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把女功说的很难、很繁杂,也很隐晦,读起来如入五里雾中,找不到头绪,理不出层次,使人望而生畏。读了这篇文章后,有志于练丹功的女性,便可懂得女功并不复杂,也不神秘。只要刻苦练功,求得祛病健身,并不困难;增益智慧,开发潜能,也是可能的。下面分为三个阶段,介绍如下:
女子筑基功
筑基功是补充体质亏损的方法,这一阶段功法可以分为三步。
入坐:盘腿端坐,右腿在外,左腿在内(此为阴抱阳)。上身端直,双手指轻点在绛宫穴(两乳的中间),舌尖顶住人中穴,(口唇内、牙齿外)。全身放松,双目合并一起,观看鼻梁根处。眼珠尽量保持不动,观到眼前模糊不清时,再闭目内睁观看祖窍穴(双目中心)内的空虚之光,内观5分钟,再把两目合一之光,移到两乳中间的绛宫穴,观看穴中空洞之地。内观时要似观非观,用意不可过紧,意念过紧反面不利。如此练功,初练每次静坐不可超过20分钟。练功3个月以后,可以延长至40分钟,或1小时。
收功:双手捂在双乳上,捂一会后做双手导引,用双手中指,在双乳房的周围绕圈,从双乳外侧向内侧旋转,转圈由大到小,共转36圈,最后一圈,落在双乳中央。意守绛宫一会,再把双手心搓热,干洗脸,轻揉太阳穴、百会穴、起立散步。
练功中用双目合一之光照视绛宫,照视日久,双乳出现轻微的温热感或有轻微胀感时,即为得药。两种感觉出现任何一种即可,不必等到两种感觉全部出现,即绛宫改为意视双乳,须知双目合一之光,照视双乳的空虚之境。双手捂在以乳上,轻轻地捂一会儿,等到双乳有了气感,再用双手中指,在双乳的周围绕圈,绕圈时双手离开双乳,不用揉按双乳动作,用意念领气随着手绕圈,体会内气运行的感受,所转的圈由大到小共转36圈,最后一圈,落在双乳的中央,意守一会儿,等气感基本消失时,再改为目视绛宫,凝视片刻,收功,即可自由活动。
注意事项:女子筑基功,首先炼经血化气,斩断月经(古称斩赤龙),以补肾脏亏损。女命在乳,以乳房为气穴,为女性炼丹之处。用双目合一之光,照视乳房中间绛宫穴,亦即“凝神入气穴”意。有月经的妇女,练此功到一定时期,会出现绝经和乳房缩小,是正常现象,不必害怕。已绝经的妇女,初练功时,也要由此入手,不必等月经再炼出来,只要有产药的景象,即可转入“炼液化气”阶段。但有月经的妇女,必待斩断月经,才能转入“炼液化气”。对于不愿绝经的青年和中年妇女,以不炼此功为好。到绝经后,继续修炼,即不再生育。如果需要再生育时,可炼恢复月经方法“先意守双乳,当双乳有气感时,将双乳的气感向下引至下丹田的两旁,然后再引至下丹田。意守下丹田,气感消失,即可收功活动。这样炼一个月左右,当两乳出现胀感,下丹田和阴部出现微热及胀感,月经即可逐渐恢复,并恢复生育能力。
炼液化气
男子丹法的这个阶段叫做炼精化气,女丹功的这个阶段叫做炼液化气,炼液化气须在斩断月经之后,方可修炼。这一阶段的功夫,可以分为七步。
调药及产药:坐式如初,双目合一之光照视下丹田,即为调药。当阴部及会阴穴出现微热感或内阴唇有微胀感,即为药生。
采药;方法有二。
以神驭药(气)。将药摄归至下丹田,神气相依,神返身中气自回。神意在下丹田,气也随之而回到下丹田。
配合呼吸。意与呼吸相随,即默数吸气的次数,意念注意吸而不注意呼,要求外气(即口鼻呼吸之气),与内气所行的路线,相反而行。吸时气从体外进入体内,是下行,是降;同时,内气随之从阴部升入下丹田,即摄归于下丹田。一般进行10息即可,这就是采药。产药而不采,就好象耕种时,有种而不用,虽运周天徒劳而无益。
炼药:用采药之法,将气摄归于下丹田后,再将摄回之气,摄入到脐下(即肚脐至下丹田之间),这叫归炉。药归炉后即要进行炼药。炼药时用文火,即呼吸要平衡,用双目合一之光,寂照炉内,静候炉中火发,感觉到脐下部有微热时,这就是丹头萌生。仍要寂照温养,越养微热,跳动越大。养到在下丹田旋动,仍要寂照动处。这是温养丹头长大的诀窍。
运行小周天:用二目合一之光,寂照下丹田,入静后感觉眼前有光闪过,耳内有鸣声,这是温养丹头旺盛的火候已至。要引药出炉,急将丹头引到尾闾处,鼻孔吸气,向上提缩肛门,丹头即可过尾闾、走督脉路线,上升夹脊,过玉枕,入百会,至祖窍(注意要避开鼻窍,从祖窍返绕耳后),再至承浆,过喉,下绛宫,经肚脐至下丹田,这就是小周天运行。
循行带脉:小周天气通以后再将丹药由下丹田引升至肚脐,意守片刻,从脐中向右转回脐中:再从脐中向左转回到脐中,从脐中回至下丹田收功。
小周天止火:炼到发现眼前有闪光二次,即是停运小周天的火候,即须停止小周天运行,不止伤丹。以后即可进行第三阶段温养大药功夫。
收功:下坐擦面熨双睛。先搓热双手心,趁热捂在双眼上,待热散后,两手同时向两侧分开,两眼随之用力一睁,如此连做遍。然后转眼珠,左右各转9圈,能清神明目,不患眼疾。再把浑身上下搓摩一遍,轻揉双乳、绛宫,左转36下,右转24下。浑身干搓,先从头开始,至脚心,搓热为止,冬季穿棉衣,可以改为拍打全身。
炼气化神
完成炼液化气之功以后,小周天畅通可在下丹田结丹。丹是神与气相抱相凝之产物,起始丹形弱小,必须再进行温养采炼,养成大丹。这个阶段功夫,可以分为五步。
温养大药:坐式如初,舌尖顶住口内上腭天池穴,用两目合一之光照视下丹田,永存寂照不散,入静后自然形成内气升降呼吸。要进行内气聚散呼吸法,就是一升一降不离下丹田与肚脐之间。升时意念向下丹田中心聚敛,降时意念向下丹田外围扩散,一敛一散,巩固丹形,使丹形越养越大,养成大丹。这样练功,需要静养7天。每天静坐2小时,延长时间也可以。
采大药:静坐入静后,忽然发现眼帘有闪光一过,提示采大药出炉的火候已到。紧接着感觉大药涌动,上下冲动,肾脏热如汤煎,口齿叩动,身涌鼻搐,耳内有鸣,即是六根震动,引大药出炉的景象。急须知意守尾闾,吸气提肛,向上一提,大药通过尾闾,上升脑中;意守片刻,舌尖向上一顶,大药降入口中,紧闭口唇,以防渗漏。降入中田时,有鹫鸣之声。一意静守,紧跟着转左升右降卯酉周天3圈,以牢封于炉中。收功如前。
炼大药:采大药归炉后,要进行炼药。用双目合一之光,文火温养,轻松自如地寂照中田,永存寂照不散。这就是丹书上说的沐浴温养。
运行大周天:在寂照中田数日以后,忽觉有两道动气,从两个脚心同时上升,至尾闾合成一团,升至夹脊,分开两道动气,流入两上肢,达到两掌心;停止片刻,回升到玉枕,合成一团,升至泥丸宫;复降入中田。从此大药充满中下二田,这是大周天通运的景象。
炼还丹:大周天通运以后,仍用二目合一之光,寂照中下二田合成一个的空虚境地。寂照极处,有天然火候自然运动,不神驭,不息吹,运转7周,丹液满口,有鹫鸣声,咽入中田。边疆转九个7周,吞咽九口丹液。炼丹已毕,自然睁开眼睛,紧接着转左升右降卯酉周天3圈,把丹封固于炉中。要睁着眼,不带呼吸,只用意领眼随,从会阴向左侧身上升于脑,眼往上翻看,经脑中向右侧身下降于会阴,为一圆周。只转3周收功,自由活动。收功动作如前。
