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内炼法要著作,宋代紫阳真人成道密钥金丹四百字注释

#参禅悟道#妙之门2024-04-17

天台紫阳真人张平叔撰 北宗龙门后裔闵一得注 七返九还金液大丹者。金丹四百字解,宋天台张紫阳真人著,栖云山悟元子刘一明解注,...

天台紫阳真人张平叔撰 北宗龙门后裔闵一得注 七返九还金液大丹者。金丹四百字解,宋天台张紫阳真人著,栖云山悟元子刘一明解注,后学门人白玉峰刊梓,后学李云峰重刊。

《金丹四百字》,宋紫阳真人成道以后,遗与马处厚之文。其文初无定名,后人因其无名,即以《金丹四百字》名之。是文其言约而不繁,其义显而且明,与《悟真篇》相为表里。《悟真篇》细分药物火侯,《四百字》总撮始终大义,两者一而二,二而一也。但《四百宇》自宋迄今,注释者甚多,或以炉火解,或以搬运解,求其传真写神,发其藏蕴者,卒不可得。

中国古代炼丹术名词。包括外丹和内丹两种。外丹是用丹砂(红色硫化汞)与铅、硫黄等原料烧炼而成的黄色药金(还丹)其成品叫金丹。道教认为服食以后可以使人成仙、长生不老。唐代以前金丹多指外丹。唐宋以后多指修炼内丹即把人体作炉鼎以体内的精、气作药物用神烧炼道教认为使精、气、神凝聚可结成圣胎即可脱胎换骨而成仙。

原为外丹术术语。指炼丹家选用某些矿物原料所炼制的丹药,又称“仙丹”,认为服后可以长生不死。内丹术借用金丹一词指内丹。

真意发真知,灵知也自应。三家合一家,倏尔身心定。

虚室却生光,静中又复阳。采来勤锻炼,化就紫金霜。

灵窍慧光生,性现尘情灭。朗朗夜明珠,无处不皎洁。

噪性化真性,人心变道心。若非神火锻,矿里怎分金?

金者,坚刚永久不坏之物;丹者,圆满光净无亏之物。古仙借金丹之名,以喻本来圆明真灵之性也。此性在儒则名太极,在释则名圆觉,在道则名金丹。名虽分三,其实一物。儒修之则为圣,释修之则为佛,道修之则为仙。三教圣人皆以本来真性为成道之本也。愚人不知,或用五金八石煅炼成药为金丹者,非也;真性在大造炉中,经火煅炼成熟,与天地同长久,与日月同光明,岂凡世有质之物能成哉?

  道家内炼法要著作。一卷。宋张伯端撰。约成书于宋神宗年间 (1068——1082年)。(撰者事迹参见 “ 《悟真篇》”条)
        元俞琰《席上腐谈》卷下谓此书文辞格调与白玉蟾无疑,疑为白托名而作。然南宋理宗朝周无所注 《金丹直指》即称张紫阳《金丹序》,《道藏》黄自如注本后序,亦谓此卷出自张紫阳。此书盖因昔者紫阳真人大丹既成,欲永其道于世,尚恐泄机,复遭天谴,乃著《悟真篇》一编,假譬喻以为言,因形神未曾全彰,读者泥文执象,反溺于曲径旁蹊。南海紫清真人白玉蟾亦误会其旨,三炼三倾,以致怨谤。张祖悯世人之不谅,复著此书,托言因马自然去,以寄示南海。白玉蟾乃得下手成真,此书实为先圣一代宗旨。
        本篇前有序言,正文为五言诗诀四十韵,凡四百字。序文以解释“七返九还金液大丹”等诸修丹术语之形成,串述内丹秘旨,堪称内炼法诀。其旨趣与《怪真篇》相表里。谓以火炼金,返本还源,谓之金丹。锻炼之要,在于以身心合于乾坤之体,以形神契于坎离之用。抱元守一,炼元养素,采先天混元之气,攒簇五行,和合四相。使心肝脾肺肾之五气朝元,炼精气神之三花聚顶,从而精神魂魄意坚固不漏,相与混融,化为一气,无声无臭,无形无状,名曰虚无。无中生有产就婴儿,玄珠成象,太乙含真,结成金丹,总以元精元气元神为本。铅汞调合,水火运用,皆有近两法度。层层运炼,须知身中玄牝一窍,一阳来复,药物、火候、沐浴、结胎、脱体,皆在于此。然此一窍不可私意揣度,必待明师心传口授。知窍修炼皆有证验。炼达龙虎交斗,神气混融之境,则 “泥丸风生,绛宫月明,丹田火炽,谷海波澄,夹脊如车轮,四肢如山石,毛窍如浴之方起,骨脉如睡之正酣,精神如夫妇之欢合,魂魄如母子之留恋。此乃真境也,非譬喻也” ( 《序》)。
        闵阳林 《释义跋》说: “天仙大道,法最简易,学必可成。”此篇四百言,首节二十字,言凝结三家,神气为一;其次十五节三百字,概言成功秘要;其后四节八十字,复明混合之功诀。言简意尽,“包含造化之根基,贯穿阴阳之骨髓,使炼丹之士,寻流而知源,舍妄以从真”(《序》)。

        该书收入白玉蟾《群仙珠玉集》内。宋黄自如注本收入《道藏·太玄部》。《道藏·修真十书》收本,注文同黄本。明彭好古注释本,收入《道藏辑要·奎集》。彭注清闵阳林释本,收入《古书隐楼藏书》、《道藏续编》第一集。明陆西星测疏,收入 《方壶外史》。《金丹四百字内外注解》附《金谷歌注解》收入《道书全集·金丹正理大全》。明李文烛注本收入《宝颜堂秘笈广集》。明王一清注本,收入 《四经》。清刘一明注本收入 《道书十二种》。

金丹四百字原诗

真土擒真铅,真铅制真汞; 铅汞归真土,身心寂不动。 虚无生白雪,寂静发黄芽; 玉炉火温温,鼎上飞紫霞。 华池莲花开,神水金波净; 夜深月正明,天地一轮镜。 朱砂炼阳气,水银烹金精; 金精与阳气,朱砂而水银。 日魂玉兔脂,月魄金乌髓; 掇来归鼎内,化作一泓水。 药物生玄窍,火候发阳炉; 龙虎交会罢,宝鼎产玄珠。 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 名为神气穴,内有坎离精。 木汞一点红,金铅三斤黑; 铅汞结丹砂,耿耿紫金色。 家园景物丽,风雨正春深; 犁锄不费力,大地皆黄金。 真铅生于坎,其用在离宫; 以黑而变红,一鼎云气浓。 真汞产于离,用之却在坎; 姹女过南园,手持玉橄榄。 震兑非东西,坎离不南北; 斗柄运周天,要人会攒簇。 火候不用时,冬至不在子; 及其沬浴法,卯酉亦虚比。 乌肝与兔髓,擒来归一处; 一粒复一粒,从微而至着。 混沌包虚空,虚空括三界; 及寻其根源,一粒如黍大。 天地交真液,日月含真精; 会得坎离基,三界归一身。 龙从东海来,虎向西山起; 两兽战一场,化作天地髓。 金花开汞叶,玉蒂长铅枝; 坎离不曾闲,乾坤经几时。 沐浴防危险,抽添自谨持; 都来三万刻,差失恐毫厘。 夫妇交会时,洞房云雨作; 一载生个儿,个个会骑鹤。

