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即是心,心外无法”金丹四百字+ 明真破妄章頌

#参禅悟道#推荐道冲2024-04-03

金丹四百字并序天台紫阳真人张平叔撰吁江蕴空居士黄自如注  七返九还金液大丹者,七乃火数,九乃金数,以火炼金,返本还源,谓...

金丹四百字并序

天台紫阳真人张平叔撰

吁江蕴空居士黄自如注

  七返九还金液大丹者,七乃火数,九乃金数,以火炼金,返本还源,谓之金丹也。以身心分上下两弦,以神气别冬夏二至,以形神契坎离二卦。以东魂之木,西魄之金,南神之火,北精之水,中意之土,是为攒簇五行。以含眼光,凝耳韵,调鼻息,缄舌气,是为和合四象。以眼不视而魂在肝,耳不闻而精在肾,舌不声而神在心,鼻不香而魄在肺,四肢不动而意在脾,故名曰五气朝元。以精化为气,以气化为神,以神化为虚,故名曰三花聚顶。以魂在肝而不从眼漏,魄在肺而不从鼻漏,神在心而不从口漏,精在肾而不从耳漏,意在脾而不从四肢孔窍漏,故曰无漏。精、神、魂、魄。、意相与混融,化为一气,不可见闻,亦无名状,故曰虚无。炼精者,炼元精,非淫佚所感之精。炼气者,炼元气,非口鼻呼吸之气。炼神者,炼元神,非心意念虑之神。故此神、气、精者,与天地同其根,与万物同其体,得之则生,失之则死。以阳火炼之,则化成阳气。以阴符养之,则化成阴精。故曰见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见。身者,心之宅;心者,身之主。心之猖狂如龙,身之狞恶如虎。身中有一点真阳之气,心中有一点真阴之精,故曰二物。心属乾,身属坤,故曰乾坤鼎器。阳气属离,阴精属坎,故曰乌兔、药物。抱一守中,炼元养素,故日採先天混元之气。朝屯暮蒙,昼午夜子,故曰行周天之火候。木液旺在卯,金精旺在酉,故当沐浴。震男饮西酒,兑女攀北花,巽风吹起六阳坤土藏蓄之数,故当抽添。夫採药之初也,动乾坤之橐籥,取离坎之刀圭。初时如云满千山,次则如月涵万水,自然如龟蛇之交合,马牛之步骤。殊不知龙争魂,虎争魄,乌战精,兔战神,恍惚之中见真铅,杳冥之内有真汞。以黄婆媒合,守在中宫,铅见火则飞,汞见火则走,遂以无为油和之,复以无名璞镇之,铅归坤宫,汞归乾位,真土混合,含光默默。火数盛则燥,水铢多则滥,火之燥,水之滥,不可以不调匀,故有斤两法度。修炼至此,泥丸风生,绦官月明,丹田火炽,穀海波澄,夹脊如车输,四肢如山石,毛窍如浴之方起,骨脉如睡之正酣,精神如夫妇欢合,魂魄如子母留恋,此乃真境界也,非譬喻也。以法度炼之,则聚而不散。以斤两炼之,则结而愈坚。魂藏魄灭,精结神凝,一意冲和,肌肤爽透,随日随时,渐凝渐聚,无质生质,结成圣胎。夫一年,十有二月也。一月,三十日也。一日,百刻也。一月总计三千刻,十月总计三万刻,行住坐卧,绵绵若存,胎气既凝,婴儿显相,玄珠成象,太乙含真,故此二万刻之中,可以夺天上三万年之数。何也?一刻之工夫,自有一年之节候,所以二万刻,可以夺三万年之数也。故一年十二月,总有三万六千之数。虽愚昧小人行之,立跻圣地。奈何百姓日用而不知也,元精丧也,元气竭也,元神离也,是以三万刻,刻刻要调和。如有一刻差违,则药材消耗,火候亏缺,故曰毫髮差殊不作丹也。是宜刻刻用事,用之不劳,真气凝结,元神广大。内则一年炼三万刻之丹,外则一身夺三万年之数。大则一日结一万三千五百息之胎,小则十二时行八万四千里之气。故曰夺天地一点之阳,採日月二输之气,行真水于铅炉,运真火于汞鼎。以铅见汞,名曰华池。以汞入铅,名曰神水。不可执于无为,不可形于有作,不可泥于存想,不可著于持守,不可枯坐灰心,不可盲修瞎炼,惟恐不识药材出处,文恐不知火候法度。要须知夫身中一窍,名曰玄牝,此窍者非心非肾,非口鼻也,非脾胃也,非穀道也,非膀胱也,非丹田也,非泥丸也。能知此之一窍,则冬至在此矣,药物在此矣,火候亦在此矣,沐浴亦在此矣。结胎在此矣,脱体不在此矣。夫此一窍,亦无边傍,更无内咎,乃神气之根,虎无之谷,在身中而求之,不可求于他也。此之一窍,不可以私急为度,是必心传口授。苟或不耳,皆妄为矣。今作此《金丹四百字》,包含造化之根基,贯穿阴阳之骨髓,使炼丹之士,寻流而知源,舍妄以从真,不至乎忘本逐末也。夫金丹于无中生有,养就婴儿,岂可泥象执文而溺于旁蹊曲径。然金丹之生于无也,又不可为顽空,常知此空乃是真空,无中不无乃真虚无。今因马自然去讲此数语,汝其味之。

 

真土擒真铅,真铅制真汞。铅汞归真土,身心寂不动。

 解曰:真土者,身中之土也。铅汞者,身中之水火也。以土剋水,则铅可擒矣。以水剋火,则汞可制矣。铅水汞火皆为真土之擒制者何哉?盖绿身心俱合,寂然不动,而后土、水、木三者可以混融为一,此乃是探药物归炉鼎之内也。

虚无发下雪,寂静发黄芽。玉炉火温温,鼎上飞紫霞。

 解曰:白雪须要虚空而生,以其无中生有。黄芽须待火养而生,以其火能生土。正如天地之间,当子母之月,阳气未萌,是物泯于无也,则白雪自天而下。乃寅卯之月,阳气渐盛,是静中有动也,则黄#1芽自地而出矣。白雪、黄芽既见发生,则玉炉之火但要温养,自然鼎上紫霞腾空而飞。若火太武,则衝散矣。

华池莲花开,神水金波静。夜深月正明,天地一轮镜。

 解曰:华者,花也,花犹火也。神者,心也,心属火也。金丹之要,在乎神水、华池,即是水火既济之理。水中有波,莹然洁静,则火裹生莲,自然开花矣。若到夜半子时,一阳初动,其月正明,透体金光照见天地之间,如一轮之明镜。