炼气化神:坐式如初,先用二目合一之光,照视中下二田合一的空虚境界,入静后有中脉升降运动,即是内丹上升于祖窍,下降于下丹田,升降十次为一轮,升降三轮,把内丹收在下丹田。再从下丹田向后、向上、向前转圈,共转36圈,从大到小,最后一圈,成为一点,落在中田中心。再转卯酉周天3圈收功。收功动作如前。
完成炼气化神之功以后,身体即可获得健康长寿。如果进一步修炼,即是炼神还虚,是高层次的功法,必须有真师传授才能炼成。
附女丹修炼大全:
女丹修炼首要筑基,筑基之前,必先受戒律:孝敬柔和,慎言不妒;贞静持身,离诸秽行;惜诸物命,慈愍不杀;礼诵勤慎,断绝荤酒;衣具质素,不事华饰;调摄性情,不生烦恼;不得数赴斋会,不得虐使奴仆,不得隐善扬恶。遵守以上九戒,方可受持正途。 其次要懂得女性的生理特点:女子十三四岁时,元气充足,真血盈满。等月经一来,元气逐渐被打破,真血逐渐遗泄。婚嫁之后,生儿育女,元气渐渐损耗,真血渐渐亏损,每个月都受到月经伤害。女子想要候命还元,必须寻找修炼的真正法门。 另外,女孩子青春年少时不能任纵戏游,兼戒奔驰。道家认为这一阶段,女孩有一点先天初经,含于子宫,此乃是先天至宝。在这个时候,如果能够清洁性情,不看淫戏,不听淫词,举止幽闲,动循内则,静则释如,则一点初经,得附性天,便成元一,一变赤珠,不化成月经。否则像儿童一样生性喜动,或随嬉驱,或逐跳奔,便会气动心摇,精神内乱,真气不固。一点真阳,油然融化,与月经一起流出,从此以后变成平凡女子。 懂得了这些道理,就可以跨鹤而端坐于蒲团之上。两腿交叠,一膝压于另一条腿膝盖的上面,下面的脚跟顶住玉门,然后盘坐下去,上身必须保持头脊正直。目的是紧闭下关,封固元气,避免下元泄漏。然后收心,有诗曰:“吾身未有日,一气已先存。似玉磨逾润,如金炼岂昏?扫空生灭海,固守总持门。半黍虚灵处,融融火候温。”这就是说人生孕育之时,已经有先天一气存在身中,刚柔相济。如果能够排除各种妄想,守住玄关一窍,便能炼成一点灵丹。 1.收心第一吾身未有日,一气已先存。 吾人未有此身,先有此气。谭子《化书》云:“虚化神,神化气,气化血,血化形,形化婴,婴化童,童化少,少化壮,壮化老,老化死。”此言顺则成人;若达道之士,能逆而行之,使血化气,气化神,神化虚,则成仙矣。 一气者,即先天阴阳未判之气,至于分阴分阳,两仪既立,则不得名为一气。儒家云:其为物不二,则其生物不测。亦指先天一气而言。老氏之得一,即得此一气也。此中有实在功夫,非空谈可以了事。 似玉磨逾润,如金炼岂昏。 丹家常有玉池金鼎,玉兔金乌,玉液金液,种种名目。大凡言阴、言神、言文火者,则以玉拟之;言阳、言气、言武火者,则以金拟之。意谓玉有温和之德,金有坚刚之象也,然亦偶有例外。 扫空生灭海,固守总持门。 生灭海,即吾人之念头,刹那之间,杂念无端而至,忽起忽灭,莫能定止。念起为生,念灭为死,一日之内,万死万生,轮回即在目前,何须待证于身后。然欲扫空此念,谈何容易,惟有用法使念头归一耳。其法如何?即固守总持门也。 总持门者,老子名为玄牝之门,即后世道家所谓玄关一窍。张紫阳云:“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名为神气穴,内有坎离精。”质而言之,不过一阴一阳一神一气而已,能使阴阳相合,神气相搏,则玄关之体已立。 虽说初下手要除妄念,然决不是专在念头上做功夫,若一切不依,一切不想,其弊必至毫无效果,令人失望灰心,是宜熟思而明辨也。 半黍虚灵处,融融火候温。 半黍者,言凝神入气穴时,神在气中,气包神外,退藏于密,其用至微至细,故以半黍喻之。虚者,不滞于迹象;灵者,不坠于昏沉。杂念不可起,念起则火燥;真意不可散,意散则火寒。必如老子所云:“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方合乎中道。融融者,调和适宜,温者,不寒不燥也。此诗二句,言守玄关时之真实下手功夫,维妙维肖,然决不是执著人身某一处部位而死守之。切勿误会。若初学者死守一处,不知变通,将来必得怪病。更多内容,请关注修行圈公众号。 养心第二本是无为始,何期落后天。 顺乎自然而无为者,先天之道;由于人力而有为者,后天之功。吾人当未生之初,本是浑元一气,无名无形,不觉而陷入于胎中,于是有身,既已有身,而大患随之矣。 一声才出口,三寸已司权。 婴儿在胎,仅有胎息,鼻不呼吸,及至初出胎时,大哭一声,而外界之空气乘隙自鼻而入,于是后天呼吸遂操吾人生命之权。 其始也,吸入之气长,呼出之气短,而身体日壮。其继也,呼吸长短平均,身体之发育,及此而止。到中年以后,呼出之气渐长,吸入之气渐短,而身体日衰。临终时,仅有呼出之机,而无吸入之机,鼻息一停,命根遂断。三寸者,指呼吸而言。 况被尘劳耗,那堪疾病缠? 上言人身生死之常理,此言人之自贼其身也。色、声、香,味、触、法、是名六尘。劳心劳力,皆谓之劳。吾人自然之寿命,本为甚短,纵不加以戕贼,在今世亦甚少能过百岁者。况尘劳与疾病,皆足以伤竭人之元气,使不得尽其天年,故多有寿命未终而中途夭折者。 子肥能益母,休道不回旋。 子者后天气,母者先天气。后天气丹道喻之为水,先天气丹道喻之为金。按五行之说,金能生水,是先天变为后天也。丹道重在逆转造化,使水反生金,是由后天返还先天也。 昔人谓为九转还丹,九乃阳数之极,又为金之成数,故曰九还,非限定转九次也。先天难于捉摸,必从后天功夫下手,方可返到先天。后天气培养充足,则先天气自然发生,故曰子肥能益母。回旋者,即返还逆转之谓。
女子以血为本,血旺则精盈,心凉则生血。女丹丹诀曰:“必先息心,心息定而神清,心斯凉矣。”必须等到心凉液涌时,将意念专注于乳溪(为女子丹田,两乳中间之空窍,位于膻中入内一寸三分,方圆一寸二分),并用手对乳溪加以旋摩,务必使气机洋溢。次举两手分别旋摩乳房。同样要等到乳溪内氤氲之气周绕,觉得有暖气从后面烘烤双关(下丹田与子宫),稍等一会儿便以真意导入丹田,寂而守之。大约有三十六次呼吸,舍意一松,觉此个中,油然而降。分注两腰,左右盘旋,各约神息四九之数。于是用意引而会聚于脐轮深处,缓旋四十九,急旋四十九。即会觉察到尾闾有暖气后穿。如或势缓,可用提缩二便法,自然会穿过尾闾,升至夹脊,上过昆仑,降注泥丸。此时会觉得泥丸宽广如海,自可停留涵育,既而降注华池绛阙。大地阎浮,露珠沛洒,混忘所事。但觉恍焉惚焉,不呼自呼,不吸自吸,不提自提,不咽自咽。此中滋味甘香,气神充和,三田(乳溪、下丹田与子宫)一贯。已而玄况四塞,急须内顾。顺将万缘放下,旋觉身虚若谷,大地亦无。隐隐凉气袭人,氤氲四塞。忽复雾散云收,下现性海,碧波澄如。此时仍要一念不动,忘境忘情。忽现金光万道,细雨如珠,随光下注。左旋右转,化成皓月,浮沉晶海,遽然如梦而醒。此际即须内省此身,即得气爽神清,遍体和畅,全身照凝。一会儿,以意注于子宫,觉得此中恬泰是矣;于是再次按摩手和面部,运神绕腹,双耳辘轳,俱各共行四十九息。徐徐扭腰,摆洒膝腿,坐点趾尖,各行二十四息而止。修行百日,每日行三次不间断,自然做天仙的根基就奠立了。
