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正是要求太极拳术者,勿以妄动为武功,要体悟自然生发,主观能力之发挥皆与外界敌方之劲力、动态、攻势相应相合,化其有余,攻其不足,发寓化中,化发泯然。故可功成自然,而不贪天之功,居为己有。自恃武功高强,一味攻击,却不知对方攻己如何应顺化解。虽说也有化有发,但以发为根本,难以进入一任对方攻击自己而浑然一体纯化之境界,终属太极中下品功夫。
无为、无言之原则,在搏微太极拳术中贯做始终。搏微太极拳术,无论是太极拳架的学习,还是太极推手、太极擒拿的训练,在初学的一段时间里,要学些基本架式、姿态、步法、套路,推手之盘手法以及擒拿之基本手法外,根本的学习过程,相当为全过程,是学习化法。整个过程要求学习一纯自然,与对方吻合,勿过勿不及;舍己从人;一羽不加,蚊蝇不落。学习无固定之化的技巧,只要求自己每一处,每一点,都将对方攻击力化去,且要正好化清为止。正因如此,自己在每一刻每一秒都应自由自在。“随屈就伸”,在攻击、逼迫中求自由以发展。他不用技巧心机,处心积虑去攻击或逼迫别人。这种纯化无为的术极功夫,不悟老子无为无言学说,是难以身体力行的。只有放弃你自己主观妄动,才能有最大的主观潜力,象天地一样与万物合一而自然而然地无有造作,无有冲突,你才获得心灵的真正自由,你的太极拳才能如鱼得水,如花艳放,达太极神境。
日本学者福永光司在他的“老子”一书中说:“老子的无为,乃是不恣意行事,不孜孜营私,以捨弃一已的一切心思计虑,一依天地自然的理法而行的意思。在天地自然的世界,万物的各种形体而出生,而成长变化为各样的形态,各自有其一份充实的生命之展开;河边的柳树抽发绿色的芽,山中的茶花开放粉红的花蕊,鸟儿在高空上飞翔,鱼儿从深水中跃起。在这个世界,无任何作为性的意志,亦无任何价值意识,一切皆是自尔如是,自然而然,绝无任何造作。”(福永光司著“老子”陈冠学评译。)福永先生的话,正是老子无为的极好注脚,亦是太极拳家的借鉴。
有言之教,指号令教戒。不言之教,指非形式规范教条也。太极拳无论从教,还是从学来看,都要充分意识到有言之数不能使学者达到神明阶段。以为可以通过语言,规则、范例、技术要领的教导,达到太极至境,是完全片面的。学者只有在有言之教外,重视无言之教,去体悟文字之外的真实,把握语言之外的无意义,才能受到自然无为的熏陶,得到自然的潜移默化的指引,由上意识学习,进入到下意识的直觉的体悟。神明般的太极功夫,都是无法用语言说明的,但是,他真实地存有。他是难闻其言,难视其形,然而你却可心领而神会。一切东西的学习都存在着无言之教。古代书法家,除学习法贴外,还从孙大娘学剑中体悟到书法的精妙。太极拳的学习亦应如此,不惟打拳推手,还应扩展你的视野,在练拳之外,通过欣赏大自然,鉴赏字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来提高自己对太极拳之道的悟解与直觉的把握。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