朱砂炼阳气,水银烹金精。金精与阳气,朱砂而水银。

 解曰:阳气者,身中一点真阳之气。金精者,心中一点真阴之精。以阳火炼之,则如朱砂。以阴符养之,则如水银。朱砂、水银,乃外物也。以外药而比内丹,神仙不得已而语矣。

日魂玉兔脂,月魄金乌髓。攘来归鼎中,化作一泓水。

 解曰:魂主木,木能生火,故神者,魂藏之。魄主金,金能生水,故精者,魄藏之。苟能吸风以养神,吸气以养精,精神混合调和于鼎内,则为一泓水。

药物生玄窍,火候发阳炉。龙虎交会时,宝鼎产玄珠。

 解曰:药物者,乌肝、兔髓、红汞、黑铅也。皆生于玄窍之中,若能奋三昧之火发阳炉之内,则龙虎交会,炼金、木,生黄芽,而后产一粒之玄珠。

此窍非凡物,乾坤共合成。名为神气穴,内有坎离精。

 解曰:玄牝之窍,非凡间物。未有此身,先有此窍。不在上,不在下,不在中间,所谓先天一窍是也。方其生身之物,乾父之精,坤母之血,相共合成。乃神气之穴,而藏水火之精。

木汞一点红,金铅三斤黑。铅汞结丹砂,耿耿紫金色。

 解曰:红者,汞色红,为一点。黑者,铅也,色黑,重三斤。金中之铅,木中之汞,两者凝结,便成丹头。更加九转火候,则其色如紫金。

家园景物丽,风雨正春时。犁锄不废力,大地皆黄金。

 解曰:家园者,身中之真土也。景物者,身中之药物也。迨夫一阳来复之后,有风以吹之,有雨以润之。及至三阳交泰之时,虽犁锄不废其力,而大地皆黄芽自土中而迸出也。以黄金言之,取其黄芽之色如金也。

真铅生于坎,其用在离宫。以黑而变红,一鼎云气浓。真汞产于离,其用却在坎。寿女过南园,手持玉橄榄。

 真铅者,北精之水,而上升于离官。真汞者,南神之火,而下降于坎户。铅之与汞合而为一,近观则有红黑色,远看则如玉橄榄。寿女过南园而乘龙,婴儿往北地而骑虎。龙蟠金鼎,虎这丹田,云从龙,风从虎,其一鼎之内蔼然云气之薰蒸矣。

震兑非东西,坎离不南北。斗柄运周天,要人会攒簇。

 解曰:震、兑、坎、离,非凡间之东、西、南、北,乃天地之卦气也。正如斗柄之指月建,一日一周天。身中之起火,顷刻一周天。若不能攒簇五行,则何以同斗柄之运转。

火候不用时,冬至不在子。乃其沐浴法,卯酉时虚比。

 解曰:大凡火候,非子时冬至、午时夏至也。及其沐浴,非卯时春分、酉时秋分也。人之一身纔起火周天,自有抽添沐浴,非可拘泥于四时也。

乌肝与兔髓,擒来归一处。一粒复一粒,从微而至著。

 解曰:乌肝者,日魂也。兔髓者,月魄也。擒制为一处,而以火炼之,日生一粒,如黍米大。自微至著,积铢而成两,三十日重三十八铢四素。三百日重三百八十四铢,方圆一寸而重一斤矣。

混沌包虚空,虚空括三界。及寻其根源,一粒如黍大。

 解曰:夫混沌者,阴阳交媾也。乃是攒簇五行,合和四象,则量同虚空,而虚空可包矣。神游三界,而三界可括矣。推究其根源之所在,则起于玄牝之门,大如一粒之黍。

天地交真液,日月合真精。会得坎离基,三界归一身。

 解曰:心液下降,肾液上升,则天地交真液矣。魂是乌之精,魄是兔之精,则日月含真精矣。若人晓得坎离交媾之基,则天门开,地户闭,日照崑崙,月生沧海,而三界在吾一身矣。

龙从东海来,虎向西山起。两兽战一场,化作天地髓。

 解曰:震为青龙,来从东海。兑为白虎,起向西山。若使龙吟云起而下条,虎啸风生而上升,二兽相逢战于黄屋之前,则风云庆会,自混合为一块髓矣。

金花开汞叶,玉蒂长铅枝。坎离不曾闲,乾坤今几时。

 解曰:金花者,金精也。上有金花,能开汞叶。玉蒂者,玉液也。下有玉蒂,能长铅枝。人能使坎离之运用不至闲散,则一刻之工夫,可夺天地一年之数,能要几多时候。

沐浴防危险,抽添自谨持。都来三万刻,差失恐毫釐。

 解曰:沐浴乃超脱之法,七层宝塔,三级红楼,自下而升,要防危险。抽添乃朝元之法,阳起子初,阴生午后,若不谨持终须失。夫一日百刻也,一月三千刻,刻刻用事,用之不劳,则十月三万刻,可夺三万年之数。若毫髮差殊,不作丹矣。

夫妇交会时,洞房云雨作。一载生箇儿,箇箇会骑鹤。

 解曰:坎官婴儿,离官寿女。若得黄婆媒合而结为夫妇,洞房交接,雨散云收,便成圣胎。及至一载生儿便跨鹤,自泥丸官出矣。夫十箇月怀胎,两箇月沐浴,共成一载矣。

 《明真破妄章颂》一卷,北宋张继先撰。本书融合老子之“道论述道教雷法。该书共有道生天地、天地生人、人禀阴阳、人身三宝、一气相关、以心合神、法即是心等四十三首七言绝句,书中主张“法即是心,心外无法”。

虚靖天师《明真破妄章颂》

三十代天师宝诰

白血丹霄,黄芽旧积,文章星斗。老君授三五飞步之玄,玉局符籙。汉祖传正一斩邪秘旨。于一登名于紫府,于一掌握于雷霆。伐疵疠于青城,灭妖氛于下界。巍巍荡荡,妙妙玄玄。去太极登紫微,聚三华朝五气。随机格物,闲邪存神,祖师三十代天师虚靖冲弘悟道真君。玄风演化天尊

