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章第八
【原文】
上善若水。
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矣。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
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释义】此章要人修道若水。
水乃无心之物,善是百福之根,上善的无事不无规矩,诸事无外感应;水滋物,无容心,人所恶的污秽之地,而水不争;修道内功之法需用功而若水,故不争,这等人可几近于至道也。
下七句有两说。一般人仅从外说:
人能持善,不择善地,而地善也,人地皆善,身岂能不安乎!心存善而心公,能公则心渊于海,而无物不容,心善方能人善地善。
七句中要在“心”字。“与善仁”之“仁”字,他本改作“人”字看,吾不然也。善也者,心存善无处不善,善与普,无处不仁,作“人”字便轻了。
言善信,心存善,出言必善,为政必化而治矣,百姓无不瞻仰;心存善,作事无不中节;心存善,有道则现,无道则隐,凡动无不合时,如此,夫唯如水之不争,故无尤。
居善地则心安,心善渊则神定,与善仁则义存,言善信则志立,政善治则化普,事善能则无惑,动善时则天命归,若是可近于道矣。此外说也。
修道悟道之人内说:
心正意诚,即是善字总领。水是圆通的,修道如水之圆通,正诚圆通,无道不成。
水乃养命之源,水升火降,聚则结成金液,散则无处不周,如滋养万物一般,虽污秽之所,无不沾地乃降,一善则身外之身处而安之;
存正诚,则心渊而冥之,存正诚,则意外意,周流而用之不穷;
存正诚,则我之魂魄无不为我之治,合之而成真种子,一有性中景象,乃吾之事也,唯我能知,他人安能?
存正诚,入于冥忘,性发而后动,方知命归根,此其时也。
要圆通若水,可动则动,可静则静,善能正诚圆通,动静方得随时。
无人我,安得有争?夫唯不争,几成于道,故无尤,无尤若水,方能上善,能得如此,通道之不浮矣!
——————————————
示意:换个角度读道德经,境界更是不同,尤为修道悟道之人,你会发现道德经原来是修行人的秘籍宝典!
每日道德经初衷:还读者一个真实的道德经。
道德经究竟是一本修真的道家秘籍,还是教我们如何修身治国的哲学经典?且看吕祖为您逐句解读容易被忽略的道家文化密码。
扫码查看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