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太极柔,刚柔腰中求。” 向来秘不外传,外人只知其形!

#太极入门#妙之门2021-05-20

前人云:“别看太极柔,刚柔腰中求。”腰为一身之主宰,运动之枢纽,腰活全身皆活。前人重腰,其理至要。命门要穴在腰,其内两肾...

前人云:“别看太极柔,刚柔腰中求。”腰为一身之主宰,运动之枢纽,腰活全身皆活。前人重腰,其理至要。命门要穴在腰,其内两肾相藏,肾主水藏精,精为命之基。精化气,凝神骤气精亦固。中为丹田,气之源。腰为带脉,络全身之脉,一脉通百脉皆通。故腰为太极之魂,腰活:胯活身活力活。

  腰胯之功,太极发力之宗,腰拧胯挫,力出劲足。太极揉球,非转腰胯,揉球只是活腰,腰胯须分,有分有合。转胯非转腰,亦是活胯。转腰要定住膝,管住胯;动胯要稳住腰,专动胯。腰拧胯挫,腰转胯合。胯挫胯合,胯摧胯缩,胯展胯坐,胯运腰合。腰胯拧合松紧为要,配合臂展、臂转、臂开、臂合、手转、腕翻、腰中抖弹,身拧螺旋,肢体力现,其练是谓“抖翎”。

非仅活胯转腰能为,皆赖腰胯相分相合,分之相系,合之反弹。君可细思,细量,细悟,细验。“抖翎”发力之训练,乃太极拳综合发力之法,亦是高层发力之法,更是武人梦求之力,向来秘不外传,外人只知其形,内人只知其表,今公之于众,以慰太极。愿求真者有所求。

  能发力只是一个方面,太极乃是一整体。无功招法皆空,无招法功无以为用。招不熟无以为巧,功不到无以为好,身心不合无以为妙,机不知无以为奥。明理、入行、合道,拳之本力也。拳之道平衡协调,拳之法松松紧紧,拳之用刚柔相济。拳之气在心,拳之意在心,拳之力亦在心。拳之劲借用朱连元先生转授杨氏拳六合劲之说表述更显精炼:“拧裹、钻翻、螺旋、崩炸、惊弹、抖擞”。腰胯发力由内而外,不露其形,劲贯四梢运全身。

  太极拳沾连粘随最为要,舍己从人须做到。发力随机不可妄,化打合一方为上。心中身中自不偏,心合身合自相随;心不贪身不过,心不缩形不瘪,心不烦气自和,心不邪德自正。机势断续一瞬间,全凭听劲(知觉)不一般,若能懂劲功深时,随机造势处处机,出手功成只一念。是谓“招熟而懂劲、由劲而阶及神明,愈练愈精”。

  太极拳虽法门独特,但并不难,千里之行始足下,先学走来后学跑,健步如飞能做到。慢到慢时慢不了,身轻如燕根如山,蓄劲纳百川,发劲似雷电,动中求静静犹动,刚柔不分入上乘。

  如能修得太极功,练拳推手两相容。练拳不推手,不知有没有。懂劲由推手得,沾连粘随由推手悉,机遇由推手求,发力由推手验,功夫由推手证。推手为太极独门纲要,习者不可不视。推手要由单入双,多练散推,即自由推手(若能于散推之时,去心中之攻守念,只习站稳及不丢顶,则进步更是能一日千里,切要.)),近似实战,战之方能自如。

  打手要点:松亦打,紧亦打,不松不紧不能打,前劲已断,后劲未续,瞬间力发,化力、泄力顺敌势,借力、顺力机缘找,主观臆断全不要,因敌变化神奇妙。

相关话题

#太极心得体会

用手机扫码体验更多功能

扫码查看1条评论

妙之门[Lv.10]

  • 关注
    18
  • 粉丝
    2546
  • 经验
    3127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