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极推手中,发放人的技巧主要涉及感知、借力、控制和发力的综合运用。以下是一些关键技巧和要点:
### 1. 听劲
- **感知对方力量**:通过身体的接触,尤其是手腕和前臂的接触,感知对方的力量方向、大小和变化。
- **敏锐反应**:训练自身的敏感度,能够迅速反应和适应对方的动作。
### 2. 借力
- **顺势而为**:不与对方的力量直接对抗,而是顺着对方的力量方向,引导其前进或改变方向。
- **化劲为己用**:巧妙地将对方的力量转化为自己的优势,借力使力,将对方的力道引入空处或转化为自己的发力。
### 3. 控制
- **重心控制**:通过步法和身法,保持自身重心的稳定,同时破坏对方的重心,使其失去平衡。
- **接力点**:保持与对方的接触点稳定,通过这个点控制对方的动作和力量流向。
### 4. 发力
- **蓄劲待发**:在发力前,先蓄积内劲,保持身体放松但准备发力的状态。
- **整劲发力**:发力时,整个身体协调一致,从脚底到腰胯,再到肩膀和手臂,力量连贯传递,形成整劲发出。
- **迅速爆发**:发力瞬间要迅速有力,形成爆发力,将对方推开或抛出。
### 5. 松沉与放松
- **全身放松**:保持全身的放松状态,避免僵硬和紧张,这样可以更好地感知和借用对方的力量。
- **松沉下盘**:保持下盘的稳定和沉稳,通过松沉的状态增强自身的根基和稳定性。
### 6. 圆润与流畅
- **动作圆润**:太极推手强调动作的圆润和连贯,避免僵硬和生硬的动作。
- **连绵不断**:动作要连绵不断,如同流水一般,保持整体的流畅性。
### 7. 步法与身法
- **灵活步法**:根据对方的动作和力量变化,灵活调整步法,保持自身的平衡和优势。
- **整体身法**:发力时要保持整体身法的协调,避免局部用力,强调全身的协同发力。
### 实践中的注意事项
- **练习伙伴的选择**:选择合适的练习伙伴,彼此合作,通过推手练习提高技艺。
- **逐步提高**:从基础的推手练习开始,逐步提高难度和强度,循序渐进。
- **反复练习**:反复练习发放人的技巧,积累经验,逐渐掌握各种应对方法和技巧。
### 具体技巧示例
1. **四正推手(定步推手)**:
- **沾连粘随**:保持与对方的接触,随时调整自己的姿势,随对方的力道而变化。
- **捋劲**:当对方施加压力时,不硬顶,而是顺势引导对方的力道向侧面或向下,使其失去平衡,然后发力推开。
2. **四隅推手(活步推手)**:
- **进退转换**:通过进退步法,保持自身的平衡和优势,随时调整自己的位置。
- **踩踏根基**:在对方失去平衡的瞬间,利用步法的变化,稳定自己的重心,同时发力将对方推出。
3. **单手推手**:
- **单手发劲**:通过一只手的接触和控制,感知对方的力量变化,利用身体的整体协调发力,将对方推出。
通过系统地学习和练习这些技巧,太极推手中的发放人不仅可以提高技击能力,还能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平衡感和整体力量,达到以柔克刚、借力打力的效果。
太极拳推手的技巧千变万化,太极推手发人有哪些技巧?
一、合拍
对方向我发手时,我应按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的原则顺应其势,不丢不顶,接住彼手,引进使其落空,待其力尽,必有回意,我即可顺势而发。《打手歌》中说“引进落空合即出”的“合”字应该是指对方力尽我即发出的转化时刻,即合拍时刻。《十三势行功心解》中说“收即是放”也就是收到最后就是放,转化并不明显,但是要掌握这一时刻,才能顺势发出。
二、牵动
引进对方来手时如对方来手停止不前,对方重心稳定,我若发劲必然效果不佳,难将对方发出,我应牵动对方来手,使其重心前倾,对方必急回撤,我即顺势而发,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三、骤发
对方一有回意,我即以爆发力骤然发劲,如迅雷闪电,疾风骤雨,引发之间,合而为一,使对方在毫无思想准备下骤然被发出,不及走化。已故太极拳家顾留馨老师曾称赞扬澄甫先师推手是“动之至微,引之至长,发之至骤”,“凡身受之者未觉其动而已腾空跌出”。故牵动手法更能得到顺势借力的效果。
四、寸劲
向对方发动时,应以在极短之时间发出的`最大之劲发之才能将对方发之致远,即所谓“寸劲”。这样就会使对方猝不及避,不易走化。
五、劲整
上述所发之寸劲亦应集周身之劲,所谓“周身一家”。《拳论》中也指出“发动须沉着松净,专注一方”;“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运劲如百炼纲,何坚不摧”。故如欲使发放效果最大,必须劲整。
六、螺旋
向对方发劲时,无论用单手或双手均应画或大或小之圈,含有螺旋之意,以使对方不知我劲之所向,陈式太极拳中曾强调缠丝劲,杨式大极拳亦然,发动时画极小之圈,而后适时发出,所谓“意在惊弹走螺旋”,“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才能发之致远。
七、略偏