《金丹四百字》

志真子 汪伯英 注释

洪硕峰 校订

洪秀英 编辑

【真土擒真铅,真铅制真汞;铅汞归真土,身心寂不动。】 “真土”者,便是“一念不生”,一心不二,精专贞静,不动不摇的“真意”;亦是“绵绵若存”,无思无虑,滴滴归源,“勿忘勿助”的“真息”。

真铅”者,又名“外药”,又名“金公”,是虚无中的“先天一炁”,乃从身外得来者。西游记演义以“孙行者”喻之,故有时名之谓“孙外公”,即喻“先天一炁”从外来之意。真铅既是“先天一炁”,则欲擒伏此“真铅”,必须要用“真心”、“真念”、“真情”、“真意”、至诚无息的“真息”、“真土”以擒伏之。

丹经云:“定息产真铅”。此处云“真土擒真铅”,其理相同。盖造化感应之道,假者召假,真者感真。苟真矣则无所不真,一真一切皆真。或曰:修道之人,常欲借假修真,今日惟真乃能感真,则借假不灵矣?曰:假中有真也,借假中之真以感真也。因吾人既落后天,真者已陷于假内。今欲“返本还源”,只得用假中之真以感真。既得其真,则真真相结,或离假而去,或化假为真,是在真者自己之权衡。假者既无法挽留,亦不能抵抗,亦无从干涉也。

真汞者,即吾人假中之真也,为本性灵光先天之元神也。先天元神藏于心时,名曰:“君火”,亦曰“真火”,凝元神入于中央,便即可名之曰“真土”。今真铅既已从外来矣,则真汞即为之制伏,其实即气入身来,神归气内之意。而神气合一之处,即是中宫,中宫即是真土。神气归于中宫,即是铅汞归于真土。而当此之时,其身心自寂然而不动矣。石杏林真人曰:“定志求铅汞,灰心觅土金。”盖定志与灰心,即“寂然不动”之象。而铅汞土金,则皆是异名同类之辞耳。

或问紫阳真人所提倡者,乃“人元丹法”。其所谓“真土”、“真铅”、“真汞”等名辞,恐又别有所指,不同如上之说耳。曰:“清净”“人元’其法门虽不同,而作用则同。所用之炉鼎虽不同,而炉鼎中之药物则同。外借之假像虽不同,假中之真性命则同。

善哉!吾师(即圆顿子)之言乎:“须知天空中轰雷打闪之电,电灯厂机器磨擦之电,干电池药物变化之电,蓄电池随时储蓄之电,此四种电之来源虽异,而电之性质则同。”盖“清净”、“人元”,或以一人为炉鼎,或用二人为炉鼎,固似有异,而临炉所用之“真土”、“真铅”、“真汞”则无不尽同,正如电之性质不可分也。此处真人既未言明外用之法器为何?而只言其真,则吾人以真认真可耳。

【虚无生白雪,寂静发黄芽;玉炉火温温,鼎上飞紫霞。】

上文神气既归纳于中宫,则身心不动,已臻虚寂之境矣。然“虚”须要至于无可虚,方为“虚无”。“寂”须要至于静之极,方为“寂静”。既“虚无”矣,自然生“白雪”;既“寂静”矣,自然发“黄芽”。夫“白雪”、“黄芽”,虽为外丹中之名辞,而内丹中功夫既到虚无寂静的地位,亦得到外丹中同等的效验。盖“白雪”、“黄芽”,为虚无寂静中自然的变化,乃形容身中一阳初生后之景象也。“玉炉火温温”,则“勿忘勿助”、“绵绵若存”之“文火”也。“文火”,不寒不燥,不冷不热,故曰“温温”。“鼎上飞紫霞”者,谓“泥丸”脑际,常有紫气霞光,如瑞雪之纷飞也。

或问:玉炉,究何所指?曰:湿润之炉也。曰:在身内乎?在身外乎?曰:身内之玉炉,则储藏真息绵绵之处;身外之玉炉,则不便明言,已得诀者,当能领会。

【华池莲花开,神水金波净;夜深月正明,天地一轮镜。】

“华池莲花”者,坎宫之药物也。“神水金波”者,水中之金性也。盖“神水”则在“华池”-之中,“莲花”开于“金波”之内。当“莲花”开放之时,其“金波”必鲜明洁净,“莲花”之开放,即慧光朗照也。“金波”之明净,即气静神恬也。因其恬静,故能朗照,即“定则生慧”也,亦宁静以致远也。“夜深月正明,天地一轮镜”,其象正相若也。盖其象,天上则万里无云,大地则人皆偃息。而一轮冰镜,悬照碧空,上下四方,清寒澄澈,岂不鲜明而净洁哉?学道者当“莲花开”而“金波净”、静定极而慧光生之时,其景象亦正复相同。

谨按“华池”之中有“神水”, “神水”之中有“金波”,“金波”若不净,则“莲花”不能开。“莲花”若不开,则夜虽深而月不能明,“天地一轮镜”,即无从表现矣。

或谓如上之说,则“华池莲花”,“神水金波”,是皆属于“坎”方,与“离”家无关矣。然真人自序中,所谓以铅见汞,名曰华池,以汞入铅,名曰神水。铅来见汞,汞去迎铅,似属双方对举,离坎并言。何能专指彼家?曰:作用则双方并重,而其发动之地,则重在坎方。盖欲铅来见汞,必先汞去投铅。所谓将欲取之,必先与之,不有小往,安能大来。惟以汞投铅,乃由动入静,即凝神入气穴也。神既入乎气穴,则神水金波净矣。于是乎坎宫爻动,一阳来复,华池之莲花开矣。故华池神水,谓一方可,谓两方亦可。谓两方者,指其始汞未投铅,神未入气,神水之金波未净时言。谓一方者,指其铅汞已交,由动入静,复由静入动时言。

