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此 四句是前辈拳人从实践中体会的髙深功夫,写出来点拨后人在修 炼过稈中要修大道不可近视.只看到眼前尺把远的距离。
修大道 就要意念在先,仰、俯、进、退,只有退不可太远,只是意退形 不退。以自己的阴吃掉对方的意、劲,使对方不敢贸然进攻。而 仰、俯、进是阳,以意念引导,仰无限高,俯无限深,进无限 远,视线所及,意有多远视线有多远。这也是太极拳的穿透力 功夫。
这种功夫只有许平时盘架子日积月累,一分一秒的积累, 不是两三年唾手可得的,要静心修炼。这里还要着重和拳友商 榷,关于仰、俯、进退以仰之无限高,俯之无限深,进之无限 远。但是要以自身功力而定,如果你的仰、俯、进只有三米的功 力,不可仰、俯、进四米,那就丢了,这要在双人训练中自己占 控制。
还要请拳友们注意,神、意不可在一个点上,当你发放对 方时,神看三米,意放三米,十次大概有十次失败,这是高展次 功夫,不是几句话可以解释明白的,不到懂劲的高深层次,很难 用笔墨所能说清楚。
太极拳手与人较技,双方接手,益手以高超 的太极功夫,以阴虚、松柔听对方劲的来向,髙手功夫高在于他 周身松柔、透空。接手听不到他的来向和劲中,他早已将你身上 劲的来路去向听得一清二楚,一动将受制于高手一羽不能加, 绳虫不能落”,指太极髙手他们周身松浄透空,各个关节松开, 浑身汗毛立起(皮毛要攻),形容羽毛和蝇虫不能落,轻轻加羽 毛、蝇虫般的力也进不去。个人练拳时,举动轻灵,亦是一羽不 能加,双人训练推手,技击进攻方也须轻灵,身上臂上手上也应 一羽不能加,加羽毛之力,将破坏自身的平衡和稳定,练家不可 不察,不可不悟。
高手松净后,你在高手面前站立感到不稳,甭谈发力,就是 想去采,你身上的反应已经站立不住,呼吸困难,只能等待挨 打,绝尤还手之力。
这是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功夫,在修炼中自然而得,一心 想得到,而难以得到,这就是绝学。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