明眞破妄章颂 虚请张眞君著

道生天地

混沌未分先有道,道无形色亦无情。

自然化育生天地,天道轻清地道宁。

天地生人

道生天地始无名,分判阴阳立五行。

人位其中灵万物,人从天地道生成。

人禀阴阳

三才天地人同炁,人禀先天一炁灵。

一炁具身名曰道,感通天地及神明。

一炁生三

一真真外更无真,祖炁通灵具此身。

道一生三生妙用,元精元气与元神。

人身三宝

元精元气与元神,三者无形亦有形。

运用得传真可见,光明无极是分明。

一炁相关

雷乃先天炁化成,诸天仙圣总同真。

我身一炁相关召,同祖同宗贴骨亲。

以心合神

真心动处是雷机,神合神兮妙更奇。

只此更无差别处,如磁吸铁不相违。

法即是心

此心心外元无法,咒诀符图少合真。

心真将何为妙用,灵光一点运元神。

神可通天

元神直捧一封书,一道寒光射太虚。

径达玉京金阙去,玄恩星火下元衢。

呼天叱吒

叱吒望空将令打,不识元神召使者。

天高星远岂能闻,从便之乎并也者。

金光召雷

金光灼灼照雷城,百万雷兵禀令行。

不用符图并咒诀,旱天能雨雨能晴。

妄想行持

不悟阴阳阖辟机,相存作用总成痴。

雷符烧尽千千道,雨泽何曾一点施。

真念降魔

降魔何处是工夫,中有元神静定居。

慧剑挥时神鬼伏,便教祸害自然除。

心妄鬼欺

妄想纷纷且失真,符图咒诀费精神。

鬼神一见嘻嘻笑,打石抛砖更害人。

神炁阳晶

先天祖炁至阳晶,链尽阴魂一性灵。

九转玄功成顷刻,阴阳交姤结胎婴。

辨真阴阳

真阴真阳既不识,水可浴兮火可灸。

灵光一点不分明,受度亡魂有何益。

南昌非心

玄关一窍有阴阳,心肾元非水火乡。

寄语链师高著眼,莫将心府作南昌。

普度有法

普度工夫又不同,金光灼灼照罗酆。

黍珠一颗空悬处,太极还归无极中。

取炁不同

昧却自家元气主,妄想天罡对空取。

恰似骑牛去觅牛,此等之人何足语。

不识元神

召将先轰令一声,令声惊起我元神。

缘何不见元神面,只为时人昧本真。

印须心印

心印相传付有缘,今人印木不知玄。

祖师心印相同处,颗颗光明彻九天。

灵光一点

书符道妙起工夫,委聚毫端篆作符。

著相想存行咒诀,将来只是墨和朱。

先天字号

号头用处须天篆,元是皇人按笔书。

苍颉后天尘世字,用之总是感迷愚。

妄想阴阳

阴阳吞啖运符中,心肾盈亏黑与红。

一个乾坤如许大,这些伎俩岂能通。

肾中一点

两肾中间一点明,痴人守此欲通灵。

谁知此处皆阴气,若比阳晶隔万程。

心下元神

人言心下一包空,精气元神聚此中。

何似痴人容易惑,盖缘不识主人翁。

胆非雷府

妄将脏腑作雷霆,怒气膨膨起震惊。

击破琉璃瓶子后,何曾闻得有雷声。

误指雷霆

一阳生处地雷复,外肾应非雷所居。

秽浊圣贤难忏悔,将来必定被雷诛。

不辨真阳

心肝脾肺肾胆府,嘘呵呬嘻呼吹取。

父母后天阴阳气,如何可以节晴雨。

七事纯阴

涕唾津精气血液,七件皆阴总无益。

身中只有一阴阳,江湖多少无人识。

秽气触真

有言脐下寸三分,作用金光此处存。

岂识此中阴浊气,运成秽浊不堪闻。

似是而非

妄言一窍在眉心,直入三分可许深。

误杀世人真可笑,如将石作黄金。

错认后天

脐轮后与肾相连,两处空空总后天。

若问先天玄妙处,除非得遇至人传。

雷动无时

雷动有用雷霆煞,又算停星日月时。

如此天机容易测,雨暘何用法来祈。

邪能惑正

几多道眼不曾明,役将袪神辄现形。

只为身中无主宰,阴魂假托姓名灵。

当明真要

一员神将数家法,多是宗师撰造成。

更过几年多是假,行符咒水岂能灵。

作用两全

道法难忘咒与符,必须道妙两相扶。

先天玄妙工夫到,咒诀符图可有无。

万法归一

道生于一复何疑,可以无为可有为。

万法本来归一处,何分正一与清微。

造化在我

本质虽殊无不殊,当于亲处下工夫。

人身大扺同天地,造化阴阳总属吾。

兀坐顽空

无心兀兀坐多年,将谓神仙已有缘。

不解龙吟并虎啸,但知空坐也徒然。

阴阳互根

顽石中空藏白玉,纵饶见得光生目。

太阴元受太阳精,初八上弦圆十六。

因法生谤

本为同门共指迷,上根一览悟玄微。

若将此向愚痴说,生谤生嗔总是非。

道本无为化有为

修真哪里靠言谈

自然玄机道自成

众籙生:戒口 戒身 戒行

明真破妄章颂终。

雷霆默朝内旨

舌拄上腭目视顶,

 舌者,心也,性也,神也,火也。属南方巳午朱雀,其色赤,号赤龙。能卷池之水上昇,如春令行雨之状。池水枯燥,则肾水不昇,祈雨则无应矣。灌注泥丸,万神朝拱。拄于上腭,乃金桥,引神上谒帝阙,心之巧,能摄情归性,以阴复阳也。

《参同契》云:金来归性初,始得称还丹。泥丸乃万神之府,舌为火官,应心。心乃北斗。面南看斗口在心,五为康贞,居两眉中,乃天罡也。合左日右月,作用三光,吞啗交滚于眉中,两目倒插,回光下照中宫。良久,复归两肾,凝神聚炁。然破军星上指顶心,则一五七,直如笔,直射入泥丸。法师两目上视顶中亦然。再吸两肾日月之光,复昇至两目,合光上朝泥丸。即默朝上帝之法也。

后昇夹脊双关,次降前面双目眉中天罡三光,下照玄关。左肾离日,右肾坎月。月中乾金而生白光,金乃月华也。月华者,坎戊月精。月精者,乾金也。金乃阳龙也。阳龙者即元精也。元精者,老龙也。潭底老龙眠不稳,翻身飞上九天来,即自己之亨轰也。

左肾离日,日乃场中之阴也。阴内涵乎坤土,坤土居乎根山。根山之下,水泉出也。是乃阳中生乎真水。真水者,本性也,神也,命也,慧也。慧中生智,智水属乎瞳人也。左肾生南斗,右肾生北斗,二斗交互于天河之中,两目闪动,则神光俱朝泥丸矣。

闭户澄心神息定。

闭户者,塞乎地轴,穀道也。地轴一闭,则两肾纔昇。地轴者,坎内之乾金,坤六之土,藏乎纯乾。两肾之中藏乎南斗,横跨腰间。南极入地三十六度,去地之半。

地盘在北,天盘在南。南之六星,涵乎水火之精,故曰主,南极老人曰寿也,魑星居右肾,辅命门之真火也。

星辅左肾,离内生真水也。水乃河图生成之数也,火乃洛书之成数也。水中有真火,火中有真水。肾之涵乎天一之炁,炁之付物为命。

命生乎性,性牌乎命。澄而静也。静者,水也。如溟津鸿濛未判之先,太极未萌,鬼神莫测;太极已判,鬼神已知。神乃往矣,性乃注矣。澄则天无浮翳,四炁朗清。收视反听,水火相交,神凝息住。息住则反听于心,己自正,心自定。注意规中,则宇泰定,发乎天光。

锁兑含流合正源,

 兑者,口也。锁则上下唇齿相合,七窍紧闭。《参同契》云:上闭则称有,下闭则称无。九窍闭塞,炁息往来,水火昇降不绝。左窍昇至舌下则为玄,右窍升至舌下则为膺。华池之液如涌泉,用赤龙搅动,上灌泥丸,两目神光直衝脑宫,入三寸曰明堂,则崑崙顶上筑雷坛。合者,合两肾之中真水真火,前后昇降,坎内之真阳,离中之真阴,往来不绝。日乌月兔,上朝崑崙。合同两肾之金液,同昇至牛车之大关。正源者,一脉而分两泓也。

鼻引清炁持金井。

鼻者肺之候,属金。金之炁稍清。金生水,水生天一之晶。天一之炁,乃阴中阳也。炁属先天,至清至洁,通乎玄牝。玄牝得天地正中之炁,不上不下,孕育一身之主宰。鼻左属玄,应乎左肾之离日红炁,上昇泥丸,右肾之坎月黑炁,上昇泥九。

泥丸,鼻引先天清炁,同己身两目神光,回送玄关。玄关即金井也。先天之祖炁,至纯至一,至清至洁,而无间杂。鼻右属膺,膺属阴。阴中之阳,上贯泥丸,下通玄牝,二界周流,往来不绝。凡书符,鼻引先天之清炁,衝乎玄关,上下关闭至密,口鼻吐金光之炁射于符上,用之无有不应。