或又谓照此而论,则简直华池莲花属于坎方,神水金波,属于离家矣。余曰:此说亦未尝不通。观“以汞入铅曰神水”之句,则知“神水”之本,亦即汞也。惟未入铅但名为汞,既入铅后,方名“神水”。其实即“神水”入“华池”也。惟“神水”入“华池”后,其“金波”不可乱动。必使风平浪静,则“华池”之“莲花”方开。《悟真篇》七绝诗云:“金公本是东家子”,即“神水金波”也。次句云:“送在西邻寄体生”,即“神水入华池”也。三句云:“认得唤来归来养”,即“金波”既净,认识“莲花”已开,于是移栽家园,西邻仍返东舍,亦即“依他坤位生成体,种向干家交感官”之意也。至于末句:“配将姹女结亲情”,则下文水银烹金精之意,全属离家之事矣。

【朱砂炼阳气,水银烹金精;金精与阳气,朱砂而水银。】

“朱砂水银”合喻离卦。盖朱砂象离卦之外阳,朱砂中之水银,象离卦之内阴。外阳为火性,火则薰炼阳气,故云以阳火炼之则成阳气,盖火蒸则热气升腾也。内阴为水性,水则凝固金精,即以阴符炼之则成阴精。故“朱砂炼阳气”,即用“武火”之勇猛精专也。

“水银烹金精”,即用文火之温柔绵密也。盖“朱砂水银”,固属于离,而阳气金精则来自坎方,其意即用离之“朱砂水银”,而炼坎之阳气金精也。及其既经烹炼封固之后,则两家合为一家。金精与阳气,即“朱砂而水银”矣。反之,“朱砂而水银”,亦即金精与阳气耳。

谨按:“朱砂水银”,“阳气金精”,实皆“外丹”中之名辞。今借用在人身之上,则“朱砂水银”,即指人之神与魂与性耳。“阳气金精”,即指人之气与魄与命耳。以神摄气,以魂炼魄,以性修命,即“朱砂炼阳气”,“水银烹金精”之意也。迨至神气浑融,魂魄不分,性命合一,则又安能分金精与阳气,朱砂而水银耶?三元丹法南北工夫,其理均相一贯。善学者尽可因此悟彼,一隅三反也。

【日魂玉兔脂,月魄金乌髓;掇来归鼎内,化作一泓水。】

谨按:《悟真篇集注》作:“日魂金乌脂,月魄玉兔髓。”而其所引之陆注则云:日之魂,太阳之精也,为玉兔之脂,即坎之中爻,真铅是也。月之魄,太阳之质也,为金乌之髓,即离之中爻,真汞是也。然以“日魂金乌脂,月魄玉兔髓”作注,亦未尝不可。其意盖谓离中之汞,乃太阳中之精也,坎中之铅,乃太阳中之神也,以离汞与坎铅掇归鼎内,自可“化作一泓水矣”。鼎指干鼎。

谨按:“日魂”,“金乌”、“离汞”三者实是一物,而刘悟元又谓之“灵知”。“月魄”、“玉兔”、“坎铅”三者亦是一物,刘悟元则谓之“真知”。盖名本无定,或因象立名,或借物立名,或随意立名,不过用作记号,以便学者易于体认;或因便于行文起见,可以借题发挥;或又因文章不能做得十分露骨,以免泄天符而遭时忌。故又有意将名辞变换,使“门外汉”无从捉摸,唯供已入门之弟子,而又能好学深思之人研究而自得之。不然,《参同契》何故要故为乱辞而孔窍其门乎?

又按:“玉兔脂”与“金乌髓”,二者掇归鼎内,而化作一泓之水,就是说汞迎铅入而化为水也。丹经上常有运汞迎铅之说,若就清静功夫而论,则便是运神以迎气。而上阳子却又说得着实,他说就近便处运一点真汞以迎之。但上阳子当然不是纯粹的“清静派”,他对于“南宗”极有心得者,对于《参同》《悟真》的认识,亦极深切。而所谓一点真汞,究竟是指何物,是精乎?是气乎?是神乎?是有形者乎?是无形者乎?若谓是有形的精气,则既已往迎,何能复返?即能复返,则“见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见,亦复何济于事?若谓是指无形的神气,则不分疆界,遍处都是,何能就近便处运一点?这个问题,颇堪研究。读者诸君,能知其意乎?

再者:此节陆注与刘悟元注,则皆以本文作“日魂玉兔脂”,“月魄金乌髓”注之,而其注亦通。或问本文既彼此互异,例如说张三的帽子是张三的,怎么又可以说张三的帽子是李四的呢?曰:这是论的物质,然交情深的契友,对于物质也未尝不可以彼此互赠。则张三的帽子,或者是由于李四送的,故说张三可,说李四亦可。而本文所讲的乃是“脂”与“髓”。“脂”与“髓”乃是形容极精微的东西,就是所谓“真阳之气”,“真阴之精”之类。夫阳之与阴,犹雌之与雄,本易发生爱恋,而互相结交。

故日魂本是金乌之脂,而未尝不可为玉兔之脂;月魄本是玉兔之髓,因亦未尝不可为金乌之髓。盖两性既能互感,则甲乙便可通商,有无互济,各得其宜。只要共守信义,彼此相助而不相伤,相生而不相克,则利害均而性情调。然当此时之第一义,亦是要一心一德,由致中而后致和,先“专气”而后“致柔”。能如是者,自然有一种不可思议之妙景生焉。其妙景之情形如何?则正如邵康节先生所谓:“此际易得意,其间难下辞。”所谓“化作一泓水”者,亦不过如此而已。然此水不同凡水,乃由“乌”“兔”相交而采得先天真一之炁所化之水,是上善之水也。功能资生万类,培养灵元,故其妙不可以言语形容。

鼎内,当然指干鼎而言。盖归来之时,尚是一炁。既归之后,方化为水。陆注谓药之始生,无过一气,升于甑山(甑山之名见于《参同契》),则化而为水。先液后凝,还丹乃就。诸书所谓“玉浆甘露,灌顶醍醐”,皆不出此。

【药物生玄窍,火候发阳炉;龙虎交会时,宝鼎产玄珠。】

药物即一阳爻动,,先天真一之生炁也。玄窍者,“玄关一窍”也,在乾坤交媾之时发生。当此之时,即当火发阳炉,运离汞以迎坎铅,俾“青龙”与“白虎”交相会合,则宝鼎之中,遂产生一粒黍米玄珠,若恍若惚,若有若无,来人身上,妙不可言,降入丹田,则神凝气定。