女丹炼精化炁,实际上是修炼月经。凡是有月经的人,一定要先斩赤龙(断月经)。没有月经的人,一定要须恢复月经然后再断。断月经要用周天的方法:于子午二时,跨鹤而坐,万缘放下。叩齿七十二次,以通肺腧穴。次用两鼻微微呼吸三十六次,以通周身血脉。此时,诚恐气从下泄,必须鹤跨加劲,毋任放松。必须以两手分叉脐下扉上,以意往后向上而送,约行三十六息。再以两手作托天势,必须分意存在尾闾,导气后,达而升,如是约行三十六息。再行缓托三十六次,急托三十六次,则自觉尾闾气动,有腾腾上升之机趣。如是后,可将两手放下,仍叉两腰,加用两肩往上耸立三十六次,则自觉夹脊双关肺腧等地气机动升,而或有塞阴处,加行咬紧牙关,意存后颈,往上提三十六次,则自觉玉枕、泥丸皆通畅。如是后,方用下嘴唇包上嘴唇,微微着力,则自觉泥丸之气下到鼻中低处。此时只用舌搭天桥,无须着力,须以意存舌搭之处,甘露自降。乃于鼻中微带缩法,以意送露咽下,又降至阙。存留片晌,方以意导向退降。须分左右,达存两腰,各旋三十六次。再以意导,分向脐轮,左旋三十六次,右旋三十六次,则自觉满腹通畅。于斯时也,两手仍叉脐下扉上,以意分导,乃是左右同刻,齐提三十六次,则自觉有一点点入子宫,则须若存若忘,片晌而已。 假如子宫觉得一阵热气盘旋,此时泉扉(女子玉门)更宜紧闭,莫教放松,所有逸趣,最忌念起;若稍有恋情,便致遍体酥麻,仙凡从此两分。这个时候,急须息心,悉心等待子宫安静而已,即魏元君所说:宝归北海安妥妥。然此只是黄叶之止儿啼,切莫认作结胎。 假如有年老而月经没有干净的,有年仅四十五六岁月经已经断了的,都应该修到月经还元,一如处女样。但往上后提,改为往前下注。流归溪海,应咽甘露,只许咽咽留阙,不许下送,加用手摩乳溪,左旋三十六,右旋三十六。觉此阙溪,现有溶溶趣味,再加分摩两乳。缓摩三十六,急摩三十六,先轻后重,亦各行三十六,共成百四零四之数。自觉两乳及乳溪当中,真气氤氲,得有凉液如泉,出自双关,涌归南海。息心等待,不许心后分注两腰,只许于中宫万缘放下,而却绝不用。夫引导等待,随机散布而已,自觉遍体极度清、极度和,如定行持。一日不间,弱自渐强,衰自渐壮,老者亦渐少,而面有花色。两乳渐收如处子,中渐结若桃核。如是百日之内,定得天癸色若胭脂水。三日后,即行四则内功,一毫不加不换,赤龙又自已断了。 月经在化气之前,先要变成白凤,而后化气成丹。假如要化血返白,一定要意注溪房,口齿紧咬,加意虚寂心念,气自归溪达乳。加用两掌分揉两乳,先缓后急,先轻后重,共行百四零四,气聚倍旺。加意后退,分注两腰。更以目神分率,气旋左右,共成七十有二息,必得气烘若炙。更以意导绕轮,不计其数,必得下极度若沸,则此赤化新白,必自化气,穿闾升脊,逾枕透谷。斯时内现三山、玄甫不如净境,急须从事忘忘。忽又冥寞成夜,我自寂守。久之,必自得有电掣电轰,露洒若注,华池充满,咽不胜咽,油然降阙达脐,遍体清和。吾仍寂体以视之,如是百日不间。两乳中壮者,平职小子。两乳中空者,实若核桃,一如处子。考究其如处子,乃是化血返白功夫修炼完成,所以需要形如处子,就要修炼化血还白的功夫。 行功第三敛息凝神处,东方生气来。 敛息者,呼吸之气,蛰藏而不动也。凝神者,虚灵之神,凝定而不散也。东方者,日出之位。生气者,对于死气而言。古之修炼家行吐纳之功者,大概于寅卯二时,面对东方,招摄空中生气入于吾身,借其势力,而驱出身内停蓄之死气。上乘丹法,虽不限定时间与方所,然总宜在山林清静之区,日暖风和之候,则身中效验随做随来,如立竿见影。果能常常凝神敛息,酝酿薰蒸,不久即可由造化窟中,采取先天一气。孔子云:“先天而天弗违。”天且弗违,而况人乎?况于鬼神乎? 此段作用,乃真实功夫,非空谈,亦非理想,惟证方知。若问息如何敛?神如何凝?处在何处?来从何来?既非片语能明,且笔墨亦难宣达,须经多次辩论,多次实验,又要学者夙具慧根,苦心孤诣,方可入门。若一一写在纸上,反令活法变成死法,世人性情不同,体质各异,学此死法,适足致疾,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将何取耶? 万缘都不著,一气复归台。 昔人云:修道者须谢绝万缘,坚持一念,使此心寂寂如死,而后可以不死;使此气绵绵不停,而后可以长停。台者何?灵台也,灵台者,性也。一气者,命也。命来归性,即是还丹。 张紫阳真人云:“修炼至此,泥丸风生,绛宫月明,丹田火炽,谷海波澄,夹脊如车轮,四肢如山石,毛窍如浴之方起,骨脉如睡之正酣,精神如夫妇之欢合,魂魄如子母之留恋。”此乃真境界,非譬喻也。以上所云,可谓形容极致。 阴象宜前降,阳光许后栽。
阳火,阴符之运用,虽出于自然,但人工亦有默化潜移之力,不可不知。自尾闾升上泥丸,乃在背脊一路,名为进阳火。自泥丸降下气海,乃在胸前一路,名为退阴符。以升为进,以降为退。 又凡后升之时,身中自觉热气蒸腾,及至前降之时,则热气已渐归冷静。此以热气盛为进阳火,热气平为退阴符。二解虽义有不同,理则一贯。此中有许多奥妙,应当研究。 山头并海底,雨过一声雷。 吕纯阳真人《步蟾宫词》云:“地雷震动山头雨。”《百字碑》云:“阴阳生反覆,普化一声雷。”邵康节先生诗云:“忽然夜半一声雷,万户千门次第开。”钟离真人云:“达人采得先天气,一夜雷声不暂停。”彭鹤林先生云:“九华天上人知得,一夜风雷撼万山。”丹经言雷者甚多,不可殚述,其源皆出于《周易》地雷复一卦,其实则喻先天一气积蓄既久,势力雄厚,应机发动之现象耳。其气之来也,周身关窍齐开,耳闻风声,脑后震动,眼中闪光,鼻中抽掣,种种景象,宜预知之,方免临时惊慌失措。 然女功修炼,欲求到此地步,必在月经断绝之后。而孙诗所云,乃在斩龙之前,恐难得此效。大约此处所谓雷者,不过言行功之时,血海中有气上冲于两乳耳。此气发生,丹家名曰活子时,山头喻两乳及膻中部位,海底喻子宫血海部位,雨喻阴气,雷喻阳气。 斩龙第四静极能生动,阴阳相与模。 龙者,女子之月经也。斩龙者,用法炼断月经,使永远不复再行也。若问月经何以名为龙?则自唐朝以后,至于今日,凡丹书所写,及口诀所传,皆同此说,当有一种意义存于其间,暂可不必详解。 若问女子修道,何故要先断月经?此则神仙家独得之传授,无上之玄机,非世界各种宗教、各种哲学、各种生理卫生学所能比拟。女子修炼与男子不同者,即在于此;女子成功较男子更速者,亦在于此。若离开此道,别寻门路,决无成仙之希望。倘今生不能修成仙体,束手待毙,强谓死后如何证果,如何解脱,此乃自欺欺人之谈,切不可信。 或者谓既是月经为修道之累,必须炼断,则老年妇人月经天然断绝者,岂不省却许多功夫,其成就当比少年者更易?不知若彼童女月经未行者,果生有夙慧,悟彻玄功,成就自然更易。一到老年,月经干枯,生机缺乏,与童女有霄壤之殊,何能一概而论。 法要无中生有,使老年天癸已绝者,复有通行之象,然后再以有还无,按照少年女子修炼成规,渐渐依次而斩之,斯为更难,岂云更易!所以古德劝人“添油宜及早,接命莫教迟”。 