三宫昇降往来频,

 肾之中是为初官,乃初关也。即羊车之地。微微用力,眼瞪肩耸,其法即至,是为初关也。真人以息为踵,踵者脚跟也。将此以闭其穀道,则地根断绝。鼻引清炁,缩穀道,即地轴也。尾闾者,尸以为轮。轮乃神马,飞跃至脐,绕动昇腾,变化不可测也。先天后天,浑吨无形之先不可得而名状焉。夹脊两条路,水火皆通透,若人晓此理,便是神仙徒。其法至简至易,虽愚夫愚妇,得此行之,立可超凡入圣矣。

 採铅之法,昇至中关,乃二宫也。又为中关也。号绦宫。先来纯碧遇红绦之炁,恰似囊裹硃砂,通明莹彻,祥云瑞气,神随炁至,炁随神行。凝鍊片时,光明赫奕。是为鹿车也。鹿者,斑班之色,即有变态也。良久运行,至辘轳关转轴也。虽用大牛车过关也,为上宫,即三关三宫也。至此方为斩关夺门之将,实为奇特。迎至入脑中三寸曰明堂,万神朝会拱帝之所。乾宫交姤罢,一点落黄庭。斯言至矣。

 高功拜章上表达词,未有不遵此理。内丹之诀其斯之谓欤。可不谨欤。上天之载,无声无臭,祕在紫微上宫,依玄科四万劫一传。得之者毋视轻言,漏之者风刀考身,永为下鬼,非言语形容所可得而尽也。

明珠飞入崑崙顶。

明珠者,一身之至宝,父母未生之前亦无添,既生之后亦无减。其理至纯洁,至一清纯。

纯乎天理,故曰天命之谓性。性者,刚健中正而无偏斜,得天理之至中。理者,性也。性生火也,火生神也。神生元精。元精者,阳龙也。阳龙能昇腾变化,不可得而测也。

初九,潜龙勿用,藏在坤土之下。因夜半子初,一阳纔动,渐昇九二,见龙在田。阳炁已昇,盎然春色,百节调畅。九三,终日乾乾,利见大人。

则君南面正心而立,百僚群臣无不尊敬。九四,亨轰雷起,陆云行雨,施遍山川。当是时,施其令也,行其功也。九五,飞龙在天,万神朝拱,会诸天,尽临轩,凝神入定,朝谒上帝。听声察色,观复至静,金光辉映,交覆道前,无不周遍,雨众妙花,自有佳报。

撒开金锁火龙飞,

 闭兑塞户者,兑为口唇,户为穀道也。上闭则降,下闭则昇。须要踵以息,鼻吸清炁,闭九窍,令炁无所容。开玄膺二户,两泓中白炁过脐成成成成,撤开两肾真阳之气,上昇腾腾,而至关户为之乾,阖户谓之坤。乾一纯金,坤八纯汞。汞即性,性即阳炁也,神也。金生铅,铅生液,成丹也。丹内一乾,纯乎先天之火龙也。古云:潜龙飞跃尽由心。心动则真液逆流三关,上通天衢。又云:掣开三八黄金锁,无限虚皇在上头。三八者,二十四节脊骨也。傍有水火之衢,上昇灌顶,行车运水之功。逆至黄河,则满顶满眼,四大俱重矣。则元阳通畅,二炁往来,百节尽甦,精神顿长,目如电光,顶如千石。

希夷养就醍醐饮。

 希夷者,虚无自然之宝也,父母之元气。元气者,至清至纯,不可得而尽言也。希者,至少也。夷者,平也,养也。积成其妙,养就纯一,性也,炁也,理也。积精养炁以成真。修行之士,神炁内守,道德内充,精神怡悦。探药之诀,牙闭目合,紧固握拳,俯伏于胸,则先天之药不待昇而自昇,既昇则关节自甦矣。夹脊重如车轮,淫淫摇动,风雨骤至,如浴之方起。

烹精鍊液过宝台,

 烹者,扇动也。鍊者,火也。扇动其真液至眉间,得阳炁掣来,金液自然流通。徐徐而至牙颊,流灌绦宫,取坎填离之象也。烁去离宫纯阴之血,以真阳填塞,成乎乾健之体也。非纯阳之火,安能洗涤。血者,至阴之质。以阳烁尽,日渐亏乏。若不鍊之,则阴炁愈盛,精华减半,夜则贪睡,睡则纯阴之象也。过宝台者,喉脘十二层,应十二月之象也。金液至脘,则楼前黄华翠竹,深可观也。

玉堂景景添真境。

 玉堂者,心之上。上至重楼十二管也。真信一至,则重楼显颢如流水之声,流入玉关,降迭土釜。上釜者,炉也。炉者地上顿鼎,上圆下方,圆象天,方象地。刀圭入口,白日而生羽翰。但要火候,暖鍊三百日,水昇火降,周流不绝,无一刻间断。每月有进阳火多,阴水少,有阴水多,阳火少。

有人遇此会修行,

 智遇于师,方许传受。智与师齐,减师半德。修鍊之士,阴功八百,行满三千,平日操存,方许进修。超脱玄祖宗亲,方可修道。直超圆觉,方证金仙,逍遥蓬岛,去来自在,与世无拘也。

功成自有天书请。

 上士闻之,昇为仙官;中士闻之,在世长年;下士得之,则为鬼官。累劫修来,功成行满,则位证金仙,三官五帝考绩功勋,明载天律,得之者毋视虚文,捨自己。能操修,功力重,阴骘厚,则自有天诏来迎。某因观默朝上帝祕诀,馒饶笔舌,漏泄玄机,恐招天谴。但黍米珠一事,非言语笔舌形容之可传也。不可以有心守,不可以无心求。有心守之,终莫之有。无心求之,愈见其无。劝君今日默如愚,自把元神裹面居。息往息来无间断,金胎成就返元初。噫。学仙之道岂易言也哉。三教圣人未有不遵此理。修之者多,成之者寡。孔子五十而学易,易者,性命之书,彖象繫阴阳之变迁。孔子问礼于老聃,礼者,火也。专问火候之事,归根复命之道,修其天年。虽圣人犹且谦恭卑下,请事斯美矣。道高德重,方可承机。可不重乎,可不祕乎。如视之轻典,泄之于俗子,必受天谴也。

第三十代天师虚靖先生张继先

居北宋中晚期,字嘉闻、道正,号翛然子,道教尊为“虚靖冲弘悟道真君”、“玄风演化天尊”等,是天师道(正一道)重要宗师之一。自幼聪敏过人,善于题诗答对,当时有“神童”之说。据《龙虎山志》载:元佑七年生于蒙谷庵,五岁尚不能言,据传一日闻鸡鸣,忽笑赋诗,“人皆称异,(以)为真仙”。九岁袭教。为人“渊默寡言,清癯白皙”。徽宗崇宁以后,凡四次被召至东京,建醮内廷,赐号“虚靖先生”,视秩中散大夫,并赐昆玉所刻“阳平治都功印”。虚靖天师不仅诗文著述颇丰,在宋代道教思想影响深远,而且透过斋醮科仪弘道宣教,并与时人、同道相酬答。时徽宗封正一真人为“正一静应真君”,诏有司就开封东建下院安置继先,赐额为“崇道”。又赐缗钱修龙虎山上清宫,拨步口庄五万以饭其众,改赐。上清正一宫。