【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名为神气穴,内有坎离精。】

此“玄关一窍”,非寻常之凡窍也,乃是由乾坤两卦共合而成。

乾卦有“神”,坤卦藏“气”。乾坤既合,则神气即交,故又名为神气穴。神气既交,则内即有坎戊月精、离己日光。坎离日月之精光,发生其造化之妙用。

谨按:乾坤本喻天地,坎离本喻日月。日月在天地之间交光合壁,以代天地行其造化而生育万物。人在天地之中,为天地之一缩影,故天地之所有,人亦有之。天地以乾坤二卦象之,而人之男女亦可以乾坤二卦象之;天地有日月以象坎离,而人身即假坎离以象日月;天地有日月以行造化,而男女亦有坎离以行造化,故天地絪緼则万物化醇,而男女媾精,亦万物化生。惟天地氤氲则气往来而质不动,日月合璧则光相射而形寂然。人能效天地之絪緼、日月之合壁,气动而精不动,神运而形不劳,亦能使万物化醇,百体舒泰。所谓逆行造化,神仙之妙用,即在乎其中矣。

【木汞一点红,金铅三斤黑;铅汞结丹砂,耿耿紫金色。】

木为青龙,青龙能屈能伸,能潜能现。木汞则青龙中之精也。青龙能善保其精,则可以为飞龙、为神龙,潜藏飞跃,均能从心所欲,如愿以偿。倘不能善用其精,则龙战于野,轻敌丧宝,亢龙有悔,穷之灾矣。

“一点红”者,因木汞为离中之精神,木能生火,离亦火也。火之色赤,故云“红”。然此火不同寻常燥烈之火。盖火中有水,方谓之汞。水火既济,有形之精与无形之神,凝在一处,成为非有非无、至灵至妙之物,所谓木汞是也。然此木汞,不可多用,多用则飞散而不能制伏。《参同契》谓:“河上姹女,灵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埃尘。”夫所谓“河上姹女,灵而最神”者,即 木汞是也。然此木汞,不可多用,多用则丧宝伤身,精枯气竭。亦不可不用,不用则阴阳隔绝,神气不交。故只可少用,少用则轻本重利,“小往大来”。是以木汞只消一点红耳。如上阳子所谓“运一点真汞以迎之”,亦此意也。

金铅者,金与木对,铅与汞对。木汞为青龙中之精,则金铅乃白虎中之气。木汞属离,色赤,金铅属坎,色黑。惟木汞只一点之红,而金铅须三斤之黑。此即以上所谓“小往大来”,轻本重利之意。盖木汞则常常只要运用一点,作为引诱之饵,而先天之金铅,却从后天铅鼎之中,源源而来,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矣。所谓三斤黑者,盖喻其多也。又陆注云:“金铅者,坎中真一之水,水中产金,故曰‘金铅’。言三斤者,四十八两,每两真铅三铢,共计一百四十四铢,乃坤之策数也。”其说亦通。

始则用汞去求铅,继便得铅来归汞。铅汞既合,结成丹砂。耿耿然若有紫金之色,光明照耀,实不可以言语形容矣。又陆注云:“丹砂者,金液还丹之别名。紫者,红黑相合之色。”《参同契》云:“色转更为紫,赫然成还丹。”耿耿即赫然之意。夫金丹乃无质之质,非可以“色相”求者。仙翁因方辨色,假像示人,要在得乎言意之表。

【家园景物丽,风雨正春深;犁锄不费力,大地皆黄金。】

“家园”者,喻自己之身中也。“景物丽”者,喻身中之景象药物光明而艳丽也。,夫家园之景物艳丽,必在风调雨顺,化日融和的春深之际。当此之时,犁锄者事半功倍,信手耕种,不必费力,而大地上均陈着灿烂黄金之色,风光美丽,富贵天然。

此在外象则如此,若自己身中之功夫,得到“铅汞结丹砂,耿耿紫金色”之时,则其景象药物之艳丽,亦正复相同。

“风雨正春深”,即是“万里阴沈春气合,千山清澈露华凝”之意。“犁锄不费力”,即先天造化一到,不劳心而自相交,自然开花结果,妙象环生。一身之中,金光闪烁,境随心转,顿觉遍大地皆是黄金。盖功深养到,精神能变化物质,火候既纯,心能造境。似乎不可思议,实则不期然而然,无足怪也。

【真铅生于坎,其用在离宫;以黑而变红,一鼎云气浓。】

真铅生于坎,即真金生于水。以北派清净法言之,即真气生于命门。以天地造化之机言之,即先天真一之炁,生于恍惚杳冥之中。离与坎对。坎为水,离为火。坎为命门。则离为性宫。

坎为恍惚杳冥,则离为昭昭灵灵。坎中有铅,则离中有汞。水中有金,则火中有木。命门中有真气,则性宫里有元神。恍惚杳冥之中藏先天,则昭昭灵灵之中孕后天。然藏在彼者,其用则在此,故生坎者,其用则在离;生于恍惚杳冥,其用即昭昭灵灵。若无彼坎中之生,则离宫即无可为之用。

夫恍惚杳冥,其象幽深而昏黑,若有若无,极静极默。《参同契》所谓“幽潜沦匿”是也。及其先天之造化发动,真铅之气,即于此时产生。《参同契》所谓“变化于中”,即指此先天真铅产生之时也。既已产生,即为离宫所用。其象不复深黑,遂有昭昭灵灵,光明赫奕,如一轮红日之象。然若无先时之黑,即不能有继见之红。黑以发红之光,红以显黑之用。《参同契》云:“知白守黑,神明自来。”谓虽知白之可贵,然徒知逐白之末,而不知守白之根于黑,则白不足恃,其光易竭。必守白之根于黑,则其守之时愈久,而其光明亦愈显,愈黑则愈白。所谓“君子之道,闇然而日彰”,不似“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也。

神明自来者,即黑中之白,自然而来也。黑中之白,即指离宫以黑所变之红光也。比喻光明之象。红指离火之色。盖《参同契》之所谓白,即此处之所谓红也。一鼎云气浓者,谓既抽出其坎中之铅,以益我离中之汞,黑者已变红矣。当此之时则氤氲絪蕴,万物化醇,真气仿佛如蒸云者然。浓者状其气之厚也。陆西星注云:“此指药物所产之乡,与夫所用之处。真铅生于坎者,水中产金,用在离宫,用以伏汞也。丹法以黑投红,此时真炁薰蒸,上下融液,若山泽之蒸云者然。”序中所谓“初时云满千山”,意盖指此。

又旧注真铅是彼身中一点真阳之气,离宫者“我心”也。真汞是吾心中一点真阴之精,坎位者“彼身”也。按此但指一宗而言。

【真汞产于离,其用却在坎;姹女游南国,手持玉橄榄。】

真汞生于离,即元神藏乎性,木液寄于火。但元神能发光明,而不善含蓄;火性炎上,遇物即烧,木汞之液,易为所烁,神魂有飞越之虞。故善用汞者,却在于坎。因坎中有铅,将汞投于铅中,则汞得铅养,铅愈足则汞愈灵,如油愈多则灯愈亮;离火寄于坎水,火不炎而水不滥,水火各得其宜。魄不冷魂不热,魂魄交相为养,中和之道具备,圣胎从此可结矣。