静极则动,动极则静,阳极则阴,阴极则阳,乃理气自然之循环,无足怪者。《道德经》第十五章云:“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上句言人能静,则身中浊气,渐化为清气,下句言静之既久,则身中又渐生动机矣。 《道德经》第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上二句言静极,下二句言生动,复即复卦之复。阴象静,阳象动,五阴之下,一阳来复,亦言静极生动也。模者,模范,所以成物,相与模者,盖言阴阳互根,彼此互相成就,而不可离之意。 风中擒玉虎,月里捉金乌。 风者,人之呼吸也。如丹经云:“后天呼吸起微风。”又云:“吹嘘藉巽风。”皆是此意。道书常以虎配西方金,龙配东方木,凡言铅言金言虎,都属一物,不过比喻人身中静极而动之先天阳气而已。 月有二义,若言性功者,则当一念不生时,谓之月,谓其清净无瑕,孤明独照也。若言命功,则当先天阳气发动时,亦谓之月,譬如晦朔弦望,轮转不忒也。 金乌,即日之代名词,日即离,离即火,火即汞,汞即神也。当采取先天气之时,须借后天气以为枢纽,故曰风中擒玉虎,玉字表其温和之状。石杏林真人曰:“万籁风初起,千山月乍圆。”正是此景。 丹道有风必有火,气动神必应,故吕纯阳真人云:“铅亦生,汞亦生,生汞生铅一处烹。”铅与月,喻阳气;汞与金乌,喻阴神。阳气发生,阴神必同时而应,故曰月里捉金乌。 著眼候,留心顺逆途。 《易》曰:“天地缊,万物化醇。”盖缊者,天气下交于地,地气上交于天,温和酝酿,欲雨未雨,将雷未雷,所谓“万里阴沉春气合”者是也,若雷雨既施,则非缊矣。 人身缊之候,亦同此理,但究竟是如何现象。则因有杂言之隐,不便写在纸上。聪明女子,若得真传,则可及时下功,否则恐当面错过。虽说有自造机会之可能,总不若天然机会之巧妙。此时如顺其机而行人道,则可受胎生子;逆其机而行仙道,则可采药还丹。然顺逆之意,尚不止此。生机外发为顺,生机内敛为逆;生气下行,变为月经为顺,生气上行,不使化经为逆。故道书云:“男子修成不漏精,女子修成不漏经。” 鹊桥重过处,丹气复归炉。 《入药镜》云:“上鹊桥,下鹊桥,天应星,地应潮。”后世丹经言鹊桥者,皆本于此。凡炼丹之运用,必先由下鹊桥转上背脊,撞通玉枕,直达泥丸,再由上鹊桥转下胸前十二重楼,还归元海。上鹊桥在印堂山根之里,下鹊桥在尾闾会阴之间,丹气转到上鹊桥时,自觉两眉之间有圆光闪灼,故曰天应星。丹气由下鹊桥上升时,自觉血海之中,有热气蒸腾,故曰地应潮。此言鹊桥重过者,兼上下言之也。归炉者,归到黄庭而止,黄庭一名坤炉。
女子通过炼精后,赤龙(月经)化为白凤髓,是为女子玉液。白凤髓炼而化成炁,炁而凝结,是为女子内丹,如此“一粒复一粒,用取岂有竭?得到真种子,此事还当力。”所以还得虚寂心念,行女子玉液还丹的功夫,通过虚静坐忘的方法,将白凤髓炼化成炁,并炼炁穿尾闾,升夹脊,透玉枕,达泥丸。再由鼻落,过华池,经南洋,注腰绕脐,归于气海之中。回光凝神,真炁停于中宫,与元神配合不散,所谓“一点落黄庭”,是为玄牝,是为内丹。内丹凝结以后,要行胎息的功夫以温养。 孙不二将上述功夫分为养丹、胎息、符火、接药四步。 养丹是指积蓄先天之气于两乳间的丹田,再凝神以合于气,使神气相拘,结成灵胎。此时必须凝神调息,调息凝神,致虚守静,渐采渐炼,这样灵胎才会渐凝渐结。 胎息是指要想灵胎快速形成,需要将身中各种虚幻的阴魔除却,做到心息相依,使真炁贯通于上、中、下三丹田。运动真实而不虚妄。 符火是指真炁绵绵运动时,要分清动静之机。阳气发动时,以神暗中助之,愈进愈旺;阳极阴生时,则以神助之以静定,惟防止灵胎飞躁不宁。 接药是指功夫修炼至此,已达到一半功效,此时灵胎已经凝结,就像空气中的雨露凝结成冰霜。得此灵胎虽然能够保全性命,但是将其炼成天仙,还需要修炼超凡入圣的功夫。凝神静坐,虚以待之,内含意念,外舍万缘,顿忘天地,粉碎形骸。自然太虚中有一点露如电之阳,勃勃然入于玄门,透长谷而泥丸,化为甘露降于五内;此时立即鼓动巽风以应之,使其驱逐三关九窍之邪,扫荡五脏六腑中的尘垢,焚身炼质,煅滓销霾,抽尽秽浊之躯,变换纯阳之人,累积长久,化形而仙。 养丹第五缚虎归真穴,牵龙渐益丹。
虎即气,龙即神,真穴大约在两乳之间。缚虎归真穴,即上阳子陈致虚所云:“女子修仙,必先积气于乳房也。”气有先天后天之分,炼后天气,即用调息凝神之法,采先天气,则俟身中有生气发动时下手。 牵龙者,不过凝神以合于气而已。神气合一,魂魄相拘,则丹结矣。张虚靖天师云:“元神一出便收来,神返身中气自回;如此朝朝井暮暮,自然赤子结灵胎。”此即牵龙渐益丹之意,此处所谓龙与斩龙之龙字不同。 性须澂似水,心欲静如山。 张三丰真人云:“凝神调息,调息凝神。”八个字须一片做去,分层次而不断乃可。凝神者,收已清之心而入其内也。心未清时,眼勿乱闭,先要自劝自勉,劝得回来,清凉恬淡,始行收入气穴,乃曰凝神。然后如坐高山而视众山众水,如燃天灯而照九幽九昧,所谓凝神于虚者此也。调息不难,心神一静,随息自然,我只守其自然而已。 调自收金鼎,安神守玉关。 张三丰真人云:“大凡打坐,须要将神抱住气,意系住息,生丹田中,婉转悠扬,聚而不散,则内藏之气,与外来之气,交结于丹田,日充月盛,达乎四肢,流乎百脉,撞开夹眷双关,而上游于泥丸,旋复降下绛宫,而下入于丹田,神气相守,息息相依,河车之路通矣。功夫至此,筑基之效已得一半。”又云:“调息须以后天呼吸,寻真人呼吸处,然调后天呼吸,须任他自调,方能调得起先天呼吸,我惟致虚守静而已,真息一动,玄关即不远矣。照此进功,筑基可翘足而至。” 广成子云:“抱神以静,形将自正,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慎汝内,闭汝外,多知为败,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而形未尝衰。” 按调息之法,三丰最详;安神之论,广成最精,故引以为注。本诗上句言武火,故曰金鼎。下句言文火,故曰玉关。 日能增黍米,鹤发复朱颜。 《金丹四百字》云:“混沌包虚空,虚空括三界;及寻其根源,一粒如黍大。”又云:“一粒复一粒,从微而至著。”此即日能增黍米之意。质而言之,不过渐采渐炼,渐凝渐结而已,非有黍米之象可寻也。 《参同契》云:“金砂入五内,雾散若风雨,薰蒸达四肢,颜色悦泽好,发白皆变黑,齿落生旧所,老翁复丁壮,耆妪成姹女,改形免世厄,号之曰真人。”即此诗末句之意。 或谓头有白发,面似婴儿,是为鹤发复朱颜。此言误矣,修炼家若行先天功夫,虽白发亦必变成黑发。苟发白不变,仅面容红润,此乃后天之功,或行采补之术耳,神仙不如是也。世俗所谓仙人鹤发童颜,乃门外语。 胎息第六要得丹成速,先将幻境除。 幻境,即世间一切困人之环境。窘迫万状,牵缠不休,至死未由自拔,特到来生,仍复如此,或尚不及今生。故修道者,必须设法断绝尘缘,然后方收速效。