玄关一窍,至为玄妙。古人说:“玄关一窍,是修士第一要务”;“修道之要,除此玄关一窍,余无可进步也”;“玄关窍,可以了结千经万典之义”。

因为“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名为神气穴,内有坎离精”(张紫阳《金丹四百字》),“能知此窍,则冬至在此矣,药物在此矣,火候在此矣,结胎亦在此矣,脱体亦在此矣”。(《金丹四百字自序》)

玄关一窍,至为玄虚。它在何处,众说纷纭。或说为心肾(为坎离水火),或说为下丹田、中丹田(中黄庭),但一般指为上丹田、泥丸宫,可是紫阳真人说:“此窍者,非心,非肾,非口,非鼻,非脾胃,非膀胱,非丹田,非泥丸。”

虚靖大师也说“玄关一窍有阴阳,心肾原非水火乡,寄语炼师高着眼,莫将心府作南昌”,否定了心肾;“心肝脾肺肾胆府,嘘呵哂嘻呼吹取,父母后天阴阳气,如何可以祈晴雨”,否定了其他脏腑“有言脐下寸三分,作用金光此处存,岂识此中阴浊气,运成秽浊不堪闻”,“妄言一窍在眉心,直入三分可许深,误杀世人真可笑,如将 石作黄金”,“脐轮后与肾相连,两处空空总后天,若问先天玄妙处,除非得遇至人传”,又否定了上、中、下丹田。“昧去自家元气主,妄想天罡对空取,恰是骑车云觅牛,此等之人何足语”,否定向外“取气”(《明真破妄章颂》)。此一窍,如何觅之?

“此之一窍,不可以私意揣度,是必心传口授。苟或不尔,皆妄为也”(张紫阳),而必得至人口传心授的众多传人所指玄关却被两位大师指为“妄为”。两位大师又不肯明言,只指出“夫此一窍,亦无边旁,更无内外,乃神气之根,虚无之谷。

在身中求之,不可求于他也”(张紫阳)。我们未得至人口授,只能“私意揣度”,认为两位至人扑朔迷离,未言已言。修炼之道“不可执于无为,不可形于有作,不可泥于存想,不可著于持守,不可枯坐灰心,不可盲修瞎炼”,“岂可泥象执文,而溺于旁蹊曲径?然金丹之于无,又不可为顽空。当知此空,乃是真空,无中不无,乃真虚无”(张紫阳)。若泥象执文,则大师未言;若不泥象执文,则可知大师已口授心传矣。“汝其味之”!(张紫阳)

首先玄关乃“虚无之谷”并无实体。虽应“在身中求之,不可求于他”,切莫“骑牛去觅牛”,但“此窍非凡窍”,“无边旁,亦无内外”,它不是人体任何组织,任何穴位,它们都是后天之物,而不是“先天玄妙处”。

虽然玄关一窍有阴阳,但不是一般经络、脏腑之阴阳,“阴阳吞啖运符中,心肾盈亏黑与红,一个乾坤如许大,这些伎俩岂能通”;“两肾中间一点明,痴人守此欲通灵,谁知此处皆阴气,若此阳晶隔万程”;“人言心下一包空(膻宫或黄金殿)精气神聚于此中,何似痴人容易惑,盖缘不识主人翁”……否则都是“不辨真阳”,“错认后天”,“误指雷霆”(虚靖大师)。这“乾坤”这“阴阳”,应是先天之真阴真阳。

其次,玄关是“神气之根”,“无中不无,乃真虚无”,“虚无”中的“不无”,便是神和气,它们便是先天真阴真阳。“先天祖炁至阳晶,炼尽阴魂一性灵,九转玄功成顷刻,阴阳交媾结胎婴”――虚靖大师以“阴魂”和“祖炁”为真阴真阳。

紫阳真人也明言此窍由“乾坤”共合成,名为神气穴,以“气”与“神”为真阴真阳,“心属乾,身属坤,故曰乾坤鼎器”。鼎器并非一窍一穴,而乃整个身心。身当指人体生命代谢系统,“心”不是心脏,而是人体信息指挥系统。

乾中有阴阳,信息系统中的大脑等,在人体之上为乾,其功能――“神”便是阳中之阴,是为真阴,身在下为坤,其中文“炁”(“气”)为阴中之阳;是为真阳所以真人说“身中有一点真阳之气,心中有一点真阴之精”。

但神又有阴阳,意识中枢的功能为“识神”,凭五官感知显信号认识事物,潜信息中枢的功能为“元神”,可感知隐信号自动进行信息处理。(详见拙稿《智慧说》,见《人天科学研究》93.3)“心中的一点真阴之精”乃是“元神”。“此心心外元(原)无法,咒诀符图少合真。心真将何为妙用,灵光一点运元神。”

(虚靖大师(“炁”或“气”既不是“口鼻吸之气”,也不只是人体后天特有之精微物质与能量,而是生成天地万物的本源之物质:“三才天地人同炁,人禀先天一炁灵,一炁具身名曰道,感通天地及神明”(同上),故名“祖炁”或“元气”、“真气”。

“祖炁”侧重指出其本源性,“元气”、“真气”可既指祖炁,也可指“一炁具身”在人体内形成的精微物质,无形能量。修炼中,“真气凝结”,“元神广大”(紫阳真人),祖炁与阴魂结合而玄关自现。一壑居士注《金丹五百字》说“神气和融,则玄窍自见”。

由此看来,玄关并无实处,而是“神气和融”的一种现象。似乎是老子最早提出“玄关”,但称为“玄牝”;“谷神不死,是谓玄牝”(张紫阳也称玄关为玄牝),也是指的一种现象,而不是窍穴。老子描述玄关现象用到“窍”字的这段文字:“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象,其中有物。窍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其中的“窍”字,我们认为应校勘为“窈”,才能与“冥”同义并列。所以,这里只是描述了玄关现象而没有指窍穴。这种现象――内视到物象是由于“道”中有“精”有“信”,是“精”“信”结合的结果。

〖我要纠错〗

从学术上讲,五代宋元以来丹道有南北中东西之传,各派丹法特色皆不相同。但从修炼上说,丹家一般将清净孤修丹法统称北派,将阴阳双修丹法概指南宗。我在一九八八年间写成一本关于内丹学的书稿,经王沐先生修改后定名《内丹学通论》想尽快出版。当时王沐先生偶尔被车撞伤骨折,他竟然认为这是我帮他整理的稿子泄露了「天机」所致,因之断然决定我的《内丹学通论》书稿也不准出版。直到近年,因招考留学生、博士生需要一本教材,我才于一九九九年一月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道学通论──道家?道教?仙学》一书。该书分六篇:通论篇、道家篇、道教篇、方术篇、仙学篇、道藏篇,共五十六万四千字。其中《仙学篇》即是王沐老师生前审读过的那本《内丹学通论》书稿,它被压了十年之后终于收入《道学通论》中问世了。

《道学通论?仙学篇》书稿写成后十年间,虽然不断有所修改,其中某些章节也抽出在学术刊物上陆续发表过,但毕竟是我以前的学习心得。内丹学的修炼,讲究理事双修。理为见地,即对丹法的悟解程度;事为修证,即真修实炼的功夫。