“姹女”者,即《参同契》所谓“河上姹女”,指离家之真汞而言也。南园即离家姹女之本乡也。“过南园”者,过自南园,姹女由南园而往也。陆西星云:“过自南园,往彼西邻,则相掸相持,而玄珠成象矣。玉橄榄者,玄珠之别名,取其别名者,取其回味而甘也。

【震兑非东西,坎离不南北; 斗柄运周天,要人会攒簇。】

震卦为长男,属东方,在五行属木,法象为青龙。 兑卦为少女,属西方,在五行属金,法象为白虎。 坎卦为中男,属北方,在五行属水,法象为玄武。 离卦为中女,属南方,在五行属火,法象为朱雀。

此四者配人身有形之物质,即心肾肝肺;言无形之灵气,即精神魂魄,所谓四像是也。但震兑两卦,明明分东西,今何以云非东西?坎离两卦,明明分南北,今何以云不南北?其故在用斗柄以运周天,使四象和合,尽会归于中央黄庭土釜之中,以成其攒簇五行之功。五行即攒簇,四象即和合,则震兑坎离尽在于中宫。如何再分东西南北?故云“非东西”,“不南北”也。

或问斗柄果为何物?周天如何运法?知几子注云:“斗柄者,炼士神剑,周天有内有外。求丹之时,默数三百七十五息,此外周天也。合丹之时,河车旋转数百回,此内周天也。初则用火土而擒金水,继则得金水而制木汞。”《参同契》云:“要道魁柄,统化纲纽。”又云:“循斗而招摇兮。”此斗柄之说也。吕祖云:“周天息数微微数。”《契》云:“周天遂奔走。”此周天之说也。《正道歌》云:“离坎本来无南北,兑震岂则在西东;若遇神仙亲指诀,捉住斗柄周天轮。”此四语所本也。又刘悟元云:“斗柄乃北斗第五第六第七三星,一名天罡。此星所坐者凶,所指者吉。所以运周天列宿,行二十四气,以成岁运。在吾身即一点真知之真情(按真情即一阳来复之天机)。真情一名金公,刚强不屈有生有杀,亦如天上之斗柄也。

有生以来,为客气所 染,外物所诱,斗柄指外,不指内,生气在外,杀气在内。顺其造化,幼而壮,壮而老,老而死,万劫轮回,无有出头之期。若知生杀之机,扭回斗柄,转身间,即到故乡。可以夺周天造化,可以合四象五行,‘一时辰内管丹成’,绝不费力。但人多认不得真情之斗柄耳。”

按此所谓“斗柄”者,向外指则生于外而死于内,向内指则生于内而死于外。“生于外”者,即顺则生人也;“生于内”者,即“逆则生仙”也。夫生于外则尽人皆能也,若生于内则非知攒簇之法,而晓天人合发之机者所不能也。

【火候不用时,冬至不在子; 及其沫浴法,卯酉亦虚比。】

火之名目甚多。其大别可分为二。如何为二?即先天火与后天火是也。后天火是有形之火,是凡火,是假火,其性猛烈,遇物即烧,能令一切东西为灰烬。然善用火者,只要配之以水,使成既济之功,则宇宙人生,均获其利。若夫“先天火”乃“无形之火”,丹经上称为“神火”,亦曰“真火”。即《楞严经》所谓“性火真空,性空真火”。其性温和而不猛烈,能觉而不能见,为天地造化之生机,能利物而不致害物。修道者所用之火,即指此火。

所谓“火候”者,即候此火之候也。此火若能候到,则自尔心神默契,恍惚若有所得。当此之时,柔暖播施,色身上即起一种变化。其变化程度之深浅,则视火力之微盛为标准。“火候不用时”者,谓真火之候,不用一定之时间。“一日内,十二时,意所到,皆可为”也,亦即所谓“真火本无候”也。

又上阳子云:“火候有外火候,有内火候。”《契》云:“三日月出庚。”外火候也。崔公《入药镜》曰:“天应星,地应潮。”外火候也。吕祖曰:“一阳初动,中宵漏永,温温铅鼎,光透帘帏。”外火候也。广成子曰:“丹灶河车休矻矻,鹤胎龟息自绵绵。”内火候也。《悟真篇>>云:“谩守药炉看火候,但安神息任天然。”内火候也。又按本期彝珠师母七律诗云:“火候无非神与意,丹头不外气和精。”亦内火候也。外火候,乃有为有作之功夫,是南宗所尚;内火候,是无为自然之大道,系北派所尊。此均学者所宜辨别也。

“冬至”者,一阳生也。不在子者,言一阳之生,不在十一月之子月,亦不在夜半之子时。盖时时刻刻,有冬至一阳生之象,所谓活子时也。知几子谓丹法从玉炉爻动,以看火候,不依历上时辰。其所谓冬至者,先天取“白虎首经”,后天取“震来受符”。亦不在夜半子时,是谓“时之子,妙在心传”。注者按:知几子之所谓先天后天者,殆指鼎器而言也。

“沐浴”者有二义:一为洗涤义,一为休息义。洗涤者,洗心涤虑,澡身浴德。休息者,清净无为,息气宁神。其实二义,有连带作用。刻实而论,不过求身心之暂时清净而已:教做工夫的人,酌量划一个小阶段,以资片刻的休息。亦如煮饭者,烧到一滚,须暂时停火,或用文火慢煮,以免烧焦或鼎沸之弊。这亦是临机运用中、一种制裁调济的方法。

但何以谓之卯酉沐浴乎?此种意义,虽经书上屡有说明,但从未有透彻的表示。谨按:卯酉的大别,亦有二义:一指时间月日,如前人所谓卯酉之月与时,均宜停符罢火。或云:卯月只停卯时,酉月只停酉时,均是。二指部位言,如《参同契》所谓:“龙西虎东,建纬卯酉。”又云:“渐历大壮,侠列卯门。”而陶注火候歌中有云“卯时的在何时?红孩火云洞烈。若无救苦观音,大药必然迸裂。此即沐浴时辰,过此黄河舟楫。再问何为酉门?即是任同督合。此时若没黄裳,药物如何元吉。过此即为库戌,请问库中消息”等语。又引鹤林真人云:“卯酉乃其出入门,可见刑德临门,不过临玄之门,临牝之门。”据此则卯酉即为玄牝,卯酉之门,即指玄牝之门矣。

