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太极|知根知底方可“上”求

#黄山老师太极专栏#推荐黄山2021-11-23

根于无形又有形,真空妙有才为有!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始而意动,继而劲动,转接要一...

根于无形又有形,真空妙有才为有!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始而意动,继而劲动,转接要一线串成。

身为心之用,劲力为身之用!

“劲由于盘,力由于骨”

内劲,尤其是太极拳的劲则是外力作用于筋,筋贯穿全身带动肌肉,骨骼,关节的放纵和收缩而产生的灵活多变、遂顺轻松、穿透力强的整体之力。

踵为起点,脚后跟是人体中筋腱聚集最厚的地方。在当代体育中黑人运动员之所以能够独领风骚,生理学家研究其人体结构时发现黑人的跟腱较其他人种发达,因此能够在田径、拳击等需要瞬间爆发力的运动项目中占据霸主地位。

在古代廉让堂太极拳谱中至少有两次论及了脚跟,太极五字诀中有“发劲要有根源,劲起于脚跟”,在太极拳走架打手行功要言中有“两肩松开,气向下沉,劲起于脚跟”。

在传统太极拳真正的传承中里更是以实腿脚根拧转,以锻炼跟腱之力。凡有传承的各门派太极拳门内均传有脚跟之筋连接小腿、膝和大腿及胯,归于肾的内功体系。

太极拳行拳走架中支配脚跟筋腱的两肾,一通于心,一通于脑,两肾启动和调节脚跟与地面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由此创立了以抽胯和叠胯为程序的虚实转换内功。

每一行功,实腿腰间之肾一松沉,带动脚之跟腱作用于地面,地面的反作用力使跟毽蓄力一路上行,如太极祖师张三丰所言:“劲起于脚跟,主于腰间,形于手指,发于脊骨。”每一虚实转换,周身之筋络和气脉均循环运行一次。

在这里望真正的太极者,细细品味,由此而知太极拳的魅力所在。

用手机扫码体验更多功能

扫码查看1条评论

黄山[太极者]

  • 关注
    54
  • 粉丝
    2677
  • 经验
    10328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