揣摩空松圆活之道,要神气鼓荡,全身好似气球,气势贵腾挪,身体有如悬空。两手无论高低屈伸,一前一后,一左一右,皆是灵活自如。两腿不论前进后退、左右旋转、虚实变换,无不随心所欲。日久功深,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之境。明白原理,练熟身法,善于用意,巧于运气,到此地步一举一动皆能合度,无所谓不对。 
  习太极拳者必先求尾闾正中。正中者,脊骨根对脸之中间也。迈左步,左胯微往上抽,用右胯托起左胯;迈右步,右胯微往上抽,用左胯托起右胯,则尾闾自然正中。能正中,则能八面支撑;能八面支撑,则能旋转自如,无不得力。次则步法虚实分清。虚非全然无力,内中要有腾挪,即预动之势也;实非全然占煞,内中要贯注精神,即上提之意也。切记两足在前弓后蹬时不要全然占煞,应该分清一虚一实,否则即成双重之病。两肩须要松开,不用丝毫之力,用力则不能舍己从人、引进落空。沉肘即肘尖常向下沉之意。前膊和两股注意内中要有腾挪之势,无腾挪则不灵活,不灵活则无圆活之趣。又须护肫,肫不护则尾无力,便一身无主宰矣。又须养气,气以直养而无害,即沉于丹田,涵养无伤之谓也。又须蓄劲,劲以屈蓄而有余,并须虚敛于脊骨之内。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拿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此是以意运气,非以力使气,是即太极拳呼吸之道也。(此中所说“呼吸”,专指太极拳的开、合、蓄、发而言,与吾人平常呼吸不同,请读者不要误会。) 
  太极拳之为技也,即精微巧妙,非特力大手快也。夫力大手快者,先天自然赋有,又何须学焉。是故欲学斯技者,宜先从涵胸、拔背、裹裆、护肫、提顶、吊裆、松肩、沉肘、虚实分清求之。这些对了,再求敛气。气敛脊骨,注于腰间。然后再求腾挪。腾挪者,即精气神也。精气神贯注于两脚、两腿、两手、两膊前节之间。彼挨我何处,我注意何处,周身无一寸无精气神,无一寸非太极,而后再求进退旋转之法。旋转枢纽在于腰隙。能旋转自如,丝毫不乱,再求动静之术。静则无,无中生有,即有意也。意无定向,要八面支撑。单练之时,每一势分四字,即“起、承、开、合”。一字一问能否八面支撑,不能八面支撑即速揣摩之。如二人打手,我意在先,彼手快不如我意先,彼力大不如我气敛;彼以巨力打来,我以意去接;彼挨我皮毛不让打着,借其力、趁其势,四面八方何处顺即向何处打之。切记不可用力,不可尚气,不可顶,不可丢,须要从人仍是由己,得机得势,方能随手而奏效。动亦是意,步动而身不乱,手动而气势不散。单练之时,每一动要问能否由动中向八面转换,不能八面转换即速揣摩之。如二人打手,我欲去彼,先将周身安排好,意仍在先,对定彼之重点笔直去之;我之意方挨彼皮毛,如能应手,一呼即出;如彼之力顶来,不让其力发出,我之意仍借彼力,不丢不顶,顺其力而打之。此即借力打人、四两拨千斤之妙也。此全是以意运气,非以力使气也。能以意打人,久之则意亦不用身法无所不合。到此境界,已臻圆融精妙之境,说有即有,说无即无,一举一动无不从心所欲,真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矣。 
  习太极拳者,须悟太极之理。欲知太极之理,于行功时先要提起全副精神,外示安逸,内固精神,气势腾挪,腹内鼓荡。太极即是周身,周身即是太极。如同气球,前进不凸,后退不凹,左转不缺,右转不陷,变化万端,绝无断续,一气呵成,无外无内,行神皆忘,乃能进于精微矣。 
  在打手时,我意须要在先,彼之力挨我何处,我之意用在何处。彼之力方挨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里。以己之意接彼之力,非以己之力顶撞彼之力,恰好不后不先,我之意与彼之力相合,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所谓沾连黏随、不丢不顶者是也。 
  习太极拳者,须悟阴阳相济之意。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分者,开大也。合者,缩小也。其中皆由阴阳两气开合转换,互相呼应,始终不离也。开是大,非顶撞也;缩是小也,非躲闪也。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动者,气转也;静者,有欲动之势也。所谓视静犹动,视动犹静。气如车轮,腰如车轴。非两手乱动,身体乱挪。紧要全在蓄劲,蓄劲如张弓,发劲似放箭。无蓄劲,则无发箭之力。发劲要上下相随,劲起于脚跟,注于腰间,行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腰如弓把,脚手如弓梢,内中要有弹性,方有发箭之力也。自己安排好,彼一挨我皮毛,我意接定彼劲。挨皮毛,即是不丢不顶;用意去接,即是顺随之势。能顺随,则能借力;能借力,则能打人。此所谓借力打人、四两拨千斤是也。到此地步,手上便有分寸,能称彼劲之大小,能权彼来之长短,毫发无差;前进后退,左顾右盼,处处恰合,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也。平日走架打手,须要从此做去,走架即是打手,打手即是走架,此皆一理。走架每一势要分四字,即“起、承、开、合”是也。一字一问对不对,少有不对即速改换。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能领悟此意,行住坐卧皆是太极,学者不可不详辨焉。 
  平日走架行功时,必须以意将气下沉,送于丹田(以意非以力,非怒气,非用呼吸),存养涵蓄,不使上浮,腹内松静,气势腾然。依法练习,日久自能敛气入骨(脊骨)。然后用意将脊骨之气由尾闾从丹田往上翻之。达此境界,就能以意运气遍及全身。彼挨我何处,我意即到何处,气亦从之而出,如响斯应,疾如电掣。周身无一处不是如此,此即所谓“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亦即“意到气即到”是也。又丹田之气须直养无害,才能如长江大海之水,用之不竭,取之不尽。迨至功夫纯熟,练成周身一家宛如气球一样,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物来顺应,无不恰合。凡此皆是“以意运气”,非“以力使气”,“在内不在外”,亦即“尚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是也。