按照以上二说观之,恐初学者依旧弄不清楚,莫名其妙。因为沐浴既是求身心之清净,则除卯酉之外,岂身心便不须清净乎?再则卯酉既以指时间日月,何以忽又指部位而言。曰:此即仙师本文“及其沐浴法,卯酉亦虚比”之意也。盖时间与部位,本有相互之关系。譬如“冬至不在子”,是教人要明“活子时”;则“卯酉亦虚比”,便是教人要懂“活卯酉”。因为子时则在静极将动,十二时内意所到之候,是宜进火;而卯时则不特意到,气亦到矣,若依然卤莽进火,而不小心谨摄,则正是卯时药到卯门,“急水滩头挽不住船”,铅飞汞走,势所必然矣。

盖卯属木,木能生火,火逼金行之故也。至于酉时,则在阳降阴承之后,药临酉位,所谓即是“任同督合”。酉属金,金为刑,主杀气,能克夺微阳。若不小心谨慎、逆来顺受、不怒不怨、不僭不狂、涵养深沉、知雄守雌,则所有微阳,必为金气所夺。盖卯沐浴者,慎始也,酉沐浴者,谨终也。卯沐浴为初出茅庐,酉沐浴将退归林下。卯沐浴乃受宠若惊,当格外谨慎。酉沐浴乃受辱若惊,须唾面自干。卯沐浴乃血气方刚,自恃其能者,戒其不可躁进。酉沐浴乃大功将成,已有地位者,当明哲保身,善全晚节。卯沐浴者,主动在己,犹作战者采取攻势,然王者之师,有征无战,虽亦进兵示威,而对于民间草木,则秋毫无犯,俾敌人之心,自然降伏,令大小无伤,两国俱全。

酉沐浴者,主动在彼,犹敌方无端挑衅侵略,而时则我方三分天下,已有其二,民安国富,然不轻举妄动以求战,依然示弱,采取守势,饶他为主,我仅为宾,待其大军既至,我则张设罗网,循循善诱,使入吾彀,自可兵不血刃,使其弃甲抛戈以投降。然于斯时也,务要当仁施德,在义设刑,临机应化,虑险防危,庶无变故。否则虽能战胜于始,而其结局终难免失败。故《悟真篇》云:“受气之初容易得,抽添运用却防危。”《入药镜》云: “受气足,防成凶。”皆示人以慎终之道。而冬至之不在乎子,卯酉之虚以为比。其用意之所在,皆可触类旁通,而思过半矣。

徐伯英按:

‘志真者’,即汪伯英,乃圆顿子之入室弟子也。当年主编《仙道月报》,仅至三十期而止,故《金丹四百字》尚余七首未注,殊可惋惜,而汪先生以编辑过劳,无法进修,竟致享年不永,悲夫! 中定附笔:

一、兹篇原本,是以台北真善美出版社《中华仙学》及《五注金丹四百字》为范版,再比对之《仙道月报》为校订,基本上应该不会有大错误。

回忆当年,中定曾就未完稿事请示过袁介圭先生,先生告以1, 汪伯英先生主编《仙道月报》时,‘身体已不是很好’,‘仅以34岁英年早逝。’2, 兹篇注释应曾经陈撄宁先生审订过。研读《金丹四百字》时,应以汪注为主轴,不足者,再索求以陆潜虚、李文烛,彭好古注释为参照。至刘一明之注释者,概以北派功法视之,其独创之名相,尤应与传统丹经之名相相调合。

二、又《金丹四百字》是否为张紫阳所著?中定举俞琰《席上腐谈》为例,曾猜疑为白玉蟾代祖谕传者,而《青华秘文》亦或莲花道人所伪造者,袁先生笑而训诫中定曰:‘爱讲话’云云。

三、汪注兹篇,读者尽可以人元栽接解,尤利于人元栽接法入门之用。欲意探究陈撄宁先生人元栽接法门或拟读陈着《参同契讲义》者,似应尊此注为圭臬。本注虽定位曰人元栽接法入门,然于清净门亦不失其功法真谛,有触类旁通,相互调剂之效。惟读者于展阅时迳行取舍则可。

(2004/9/15辰晨,中定校记于台北土城)

玄关一窍,至为玄妙。古人说:“玄关一窍,是修士第一要务”;“修道之要,除此玄关一窍,余无可进步也”;“玄关窍,可以了结千经万典之义”。

因为“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名为神气穴,内有坎离精”(张紫阳《金丹四百字》),“能知此窍,则冬至在此矣,药物在此矣,火候在此矣,结胎亦在此矣,脱体亦在此矣”。(《金丹四百字自序》)

玄关一窍,至为玄虚。它在何处,众说纷纭。或说为心肾(为坎离水火),或说为下丹田、中丹田(中黄庭),但一般指为上丹田、泥丸宫,可是紫阳真人说:“此窍者,非心,非肾,非口,非鼻,非脾胃,非膀胱,非丹田,非泥丸。”

虚靖大师也说“玄关一窍有阴阳,心肾原非水火乡,寄语炼师高着眼,莫将心府作南昌”,否定了心肾;“心肝脾肺肾胆府,嘘呵哂嘻呼吹取,父母后天阴阳气,如何可以祈晴雨”,否定了其他脏腑“有言脐下寸三分,作用金光此处存,岂识此中阴浊气,运成秽浊不堪闻”,“妄言一窍在眉心,直入三分可许深,误杀世人真可笑,如将 石作黄金”,“脐轮后与肾相连,两处空空总后天,若问先天玄妙处,除非得遇至人传”,又否定了上、中、下丹田。“昧去自家元气主,妄想天罡对空取,恰是骑车云觅牛,此等之人何足语”,否定向外“取气”(《明真破妄章颂》)。此一窍,如何觅之?

