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医家早就认识到腹式呼吸有独特的祛病延年之奇功,于是创造了“吐纳”、“龟息”、“气沉丹田”、“胎息”等呼吸方法。
明代养生家冷谦在《修龄要旨》中写有养生十六字令:“一吸便提,气气归脐;一提便咽,水火相见。”这十六字秘诀,包含了提肛、咽津、腹式呼吸三种保健练功方法,是祛病健身延年的法宝。
最近比较火的一句话,叫:“呼吸到脐,寿与天齐”,虽然用了夸张的手法,但也是把养生长寿与这呼吸联系到一起了。
唐代名医孙思邈对腹式深呼吸尤为推崇,他每天于黎明至正午之间行调气之法,仰卧于床上、舒手展脚,两手握大拇指节,距身四五寸,两脚相距四五寸,数数叩齿饮玉浆(唾液)。然后,引气从鼻入腹,吸足为止,久住气闷,乃从口中细细吐出,务使气尽,再从鼻孔细细引气入胸腹。这种腹式深呼吸,吐故纳新,使人神清气爽。
明代高濂所编《遵生八笺》中引《心书》说:“出息入息,长收缓放,使之绵绵,长养神气”
在古代养生中,腹式呼吸法被高度推崇,对祛病,强身有配合的练法。包括道家的丹功,以及内家拳的气沉丹田,再到传统武术的发劲,技击。都非常深入的研究如何配合腹式呼吸来达到要最求的境界。
腹式呼吸法又有分两种,一种是顺腹式呼吸,一种是逆腹式呼吸法。
所谓顺腹式呼吸法是指吸气时让腹部凸起,吐气时压缩腹部使之凹入的呼吸法,也叫“自然腹式呼吸”。
而逆腹式呼吸方法则相反:吸气时腹部凹进,而呼气时腹部突出,也有称之为“改造自然反式呼吸”。
这是两种广义上的腹式呼吸法,很多拳法门派的一些呼吸秘诀是在这两个基础上进行深究改造。所以很多时候,一种拳法或者功法,它的呼吸吐纳成了秘诀,是因为它在其中起到的效果是无可代替的,必须要用这种呼吸方法配合才能发挥出最大的能量。
顺腹式呼吸法比较容易习惯,所以很多人都是先练习顺腹式呼吸法,这至少在练一些拳法,一些气功引导术都是非常好,能很大的提升自己的肺活量,以及力量,气血运行也会更加活跃。有研究数据表明:顺腹式呼吸法可以加强横隔的运动,可以扩大肺部容积,也就是前面说的可以增加肺活量,强化肺部的力量,对一些呼吸疾病(如哮喘,非活动性肺结核)有非常好的调理改善效果。并且可以对腰腹部的韧带及软组织等进行锻炼,可以加强肠胃的蠕动和吸收,可以改善胃口,营养吸收。所以对一些消化疾病类的人群也非常好。
而且在练习拳法或者功法的时候一般要求心平气和,呼吸要“悠、匀、细、缓”,“不徐不疾”。这对心脏也是非常好的一个护养。
而逆腹式呼吸法的掌握要比较难一些,但也是大多功夫要求的呼吸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逆腹式呼吸法是顺腹式呼吸法的升级版,当然这说法不是很严谨,但也无可厚非。因为逆腹式呼吸法能带来的机体反应更加强烈。
它的呼吸范围不仅直接影响到心肺及胃肠的内脏,而且还影响到脑部和四肢各组织、各关节。能起到气走全身,刺激各神经末梢,扩大并疏通各毛细血管。这种呼吸能更大强度的调动气血,对疏通血管,经络,筋骨都有非常好的调理作用。
并且更大程度的强化了腰腹部,能提高我们的代谢能力,也就是可以改善代谢来的的一些疾病,如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
也有疏肝利胆的功效,能改善肝功能,促使胆汁分泌,对脂肪肝、胆囊炎、胆石症、慢性肝炎等都有很大好处。
如果在睡觉的时候,全身放松,用数息法来做腹式呼吸法可以很好的辅助入睡,难以入睡的朋友可以试试。并且对神经衰弱,抑郁症都有一定的调节效果。
而且在武术运动中,逆腹式呼吸法在呼吸时改变腹腔容积,而使腹腔改变的内容物又不是吸人或呼出的空气,而是另外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就是“内气”。这也是培养丹田气的一种升降、鼓荡法,能壮大内气,并且在打拳或者练功过程中运用逆腹式呼吸法可以调动脊柱,可以调动腰胯,能增强核心爆发力。这也是一些发劲的呼吸技巧。
在练拳中有分打和养,其中很大一方面在呼吸上做区别。
如八极拳的打法中很多气沉丹田都是用擤气。属于瞬间爆发的一种丹田挤压法,激发丹田劲。还有太极发力以声助力的,哼哈二气。有些是鼻吸口呼,有些是口吞鼻吐,这里不再细究。
而养为主的,都离不开,悠长,均匀,细绵,柔缓。一般都是纯鼻呼吸,“呼吸无声、不结不滞、出入绵绵,若存若止”。这种妙处是,可以让人心很快入静,可以让减少换气的次数,更能在练功中体会细微变化。
我们练功练拳要有气,而气的运用,是要靠呼吸做主导。
呼吸到高层次来说,我们不单是鼻口,还有全身的皮肤,全身的细胞,呼吸也不单纯是我们科学意义上解释的氧气类的物质,还有形而上的东西,这也不算玄乎,举个例子大家都比好理解,一个在杂乱不堪,四处垃圾的地方站桩打坐,一个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灵气十足的地方站桩打坐,那种身体的反应是完全不一样的,除去去心理作用,身体细胞的反应都是不一样的。
但不管是顺还是逆,腹式呼吸法都要经过下功夫练习,需要把这种呼吸方法融入我们身体的本能呼吸,这也是行走卧立都在潜意识的练功。做成了自然本能呼吸,才能真正发挥出效果。
而在练拳或者练功的初期阶段,是不需要做深度的腹式呼吸法,因为太过刻意了。所以很多套路都不熟的,动作都不熟练的是不建议用腹式呼吸法,用自然呼吸就可以了。
练习逆腹式呼吸的注意点:
逆腹式呼吸重在将内在气息送到腹部,所以重点在于呼气和小腹上,呼气时要做到呼气的气息尽量时间长一些,呼气时缓慢均匀,每一呼气气息要尽量深一些,每一呼气都要仔细体会观察,在呼吸锻炼过程中把“注意呼气”放在第一位。做到呼气细、长、缓、均、深的同时也要呼气自然舒服,不能故意用力强求,舒服自然为宜,慢慢的进行调节呼气。呼吸时的胸部和腹部的起伏要自然,不能用力,起伏应跟随调息的节奏自己运作不含人为因素,不能强行作胸腹部的起伏运动。
扫码查看2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