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唯一事:回到心的本初

#参禅悟道#道冲2025-11-05

修行,看似浩瀚如海,法门八万四千,然其核心,至简至纯。千言万语,归根结底,只有一件事:回到你的心。除此以外,别无他事。...
修行,看似浩瀚如海,法门八万四千,然其核心,至简至纯。千言万语,归根结底,只有一件事:回到你的心。除此以外,别无他事。
我们总以为,修行是去改变外境,度化他人,成就一番非凡的事业。于是,我们将目光投向外部的世界——我们希望父母更开明,伴侣更体贴,孩子更听话,同事更友善,环境更顺心。我们在与他们的关系中挣扎、期待、失落、争吵,耗尽心力,试图将这些“镜子”打磨成我们理想的模样。
然而,这恰恰是用错了功,走错了路。修行,是心地上功夫,而非境上的纠缠。
一切外境,皆为心镜
你的父母、伴侣、孩子、朋友同事,你周围的一切人,都只是帮你修行的“角色”,或是让你看清自己的“镜子”。你无法要求镜子改变影像,除非你先改变照镜子的那个人。
当你因某人言行而愤怒、悲伤、焦虑时,这正是修行最好的契机。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外在的一切,只是中性地发生,是你的心为其赋予了意义,并产生了执著。你若纠缠于影子的歪斜,便永远找不到造成歪斜的根源——你那颗晃动的心。
工作、事业、学习、生活,所有一切发生的事情,都是帮你修行的“境界”,让我们历境验心。你是心随境转、妄加攀缘?还是心无所住、如如不动?万法皆由心生,外面的世界没有别的,一切的人、一切的事,发生在你生命中的所有,都是你自心投射的影子。
转外求为内观,在心地用功
因此,当你因失去正念而与人争执时,一旦觉知,应立即回到你的心。停止外在的争吵,转而观照内在的情绪与念头。看着愤怒如何生起,看着委屈如何翻涌,不加评判,只是觉知。念起即觉,觉之即无。 在觉知的光照下,烦恼便如冰雪消融,失去了力量。
如果你认识不到这一点,就将永远为此而受苦。你会认为所有痛苦都是他人造成的,是环境逼迫的,从而一生都在心外寻求解决之道,这无疑是缘木求鱼。
当你明白,修行唯一的对象就是自己的心时,世界便豁然开朗。从此,不管你周围是什么人,都是“好”的人;不管他们做了什么事,都是“对”的事。 这并非麻木不仁的自欺,而是了悟实相后的智慧。他们以各种方式,完美地扮演了让你看清执著、练习安住的角色。
安住此心,即是解脱
修行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心;只有一个工作对象,那还是心。若你能把心观照好,安住好,那么一切人和一切事,你的世界将安然静好。
自在不在心外,解脱不是他人带来。 它只在于你是否愿意时时提起觉照,在自己的心地上用功。当你全然地回到内心,守护正念,你会发现,外境的纷扰依然存在,但它们已无法再扰乱你内心的宁静。你这面镜子擦拭得越明亮,映照出的世界便越清澈、祥和。
故曰:
修行无别事,只向心内观。
外境如影现,莫被幻相瞒。
念起即觉照,安住即本源。
心地清净时,处处是桃源。
从此,行走坐卧,无不是修行;待人接物,无不是道场。因为修行唯一的事,只是回到那颗如如不动的本初之心。

相关话题

#道家文化

用手机扫码体验更多功能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

道冲[Lv.10]

  • 关注
    11
  • 粉丝
    54
  • 经验
    1984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