“此之一窍,不可以私意揣度,是必心传口授。苟或不尔,皆妄为也”(张紫阳),而必得至人口传心授的众多传人所指玄关却被两位大师指为“妄为”。两位大师又不肯明言,只指出“夫此一窍,亦无边旁,更无内外,乃神气之根,虚无之谷。

在身中求之,不可求于他也”(张紫阳)。我们未得至人口授,只能“私意揣度”,认为两位至人扑朔迷离,未言已言。修炼之道“不可执于无为,不可形于有作,不可泥于存想,不可著于持守,不可枯坐灰心,不可盲修瞎炼”,“岂可泥象执文,而溺于旁蹊曲径?然金丹之于无,又不可为顽空。当知此空,乃是真空,无中不无,乃真虚无”(张紫阳)。若泥象执文,则大师未言;若不泥象执文,则可知大师已口授心传矣。“汝其味之”!(张紫阳)

首先玄关乃“虚无之谷”并无实体。虽应“在身中求之,不可求于他”,切莫“骑牛去觅牛”,但“此窍非凡窍”,“无边旁,亦无内外”,它不是人体任何组织,任何穴位,它们都是后天之物,而不是“先天玄妙处”。

虽然玄关一窍有阴阳,但不是一般经络、脏腑之阴阳,“阴阳吞啖运符中,心肾盈亏黑与红,一个乾坤如许大,这些伎俩岂能通”;“两肾中间一点明,痴人守此欲通灵,谁知此处皆阴气,若此阳晶隔万程”;“人言心下一包空(膻宫或黄金殿)精气神聚于此中,何似痴人容易惑,盖缘不识主人翁”……否则都是“不辨真阳”,“错认后天”,“误指雷霆”(虚靖大师)。这“乾坤”这“阴阳”,应是先天之真阴真阳。

其次,玄关是“神气之根”,“无中不无,乃真虚无”,“虚无”中的“不无”,便是神和气,它们便是先天真阴真阳。“先天祖炁至阳晶,炼尽阴魂一性灵,九转玄功成顷刻,阴阳交媾结胎婴”――虚靖大师以“阴魂”和“祖炁”为真阴真阳。

紫阳真人也明言此窍由“乾坤”共合成,名为神气穴,以“气”与“神”为真阴真阳,“心属乾,身属坤,故曰乾坤鼎器”。鼎器并非一窍一穴,而乃整个身心。身当指人体生命代谢系统,“心”不是心脏,而是人体信息指挥系统。

乾中有阴阳,信息系统中的大脑等,在人体之上为乾,其功能――“神”便是阳中之阴,是为真阴,身在下为坤,其中文“炁”(“气”)为阴中之阳;是为真阳所以真人说“身中有一点真阳之气,心中有一点真阴之精”。

但神又有阴阳,意识中枢的功能为“识神”,凭五官感知显信号认识事物,潜信息中枢的功能为“元神”,可感知隐信号自动进行信息处理。(详见拙稿《智慧说》,见《人天科学研究》93.3)“心中的一点真阴之精”乃是“元神”。“此心心外元(原)无法,咒诀符图少合真。心真将何为妙用,灵光一点运元神。”

(虚靖大师(“炁”或“气”既不是“口鼻吸之气”,也不只是人体后天特有之精微物质与能量,而是生成天地万物的本源之物质:“三才天地人同炁,人禀先天一炁灵,一炁具身名曰道,感通天地及神明”(同上),故名“祖炁”或“元气”、“真气”。

“祖炁”侧重指出其本源性,“元气”、“真气”可既指祖炁,也可指“一炁具身”在人体内形成的精微物质,无形能量。修炼中,“真气凝结”,“元神广大”(紫阳真人),祖炁与阴魂结合而玄关自现。一壑居士注《金丹五百字》说“神气和融,则玄窍自见”。

由此看来,玄关并无实处,而是“神气和融”的一种现象。似乎是老子最早提出“玄关”,但称为“玄牝”;“谷神不死,是谓玄牝”(张紫阳也称玄关为玄牝),也是指的一种现象,而不是窍穴。老子描述玄关现象用到“窍”字的这段文字:“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象,其中有物。窍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其中的“窍”字,我们认为应校勘为“窈”,才能与“冥”同义并列。所以,这里只是描述了玄关现象而没有指窍穴。这种现象――内视到物象是由于“道”中有“精”有“信”,是“精”“信”结合的结果。

这里的“精”宜指“祖炁”,用元极功的语言说是“元光”――本源性能量,(在人体为“元精”)它由“元气”――本源性物质(在人体为“元气”)升华而成,而“信”指“元音”――本源性信息,在人体便是“元神”。因而把玄关理解为气功修炼中“神气和融”而自见物象,“气”、“光”按“音:――信息编码而成形显像,是比较合理的。

玄关现象至为重要,只有神气融和才能出现玄关现象,只有出现玄关现象,才标志着人体潜能得到开发,所以将此现象称为玄关――玄妙之关健所在。后人误以为窍,称为玄关窍,紫阳、虚靖不得不借用此词,但指明了并非任何窍穴。

但如此玄妙又如此玄虚,又如何修炼呢?总要有个下手之处。古人曰:“精神内守”(《素问》)、“持想守一”(《法律三昧经》)、“守一存真”(《抱朴子》)、“一心内守”(《日用经》)、“守一处和”(《调息箴》)、“迫念守中”(《保生秘要》)。对于这“守一”又说法不一。一曰“一”即精神,《素问》之言最合此说。

“守一”也就是“精神内守”,心无杂念,高度“入静”。二曰“一”即“炁”,但“炁”又如何能“守”?“意到炁到”,守意便是守炁,便又转到“精神内守”上去了。于是又有解释为守息的,注意呼吸,因为老子说过“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于是又推演出“玄牝之门”外为祖窍、眼、鼻区域,内为副窦。四曰“一”指人体一处,“守一”便是意念专注于一个窍穴,推而广之,也可专注于人体任何一处,体外任何一个景象。理解不同,于是生出许多功法来。而且也都能打开玄关,各得其妙。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便是“着眼”之处于“下手”之处的不同。“寄语炼师高着眼”,着眼点要高,要合于道,要抓根本。着眼之处在神气和融,神气和融是玄关之现象根源。其条件是排除杂念――识神干扰,而在“无人无我”状态中让“元神”苏醒、活跃。

但一般不睡觉又如何能“无人无我”?所以,下手之法便是“守一”、守一意、一气、一窍、一物、一字、一言、一诀、一符、一图……诱导入静。所以,下手之法称为“法门”,只是入门手段,而不是根本。“无人无我”便是“无为”,众多法门都是“有作”。“有作”是为了“无为”,“无为”才能开发潜能“无不为”――大有为。

那么紫阳真人、虚靖大师又为什么一个劲狠批守窍守腑呢?“九转玄功”不也是守经络么?否也。他们守的是神,是气,而不是窍穴经络脏腑本身。意到气和则处处皆玄关,神走气散则只是经穴脏腑而已。如此而已。若以经络窍穴脏腑为玄关,为阴阳,便是“妄为”,若借“守一”而使真阴真阳――神气合和便是真蒂。如是而已。

“妄为”便是执着于无为、有作、存想、持守、枯坐之法。他们为“使炼丹之士,寻流而知源,舍妄而从真,不至乎忘本逐末”,才故意贬低“流”、“末”,强调“源”、“本”。“从真”便是明了法门与本源的关系,因而明白“有法无法,心外无法”,“不可执于无为,不可形于有作,不可泥于存想,不可著于持守,不可枯坐灰心,不可盲修瞎炼”。

