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废章第十八
【原文诵读】
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释义悟道】
此章大意何也?曰:功到方见妙。
何为大道?默默无言,静极无知,谓为大道。无往不是道,又何废也?不废不为道,废尽乃为无极。既废为何仁义有?废到不识处,诸脉络才可循规蹈矩,一一朝元,不待勉强而来。
不言即仁也,不为即义也,不言不为合作一处,其中若有仁义存焉;以无为则其德含容,其量恢廓,岂不有仁义存于中乎!
何谓智慧出,有大伪?炼己以愚,修行以痴,方得成丹;苟有智慧,加之作为,使心用意,勉强胡行则诸魔叠至,诸障肆生,无不作假,于是乎大伪生焉。
若在愚痴内生出智慧,诸魔不侵,诸障不出,何伪之有!若炼得愚痴,不识不知,斯亦伪也。
人身是假,人神是真,有大伪,去身而留神,谓之大伪。
何谓六亲?眼耳鼻舌身意也。何谓不和?不见、不听、不臭、不味、死心、忘意之谓也。
既不和,又何有孝慈?孝者顺也,慈者爱也,顺性爱灵,返天之根,天根既得,子孝母慈,和合骨肉,母抱其子,子伏其母,是谓孝慈在。
何谓国家?身心是也,虚中、性命亦是也。何为昏乱?心不定,入世而昏;心不定,逐境而乱;尘欲内集,昏乱吾中;气性不断,先天性不生而昏;凡命不惜,真气绝而乱。
身心定,虚中静,性命应,定静应,元神庆;昏于中,取于外,内昏外乱,金木相亲;外昏内乱,水火相并;昏者冥也,乱者交也。一冥一交,神仙之道。
何为有忠臣?忠臣乃意安也。精中华,皓中白,交而纯粹,合而杳冥,神复于中,内合天形,是谓忠臣。
【道外悟道】
大道废章第十八
大道废,有仁义。
明皇曰:浇淳散朴,大道不行,日仁与义,小成遂作。濡沬生於不足,周弊起於有为,然则圣人救世之心未尝异,而夷险之边不得一尔。○河曰:大道之时,家有孝子,户有忠信,仁义不见也。大道废,不用恶逆生,乃有仁义可传道○弼曰:失无为之事,更以施慧立善,道进物也。
智惠出,有大伪。
明皇曰:用智惠者,将立法也。法出而奸生,则有大伪矣。○河曰:智惠之君,贱德而贵言,贱质而费文,下则应之以为大伪奸诈。○弼曰:行卫用明,以察奸伪,趣睹形见,物知避之,故智惠出则大伪生也。
六亲不和,有孝慈。
明皇曰:父子夫妇兄弟,六亲也。疏戚无伦,不和也。久亲各子,有孝慈也。皆由失道,故有偏名。○河曰:六亲绝,亲戚不和,乃有孝慈相收养也。○雱曰:至德之世,民尽其性,六亲非不孝慈,而孝慈以为常,故无孝慈之名。今尚孝慈之行,而尊之者,更由六亲有不和故也。
国家昏乱,有忠臣。
明皇曰:太平之时,上下交足,何异名乎?昏乱之日,见危政命,有忠臣矣。○河曰:政令不行,上下相怨,耶俑争权,乃有忠臣匡救其君也。○弼曰:甚美之名,生於大恶,所谓美恶内门。六亲,父子兄弟夫妇也。若六亲自和,国家自治,则孝慈忠臣,不知其所在矣。鱼忘於江湖之道则相濡之德生也。○雱曰:明治则人无不忠,孰为忠臣。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