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练习时,先讲求以手领身,手脚一致,上下相随,步随身换重点在练习全身的协调一致和走圈,不重视拳架高低,在全部套路熟的正确与熟练。
完成后即进入第二阶段,为严格要求动作的标准化、松柔化、圆转化和整劲,并且由于动作困难度的提高,和练习遍数逐渐增多而式式熟练,体能及耐力亦逐渐增强,熟练程度必需达到下意识状态,此时要求姿式逐步降低,以意运气,以气运身,动则内外一体,周身圆整,呼吸配合,气达四梢,达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此一阶段最为重要,攸关内劲的体认。
第三步即为内劲的训练,重点在于手脚、胸腰及全身协调一致的折叠劲、转关劲、忽灵劲、弹抖劲、寸劲等等内劲的运用,招式由大圈渐收至小圈,由慢渐练至快,在放长和缩小」,与顺逆缠丝的相互变换之下,表现出高低动作的刚柔及弹性。总体的要求是,一动全动,节节贯串,相连不断,一气呵成;?一静无有不静,手、眼、身、步、法一齐俱到,节节松开,动作合乎标准,内劲达于四梢。起身轻灵柔和,落步沉实稳重。速度快慢相间,动作忽柔忽刚,刚柔并济。立身中正不偏,虚实兼备所谓?:?『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强身、技击同时兼练,达到周身一家,知机知势的知己功夫。
第四步为推手训练「在拳架练习中内劲达到一定纯熟度,即需练习推手的要领与方法,体验相熟习对方劲力的训练?;?运用平素训练而成之手、身、步法及内劲蓄发,在与他人推手时,磨练如何以静制动、以轻制重,以慢制快,以弱制强,同时检验拳势中己身之缺失而改正之,达到体用兼备,知己知彼的懂劲功夫。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