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道德经第四十六天: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经典学习#黄山2021-05-30

天下有道章第四十六【原文诵读】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

天下有道章第四十六

【原文诵读】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释义悟道】

此章要人收伏心竟而不外驰的意思。

外讲者,天下有圣君贤臣在位者,秉公心,立正意,则百姓得以安乐。

马字改个心字看,外面用世也要心,内面修己也要心。外面心不正,则天下不治;内面心不虚,则我不能久,谓之走马以粪。

粪字改做个苗字看,举心动念也。苗字改做个念字看,不动念,何以走马。奸臣贼子、忠臣孝子,义夫节妇、暴君污君、仁君圣君,皆从心造,此走马也。

念不动,心亦不动,念动则心生苗,心生苗谓之以粪,此在心内讲。善恶俱从心出。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此二句在外讲,天下无道时,乱政多出,顽风坏俗,皆是在上者,心驰于外,贪之求之,盖不由己,而心去矣。心去,恶心生而多欲,乌得无罪。

有罪必死,因多欲所招,恶心生而不知足;不知足,乌得无祸。有祸身必亡,因不足所招,恶心生而欲得;欲得,乌得无咎。有咎身心故因欲得招,皆不知足故矣。故知足者无罪,无祸、无咎,如此之人,知足常足。

知足者,大而常足天下,次之常足一国,再次常足一家,至小常足一身。类而推之,知足天下治。知足,谓之天下有道;不知足,谓之天下无道。

知与不知,皆出于心,太上故以马譬之,此外讲也。天下者,是我之一身;有道,是一气混然。走字,改个去字看。马字,作个心字看。粪字,是寂然不动。走马以粪,去心寂然之意。我之身,一气混化,寂然还空,者教做天下有道。天下无道,是心性不定而乱驰。郊字,心境也。戎马,是野心也,或存者里,或想那里。戎,是操军之马,无体息,终日搬弄,而作有为,不归清静。俗语云;终日盘算,是此也。心不闲,谓之无道。罪字,作病字看。

可欲,是欲不死也。终日搬弄而求长生,殊不知反生病也。不欲则不病,故罪莫大于可欲。祸字作个死字看。今日贪,明日求,日夜无宁,有限阳气,日渐耗光;因求足,而反生不足,故死。取祸之端,莫大于不知足。

咎字,作害字看。今日欲起,明日欲来,殊不知注意底,都是后天,而反生害。清静自然得,何必欲得,故咎莫大于欲得。

清静者故知足,知足者常足,而不死、不病、不害;因其不欲知足,不欲得,而浑我之一气,保一身,养我之虚,固我之铅,灵我之性,而返我之汞,为有道之天下。收束其走马,降伏其心性,常足以忍然不动,养我浩然而返于寂,尽性而得命,一气豁然而贯通,故无病,无害,亦无死,因其清静而不欲,空洞而知足,虚灵而不欲。

得如此,方为有道之天下,无心道士,方合得太上本旨,教人去心知足底意思。

用手机扫码体验更多功能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

黄山[太极者]

  • 关注
    54
  • 粉丝
    2432
  • 经验
    9435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