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螺旋的世界传说距今大约6600年前,太极出现在黄河、洛水

黄山2021-06-24

 双螺旋的世界传说距今大约6600年前,太极出现在黄河、洛水之间,伏羲在被洪水冲出的玉石上发现了太极图。近似神话的传说使...

 双螺旋的世界

传说距今大约6600年前,太极出现在黄河、洛水之间,伏羲在被洪水冲出的玉石上发现了太极图。近似神话的传说使《易经》披上了神秘的色彩。

    太极阴阳图的内涵可谓无所不包,因为宇宙中任何层次的事物都可以用太极阴阳文化进行解析。对《易经》,郭沫若说是“神秘的殿堂”;冯友兰说“宇宙代数学”。对太极图;李政道博士讲:“太极图中所包含的抽象概念已超过了物理学的基础理论,而其形态动荡,更深刻地表达了从宇宙、星云、乃至电子…….的一切形成”。也难说太极阴阳图是人类之前的“人”残留在地球的文化标记遗物,或是宇宙人带给地球的宇宙符号。随著星转斗移,现代人对它的感知可能远远不如远古人类对它的认识。

    不管如何,在这张阴阳太极图中,其中的曲线给我们运动和立体的感觉,一阴一阳两个物象头尾相接,方向相反,呈顺时针双螺旋运动态。

  20世纪50-80年代,另有几个研究小组提出,对银河系的观察过去都是瞎子摸大象,银河系应该有4条臂膀,即短尺座(Norma)、长形盾-半人马座(Scutum-Centaurus)、珀尔休斯和猎户座。在新近召开的第212届美国天文协会年会上,美国宇航局用斯皮策太空望远镜以红外光对银河系进行观察,通过恒星统计方法,发现新银河系是由两条"臂膀"构成的,即长形盾-半人马座和珀尔休斯.银河系的中央是"横木"。一眼就可以看出,他是多么的相像太极阴阳图,而且是顺时针方向螺旋。

    太极阴阳图与新红外线图像显示银河系的图形和螺旋运动的形式与方向多么的令人惊奇的相像!故推测太极阴阳图不管是来源与地球,还是来源于地球外的宇宙,太极阴阳图中的“黑白双鱼”是左手双螺旋形态,呈顺时针方向螺旋运动,它与银河系的螺旋运动方向一致。

    宇宙中大约70%-80%的银河系呈螺旋状结构。众所周知,“大爆炸”理论是今天关于宇宙演变的主要模型。气体在引力作用之上会被压缩成纤维状,随后纤维又被撕裂,纤维结点成为引力压缩的中心。由于纤维具有涡旋运动分量,因此纤维被涡旋起来并被压缩,从而形成螺旋状。

    由美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研究人员组成的一个天文学家小组,用设在夏威夷的科克天文望远镜观察了仙女座星系外大约5000颗恒星的运动。发现银河系最近的"邻居"-仙女座星系,这个星系外围有一个恒星构成的螺旋状星云,直径应为20万光年,而早先天文学家估计它的直径不过7万至8万光年。

    据美国宇航局报道,叫做2003 YN107的小行星,它在1999年抵达地球附近,该小行星一直以来在地球周围作螺旋状盘旋运动。现在正向宇宙深处飞去。

    在宇宙中,物质运动必然会产生磁场。各类物质结构由于运动方向的不同,运动速度的差异,会产生无数大小不一、强弱不同的磁场旋涡,这种磁场旋涡就是神秘的"黑洞"。由于磁场具有力和能的特征,所以"黑洞"物质有极快的旋转运动速度,当组成它的物质凝聚向一个方向做有序运动时,便产生很大的能量和极强的引力,向其中心高速旋进。黑洞喷射巨大粒子束呈螺旋状。科学家们利用超长基线射电望远镜阵和众多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天文望远镜,成功地获取到迄今为止关于黑洞深处最清楚的观测信息,证明特大质量的黑洞喷射出的巨大粒子束呈螺旋状。

    水星绕地球运动,每300年就形成一个巨大的螺旋。

    地球在宇宙中运动,既要绕太阳转,也要自转,还要和银河系一起运动,都是螺旋状旋转。地球从西向东自转。从地轴北端或北极上空观察,是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地轴南端或南极上空观察,是顺时针方向旋转。把地轴两端一起看,这也酷像太极阴阳图中的“黑白双鱼”了。

相关话题

#宇宙 #自然界

用手机扫码体验更多功能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