世有学道数十年,毫无进步者,皆未脱俗累之故。 今按前解虽是,然非幻境本义,因对初学说法,故浅言之耳。其实所谓幻境者,乃身中阴魔乘机窃发之种种景象,或动人爱恋,或使人恐怖,或起嗔恨,或感悲伤,或令人误认为神通,或引人错走入邪路,甚至神识昏迷,自残肢体,偶有见闻,妄称遇圣,凡此等类,皆是幻境,必宜扫除,不经法眼,终难辨别,所以学者要从师也。世有学道数十年,毫无魔障者,皆未曾实行之故。 心心守灵药,息息返乾初。 灵药即是妙有,妙有即是真息,心心守灵药者,心依于息也。乾初即是真空,真空即是道心,息息返乾初者,息依于心也。 初学修炼,虽能心息相依,然为时不久,又复分离,至于胎息时,则心心息息长相依也。乾初者,指乾卦未画之初,非谓乾之初爻。《明道篇》云:“观乾未画是何形,一画才成万象生。”然则乾初者,岂非太极阴阳未判之象乎? 炁复通三岛,神忘合太虚。 三岛者,比喻人身上中下三丹田。老子曰:“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即炁复之义。人身本自太虚中来,一落色相,则有障碍,而不能与太虚相合。惟有道者,能忘一切色相,色相既除,则与太虚相合矣。 《天隐子》者,道家之流也,其言曰:“人之修真,不能顿悟,必须渐而行之。一曰斋戒,澡身虚心。二曰安处,深居静室。三曰存想,收心复性。四曰生忘,遗形忘我。五曰神解,万法通神。”全篇约千余言,未能毕录,此其纲领也。又司马子微《坐忘论》亦可读,此等功夫甚难,非朝夕可至,然有志者事竟成,惟视人之毅力如何耳。 若来与若去,无处不真如。 真如者,佛家之名词。佛典云:“如来藏含有二义:一为生灭门,一为真如门。心无生灭,即真如矣。若背真如,即生灭矣。”又云:“真谓真实非虚妄。如谓如常无变易。” 符火第七胎息绵绵处,须分动静机。 阴符阳火,气机动静,前数段功夫已有之,不必定在胎息后也。但未到结丹地步,其气之动,常有上冲乳头之时(男子则下冲于生殖器)。既结丹,则两乳已紧缩如童女,身内虽有动机,不能再向外发,只内动而巳。动亦有时,或数日一动,或一日数动,视其用功之勤惰以为衡。凡未动之先,及既动之后,皆静也。 阳光当益进,阴魄要防飞。 动者属阳,静者属阴,阳气发动时,则元神亦随之而动,气到人身某处,神亦同到某处。阳气发动曰进,而暗中以神助之。愈进愈旺,故曰益进。 阳极则阴生,动极必归静,人之魂属阳,主上升,魄属阴,主下降。当升之时不可降,当降之时不可升。阴魄要防飞者,意谓气若有静定之态,则神必助之静定,以防其飞躁不宁。 潭里珠含景,山头月吐辉。 潭在下,喻血海子宫之部位。山在上,喻膻中两乳之部位。珠之光隐而敛,月之光耀而明,曰潭里,曰含景,言其静而深藏之象。曰山头,曰吐辉,言其动而显出之机。 六时休少纵,灌溉药苗肥。 六时者,非谓昼之六时,亦非夜之六时,乃人身虚拟默运之六时。古人又有名为六候者,切不可拘泥天时,免致活法变成死法。若问人身时何似?仍不外乎神气动静阴阳升降之消气而已。 休少纵者,即谓念不可起,意不可散,一线到底,勿使中间断续不贯,俟此一段功夫行毕,方可自由动作。 接药第八一半玄机悟,丹头如露凝。 神仙全部功夫,到此巳得一半,因内丹已结也。露乃地面之水因热化气,腾散于空中,至夜遇冷,遂附着于最易散热之物体,而凝结成露。丹道亦同此理,可以神悟,难以言传。 虽云能固命,安得炼成形。 既已结丹,则一身精气神皆完全坚固,决定可以长生,但未能羽化耳。此时可称为人仙,仙有五等:有鬼仙、有人仙、有地仙、有神仙、有天仙。 鬼仙者,不离乎鬼也,能通灵而久存,与常鬼不同。人仙者,不离乎人也,饮食衣服,虽与人无殊,而能免老病死之厄。地仙者,不离乎地也,寒暑不侵,饥渴无害,虽或未能出神,而能免衣食住之累。神仙者,能有神通变化,进退自如,脱弃躯壳,飘然独立,散则成气,聚则成形。天仙者,由神仙之资格,再求向上之功夫,超出吾人所居之世界以外,别有世界,殆不可以凡情测也。 鼻观纯阳接,神铅透体灵。 此二句乃言超凡入圣之实功,不由此道,不能出阳神。当今之世,除一二修炼专家而外,非但无人能行此功,即能悟此理者,亦罕遇之。余若自出心裁,勉为注释,恐人不能解,反嗤为妄,故引自古相传之真空炼形丹法,以释其玄奥之义。更多内容,请关注修行圈公众号。 真空炼形法云:夫人未生之先,一呼一吸,气通于母;既生之后,一呼一吸,气通于天。天人一气,联属流通,相吞相吐,如扯锯焉。天与之,我能取之,得其气,气盛而生也。天与之,天复取之,失其气,气绝而死也。故圣人观天之道,执天之行,每于义驭未升旸谷之时,凝神静坐,虚以待之,内舍意念,外舍万缘,顿忘天地,粉碎形骸(道家常有粉碎虚空、粉碎形骸等语,不过忘物忘形之意耳,不可拘泥粉碎二字)。自然太虚中有一点如雷如电之阳,勃勃然入于玄门,透长谷而上泥丸,化为甘霖而降于五内。我即鼓动巽风以应之,使其驱逐三关九窍之邪,扫荡五藏六腑之垢,焚身炼质,煅滓销霾,抽尽秽秽之躯,变换纯阳之体,累积长久,化形而仙。 《破迷正道歌》曰:“果然百日防危险,血化为膏体似银。果然百日无亏失,玉膏流润生光明。”《翠虚篇》曰:“透体金光骨髓香,金箭玉骨尽纯阳;炼教赤血流为白,阴气消磨身自康。”邱长春曰:“但能息息长相顾,换尽形骸玉液流。”张紫阳:“天人一气本来同,为有形骸碍不通;炼到形神冥合处,方知色相即真空。” 炼形之法,总有六门:其一曰玉液炼形,其二曰金液炼形,其三曰太阴炼形,其四曰太阳炼形,其五曰内观炼形。若此者,总非虚无大道,终不能与太虚同体,惟此一诀,乃曰真空炼形,虽曰有作,其实无为;虽曰炼形,其实炼神,是修外而兼修内也。依法炼之百日,则七魄亡形,三尸绝迹,六贼潜藏,十魔远遇。炼之千日,则四大一身,俨如水晶塔子,表里玲珑,内外洞彻,心华灿然,灵光显现。故《生神经》曰:“身神并一,则为真身,身与神合,形随道通,隐则形固于神,显则神合于气,所以蹈水火而无害,对日月而无影,存亡在巳,出入无间,或留形住世,或脱质升仙。” 按真空炼形一段功夫,所包甚广,不仅为此首诗作注脚,虽以后炼神、服食、辟谷、面壁、出神等法,亦不出此理用之外,不过依功程之浅深而分阶级耳。 哺含须慎重,完满即飞腾。 哺含即温养之意。完满者,气已足,药已灵也。飞腾者,似指大药冲关之象。若有言飞升腾空,则尚未到时。
