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诀:心息相依,大定真空
第一口诀:心息相依,神定虚空
第二口诀:心息相忘,神气合一
第三口诀:恍然而睡,大定前奏。
卧功心法
谁知睡里乾坤大,我爱壶中日月长
——蛰龙睡功阐义
一.丹家修炼方便法门
道家传统内丹功的基本要求是“致虚极,守静笃”,然后“以观其复”,才能进入到“还丹”、“结丹”、“金液还丹”等层次。做为现代人,工作繁忙,生活节奏快,很难做到专事静功。在传统丹学体系中的“睡功”,为现代人开创了一个大方便法门。“睡功”的核心在于睡,以睡做功,以功为睡,充分利用了每个人都必须睡眠休息的生理特性。一般人平均每天睡眠8小时,一生中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这是多么宝贵而充裕的时间呀!做为每一位炼功者,都应把握住这个大好时机,莫让其白白浪废。
二.睡功溯源(附师承)
蛰龙睡丹功,又叫做睡丹功,简称“睡功”。睡功源远流长,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劳动中,在劳动疲劳后,必须睡眠休息,以恢复体力和精神。在不断的休息实践中,提炼精华和诀窍,终总结而成睡功,因此睡功传承甚古。孔子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即是睡功。以睡功修炼而著名者,当首推华山隐士陈抟(872-989),曾高卧华山,一睡数日不起,后竟于睡中得道。陈抟传道于火龙,火龙传于张三丰,并作《蛰龙吟》以表之,中曰:“图南(即陈抟)一派俦能继?邋遢道人张丰仙。”西派初祖李涵虚(西月)曾在“峨眉山遇吕祖(吕岩)、丰祖(张三丰)于禅院,密付本音”(清·李道山《李涵虚真人小传》)。民国·玄静子徐海印在《天乐集》中也讲:“涵虚真人初遇三丰仙师,次遇纯阳道祖,汇文始、东华两派之心传,道成创立大江西派。”其师承源流为张三丰→李涵虚→吴天秩→汪东亭→徐海印。故陈抟蛰龙睡功,于西派祖祖相承,密不示人耳。
三.睡功丹理
虽云睡功,实为内丹,假借睡卧之中修炼内丹耳,丹书谓“借假修真”。因此,丹学理论即是睡功原理。徐海印在《天乐集》中云:“予参汪师(汪东亭)首尾四年,蒙师一再传授,知西派相承要旨,乃在大定真空。其余返还口诀、火候细微,皆大定真空之余绪。”故“大定真空之妙旨,乃文始、东华两派之肯綮①,九还七返之玄要也。”
宋·张紫阳在《青华秘文》中说:“静中行火候,定里结还丹。”宋·白玉蟾在《玄关显秘论》中也说:“采精神以为药,取静定以为火。以静定之火,而炼精神之药,则成金液大还丹。”元·李道纯在《中和集》中说:“药物只于无里取,大丹全在定中烧。”体真山人汪东亭也讲:“丹法摄归一定字,所谓至简至易之道也。”(《体真山人丹诀语录》,徐海印辑。)因此,造丹的方法无他,只是一“定”之功,能“定”则金丹不求而可致也。
睡与定极为相似。睡中无思无虑,定境混混沌沌,故称“睡”为“相似定”。于睡中依法修持,自然能生出“定”功,进而采药炼丹,其法甚易,其效甚速。修士每称“睡”为“睡魔”,静功中惟恐睡去,终宵打坐,强忍不睡,称之“斩睡魔”。殊不知,睡是生理特性,若强行终夜不睡,违反生理规律,使神经调节系统发生错乱,反惹睡魔,流弊百出。先天大道,无为自然。故丹家大德,以睡炼睡,转识成智,渐生定功,睡魔不斩而自斩之,以神足不思睡耳。起初做功,能迅速睡去,就是效验。得“定”最易,故“睡”是“大定真空”的前奏。
