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道德经第三十七天: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经典学习#推荐黄山2021-05-15

道常无为章第三十七『原文诵读』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

道常无为章第三十七

『原文诵读』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无名之朴,亦将不欲。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释义悟道】

此章从无而有,有得还丹。丹成光生,以静而进,从有而守,不欲之谓也。

大道常以混元为体,以无名为用。道常无为: 无中生有,未尝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要侯王守之。王侯:灵也。真灵若能守,万物从无中而生有,静中而自化,静极将自化。

不静不能生,安得自化。静极,极之至,于中方生,生后自化,化而能镇,是我虚中一灵慧,守起来去,听其自然。

以无名之朴:朴是欲也;不欲静生,静中万物萌,万物从静中萌,从无中生,从虚中化,化而断欲,断欲以无名之朴镇之。

镇之光生,镇之慧出,镇之虚灵。无名之朴。亦将不欲,此句是申明无名之朴意思。无名之朴,亦是不欲。何为不欲,不欲以静?不欲即无为,不欲即王侯能守,不欲即万物化,不欲即镇之,不欲即无名之朴。虽不欲,无静而不能,先以不欲静之。静之极,欲不能生;静之至,欲不能萌。静之至极,方为不欲。

静从不欲静,不欲亦从静不欲,入于虚空中,虚则有中,空则实,空其虚中,则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而合天,而合道,静而符天之虚空,化而符天之日月,镇而符天之不动,随气之运行,听阴阳之枢机。

天能静,我亦能之。静乃道之根,化乃之根苗,听其自然,无不合道,无不合天。天道既合,大道成矣,谓之天下将自正。

《素解》曰:虚名是道。不动不生是无名。真心见是王侯。诸经络是万物。经络诸气会合于中是自化。

真心了了,不动不生,听其自然,是镇之。入于虚静之湛寂,是无名之朴,亦是不欲形,乃天下也。

虚中有物,物化而空,谓之自正。外无其形,内无其心,欲断意绝,窈窈冥冥,入于慧光之中,充塞乎天地,弥满于世界,皆成一片光华,性中得命,命合性空,才教做天地将自正。大道归于无名,返于混沌,入于无极,而合太清,此章之谓也。

用手机扫码体验更多功能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

黄山[太极者]

  • 关注
    54
  • 粉丝
    2432
  • 经验
    9435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