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拳及推手要领》俗话说「筋骨好壮,五脏难养」。太极拳要求习

#太极心法#道无为2021-03-18

《练拳及推手要领》俗话说「筋骨好壮,五脏难养」。太极拳要求习练者在走架时细细品味骨骼对齐的味道,筋骨松开的感觉。在走架发...

《练拳及推手要领》俗话说「筋骨好壮,五脏难养」。

太极拳要求习练者在走架时细细品味骨骼对齐的味道,筋骨松开的感觉。在走架发力时,绝对不允许用肌肉收缩的力量去练拳。

通过正确的拳架练习,就可以使骨架对齐,筋骨松开,假以时日就能起到内壮五脏六腑、外润肌肤之功效。同时,由于身体各部高度协调统一,由体内产生人体本能的,自然的劲—— 太极内劲。所以说太极拳是自然拳,是一种后天锻鍊手段,通往先天的桥梁。

这种劲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用时间细细研磨,使自己形成一个立体的球,这种劲不是单一的。它是全方位的,拳架练到这种时候,全身劲力通透,可以不经过意识,应外界反应,既能达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所谓的静若处子,动若虎豹。这样打出去的劲,连绵不断,强大无比。练拳松开了,骨架对齐了,推手就容易练出整劲。

如果说拳架练的是掤劲,那麽推手练的是听劲。

 搭手之前意识以放到对方身上了,搭手后把神经放到接触点上,劲放到对方身上。也就是说对方的身体也是自己身体延伸的一部分,细细去称量,同时配合对方的速度,力道。不要主观,做到因感而发配合对方走劲,随著对方把劲走完,再给他加长一段,空了。「一接点中求」,打点不打面,人自然出去,毫不费劲。一旦用劲了,即使把对方发放出去,也是手臂之力,不是整劲。不是四两拨千斤,更不是借彼之力还彼之身的太极内劲。

称得准,听得清,才能因故而发。做到点上说话,分清点上虚实。实点不能硬顶,顶了犯双重之病也很危险。虚点不丢,实点不顶。

「稍节」属于武术名词「三节」之一,「三节」即梢节、中节、根节。从全身整体来说,梢节为手臂,中节为躯乾,根节为腿足。从局部来讲,手臂、躯乾和腿足又都各有「三节」。在手臂上,手为梢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在躯乾上,头为梢节,心为中节,丹田为根节;腿足上,足为梢节,膝为中节,胯为根节。

练习推手主要是为了找劲、听劲,千万别争强斗狠!努力追求「轻轻一伸手」将对方掤出的效果。在推手训练中,我们不能讲输赢,只讲相互喂劲;不能丢也不能顶,只求鬆化,不求力量。努力学会捨已从人,不丢不顶。好好去体会周身相互协调的效果。日增一纸,多多练习。

相关话题

#太极心得体会

用手机扫码体验更多功能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

道无为[太极者]

  • 关注
    20
  • 粉丝
    2390
  • 经验
    4032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