内丹学本来是在知识阶层中发展起来的学说,且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喜爱。然而近些年我接触到的有志于丹道的学术界人士,却常常抱怨修习内丹功夫旷日持久不见效验,与其坐谈龙肉不如吃猪肉果腹,因此觉得去向社会上的气功师习炼几招小术更管用。这些学术界修习丹道的学者,大多自称学的是北宗的龙门派功夫,特别是看《伍柳仙宗》入门者居多。北派功夫先从入静炼性起修,把最难的一关放在前头,往往十多年下去还是无法达到心如止水,铅虎不生难降汞龙,如何凝成一块紫金丹呢!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学术界的学者们也是「日与心斗」,难得有静心的条件,因之南宗丹法成了一条较实际的入门途径。

丹法修证的事不成关键在于理不明,理明方能事成,因之修习南宗丹法特别要弄清南宗和北宗入手功夫的最大区别是什么,明白南宗修炼的事理。在完成《道学通论?仙学篇》的书稿后,近些年笔者又在丹功修炼的事理上有些新的心得,今公开出来就教于诸位同道。

其一是「由无生有,重在有物」

《道德经》讲:「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这几句话实为丹法要诀,特别是内丹学南宗更应特别重视。

丹法也是个﹁有无相生﹂的过程,入室下手修炼,什么功夫也没有,这是「无」;丹法入手,关键在于「无中求物」。修道至「有象」、「有物」、「有精」,直至「有信」,才能练出先天元气,或称真一之气,写作「」,命功才能有成。如果修了几年根本见不到「象」,见不到「物」,等于什么效验也没有,还是个「无」,这是在事上未入门。事上未入门,由于理上不明白「由无生有,重在有物」的法诀。南宗丹法,入手功夫就是从《道德经》这几句话上起修,追求这个「有象」、「有物」、「有精」、「有信」的效验。

北派丹法从《道德经》「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句话上起修,一天天学习丹经理论,增加见地,一日日排除杂念,「九层炼心」,求一个纯净无染的活泼泼的元神。其实南宗丹法修炼元?的功夫也符合「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法诀,从「为学」入手,或站桩,或打座,先产生「酸、麻、胀、痛」等越来越多的生理反应,一天天修得这些生理反应逐渐消失,直到没有办法再「损」了,才能萌生真气。接着先是「有象」,再是「有物」,进而是「有精」,真气聚在丹田,由后天转入先天,按先天的运动规律将人体的内部机制发动起来,就是「有信」了。

南宗入手修炼,关键是丹家自己确知已经修出了个「什么东西来」,真正有了这个「物」,才能步入丹道正途。这个「物」对丹家自己来说是看得见,摸得着,能感觉到其体积和重量,确实存在的东西。丹家以铅汞喻之,这是很形象的。当然南宗功夫并非仅在腔子里摸索。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修丹之士是不难心领神会的。

其二是「先命后性,重在命功」

局外人大多认为男女双修与清净孤修是南宗丹法与北派丹法的最大区别,因为南宗丹法必须用鼎,故将南宗称为「丹鼎派」。其实南宗丹法「先命后性,重在命功」,北派丹法「先性后命,重在性功」,这才是南北丹法的根本区别。

或许有人要问,锺吕派丹法既然都主张性命双修,「先命后性」和「先性后命」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区别呢?因之学术界一些爱好内丹学的朋友,照书而炼,不重视这个区别,将性功和命功交叉掺杂齐头并进,自以为是「性命双修」,炼来炼去总没个结果,得不到丹法体验,花上半生时间终不过是口头的功夫。如此看来,命功和性功的先后次序混淆不得,「先命后性」和「先性后命」在修炼实践中会出现完全不同的体验,甚至得到截然相反的结果。性是神,丹家以元神作药物,性功修炼是一项凝炼常意识﹝识神﹞,净化潜意识﹝真意﹞,开发元意识﹝元神﹞的系统工程,其入手功夫是入静炼心,排除杂念。然而真正入静,停止理性思维又谈何容易?结果有人天天入静,天天入不了静,性功没进展,几十年光阴白白耗费掉了。

命是气,丹家以元气作药物﹝炁﹞,命功是炼精化或者说精气合一的功夫。命功的要诀只有一句:凝神入穴。穴就是下丹田,也叫正丹田,以自己的意念反观内视下丹田就是凝神入穴。

王沐《内丹养生功法指要》﹝东方出版社一九九○年版﹞中收入一篇〈道教丹功四秘窍的体和用〉,称丹田为秘窍,这是别有深意的。丹田一窍,连气功师都公开讨论,何以在丹功中却称为秘窍?这是因为至今人们对这个地方还缺乏真实的认识,丹田的奥秘还远远没有真正揭示出来。

〖我要纠错〗

守窍是道家修为的重要方法,在今天很多炼功的人尤其喜欢,但是大多不得要诀,致有局部之功而无全体之力,甚至某些要窍守不得法,反成阴阳偏失之弊,尤其丹道的守窍,与一般气功大不相同,作用更差别很大,很多人不明于此,以为意守丹田、存想丹田就是炼丹功,若以热气为周天,以意想红丸为大药,以气团感觉为结丹者,皆类此弊。守窍不得法,会导致真元外泄,一时气感强烈,以为周天打开,实际是耗损真元,徒生幻相,与丹功证验差之天渊也。

同时呢,也有一些炼丹功的认为,守窍之法乃局部之功,非先天之道,一著色身百无是处,乃有寄神身外之法,心息相依于外,忘身大定,本属丹修之一脉正法,但若一味以忘定为法,真机现前不能得机得窍,当面错过,乃是失机。遇有水火失调,仍一味忘身不管,实非妙法。不明诸窍功用,如何内运玄机。

记得曾与师有一段话,假期去见师傅,问师傅做什么,师说守了守窍,我时正有此偏见,于是奇怪问师,守窍不是后天有作有为之法吗?师说,离了守窍不得真阳,玄关一窍守不得吗?三关九窍,每一窍都有大用,过去的人根器好,有好多人只是守了个大窍就得道呢。于是为我说诸窍体用证验,又举三丰真人话“七返九还之法,下手兴功,先将上窍阳里真阴,入内金鼎气海之中,与下窍真阳配合……”,及“夫功夫下手,不可执于有为,有为都是后天;亦不可着于无为,无为便落顽空”等与我略说,乃知守窍有种种大用,无怪乎丹道以炉鼎(只以清修说)为一大秘密也。

丹道在初关时,尤其重视守窍,虽然各家自有法诀,但大体是要守窍的,进入中关后,才逐渐转入无为阶段。所以,守窍是丹修的一种基本的功夫,它不仅仅是为炼丹功所用,实际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调心炼意的过程,窍若守不好,就去做无为的功夫,往往到头落空,基础不扎实,很难升华。

人体的窍非常多,除去一些特殊作用的重要关窍外,最重要的还是传统所谓的三关九窍,前辈对此大多都有略略的点破,但很少明说,把它当作秘密天机嘛,虽然没有透彻地说尽,但对初步的修学者是足够了。我师教我的入手方法,就是所谓“门径一窍”,前人有云,“山根一地,亦名玄牝,于此内观,学到一念不生,自能豁然内辟,神由黄道直达中黄,自觉宽广高深无际,乃为内玄牝。从此寂体如初,直可深透造化玄牝,遂与元始祖窍一鼻孔出气而头头是道,岂仅寻着一身祖窍者。故丹道之妙,始基于此。”