较早间,王宗岳《太极拳论》中的气的表述为: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陷忽现。

而后,陈鑫先生研究太极,其《太极拳经谱》中有云:至诚运动,擒纵由余,天机活泼,浩气流行。

又进一步在《太极拳经论》中解释:其为气也,至大至刚。直养无害,充塞天地。

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认为:(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为孟子所谓,即个人在最高境界中之精神状态。“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至于养此气的方法,孟子云: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 ,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气为集义所生,发之于内,内化于外,“勿正“(正在此为”止“意)、”勿忘“、”勿助长“,则”塞乎天地之间“的精神状态,可得到矣。

在这里,孟子之说的“义“,大概指人性中所有的善端,亦即大而无私的品性。

至清未,陈鑫先生在《太极拳著解》中说:

人之一身,心为主而宰乎肉。心者,谓之道心,即理心也。然理中能运动者,谓之气,即阴阳五行也。

同时他在《太极拳经论》中云:平素要先养气,临场更要顺气而行。勿使有惰气参,勿使有逆气横。

武禹襄老先生在《太极拳解》中则直接表述:尚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

“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渐至物来顺应,是亦知止能得矣!“

并在《太极拳论要解》中重复提出:“全身意在蓄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尚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气如车轮,腰如车轴。“

陈长兴《太极拳十大要论》认为气为阴阳、为清浊。“捶以言势,势以言气”。脏腑为气之本,“气“生于五脏(五行),发诸于梢(四梢)。

牛连元《全体大用诀》:“全体大用意为主,体松气固神要凝”。

提到的几乎都是王宗岳先生的丹田之“气“。

车轱辘话反复说。

到了清未民国初年,流传的杨氏老谱中有《太极体用解》,有言:

“理为精气神之体,精气神为身之体。身为心之用,劲力为身之用。心、身有一定之主宰者,理也。精、气、神有一定之主宰者,意诚也。诚者,天道;诚之者,人道。俱不外意念须臾之间。”

至此,上述与气有关的几个概念各自有了系统的去处,算是大一统了。而气,也在筋骨皮肉之外,加上了一层精神意念的膜,即天道与人道,也即为两千年前的孟子所言之“义与道”。

故杨氏在《太极文武解》中说:“有外数无文理,必为血气之勇,失于本来面目,欺敌必败尔!“其中,”外数“为太极拳之用,”文理“即太极之内理。

至于如何养气,可由以下理解:

“务使气敛入脊骨,呼吸通灵,周身无间,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拿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此是以意运气,非以力使气也!”(李亦畬《五字诀》)

“劲由于筋,力由于骨,如以持物论之,有力能执数百斤,是骨节、皮毛之外操也,故有硬力。如以全体之有劲,似不能持几斤,是精气之内壮也。虽然,若是功成后犹有妙出于硬力者,修身、体育之道有然也。”(《太极体用解》)

这里“内壮”,亦见于《易筋经》之《内壮论》:

一曰守中,一曰万勿其他,一曰待其充周。。。

气惟中蕴,而不旁溢。真积力久,自然充满周遍,即《孟子》所云“至大至刚,塞乎天地之间”者,是为浩然之气也。

养气,养的是丹田一口浩然之气矣。

用手机扫码体验更多功能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

为无为[Lv.7]

  • 关注
    10
  • 粉丝
    1
  • 经验
    224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