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道德经第二十五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经典学习#黄山2021-04-26

有物混成章第二十五【原文诵读】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

有物混成章第二十五

【原文诵读】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强为之名日大。大日逝,逝 日远,远日返。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 处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释义悟道】

此章旨在一“大”字。

何以修?结穴在寂寥混成。“物”是何物?灵明随气而结, 空洞之中混成有质,此质虚像无形,结而成丹,谓之有物混成。 何为“先”?寂静中生,虚灵中出,空洞中升,无杳中来,无有中 见,虚实中成是也,皆谓之先天地而生。(“后”者,集谷、采阴 精、著意及一切有为是也。)先天地:混元中未有天地而天地性 存,未有阴阳而阴包阳、阳包阴,阴中生阳、阳中生阴,是谓先阴 先阳,取而用之,谓之先天地。

既有先天地,要寂寥何用?不寂,阴中阳不生;不寥,阳中 阴不出。寂寥之中,天地生而合一,阴阳聚而泰交。独立不改: 天地不可改。天地为独立,至道为独立,天地不外于道,而况万 物乎!故谓之不改。周行而不殆:天旋地转,周流生化,岂有崩 坠乎?天地原以一气化成,天中之天,地中之地,天中之地,地 中之天,一气浑成,出于自然。道乃天地,亦是流行而不殆,天 地可殆而道不能殆也。可以为天下母:母者以气成道,道生天 地,天地生万物,而万物亦本于道,是以为母。可以为天下之 母,言其无事不本于道也。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太上亦不知何为道,言其纯粹精一、至玄至妙,不知为何名,想象自推之曰:“字之曰道。”强名之 曰大:无往不包,无处不利,通流阴阳,“强名之曰大”。大曰逝: 无处不周谓之曰逝。逝曰远:远者天上地下,六道流行之谓也。 远曰返:天地万物无不本道而生、归道而化,是谓返。

生无不本于道,化无不归于道,故曰道大。何为天大、地 大、王大?天故大也,天本于道;地故大也,地本于天;王故大 也,王本于地;天地王都本于道,道故大也。殊不知道亦本于自 然!天所以覆万物,故曰大;地所以载万物,故曰大;王所以统 万物,故大;道所以包罗天地万物,故大。

域中者,天地万物之主宰。道凝于天,而为天之域中;道凝 于地,而为地之域中;道凝于万物,而为万物之域中;人能体道, 道凝于人,而为人之域中。何为四大?天、地、王、道,谓之四 大;精、气、神、灵,谓之四大。四大皆空,而王处于中,谓之王处 其一焉。

何为人法、天法、地法?道出于自然,人能自然如地之静, 故常存,谓之人法地。地得天之雨露降润之生化之机,地固结 而常存,谓之地法天。天禀清虚之气,凝虚于上,不动、无为而 合道,谓之天法道。道本于虚无,常含湛寂之体,任无为之生 化,谓之道法自然。自然之中,有物混成,感先天地而生,凝寂 寥而化,随自然之机,而合化成之道,谓之自然。

相关话题

#道家文化

用手机扫码体验更多功能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

黄山[太极者]

  • 关注
    54
  • 粉丝
    2432
  • 经验
    9435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