我后来见到印度一些古老的瑜伽修法,也有从这里下手的,可见这个虽然只是方便之一端,但却是很好的方便法门。关于此窍的守法,大略说,先要净心定气,心神清净才可以守,一开始最好是心息相依守在身外,待有变化后才入窍守窍。另外,不论什么窍,最好是由此窍为过度再去守,不要直接去守,因为这里是神出入的门户,虽然广义说神是无处不可以出入的,但最主要的道路是这里。

尤其是下窍,守时要把握好真机,守窍是在窍开后才有窍可守,所以往往前人都直接称为“凝神入窍”,而不是在窍外去守,之所以说意守丹田是假口诀,就因于此。三关九窍,各有大用,在丹道的不同次第会体现出不同的境界和功能,三关九窍的修为,实际是丹道的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与密宗的三脉七轮相映成趣,所以丹道得真药后,要在此中运炼。当然,如果是泥水,不含真金,如气通周天之类,也是没有什么用,三关九窍你过一百遍也是老样子,只是自己玩感觉而已,没有真正的身心效验。

祖窍能不能作为入门的门径呢?对有的人而言,守这里是不合适的,而且,这里也不适合在心意没有清净前就守,因为只有清心寡欲之后,才有清空之神光可凝,一团燥火是不可以用的东西。但对很多人而言,这里的确是很好的门径,这个问题,实际涉及很多的丹道基本原理,是有它的道理的,并不是象有些人说的一无是处。

凝神入气穴,古来丹书指为妙诀,然其中却是有次第的,不是一开始就可以做成的,丹法哪有那么容易得先天呢。因为我们要入气穴,首先要窍开才能入,这样神入气中,气包神外,才是入。而许多人往往误会认为意守丹田就是凝神入气穴,这是大错特错,这哪是入呢?而且,在入前,要有个凝神在前,神若不凝,散于外界,是不可能入气穴的,即使遇到窍偶然开,也会错失良机。

另外,凝神与意守,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和操作,意守,是集中注意于某处,而凝神则是凝敛我本来之明渐返而脱离于任何一处--若明于此,可知以祖窍为门径、为标月指,是有道理的,因为神的出入虽然遍及六根,但在眼而言是最常用的,从此处作为路标,凝清空之神渐返,是很容易见效的,所以丹书有“含眼光、凝耳韵、调鼻息、缄舌气”的“小四相和合”的口诀,大致上都是即六根为标月指而离于六根来操作的,这就是“不迷性自住”,当然,“性住气自回”,神气不散于外,而能逆返归元,才有“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阴阳生反复”的造化。若以意守丹田为口诀,则始终落在窍外,离丹道远矣!

“昔日逢师传口诀,只要凝神入气穴”,知凝神入气穴之法,自能入丹道正途。

〖我要纠错〗

玄关窍原是先天大道首要一窍,传统养生炼丹丹头,是使人强身祛病、延年益寿的不传之秘。如江西会昌张老太坚持此功,辄可坐功十数小时、甚至多达三十多小时。但也有的人因这种功法、理论在书上找不到,于是纷纷提出质疑,或进行否定,为了进一步探讨其实质、机理故再次命笔。

(一)

在天人相应的传统观念下,把宇宙这个超巨系统缩影于人体巨系统之中,故人体可比作“小天地”。传统养生内功更把诸如无极、太极、两仪、四象、八卦、五行、五方、五气等“万物”缩影于炼功的“三关九窍”极其各程序中,形成所谓“周天”与“大小周天”。其中有一个通玄入妙的机关,即玄关窍。

养生内功是性命双修的内炼工程,有人形象化地将它比作“炼丹”。体现性命是人体巨系统中的“内景隧道”。李时珍谓“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照察”,说明内景隧道理论是从返观照察形成,它包括隐形经隧、扼居经隧要害的窍道、附在经隧上的孔穴、经隧所贯通的脏腑和体表上万千毛窍。

是否可以这样设想来进行理论上的突破:在利用“返观内照”法照察内景经隧的同时,进而发现支配经隧的窍道,并利用窍道和返观内照法构成一整套内炼工程(即今之传统养生内功),藉以探索人体生命奥秘。

玄关窍的特殊意义在于:它既是通入内景隧道――尤其是九窍的众妙之门,更是贯穿天人之际――把“巨系统”、“超巨系统”一以贯之的关键。固然,这还是唯象的,尚待深入探讨、研究。

(二)

按照祖国医学的理论,人体有365骨骼及365络脉;其365络脉也就是“内景隧道”的综合,它们分别归属于手足头胸、三阴三阳的十二正经。此外,还有十二经筋、十二经别、奇经八脉等四十四条主经。其中以奇经八脉中的任、督、冲三脉至为重要。

因养生内炼功所凭借的九窍三关均寄寓于这三经。特别是督脉,不仅关系人身生死的三关:尾闾(含命气所在的命宫)、肾脊(即夹脊)、玉枕尽在此脉,即人体生命的祖窍――玄关窍(亦称泥丸、上丹田)亦属督脉而居高临下,故具有一脉通则百脉通的权威。如在玄关窍的作用下,运用功法贯通全身经窍。十二经络中,任脉为阴脉之海,督脉为阳脉之海,冲脉居任、督之间,为百脉之海。

现在提请注意的第一个问题是:这三个“海”仅是深不可测的形容?还是有一个汇百川而合一的海?看来两者兼而有之。后者之海,很可能就是玄关窍由表入里的“性宫”。

《内经·灵枢》谓:“十二经,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这面上的窍不正是泥丸脑海?不正象海一样能容纳十二经、三百六十五络的血气吗?这可说得上是玄关窍实质的生理依据。

第二个问题是:十二经的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胸”,一般只重视手、足而忽视了头、胸的概念。今欲融汇中医、气功、特异功能等学说,则应突出头、胸的概念,因为头是人体生命之门,是气功内景特异功能渊源的玄关窍;胸是还丹、炼丹之处。或问岐伯:“胞属女子?”

岐伯答:“女孕男不妊,胞虽属女子,而男子何尝无胞?无胞则不能产胎息”。从而推论,上、中、下丹田的实体所在皆有一定的部位。《参同契新探》提出疑问:“活水源头”何在?我说:一旦明确“三田”――特别是上、下丹田的实质及辩证关系,何愁不能找到活水源头?

第三个问题是:作为人体这个“巨系统”的基因――玄关窍值不值得深入探讨?在我看来,如要把气功学说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这正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水源头。

(三)

传统所说的天人相应、学贯天人,究竟如何修法、贯法?尽管宇宙是个很复杂超巨系统,如以“唯象”的认识不外是虚、是无、是清空一气。但它们又不是“顽空”,而是“虚中含至实,无中含至有”。因此,传统用“无极”来概括,又用“一”回旋为“○”来标志。

“无极”演变为含阴阳两仪的“太极”,“太极”是阴阳和合,就会氤氤蕴蕴地化生万物,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亦即无极而太极、两仪、四象、八卦、五行、五气、五方、天地、日月、金木水火土而万物俱备。反过来,“万物皆备于我”,把它缩影于养生内炼工程的“三关九窍”之中,且凭籍玄关窍而一以贯之,凭“回光返照法”的“神箭”而“九层铁鼓一箭穿”!

