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内功心法的源泉“太极”

#黄山老师太极专栏#黄山2021-09-20

关于太极一词,南怀瑾先生说:“是上古留下这么一个名词,代表宇宙初生的那个极点,太极之上是无极”。太极这个名词与道之一词同样,...

关于太极一词,南怀瑾先生说:“是上古留下这么一个名词,代表宇宙 初生的那个极点,太极之上是无极”。太极这个名词与道之一词同样,是上 古流传下来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老子》书中,只见有无极而未 见太极一词在《庄子》书中却见有太极一词,庄子在《大宗师》文中说:“在 太极之先而不为高”。这是道家经典中出现较早的太极一词。在易传中也有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之句。

与太极一词相应,流传有太极图,太极图也有其发展演进的过程,到现 在流行的有阴阳双鱼太极图与周子太极图,这两图对太极拳的发展都有重要 意义。周子太极图有宋代周敦颐所著的《太极图说》,对太极的含义作了全 面的论述,该文产生的影响巨大。兹录原文如后。

《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 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 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 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唯人也,得其秀而最灵。 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 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日与阳;立地之 道,日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返终,固知生死之说,大 哉易也,斯其至矣!”

《太极图说》在许多相关著作中,都有详尽的解说,下面就与太极拳 有关联的部分,作些了解。

文中说:“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明,静极复动,一动一静, 互为其根”。明阳是道家学说的核心,所一明一阳之道。明阳更是太极 拳的根本问题,所调一明一阳之拳,拳打一又一阳。阳指事物的光明面, 引申为动、为开、为升、为上,在八卦中为乾,具有刚健、统领的作用。指 事物的幽暗面,引申为静、为合、为降、为下,在八卦中为坤,具有柔顺、潜藏、 宽厚的性格。阳相互协调充,所以不离阳,阳不离,万事万物都在 阳对立协调中演化成长。阳刚健运,当动到了极点,物极必反,阳极生, 动极而静;当静到极点,静极生动,一阳萌生,所以说阳互为其根,相 反相成。明阳相对又不可分离,所孤明不生,独阳不长,任何事物有明就 有阳,阳同时同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转换。有如人体,有前胸, 必有后背;有内脏,必有外形,相互依存而不可缺失偏废。阳之义,深矣 广矣,太极拳学根于太极阳之理王宗岳先生之《太极拳论》,依明阳之 理而立论,指出“知阳”,“阳相济,方为憧”。

《太极图说》中还说:“分分阳,两似立焉。明变阳合,而生水火木金 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阳也,明阳一太极也”。这是说太极包 含了明阳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在相反的方面,就是水与火的对立,水火不 相容,是阳对立最为明的现象。在相成方面,就是金木相成,春天草木 萌芽春为木万物生长。秋天万物成熟到达终点秋季收割为金。故曰:“木 金者生成之终始也”。土是木火金水的活动场所所有变化都在土地上发生, 合起来就是五行。可知,五行是阳进一步的推衍,变阳合而生木火水金 土,五行一明阳也。

文中还说:“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二是荫阳二气,五是 木火土金水五行之气,明阳五行之气,遵依道的规律,化合凝聚而生万物。 万物之中唯人最得其灵秀,成为万物之灵,这个灵是先天本然的灵光,是先 天本具的智慧,其中有精,其精甚真。

文中又说:“立天之道,曰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 曰仁与义”。天道变化,一一阳,日月运行,寒来暑往,为万物生化之源。 地道顺承天道,在地成形,形质有刚柔之分,刚柔相推而有万物之变化。人 道讲道德仁义,行为的标准是以仁安人,以义正我。刚健者天之道,柔顺者 地之道,中和者人之道,天地人称为三才,三才者一阳也,明阳者一太极 也,在此又有了“太极涵三归一”的准则。

太极一动阳生,也就是阳分。阳二气,阳刚柔,阳清防浊,阳 升明降,各行其是。欲妙合而凝,必赖冲气以为和,调和阳,使其相亲相 济,得生化万物之美。气,阳气,冲和的中气,三者缺一不可,故太极涵 三而归一。

与周敦《太极图说》对应有周子太极图(见图一)。周敦的太极图, 来源于陈的无极图(见图二)。周敦顛倒其序,改为自上而下的顺该, 取顺而生人,生生不已之意。陈的无极图为由下而上的逆该,取逆而成丹 之意。

兹节录黄宗炎先生《太极图辩》对二图的解说:陈转无极图,“其最下 圈为玄牝之门,玄牝即谷神,牝者跨也,谷者虚也,指人身命门两腎空隙之 处,气之所由以生,是为祖气。凡人五官百骸之运用知觉,皆根于此。于是 提其祖气上升,为稍上一圈,名为精化气,气化神,有形之精,化为 微茫之气。依稀呼吸之气,化为出有入无之神,使于五脏六腑。而为中 层之左木火,右金水,中土相联络之一圈,名为五气朝元。行之而得也,则 水火媾而为孕。又其上之中分黑白两相间杂之一圈,名为取坎填离,乃成圣胎。 又使复还于元始,而为最上之一圈,名为神返虚,复归无极,而功用至矣。 盖始于得,次于己,次于和合,次于得药,终于脱胎求仙,真长生之秘诀也”。

周子太极图,“以顺而生人,故从上而下。太虚有无,有必本无,乃更 最上圈神还虚,复归无极之名曰无极而太极。太虚之中,脉络分辨,指之 、 为理,乃更其次圈取坎填离之名曰阳动明静。气生于理,名为气质之性,乃 更第三圈五气朝元之名曰五行各一性。理气既具而形质呈,得其全灵者为人, 更第三圈五气朝元之名曰五行各一性。理气既具而形质呈,得其全灵者为人, 人有男女,乃更第四圈炫精化气、炫气化神之名曰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得 其偏者蠢者为万物,乃更最下圈玄牝之门曰万物化生”。

现代流行的太极图(见图三),是一外圆内含阳双色的图形。有说是 以周敦頤太极图中阳动静为仿本,去掉上下各圈简化而成。外圈为圆形, 代表宇宙;圆圈内的阳为阳两似;明阳又各有一个眼,代表中 有阳,阳中有,阳中复有阳。此图外形然简单,而所包涵的意义却 非常丰富。

一、太极图以圆为形,象征着宇宙无始无终的周期循环运动。圆转自如, 灵动不息,变化无常,可大可小,具有无限的伸縮性,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宇宙间的一切运动都以圆为形,有柔切、应、顺随、圆润、融通之义。

二、图内太极双互抱,黑白分明,对立统一,动态平衡。双示着, 阳生至极盛,明已萌生动意;明长而极盛,而阳已起而薄之,一进一退, 此消彼长。太极双色同居一圆之中,表示不离阳、阳不离,相互交合为 统一体。双色眼还代表着灵动生机,小可以变大,弱能够变强,宇宙处在变 化之中。

三、太极双走成S形曲线,表示一切事物的发展,曲则有成。S形曲 线旁视之为波浪形,上视成螺旋状,有圆转不息,变化无究之象,表达了动 与变的哲理。

四、现代流行太极图,画为平面,但应以立体视角观该之,从中悟出灵 性的信息,精义入神,心灵相通,则当自有一番妙趣。《参同契》曰:“千周 彬彬兮,万遍将可睹,神明或告人兮,魂灵忽自悟,端常其绪兮,必得 其门戶,天道无莫兮,常传于贤者”。

太极图对太极拳有极深刻的指导意义,是太极拳内功心法的源泉。 

用手机扫码体验更多功能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

黄山[太极者]

  • 关注
    54
  • 粉丝
    2593
  • 经验
    10053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