“不可形于有作”,不是不要“有作”,而是不可强求其形,如“火候不用时,冬至不在子。及其沐浴法,卯酉时虚此”(张紫阳),死守子午卯酉时辰之法也是“形于有作”、“著于持守”。“不可执于无为”。“无人无我”不是绝对的。

真正“无人无我”,便是“枯坐灰心”,著于“顽空”。“无中不无,乃真虚无”,“空中不空,乃是真空”,因为连“无”也无,连“空”也空,空“空”无“无”。葛洪说:“用思有限者,不能得其神也。”有所思,才能达到无所思。要思而战胜名利引诱(反省、反思);要思理而明自身即佛,有巨大潜力可开发,化为潜意识,而为元神所用;要思一念而慧剑斩魔――排除杂念,诱导入静。

由想而诱导入静达到“无人无我”的“非想”境界后,要警惕“顽空”,要保持警觉,进入“非非想”境界。“非非想”者;既“无人无我”,不受识神干扰,又“有人有我”,元神用事,可观可运。“净”、“定”而入“非想”,“观”、“运”而达于“非非想”。入定之前也有“观”、“运”,是为了诱导入定,是识神用事,入定之后的“观”“运”是元神用事,“因与自然去”,只是知觉而不强行控制。

若真“无人无我”,只能昏沉,何以见妙景?妙景出在出定之时,“无人无我”与“有人有我”结合之际。“运”化之妙在于始终处于出定、入定之间,“无我”“有我”之中,而入定“无我”,则妙景 渐失,出定“有我”,则妙景 顿失。

不出不入,似出似入,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恍恍惚惚,“无我”有我(元神),“有我”非我(识神),运化之妙,全在乎此。达乎此境,也便“有人”,出现功能,可感知外界信息了。修炼日久,便可由自在到自由。自在阶段,不入定难开玄关,非入定不现妙景;自由阶段,“随心所欲”,“如意展发”,可瞬间进入妙境,展现功能。

但我们又不反对称上丹田为“玄关”。神气合于任何一处而显像,任何一处都是“玄关”,而上丹田在各方面尤为重要。“神”藏于全身,信息网布于全身,信息储于每一个细胞,但其指挥中枢在脑部。大脑为意识中枢,其功能在“识神”,小脑脊髓等植物神经中枢,为非意识中枢,其不受意识指挥的自动调控功能,也是“元神”的一部分;脑干、脑桥、松果体等是潜意识中枢,它们由动物脑退化而成,是意识中枢和非意识中枢的信息转换中心,它与动物脑一样可以感知外界隐信号隐信息,它的功能是“元神”的主体。

它位于脑中部,即泥丸宫――上黄庭部位,它前面的上丹田便是它的“前门”,后面的玉枕是它的“后门”。督脉之气上行经玉枕进入中黄庭,激活它,开发它的潜能。外界信息、能量由上丹田输入被它感知。上黄庭发出的内部信息能量也可经由它发出体外。

正是这样神气交合才出现玄关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说,上丹田便是“玄牝门”, 是玄――神、牝――气交汇的信息态物质进出之门。所以可以称之为玄关,作为有意修炼的重点部位。只是不可拘泥于此,而莫忘了神气可和融于任何处,所以处处非玄关,处处皆玄关。

总之,方便地说,上丹田即玄关,而关键在中黄庭泥丸宫;从修炼说,无处是玄关,无处不可成玄关,关键在于神气是否聚会于该区;从本质上说,玄关是神气和融产生的现象,神气交会是本源,神气交会则自见,离散则自消;从功能说,出现玄关现象是开发潜能的一个标志。“冬至”――一阳生,“药物”,结胎,脱体,都是神气交会的结果,是功能发展的过程。

玄关现象可以概括为四个字:“一觉而动”(黄元吉)。“心何以明?忽然而明,此玄关也。性何以见?忽然而见,此玄关也。玄关为明心见性之灵机,结胎炼丹之妙括”。(鹤曜子《唱道真言》)这也证明玄关是现象,而不是窍穴。

是在入静入定、“无人无我”、识神休息之后,静极生动,“忽然”有觉,元神用事,“有人有我”,感知体外信息、能量。其表现因人而异,或见电光石火,一片通明,或闻雷霆隐隐,或兼而有之。“万有无一臭,地下听雷声”。(吕洞宾)“雷声隐隐震虚空,电光灼处寻真神”(张紫阳)“忽然夜半一声雷,万户千门次第开”。

因为清代黄元吉在《乐育堂语录》中讲到“入定之时……不觉睡着,鼻声  ,一尺而醒,此即是天地之根,人物之祖”,“尔等务要在静定时偶有鼻息  ,急忙起立,趁此清空一气收摄将来”,有人便以“入定时不觉睡着而鼻息  ”为“一觉而动”的“雷声”。

而据我等之体验,入定时鼻息乃是未觉,是“无人无我”时的无觉,此后才有一觉,确可以“忽然”听到轰然“雷声”,竟能将自己震起(坐或卧时身体被震离坐垫或床再落下),还可听到体内噼噼啪啪“万户千门次第开”之觉。

更多的是“忽然”见到电光闪闪,一片通明。我们以为这才是“一觉而动”,静极生动,是自然地忽然发生,而不是人为地“急忙起立”。“一觉而震”发出于入定、出定之际,“无我”“有我”之时。其后,或出现图像(非主观意像),或出现热流,或思绪万千(潜意识流),“悟”――自动“流”出一片道理来。若加重“有我”,失去“无我”,景象即失,思绪也为后天思索,若保持“无我”“有我”之际便可延续一段时间,直到彻底“清醒”而动――收功。

也许黄元吉所言,是教急忙收功,而不纵耗能量罢了。但个人体验,不能概全,只是能佐证吕洞宾、张紫阳所言罢了,而不能说玄关现象一概如此。老子描绘的“道”,也即功中所见景象,并未提到电光雷声,据我等体会是入静到入定之际的景象,由“有我”到“无我”之际的景象。

那么玄关现象可以出现于入静、入定交替之际,也可以出现于入定、出定之际,前者平和,由无至有至无,逐渐在不知不觉中变化,至无觉,后者激烈,由无至有至无,是在知觉中忽然发生,至于自觉。功到一定层次,则可随时在瞬间出现玄关现象,那是已由自在变为自由,可以自控了。

以上所言,若合紫阳真人、虚靖大师本意便是领悟了至人心传;若仍属谬误,则是使至人“口授”也成徒劳了。恳请至人或得遇至人口授心传者教正。

相关话题

#道家养生功法

用手机扫码体验更多功能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

妙之门[Lv.10]

  • 关注
    18
  • 粉丝
    1218
  • 经验
    16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