附文:《坤元经·斩龙浅说》 孔德注解 【原文】 妇女①修炼金丹大道,入手斩龙②最难。因体弱血虚,内多疾病,所以修之不易。吾不能不传一番用法,使妇女知道修道而逃苦海③。入门严守规戒④,必先清心寡欲,割绝尘缘,扫去妄念,心心在道。视己若死,无一罣⑤念,依定口诀,从头做去⑥。 【注释】 ①妇女:这里特指体弱血虚仍行月经的中年妇女。 ②入手斩龙:愚以为,此四字尤以“入”字用法甚有深意。用“入手”不用“下手”,可见“入”与“下”含义之不同。“下手”是指初步功夫,“入手”则表示已由初步而向更深层次迈进。可知“下手”功夫并不是斩赤龙,而是易筋活络,疗疾祛病。尔后才能转到入手斩龙。 ③苦海:佛教用语,指人因体弱多病和不通天人之理而陷入的无穷烦恼和痛苦。 ④入门严守规戒:此“入门”可作两层意思理解。一指出家进入佛门或道门,一指进入修道之门。也可双重性理解。因为,出家成为宗教徒,其中有宗教方面的规诫要严守;修道虽与宗教信仰并非相同,但也有与修道相关的规诫要严守。如果一个出家人又要修道,那么两者的规诫都是要严守的。 ⑤罣:“挂”的异体字。罣念即挂念。 ⑥从头做去:从最基础的功夫做起。 【文译】 体弱多病身体欠佳的中年妇女修炼金丹大道,相对而言,最初步易筋活络疗疾祛病的动功要容易一些,而深入到“斩赤龙”的功夫层次就艰难多了。因为几十年造成的体弱血虚,身体的病有浅层次的,更有深层次的,这些都需要由浅入深逐步加以解决。所以,这个修炼过程是实在不容易的。正是鉴于这种现实情况,我不能不传出相关的法诀,以使这类女性知道修道,懂得修道,从而最终逃脱身心双重疾病给人生带来的无边痛苦和磨难。 一个修道者,你出家也好,不出家也罢,都是需要严守特定规戒的。因为,规戒可以诱导、帮助和保证你做到清心寡欲,割绝凡俗的因缘,从而扫去妄念,使心意时时处处想在修道上。视自己的生命如同已经死亡,没有任何的挂念。只有达到这种境界,才能最彻底地遵照口诀从最基础的功夫做起。 【原文】 须从静室①,吉日焚香拜祝②,至诚不二③。端身正坐,双足对捥④,两手交叉捧乳⑤,塞兑垂帘⑥,二目凝神⑦,心守玄关⑧,意默血海⑨,静候真阴动机⑩。有意使动非是真动,乃是欲念。呼吸万不可用力。烹蒸血海,必要无意自动,方可炼之。而体弱血虚不旺,焉能有此? 【注释】 ①静室:安静的房室。此指专门练功的房室。古人练功极为讲究环境条件,选择的房室不仅要求安静,还要空气流通,光线适宜,连打坐的床与垫都有讲究。 ②吉日焚香拜祝:指修道人在练功之前要发誓愿,选择吉利的日子,焚香并向神灵拜祝,表示自己发誓修道练功的志愿。 ③至诚不二:即一心一意虔诚地修道练功,不会生出与此不同的第二种心思。 ④双足对捥:即双腿交叉盘坐。捥,音“万”,这里指交叉之义。 ⑤两手交叉捧乳:即左手捧右乳房,右手捧左乳房。实则应为抚捧。因妇女乳房有大如垂袋者,也有小如馒头者,大者用捧,小者用抚,皆以下向上而行。 ⑥塞兑垂帘:兑,乃八卦之爻象,比喻人身为口;帘,即窗帘,比喻人身为眼皮。塞兑垂帘,在练功中指闭口合眼。 ⑦二目凝神:今人言,眼为心灵的窗户。此也合古人之说法,认为人之眼睛是人灵神外发之所,目之所到,神即随之。神随之,心牵之,气耗之。故垂帘功在凝神。凝神之要在一“凝”字,凝而不动也。非另有别法。 ⑧心守玄关:玄关者,玄妙之机关也。指心态处于一种虚无混沌之状,不著于有,不著于无,似睡还醒,似醒如睡,内念不生,外念不入。 ⑨意默血海:此意为真意,血海指冲脉之源,即子宫,中医学名胞中或胞宫,为经络之海,又称血海。真意为一种无欲无念的淡淡之意,用这种意识默默地守放在子宫之处。 ⑩静候真阴动机:真阴,即真静之象。真静,即心静,神静,气静。只有真静,方有静极而动之象。动机,即真阳之气发生的时机。 【文译】 在练功之前,需要准备一处适合练功的安静场所,选择一个吉祥的日子,焚起炉香,虔诚地向神灵拜祝,以表明自己坚心向道的志愿,并发誓永不退返。如此,才有可能保证今后一心一意地修道练功。 正式练功时所行的是打坐之功。方法是:端身正坐,头正身正。头正,下颌内收,脖颈竖直;身正,命门穴后靠,脊背竖直;双腿交叉盘坐;两手交叉抚捧双乳;闭口合眼,凝涵心神。实际上,此时的心没有任何欲念的活动,处在一种无内无外、空虚混沌的“玄关”境界;真意默默静守涵养在下腹间的“血海”之地。用这种心静、神静、气静的真阴之象,去等候真阳之气发生时机的到来。真阳之气的动,是没有任何后天干扰的真动。所以,如果功中产生后天意识想让它动,固然也可以使身体某部位动起来,但这却不是先天的真动,不过是后天欲念导致的假动。既然不能动起后天之意,呼吸当然就是顺其自然的呼吸,千万不能用意用力去指导呼吸。总之,女子真阳之气发生的地方在血海,练功就犹如在这个部位炼矿产金,要烹要炼,真阳之气的金子才会从矿中化出来,然后通过经络通道,运布到炁穴。但要炼出先天的金子,就必须用无后天欲念的先天真火,在完全无意识的情况下,真阳之气才会发生。更多内容,请关注修行圈公众号。 由上可知,静功之前还须有动功治病的前奏作铺垫,而静功又更须有心静、神静、气静的真阴作保证,使得体质强壮,气血殷实后,才能诱发先天真阳之气的产生。否则怎么能行呢 【按】 本节文为正式的练功方法,其中“二目凝神,心守玄关,意默血海”为至要之法,但其步骤并未交代至确至详,故特加阐述。这一步骤,按其实际情况当依“二目凝神,调顺呼吸,意默血海,心守玄关”之顺序进行。因为,“塞兑垂帘”后的效用,就是先安静其心,心安则神自凝。神凝造就了一个先天心态环境,但此时并不代表呼吸就一定自然畅顺,故要进行调息。调息的目的是使呼吸自然顺畅,调的方法实际就是让呼吸自呼自吸,不加阻碍,不加干扰。调形,例如端身正坐,全体放松,即于息不加阻碍;调心,凝神静心,即于息不加干扰。心安了,神凝了,呼吸匀畅自然了,再用真意默默关照于下腹血海之中,法用先守后放,若即若离,勿忘勿助。当如此关照得自然顺遂、恰到好处时,再将心意纵身跳入四大不着边际之处,不著于有,不著于无,昏昏默默,如痴如醉,此为心守玄关。自此之后,若无先天真动,一直守去,方得法要。 【原文】 静中凝神,入两乳中间炁穴,两手轻轻揉乳二十四次,将下田之气微微吸起三十六口,升入乳间炁穴,真意涵运①,仍用两手捧乳,二目回光返照。调息自然,不可用力。静候血海中真阴动机。如若不动,再行揉乳二十四次,在脐腹下转摩三十六次,口中咽津三次,照前回光,静笃虚极,一念不生。不可有意使动,成乎欲界,有伤神气。 【注释】 ①真意涵运:按法诀当为真意涵养。“运”似为字误。 【文译】 若在心守玄关的状态下,血海油然发生气动之象,意有所觉,心仍处静,然后凝神于两乳之间的炁穴,用交叉的双手轻轻旋揉乳房二十四次(孔德按:旋揉次数的频率当与轻匀的呼吸同步。即呼吸一次旋揉一遍)。完毕后,将下田血海动发之气微微吸起三十六口(孔德按:吸起之法,一是要配合自然呼吸,稍使呼吸变为深长而不失自然;二是吸时微用意吸提,呼时莫用意,任其自然呼放),升入乳间炁穴,然后以真意在炁穴蕴藏涵养。同时,两手仍交叉抚捧两乳,二目闭合,凝神内守。调息自然,不要加任何人为干涉。保持这种状态,仍然静候血海中真阴产出真阳之气,再动再采再炼。如果静候一时,血海没有气动之象,再行旋揉乳房二十四次,并把双手放于腹脐,以肚脐为中心转摩三十六次(孔德按:转摩频率与轻匀深长呼吸同步,呼时半圈往下,吸时半圈往上,方向顺其自然)。这时,口中若生出津液,可分三口慢慢吞咽。完毕,照以前双手抚捧双乳状,二目凝神,进入玄关之境。最关要者,不可于此时动念。若于此时动念,即落入后天识神范畴,属于欲界,这对于神气是有伤害的。 【原文】 一日三坐四坐,如此行持,百日之后,其坐时自然神机运动①。俟②口中津满,咽入心舍,降至黄庭、关元③,下至血海而止。