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主之。
失眠的原因有多种:
1、部分是突发的压力引起的(比如失恋、加班、天气等);
2、一部分是自身疾病引起的(如心脑血管疾病、肠胃病、精神疾病等);
3、还有一部分是原发性失眠(自带失眠体质,自己也不清楚为什么失眠)。
最有效的失眠食疗偏方——桂圆百合枣仁汤
材料:鲜百合、炒酸枣仁各20g,桂圆、茯苓、枸杞、小麦各15g。
做法:提前浸泡百合一昼夜,水煎酸枣仁,去渣取汁,加入百合以及剩下的材料一起熬煮。
功效:滋阴清热,宁心安神,补中益气,润肺止咳。可用于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
用法:饮汤吃百合,每日2剂。
所有的材料中药店均有售。
每天至少服用两次,睡前1小时服用。
适合人群:
1、更年期综合征引起的失眠。
2、气血虚、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
3、临时压力或者原发性失眠(入睡困难、烦躁不安、起夜、多梦、易醒)
一、
一般人都是上床就马上就睡着的,但是有些人因为各种原因而导致晚上睡不着,长期这样就会影响工作和生活,严重的会影响健康,因此需要及时治疗,有很多中医小偏方是可以治疗这种症状的,只要坚持食用,可以彻底根治晚上入睡困难。
睡眠对我们是很重要的,人们要通过睡觉来补充体力,睡好觉第二天才可以有精力工作和学习,但是有些人晚上会睡不着,在床上躺2小时仍然无法入睡,而且好像越来越精神的样子,特别焦虑,怎么样可以快速入睡呢?下面分享一些有小偏方,让大家可以轻松睡着。
1、组成:延胡索,酸枣树枝(连皮),丹参,五味子。用法:把所有材料一起加水煎1小时,在中午和晚上睡前服用,一天一剂。
2、组方:茯苓,酸枣仁,桂圆,枸杞子,百合,小麦。用法:把所有材料一起煮30分钟,然后代茶饮用,连续饮用7天。
3、组方:首乌藤,炒枣仁,远志,麦冬,合欢皮。用法:加适量水一起煎30分钟,每天晚上睡前温服,一周一个疗程。
4、组成:麦冬,生地,柏子仁,琥珀,珍珠母。用法:把药物以为用水煎服,睡前服用。
5、组成:陈皮、党参、炒枣仁、当归、茯神、远志、白术、龙眼肉、首乌藤、木香、炙黄芪、炙甘草。用法:所有药物加水煎30分钟,然后睡前温服。
6、组成:法半夏,竹茹,枳实,黄连,栀子,陈皮,茯神,珍珠母,炙甘草,牡丹皮。做法:加水一起煎服,每天一剂,分两次温服。
7、组成:百合,甘草,小麦,生地黄,麦冬,竹茹,桑椹,大枣,黑芝麻,夜交藤。用法:把所有药材一起加水煎服,一天一剂。
上面这些就是治疗难入睡的小偏方,经常难以入睡或者很容易醒来的朋友可以试试,睡不好是会影响健康的,大家一定要重视,同时要放宽心态,越焦虑失眠会越严重,只要保持愉快的心境,同时食用偏方调理,很快就可以康复的。
二、
人上了年纪往往会感到睡眠质量有所降低,而长期睡眠质量差会导致一系列慢性疲劳综合征,如健忘、头痛、胸闷、情绪波动、敏感等。所以,试试下面的小偏方吧。
龙眼高粱酒
原料:干龙眼肉200克,高粱酒1瓶(约0.5升)
制法:将干龙眼肉泡入酒中,约1个月后即可服用。每晚睡前饮一小口即可。
龙眼茶
若不能饮酒,可每晚自制龙眼茶代替龙眼酒。将5~8颗干龙眼肉泡入1杯开水中,5分钟即可饮用。
甘麦大枣汤
原料:浮小麦60克,甘草20克,大枣15枚(去核)
制法:1.将浮小麦、大枣淘洗浸泡,入甘草一同煎煮。
2.待浮小麦和大枣煮熟之后,将浮小麦、甘草去除,分2次吃枣喝汤。
【原理】
焦虑、心悸、失眠、睡眠质量差,多是由神经衰弱引起的。龙眼中含有大量葡萄糖、维生素、蔗糖等物质,营养丰富,有补心安神的作用,可以调节神经衰弱、平复焦虑,对健忘、记忆力下降也有功效。
甘麦大枣汤为汉代名义张仲景之名方,药虽平凡,但是养心安神的功效非常显著。
【禁忌】
龙眼性偏湿热,上火、有发炎症状者不宜食用。
注:小偏方来自主治医师刘玥著的《小偏方治大病:健骨强身人长寿》
三、
现在很多人都有睡眠障碍,而造成失眠的原因,有疾病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针对不同的失眠类型,其实调理方式是不一样的,但是很多人并不是很清楚这一点,今天给大家介绍针对4种失眠的4个偏方。
验方之一
酸枣树枝(连皮)30g,丹参12g,延胡索3g ,丹参15g,五味子6g
主治:用于血瘀所致的失眠、头痛等症。
用法:水煎1~2小时,分两次于午休及晚上临睡前各服1次,每日1剂。
验方之二
原材料:百合和酸枣仁各20g,茯苓和桂圆各15g,枸杞子和小麦各10g
主治:用于治神经衰弱失眠、顽固性失眠。
用法:熬煮煎服;或取袋泡茶,一次一茶包,一个星期见效。
验方之三
原材料:炒枣仁10g,麦冬6g,远志3g,首乌藤10g,合欢皮10g,
主治:用于虚烦失眠等症。
用法:水煎,于晚上睡前顿服。
验方之四
原材料:夜交藤10g,生地10g,麦冬6g,柏子仁,珍珠母15g,琥珀3g。
主治:阴虚火旺所致的失眠症。
用法:水煎,于午休与晚上临睡前各服1次。
以上偏方,不能保证对每个人都有效果,毕竟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一样,但是药物调理和偏方之间,个人更倾向于偏方调理,偏方相对来说不仅安全一些而且更实惠。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