四.睡功卧式
睡功采用卧位,与平时睡眠基本相同,因篇幅所限,不作详述。
五.睡丹功诀
一.睡丹总诀:心息相依,大定真空。道教学者陈撄宁先生(1880-1969)最钦仰陈抟(希夷)一派丹法,认为希夷派的要旨在“守中抱一,心息相依”八个字,确是真知灼见。张三丰在《道言浅近》中说:“凝神调息,调息凝神,八个字就是下手工夫,须一片做去,分层次而不断乃可。”徐海印在《天乐集》中也说:“昔以因缘,得遇汪师(汪东亭),指示心息相依法门,方知玄宗确有真传。”李涵虚在《道窍谈》中也讲:“调息之法自调心始,凝神之法自调息始。”因此,修功总诀就是将调心和调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心调息,以息摄心,总名为“心息相依”。心息相依交抱,性命相融矣。
二.第一口诀:心息相依,神定虚空。放松身体,静卧在床上,将自己的心念和意识集中守住“身外虚空”之中——鼻孔外方圆径寸之地。此处是修炼上乘丹法的“玄关一窍”,又名“玄牝之门”,异名很多,不胜枚举,是古人千金不传之秘。意内守“身外虚空”之虚境,目内照“身外虚空”中呼吸来往之气,耳内听“身外虚空”中呼吸之细声。意守、目照、耳听,三位一体,俱属于心;“身外虚空”中往来的呼吸,谓之息。心念与呼吸相依交抱,绵绵不绝,缠扭不断,故谓“心息相依”。鼻孔外虚空径寸之地,不着色身,虚灵一窍,心念冥合于此处,是为“神定虚空”。修炼之道,以“神定虚空”为目的,“心息相依”是手段。心神一离虚空,杂念袭来,即用“心息相依”的“降龙手”将“元神真意”牵回,如似“青龙剑”将杂念斩断,心神静守不离“身外虚空”。
睡功是外形上以睡为练功姿式的一种静功。睡功在道家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武当派道家功夫里,行住坐卧皆可练功。武当道家五行养生功静功中睡功的原理是摹仿龟、蛇、龙、虎、仙鹤等动物的呼吸方法,最终实现胎息。在武当派的传承里有着很多关于睡功的记载和传说。以善睡闻名天下的陈抟在武当山修炼的二十多年。他的睡功称作为“蜇龙法”。关于陈抟练习睡功思想体现在两首诗词里。一是《喜睡歌》; 二是《睡歌》。通过这两首诗歌说明了陈抟练睡功的方式方法,他在《喜睡歌》中说:“我生性拙惟喜睡,呼吸之外无一累”“陈抟探得此中诀,鼎炉药物枕上备”。 指出了睡功关键在于呼吸。在后世练习睡功的武当传人里多会接受陈抟的这种思想方法。继承了这种睡功思想方法的武当派张三丰祖师说得更明显,他说睡功的关键在于使呼吸之气,能使呼吸之气顺任自然的同时归入到丹田窍内。使真气得以团聚不散乱,这个过程要安逸舒适。通过睡的姿态,来温养丹田之气,日积月累,使其发生变化和作用形成真气所凝聚的胎元。从外表姿式上看,好像在睡,而实际上内里并没有昏睡。只不过是在练习睡功罢了。他在《睡龙吟》中说“我欲睡兮睡未眠,学就了,真卧禅”。《渔夫词》咏睡功:“神默默兮气冥冥,蜇龙虽睡睡还醒。”道破了睡功的真实含义。武当道家五行养生功所留传的睡功延续了这种思想和方法。
武当道家秘传五行养生功静功之睡功
当我们在床上或可以睡的地方均可以练习睡功。身体通常是侧卧,如图上所示,左手劳宫穴放在左太阳穴处,枕于头下,肘弯曲,右手放于丹田处,左右手之间尤如太极图中的阴阳鱼。背做到平正,肩要平顺,尾闾提起来(即提肛之意),舌顶上鄂。腿部弯曲似半圆。做到卧似一张弓。如果左右睡则姿式手脚动作相反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