在向对方发劲时,一般是向对方之正面方向发动,对方之抵抗方向也多在正方,故双方之劲可能抵消一部或全部,如我发动时方向略偏,不论上下左右,随机应变,必然能出其不意,其抵抗力必小,使我之发动效果更大。
八、发点
向对方发劲时,无论用挤或按,用单手或双手,劲力均应集中在一点,意在对方中枢。《拳论》中说“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力点集中在箭的尖端,才能有穿透力。如力量不集中,发放不能致远。已故太极拳汪永泉老师总结为一句话“要点不要面,要面两不便”。意思是说发劲一定发点,否则发得不远会造成双方纠缠在一起进退维谷的局面。
九、跟步
向对方发劲时必须有步法的配合才能取得最大的效果,《十三势行功心解》中说:“力由脊发,步随身换。”即步须根据发劲的需要而转换,如发劲时后腿跟上半步,前腿亦随之前进半步,使我之步伐前移,发乎范围加大,将对方发之更远。即所谓“进之则愈长”。进退步伐大小,均应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十、挫意
我发劲时应含有挫意,《拳论》中说:“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此处挫力应为发手时先下后上走曲线的发力。应使对方在着力时有腾空而起似断线风筝般的被发出的感觉。以上所谈为推手时对于如何发放致远的点滴肤浅体会,而如何用于实践并做到恰到好处,仍需不断反复练习。即所谓“工弥久,技弥精”,“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太极拳拳法源远流长,拳理博大精深。下面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太极拳推手的小技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转移力点,引劲落空
例如对方将力作用于我身上某一点前推时,我于同一点以反的方向进行对抗,那么,力大者前推,力小者后退。如果我反抗之点舆对方作用之点并不重合而有一个距离,那么,势必产生力偶而发生旋转。又对方双手把力作用于我横于胸前之右臂,我即使右臂放松,同时以左手加力于对方右小臂,并用腰旋劲,使封方作用点转移而失势,产生旋转的力偶,在这个力偶的作用下封方立即上身前倾双脚浮起,这样就能轻易地把对方推出。可见,「转移力点,引劲落空」是太极拳克敌致胜的`一个重要法则。
二、掌握重心,随机应变
当力大者攻我,我不能让他打中我「重心」。他打中我「重心」,我必跌出。我走化他,要使他找不到我的重心。我粘逼他时,要使他失去重心,则我一发劲,他必倾跌。在推手中,双方都设法破坏对方的平衡,使之倾跌。为避免重心被封方擎中,就要善于「走化」。首先,应保持「身腰一条线」(即身腰中正,不前俯后仰),营对方用力压迫时,便以腰为轴,向左右转化,随时变换重心,使彼力落空。
三、开节与化劲,蓄而后发
当对方加力于我时,我必须「节节」松开,拿住手,腕松开;拿住腕,肘松开;拿住肘,肩松开;拿住肩,腰松开;每个关节好似互不相联,全身好比节节链子,让封方之劲落空,不使牵一发而动全身。然而「蓄而后发」,节节贯串,使腰腿之劲直贯手指。拳论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所谓完整一气,就是节节贯串,节节松开与节节贯串,是太极拳推手中运勤的重要法则。
四、虚实变化,避实击虚
避实击虚,必须自身虚实变化,极为迅速,始能得心应手。例如对方进攻的力点偏于我身左方,造时,我则将左胯变虚,使对方进攻之劲落空;同时沉劲于右胯,用右腰胯之劲向对方左身部进攻,这样就产生一个水平方向的旋转力偶。其作用可使对方往右旋转而前倾失势。转变虚实,避实击虚,不仅指在腰胯,左右两手之间有虚实,一手之间有虚实,一掌之中有虚实,乃至周身处处有虚实。「一虞有一虞虚实,处处总此——虚实」。
五、以柔克刚,以巧治拙
太极拳推手是以「沾连粘随」、「不丢不顶」为中心内容,练习皮肤触觉和肉体感觉的灵敏性。当对方以拙力推我时,由于相互搭手接触就能「听」到对方肌肉的用力方向、大小、快慢及部位,我则急应缓随,避其锋芒,乘虚而攻;或引其落空,借势而发劲。这就是以小胜大,以巧制拙,取得「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也是太极拳推手主张「以柔克刚」,反对以力相抗的实用意义所在。
六、走化轻云,发劲迅速。
要达到走化轻云,首先要练好「粘」的功夫, 手、臂、肩及背等周身都能粘,才不怕对方袭击任何部位;气要下沉,一般沉于丹田,走化时可沉于脚底;全身开节既能放松,松得开、拔得长,使对方「拿不住」、「拿不痛」;虚实转变必须灵敏,从「沾、粘」中「听」出对方虚实所在,立即改变自身虚实,敌实我虚,敌虚我实。
在不断变化虚实中,寻找出击点,要掌握恰当时机,发劲迅速,发劲要短要快,富有弹性,做到「节节贯串,完整一气」。发劲不必将手臂伸得过长,长而因发劲猛烈而失去控制,又不能快速回防,易被对方借力打人。发劲如放箭,时机淮确, 力点集中。只须轻轻一点,对方必然弹跳出去,又如此炸x弹爆炸,使对方无法化解,此所谓「寸劲」和「分劲」,艺高者有「全身无处不弹簧」之称。
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