凝聚一刻,由血海下至尾闾④,升上夹脊⑤,直入泥丸⑥,下玄关⑦而到雀桥⑧,和津咽下重楼⑨,至乳间炁穴乃止。停聚良久,使意化津为气。此为转轮。每日每坐要转。用两手在两乳回旋揉之,在脐腹左右摩之。此后手捧两乳,轻轻运至血海而止。 【注释】 ①神机运动:即先天真阳之气的发生运动现象,出自天然自动,故谓神机运动。 ②俟:即等候。 ③黄庭、关元:黄庭,此指中黄庭,也即中丹田,位于心口稍下部位;关元,在脐下三寸处,即下丹田。 ④尾闾:即俗称尾巴桩处,为督脉之要害关卡。 ⑤夹脊:位于脊椎上段,后背中间,为督脉之要害关卡。 ⑥泥丸:位于脑中,即上丹田。 ⑦下玄关:即下到玄关。这里的玄关已非“心守玄关”之玄关。《中和集》卷三《金丹或问》言“玄关”曰:“初无定位。今人多指脐轮,或指顶门,或指印堂,或指两肾中间……”根据本文叙述的玄关,当指印堂部位。 ⑧雀桥:即鹊桥,指口腔内舌尖所指上腭处,此为任督二脉交会之处,乃要穴。 ⑨重楼:又名十二重楼,即喉管部位。 【文译】 按照以上的要领,一天可以打坐三次到四次(孔德按:可按子午卯酉四时行功,每次1~2小时)。如此勤行练功,大约到百日之后,再继续打坐,功中就会自然发生真阳之气自生自运的现象。到了这个阶段,功中,口中往往会津液涌生,等津液满口,可按前述之法,分口吞咽,行之汩汩有声,降入心房,再由心房降入中宫黄庭,再降入下丹田,再降下血海为止(孔德按:所降何处,乃为一种真实自我感觉,若无真实自我感觉,切莫意导)。降下血海之后要凝聚一段时间,再由血海下降经会阴交督脉升至尾闾穴,再升至夹脊穴,再进入泥丸宫,再由泥丸降至印堂玄关,再降入口腔内上腭处的鹊桥穴,与口中又涌生的津液再降下喉管重楼,直至下降到乳间炁穴为止(孔德按:该文叙述有不准确之处。愚以为,先前口中涌生津液分口下咽,一路的真实自我感觉确都与津液有关。但在血海凝聚之后,再沿会阴、尾闾一直上升到泥丸之物,就不会再是先前的津液了,而是血海所生发之真阳之气。若言还是有形之津液,乃不合实情。望读者辨之)。 这种再一次经过炁穴的津液,到达炁穴就使之凝聚起来,用真意久久涵养。真意为真火,涵养即为炼津化气。如此久久,炁穴才有浩然之气充塞一身内外。此行一遍,即为转轮一周。每日三坐四坐,凡坐都当转轮(孔德按:根据气通周天的情况,有时转轮一遍时间很长,有时则顺畅短快。故练功时当根据具体情况,顺畅时可快速轮转几遍,慢则少转)。每次转轮完毕,用两手交叉旋揉乳房二十四遍,再用双手于腹脐上左右巡回按摩。完毕,再双手交叉抚捧双乳,以真意守住炁穴。等炁穴有氤氲蒸腾之气象时,将此气以真意轻轻诱导下降,按任脉路线一直降到血海,以意封固收藏。如此便可收功。 【原文】 然平常坐要如此,行到百日之后,血海之中气机①温暖,自然有清气一缕上冲心舍,直至乳间炁穴。此时不可妄动,仍前依旧行工运转,久而经血自调,对月②必至。 要在月信将至,经水将净,真阴自动,先天真一元气发露,用火烹炼③得住。使此由后转前④,落乎炁穴,散乎周身,随呼吸在不觉中复还入血海。真气常生,久之赤阴之血化为白气之阳⑤。倘不用火行符⑥,其气仍化为赤血,枉费前工。当用真火炼之,真符应之,则火足气凝,则血犹气化。若用火过当,用符差错,必有血崩⑦之症,有伤乎命,小心防险。当气归血海,化血成气,故经血赤而变黄,黄而变白,白而化无,方谓斩龙。 【注释】 ①气机:实言富有生机的先天元气发动状态。 ②对月:指这个月的某一天和下个月的某一天正好准确相对,没有误差。 ③用火烹炼:此火指人之意与息,有后天与先天的分步互用之法。后天者,为后天识神所发之意和有形有象之口鼻呼吸配合,有专注的人为成分,非此不易过渡到先天。先天者,为明神主事,配合自然天然的呼吸,没有人为的成分,只有持之以恒的维持。后天者为武火,为烹;先天者为文火,为炼。 ④由后转前:由背后督脉运转过渡到胸腹前任脉。 ⑤白气之阳:此语对应“赤阴之血”,应为白阳之气。 ⑥用火行符:亦作进阳火,退阴符。火者为意,有后天之意重用,为武火;有先天之意轻用,为文火。符者,契合之谓,是用火之后自然响应的效果。火为阳为动,符为阴为静;火有主动人为成分,符乃自然之效果。 ⑦血崩:妇科疾病,又称“崩中”。指阴道内大量出血,来势凶猛,犹如山崩,故名。中医学称此症为冲任脉不固所致。 【文译】 以上介绍的方法要领,是需要天天如是修持的。只有天天如此,行功到百日之后,子宫血海之内便有先天气机发动,让人感到非常温暖舒服。持续下去,会从血海升起一缕清气,上冲心房,又飘移至两乳间炁穴。此时,不可随意行功,当依照前面介绍的“转轮”之法继续行功。久而久之,因为先天真阳逐渐壮旺,后天的经血便得到很好的调理,由不正常变为正常,由周期紊乱变为周期精准有规律。 然而,月经调节到正常状态,只是一个后天返先天的过渡阶段,最终要斩除赤龙。那么,行施斩赤龙的功夫,应是在月事正常以后,每逢月事要来,或是月事已过经水将净这个时段,真阴自动会由真阴中萌发先天真一元炁。这就需要行功人能借用意的后天先天之用,并配合后天先天不同息的用法进行烹炼,不使之化为后天有形之物,而使此先天真一元炁不断壮大,并让它们通过背后督脉逆升,再由胸前任脉降下,归藏在炁穴。炁归炁穴之后,由于有足够的量,会像云雾一样散布周身,又会随着天然的呼吸,于不知不觉中再归入血海。如此一来,先天真一元炁源源不断的产生,逐渐地壮大增强,久而久之,趋向构成赤阴之血的机制逐渐消退,原来凝结赤阴的物质则都化为纯阳的白色气体。这就是斩赤龙的道理和功法。 修功人须知道,功夫不仅要恒持不断,也要采取用火行符的方法。若不然,既便产生了先天真一元炁,仍然还会化为有形的经血,枉费了功夫。所以,当有先天真一元炁产生,必当用真火炼之,真符应之,火足气聚,气聚力壮,才能化血为气。但用火行符,都要恰到好处,既不能欠火,又不能过火。如果用火过当,符不验应,肯定会发生血崩之症,大伤身体,重则危及生命。故功中火候最要谨慎把握,避免出现差错与危险。更多内容,请关注修行圈公众号。 斩赤龙的证验是,当气归血海化血成气之后,正常的经血由红色转变为黄色,又由黄色转变为白色,而且量越来越少,气味也渐渐趋无,最后到一点迹象也没有了,这才算赤龙被彻底斩除。 【原文】 如化炁由乳间炁穴初到血海,若不相投,下降之时静待①少刻,自然血海之中如鱼吸水一般。真阴真动,先天真一发现,似有不可忍之象,难言其味。须要把定元神②,方可采取。发生之药③,采取以机息④为用。既得,则仍守中极⑤。采取之法,以目观鼻,回光随息⑥入血海中,微用意采之⑦。逆行转轮,落前炁穴,过乎中极,复归血海。将真意守定在血海中,静镇不动。如有生机,再行采取,仍守中极。 【注释】 ①静待:此二字为注解者所加。原文“下降之时,少刻”实为文不达义,断为漏掉字句,特加此“静待”二字以完句义。 ②元神:此处所指元神实为真意。依注解者的归类法,就神而论,实为明神。 ③发生之药:指先天真一元炁。 ④机息:机,指先天真一元炁发生的时机;息,指不加人为的自然呼吸。 ⑤中极:有二义连用之妙。一指中丹田,一指平静的意识。 ⑥回光随息:回光,即闭目凝神;随息,即将所凝之神与自然呼吸配合。 ⑦微用意采之:这里的微用意乃是后天意念,只是用意轻微。采之,乃是用此微意配合呼吸专注于真元之炁生发之处。 【文译】 孔德按:以《坤元经》之论,斩赤龙之功,从最初下手见验,当经过化津为气和化血为气两个阶段。本节文章是回过头来从初步下手见验谈注意的要领和火候细微,读者当细心领会。 最开始涉入化气阶段时,气由乳间炁穴往下渗降,归宿地在血海。但最初时由于血海真阴发动迟缓,炁穴中之气渗降下来快到血海时,血海并不能快速作出响应。在这个时候就需要安下心来静候它一会儿。过不了多久,血海之中真阴就会发动,与向下渗降之气发生呼应,给人的感受就像鱼儿吸水一样相亲相吸。其实,这是大致的比喻,真阴真实的发动,与下降之气合二为一成为先天真一元炁,那时给人生理的感受是无比美妙,几乎使人不可忍耐。这种状态实在是难以用精确的词语来描述。这就是产药的现象。此时,需要把持住真意明神,不可勾动一丝后天念欲,方可进行采药。采药以机息为用。也就是说,当药物发生之时,要让它培育一会儿再采取,过早采则药嫩,过迟采则药老,不嫩不老正是时候才叫“机”。采取之法,则是以真意配合自然呼吸守在药物发生之处。药物采取到手之后,就不要一直以机息为用了,而是以真意淡守中丹田,似守非守,勿忘勿助就行了。采取药物的方法再说具体一些,就是先用双目下视鼻端,然后再把眼睛闭上,把意念集中到呼吸上,再引入到真阴发动的血海中,运意微微采取(孔德按:似有把炁微微吸入心息相依的环境之中)。血海中炁盈满了,就要进行督升任降的周天转轮(孔德按:此另有火候细微),再落入乳间炁穴温养,之后再出中丹田,复降归血海,此为一周天之功。接下来继续以真意守定在血海之中,静候真阴再动,再行采取,再运周天。 【原文】 凡行功,最忌风雨寒暑之天,喜怒哀乐之事,生冷瓜果之物。处处爱惜精神,检点时刻①;心意万般放下,一毫不染,悠悠自在。一日之中,真机能动二三次,即运转二三次。只要三百日纯工,血自化炁,赤龙自斩,乳头乃缩,方成乾体,丹根始立。此真阴化乎真阳,要道伴扶持。候真景到时,采药过关则基筑。药产丹田,有火珠驰血海如汤煎,鼻搐身震。切勿惊惧,求师指示,方免危险。 此小丹结果,每入室坐,遍体火发,气若蒸笼。仍默守中宫,听其变化。霎时见一火珠如豆,从明堂射出丈余,如闪电一般,斯得药之景也。 【注释】 ①检点时刻:即时刻检点。 【文译】 凡于练功之时,要避免以下三方面不利的情况:一是狂风暴雨、严寒酷暑等恶劣气候;二是过喜过忧过愁过怒的偏激心情;三是生冷霉变的不良食物。特别后二者有人为因素,必须时刻检点,不让它们妨碍保持中和淡泊的心情,也不让它们伤害了正在向完美调节的身体,使之能保持一个始终如一的正常练功状态。在这种练功状态下,一天真机能动几次,即进行周天运转几次。如此练功,大致有三百天左右,血自然皆化为气,赤龙自然斩除,乳房缩如男体,这时坤体转化乾体,阴化为阳,丹根就算扎稳了。但这个真阴转化为真阳的过程,需要道伴互相扶持照顾方能完成。再候真景出现,采药过关,那才算筑基完成。然而,药产丹田,有火珠腾跃在血海之中,血海之中如锅炒爆豆,烈热无比,且伴有鼻搐身震种种征象。到了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惊恐害怕,一是提前要听老师指点,二是届时有道伴护持,以避免危险,顺利过关。 筑基之前的得药,既名小药,也称小丹。每于室中打坐,遍体如同一个燃烧的火球,也如同在蒸笼中被蒸熟之物,热气浑然。有此感受时,仍默守中丹田,一意不动,任其变化。如此久久,霎时见一颗如豆大小的火珠,从明堂穴射出丈余之外,如同闪电一般。这就是得药的景象。 【按】 丹道的修炼是实修实证,故于实证之中的景象也都真实不虚。如此,得药时从明堂射出火珠,皆是实景,非是譬喻,读者不可不知也。 【原文】 至炼药丹田,火珠三驰,急当止火①,不止丹走矣。与结大丹同一境②也。是要一念不起,五蕴③皆空,任风雷刀兵之死亡,将元神稳坐中宫不动,毫无半点畏惧,自然内息④,暖气常⑤接不断。进火退符,照旧⑥用法。炼至静定,内运真息⑦,倒机⑧真空,炁足神完,火珠不现,小丹结成矣。 【注释】 ①止火:不再使用意念与呼吸配合进行的采、炼、搬运等各种方法。 ②同一境:即同一种情况。 ③五蕴:为佛教术语,指色、受、想、行、识等人的一切思想、感受与行为。这里泛指人的一切思想情感活动。 ④自然内息:即胎息的天然自动。 ⑤常:原文为“当”,应为错字,特改之。 ⑥照旧:按照以前的。 ⑦真息:此指无息之息。 ⑧倒机:没有炁机再重新出现。 【文译】 采药到足够的时候,就要在下丹田炼药。炼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出现明堂穴射出火珠之景。这表明炼药接近成熟。当火珠射出三次,表明炼药火候已经完成,这时就再不要利用意念和呼吸进行什么采、炼和搬运的事情了。这就叫止火。这时若不止火,炼成的丹药就会走失殆尽,那可是前功尽弃。更多内容,请关注修行圈公众号。 结小丹与结大丹的情况都一样,都要求于此时万念皆空,一尘不染,将真意守在不内不外的“中宫”之地,大静大定,即便外部发生天塌地陷,甚至刀架在脖子上要自家的命都不要怕,一概置之度外。自然有胎息内运,温暖的元气炁氤氲不断。在前阶段,进火退符,都要依照下手时的方法要领去做。而炼到现在,胎息都归到无息之息的真息,炁机早已成为恒持的混沌状,没有重新发动的情况了,而且火珠也不再出现了,这就表明炁足神完,小丹已经结成。 【原文】 此工夫,妇女二年补乎破丹①,五年可至此地步②,旺体三年可也。若一日十二时辰,不能清心寡欲,养真化炁,焉能九转炼形,用火行符,而斩断赤龙哉!此三层之妙诀③,必合皇姑④之法言,同参做法,自然获效。后之四层⑤,与男丹无异,建功尤速矣。今说透妇女修行之妙法,以补书中之不足,实关系入手⑥之紧要。不由乎此,终无一成。 【注释】 ①补乎破丹:应指斩赤龙完成。 ②五年可至此地步:应指小丹结成。 ③此三层之妙诀:指斩除赤龙、化血成气、结小丹三层功夫的要领。 ④皇姑:不知指何女真,此可广义理解为前辈著名女仙真。 ⑤后之四层:此因各家功夫论述分层不一,不必认真。 ⑥入手:原文为“入首”,实为“入手”之误。 【文译】 此种功夫,一般来讲,中老年妇女坚持练功,二年可以斩除赤龙,再练功五年可以结成小丹。当然,身体健壮的三年也有可能结成小丹。但话又说回来,一天十二时辰,不能清心寡欲地去养真化气,做实在功夫,心老被外物牵缠,要想在这个认定的时间内斩除赤龙,结成小丹,那是不可能的。 这里介绍的斩除赤龙、化血成气、结成小丹三层功夫的方法要领,是契合于前辈女仙真们的理法的。如果按照我所介绍的方法,再参考前辈女仙的法诀,相辅相成地去修证,自然会有更好的收效。小丹结成之后,再修后续的功夫,就跟男子丹法一样了,而且速度还比男子要快。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