如何具体落实在人体小天地的三关九窍?此身未生之前,一切皆无,是谓先天无极。一旦阴极阳生,阴阳和合,便会由无极生出太极来。这时一阴一阳,即性即命,仍混混沌沌,扭抱一团。这就是“基因”――生身之本的一窍玄关。迨十月胎元气足,“呱呱”坠地,则由先天落入后天。就卦象演变而论,先是乾坤扭抱,随着出生、成长,则乾失中爻之阳而变为离,中爻之阳陷入坤中而变为坎。

于是方位也由先天一团太极同出而异名,地北天南,各在一方。此为人道顺行。其最终结果是,精竭人亡,生而不生,所以有仙道逆行的返还之学,即通过内炼工程,使顺者逆之,以返本还原,逆死不死。方法即从本身的藏而不泄开始。再炼己筑基、即取坎填离以还乾健。

三关九窍中以玄关一窍为离、为性、为天、为南,以下丹田直接过渡后背彼岸尾闾为坎、为命、为地、为北,膻中为西,为兑;肾脊为东、为震。

此为四个正方,含春夏秋冬,含水火金木,是为四方四卦,加四隅四卦,加中央合而为“八卦炉”或“九鼎炉”,亦即周天九窍。后之学者把九窍(三关在九窍内)编成歌诀曰:前三三,后又三,三个三,一串穿(注:九窍不含百会与会阴)。

〖我要纠错〗

一、回光返照

孔德之容,即玄关窍也。古云:一孔玄关窍,乾坤共合成,中藏神气穴,名为坎离精。又曰:“一孔玄关大道门,造铅结丹此中存。”《契》曰:“此两孔穴法,金气亦相胥。”故道曰:玄牝之门。儒曰:道义之门。佛曰:不二法门。总之皆孔之德器能容。

天地人物咸生自个中,无非是空是道,非空非道,即空既道,空与道两不相离,无空则无道,无道亦即无空。故曰:“惟道是从。”欲求道者,舍此空器,何所从哉!但空而无状,即属顽空,学者又从何处采药而炼丹乎?必须虚也而含至实,无也而骇至有,方不为一偏之学。

修行人但将万缘放下,静养片响,关照此窍,惚兮似无,恍兮若有,虚极静笃之中,神机动焉,无象者有象。此离已之性光木火浮动这象,即微陌生时也。再以此神光偶动之机,合目光而下照,恍兮若有觉,惚兮若无知,其中之阳物动焉,此离光之初交于坎宫者。

其时气机微弱,无可采取,惟有二候采牟尼法,调度阴跻之气,相会于气穴之中。调度采取为一候,归炉温养为一候。依法行持,不片响间,火入水府,水中生金,杳杳冥冥,不知其极,此神气交而坝离之精生矣!然真精生时,身如壁立,意若寒灰,自然而然周身苏软快乐,四肢百体之精气,尽归于玄窍之内。其中大有信在,溶溶似冰泮,浩浩如潮生,非若前此之恍恍若有,惚惚似无,不可指名者也。

此个真精,实为真一之精,非后天交感之精可比,亦即为天地人物发生之初,公共一点真精是矣,如冬至之阳,半夜之子。一岁一日之成功,虽不仅此,而气机要皆自此发端,俨若千层台之始于累土,万里行之始于足下,一般为天地人物生生之本。本原一差,末流何极?

以故自古及今,举凡修道之士皆不离此真气之采,然后有生发之象。遍阅众物初生,无不同此一点真精或象而成形。我又何以知众物之生有同然哉?以此空窍之中,真气积累,久则玄关开而真精生焉。要之,恍是光之密,惚是几之微,离中真阳,是为恍惚中之物,坎中真阳,是杳冥中之精学者必知之真,而后行之至也。

此恍兮惚,是性光发越,故亡有像。惚兮恍,是性光下照坎宫,而元阳发动,故云有物。窈冥之精,乃二五之精,故亡甚真。欲得真精,须知真信。真信者,阴阳迭运不失其候之调俟。其信之初至,的当不易,即行擒伏之功得矣。凡人修炼之初,必要恍惚杳冥,而后人欲净尽,天理常存,凡息自停,真息乃见。此何以故得盖人心太明,知觉易生,若到杳冥,知觉不起,即元性元命打成一片。

此个恍惚杳冥,大为修士之要。学人当静定之时,忽然偶生知觉,此时神气凝聚,胎田浑然粹然,自亦不知其所之,此性命返还于无极之天也。虽然外有是理,而丹田中必有融和气机,方为实据。由此一点融和,采之归炉,封固温养,自能发为真阳一气。但行动到此,大有危机,惟有一心内守,了照当中,方能团聚为丹药,可以长生不老。

若生一他念,此个元气即已杂后天而不纯矣!若动一淫一思,此个气机即驰于外,而真精从此泄漏矣!古人云:泄精一事,不必夫妇交媾,即此一念之动,真精也不守舍,如走丹。一般学人必心与气合,息与神交,常在此腔子里,久之自有无穷趣味生来。然而真难事也。

设能识透玄机,亦无难事,起初不过用提掇之功,不许这点真气驰而在下,亦不许这个真气分散亦根门头,总是一心皈命,五体投诚,久久自然精满不思色矣!愿学者保守元精,毫不渗漏,始因常行熟道,觉得不易,苟能一忍再忍,不许念头稍动,三两月间,外阳自收摄焉。外阳收摄,然后见身中元气充足,而长生不老从此得矣!

二、玄关现象

学人下手之初,别无他术,惟一心端坐,万念胥捐,垂帘观照。心之下,肾之上,仿佛有个虚无窟子。神神相照,息息常归,任其一往一来,但以神、气两者凝注中宫为主。不顷刻间,神、气打成一片矣!于是听其混混沌沌,不起一明觉心。久之恍恍惚惚,入于无何有之乡焉。

斯时也,不知神之入气,气之归神,浑然一无人无我,何地何天景象,而又非昏 也。若使昏 适成槁木死灰。修士于此,当灭动心,莫灭照心。惟是智而若愚,慧而不用,于无知无觉之际,忽然一觉而动,即太极开基。须知此一觉中,自自然然,不由感附,才是我本来真觉,道家谓之玄关妙窍,只在一呼一吸之间。其吸而入也,则为阴为静为无;其呼而出名也,则为阳为动为有。

即此一息之微,亦有妙窍。人欲修成正觉,惟此一觉而动之时,有个实实在在,的的确确、无念虚、无渣滓、一个本来人在。故曰:天地有此一觉而生万物,人身有此一觉而结金丹。但此一觉,有如电光时火,当前则是,转眼即非,所争只毫厘间耳。学者务于平时审得清,临机方把得住。古来大觉如来,亦无非此一觉积累而成也。

修土兴功不从有欲无欲,观妙观窍下手,又从何处以为本乎?虽然无与有,妙与窍,无非阴静阳动,一气判为二气,二气仍归一气而已矣!以其静久而动,无中生有,名曰阳生活子时;以其动极复静,有又还无,名曰复命归根。要皆一太极所判之阴阳也。两者虽有异名,而实同出一源。太上(即老子)谓之玄。

玄者深远之谓也。学者欲得玄道,必静之又静,定而又定,其中浑无物事,是为无欲观妙,此一玄也。及气机一动,虽有知,却不生一知念,虽有动,却不存一动想,有一心无两念,是为有欲观窍,此又一玄也。至玄之又玄,实为归根之所,非众妙之门而何?所惜者凡人有此妙窍,不知直养,是以旋开旋闭,不至耗尽而不已。至人于玄窍开时,一眼觑定,一手拿定,操存涵养,不使须臾或失,所以直造无上根源。

用手机扫码体验更多功能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