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太极心法#道可道2022-04-18

道家法器是钟,钟是倒扣向下。磬需要木棍在外敲打才能发出声响,但是钟内部悬的小锤一动,就能发出声响。外家从外求,内家求诸内...

道家法器是钟,钟是倒扣向下。磬需要木棍在外敲打才能发出声响,但是钟内部悬的小锤一动,就能发出声响。外家从外求,内家求诸内。

内家拳对尾闾的要求:首先通过裹裆、溜臀、圆裆、提肛解放尾闾(松尾闾),从而让尾闾自然松垂。这样做的积极意义就是,可以通过感知尾闾的状态,时刻调整,达到控制全身中定的目的。对于尾闾部位的感知,对于内家拳修炼者来说应该分为三关:

第一关:感知尾闾,裆部的调整对尾闾的影响要了如指掌,从而达到尾闾始终松垂向下的目的,通过感知尾闾姿态,可以纠正身形;

第二关:尾闾松动,练拳过招,似做在凳子上,初始仅有凳面,久之凳腿变长,一直长到脚下,下盘坚实稳固;

第三关:尾闾中正,对上肢与下肢的感受都汇聚到这里,上松到头顶,下松到脚底,前松到手指,后松到臀背,此时支撑身体的“凳子”消失,整体控制权由腰来主宰,身体进入中定:中定一动,周身相随。

尾闾犹如古钟中间的钟锤,是练功的根本。尾闾所在的部位恰人体的上下的中点。人体身高约相当于七个半头部的长度。下巴到膻中为一个头部,膻中到肚脐为一个头部。直立时,膝到地面为两个头部。从肚脐到大腿中部约一个半头部。人体上下的中点约在耻骨联合处,即尾巴尖儿那个地方。

    松腰松胯跟尾闾有密切联系。要松腰,就得松胯,胯不松,腰也不好往后突,要松腰松胯就必须伴随垂尾闾。尾骨有四节,连到一起成一个整的了,但它又不是直的。你得慢慢让它直着下垂。尾闾这一关非常关键。看它体积虽小,却气机尚存。

    “尾闾中正神贯顶,气透三关入泥丸”。尾骨与骶骨相接之处有骶管裂孔,外面被韧带封住了。脊柱管里面的脑脊液直接跟脑子连着,尾骨一转动,就把骶管裂孔的韧带动了,使得椎管里面的液体受到振动,一直传到脑子里。这里面是通过共振作用传上去的。尾闾一动弹,从椎管振动到脑脊液,一下子也可以到脑子里面去了。尾闾牵着骶椎韧带,振动椎管里面的脑脊液,还有马尾神经。马尾神经从椎管里面下来有好多,到最后只—根下来,它非常敏感,一动弹整个地都传上去了。尾闾要中正,不能歪着;体形歪,尾闾也要正,直着往下垂。好像下面有一根绳子垂着,而你坐在上面,似坐非坐。运劲时尾闾中正往下垂,发力时,尾闾就是那板机,一撮谷道,等于扣动了板机,尾闾一前兜,力量就走了脊了。

    泛臀与松开尾闾也有很大的关系。泛臀就是臀部往外泛。泛臀有开后胯的意思。脚尖往里扣,膝盖往里拧,胯关节往外翻,一翻一拧,把后面撑开,臀就往外翻出去了。

附:太极经典《十三势行功歌诀》

十三总势莫轻识,命意源头在腰隙;

变转虚实须留意,气偏身躯不稍痴。

静中触勋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

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工夫。

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

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仔细留心向推求,屈伸开合听自由;

入门引路须口授,功用无息法自休。

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

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

歌兮歌兮百四十,字字真切义无疑;

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费工夫贻叹息。

相关话题

#太极内功心法

用手机扫码体验更多功能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

道可道[Lv.8]

  • 关注
    9
  • 粉丝
    13
  • 经验
    5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